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何生瑜亮

林景周對自己費盡心思娶過門的小嬌妻是極其滿意喜愛的。

未娶進門前,李瑤琴的清秀脫俗,李瑤琴的秀外慧中,李瑤琴的博學多才,無不令林景周傾心。

如今隨着成親日久,林景周越發覺得自己揀到寶了。李瑤琴沒有因爲嫁人,就變得如其他婦人一樣庸俗不堪,她仍是嬌憨、聰穎和伶俐的,而且也沒有那些大家閨秀的死板,在自己面前充分展現出她的風趣幽默又兼風情萬種的一面,自然令他爲之着迷不已。

此外更讓他引以爲豪的是,李瑤琴不同於那些內宅中只知調花