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

王三話音落下,老者只是沉默,如果有個菸袋,配合着抽幾口就更有範了。

那青年以及幾個婦人都看着老者,樣子看上去頗爲意動。

朱栩也會意過來,表情若有所思。

大明向百姓,商賈收購糧食,作爲儲備糧,隨時以應對各處出現的旱情,本身沒有什麼。只是大明各地發展不均衡,以江南最爲發達,物價也相對較高,所以收購的糧價也就高於其他地方。加上現在交通相對方便了很多,將糧食從北方或者其他地方運送到江南的應天,蘇杭一帶,價格會高出很多,而運送成本卻很低。

這種情況讓朱栩想到了後世的茅臺,城裡的賣幾千,多走幾步的郊區就幾百,這是十倍的差價!當時有人從城外向城裡倒,還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聲。

雖然糧價沒有那麼沒有離譜,可如果量大,那差額也會非常的可觀!

這是一個漏洞,朱栩對着劉時敏做了個手勢,讓他記下,到時候要找傅昌宗商議,堵上。

劉時敏會意,輕輕點頭。

儘管王家其他人意動,可老爺子不說話,誰意動也沒用,王三盯着王姓老者,拍着大腿道:“叔,到底有什麼好猶豫的,行了行了,我再多出半成,您這個我不賺了,您就給我撐個面子行不行?幫幫本家侄子,難不成還要我去請父親來勸您嗎?”

老者面無表情,又強忍着怒氣,語氣生硬道:“不賣就是不賣!”

王三也沒有想到,他這叔叔會拒絕的這麼幹脆,根本不留餘地,臉色變了變,終究沒有撕破臉,冷哼一聲道:“你不賣又的是人賣!”

青年以及婦人們看着王三的背影都有些欲語還休,倒是老者鬆了口氣,看着朱栩微笑道:“讓公子見笑了,都是些歪門邪道,不走正路。”

朱栩笑而不語,心裡感嘆,任何時候,都是歪門邪道賺大錢啊,自然,也伴隨着風險,比如這個王三的風險就突然這麼的來了。

青年悶頭喝了幾口湯,擡頭看向老者,嘟囔道:“爹,咱家的房子該修修了,我看大柱哥家的紅磚房就不錯,擋風擋雨,還挺結實。”

老者倒是沒有意義,沉默一會兒道:“嗯,行,我去找大柱,問問紅磚是哪買的,那泥漿我們自己就能弄。”

青年低頭好似在吃飯,悶聲道:“要是能有幾塊玻璃窗戶就更好了,總比糊紙來的好……”

老者冷哼一聲,也不顧朱栩在場,直接教訓道:“那玻璃多貴你不知道嗎?你大哥的彩禮剛有着落你就要折騰,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爹!”

青年低着頭,使勁的嚼着饅頭,雖然沒有說話,顯然還是不滿。

朱栩能猜出這青年的心思,無非就是大的有好處他沒有,朱栩拍拍屁股站起來,看着老者笑道:“玻璃有的,你們想要多少,我送你們!”

老者與青年以及一干婦人都是一怔,不等他們說話,朱栩站起來,揹着手已經往回走了。

他心裡已經有了大概,按照西南的田畝,災情來看,有二十畝,一家七口應該勉強溫飽的,三十稅一也是合適的。接下來要做的,一是轉移受災人口,二來是組織受災地的民衆聯合起來,集體耕種,集體用度,增加抗災的能力。三來,就是朝廷要做的,包括及時瞭解災情,以工代賑,打擊底層腐敗官吏等等。

老者一家人都面面相窺,他們知道眼前的少年是個貴人,卻沒有想到,他能輕而易舉的將昂貴無比,是富家人專屬的玻璃器物送給他們、

一個禁軍上前記錄了他們的姓名,地址,然後快速追上朱栩已經緩緩啓動的馬車。

朱栩做在馬車,神情若有所思。

明年是崇禎五年,按照原本歷史是崇禎四年,狀況相對還可以,雖然越往後日子越難過,面對的情況也會越複雜,可他是越來越有信心了。

朱栩坐在馬車內,搖搖晃晃的向着京城裡走去。

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朱栩的目標是——大明最是龐大,根基最厚的一羣,他們握有大明基層的一切權力,所謂的鄉紳,所謂的地主階級。

這羣人是最難對付的,這如同一艘戰艦在向整個大海宣戰,看似可以馳騁無畏,可隨時都可能會有風暴來襲,船翻人亡。

朱栩面色凝肅,輕輕吐了口氣。事情還要一步一步來,過猶不及。

他很清楚,自從他登基以來,改革太快,很多人都跟不上,看似他皇權穩固,可也危機重重,下盤不穩,理智來說,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慢慢的穩住這四年的改革效用,一步一個腳印,緩慢而行。

“情勢不由人……”

朱栩暗自搖頭,事實上,他要與時間賽跑,只能小心翼翼的小步快走,必要的時候還要大跨步前進。

回了皇宮,朱栩就招來了魏忠賢,還有傅昌宗。

待劉時敏一說,傅昌宗就眉頭一皺,擡手向朱栩道:“皇上,這收購是從今年的夏收開始,再秋收,總共兩次,這種情況,應該還是第一次,或者爲數不多,整治還來得及。”

朱栩神色冷肅,目光隱含殺氣,道:“儲糧事關朝廷根本,任何人都不準插手!戶部要想辦法堵住漏洞,對於這樣的行爲,要進行嚴格規定!東廠可以根據這些規定調查,但凡有人想要從國庫吸血,都要嚴厲懲處,不容寬貸!”

皇帝大規模儲備糧食,自然是應對越來越嚴重的旱情,不論是傅昌宗還是魏忠賢,都心裡有數,聽着皇帝語氣毫不掩飾的凜凜殺氣,心裡都一驚,連忙擡手道:“臣遵旨!”

朱栩微微點頭,看向傅昌宗道;“現在十大倉庫儲糧有多少?”

這個傅昌宗熟爛於心,擡手道:“回皇上,每年朝廷用度在一千萬石左右,十大倉儲備有四千三百萬石,外加番薯一千萬石。”

朱栩神色不動,心裡默默計算。

之所以能有這些,一來是朝廷靡費減少,官員俸祿以及其他用的現銀增多,糧食支出少。二來是今年收購了不少,增加了庫存。三來就是番薯替換了一部分。四來就是西南賑災所需減少。

林林總總,讓朝廷節省了不少糧食,變相的又讓商業活躍起來,其中商稅也在不斷增加,如此倒是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朱栩心底一時間轉過許多念頭,看着傅昌宗點頭道:“嗯,糧食收購不能停,番薯的播種面積還要擴大,尤其是遼東等地,要大規模開墾……”

遼東可以說是一片待開墾的荒地,關鍵在於人少,朝廷的移民一時半會也移送不了多少,人口少,開墾就慢,這需要時間。

傅昌宗提議的號召天下人去遼東開墾換銀子,這還需要與遼東總理大臣孫傳庭商議才行,猶豫着沒有奏報給朱栩。

朱栩說了一陣,又轉向魏忠賢,道:“朕讓你養案,養的怎麼樣了?”

魏忠賢躬身在那,表情紋絲不動的道:“回皇上,已經差不多了,若是動手,單江.蘇,至少有三十個知縣涉及貪污,索賄,搶佔民田,毆傷人命,夜宿青樓等等,足以罷官奪職,捉拿下獄。”

朱栩頜首,現在的江.蘇有後世安.徽,江蘇,浙.江三省那麼大,是江南人文,經濟,文化最爲繁華鼎盛的地方,自然,蘊含的問題也是最多。

江南的***之風,吹遍天下,所謂的十里秦淮河,所謂的蘇杭,所謂的西湖河畔,那是讀書人的天堂,詩詞歌賦,美酒名妓,醉生夢死間,足以忘掉世上的一切!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好一會兒,沉聲道“好!就從江.蘇開始,你命東廠做準備,年後等朕的旨意!”

魏忠賢等這個機會也很久了,道“奴婢遵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526章 送行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五十章 遼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八十章 摔跤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1129章 軍改第1538章 血染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七十五章 駱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526章 送行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1125章 踏雪第1183章 愕然第1243章 緊張了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175章 陰森森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526章 送行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五十章 遼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八十章 摔跤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1129章 軍改第1538章 血染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皇后生產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七十五章 駱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526章 送行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1125章 踏雪第1183章 愕然第1243章 緊張了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175章 陰森森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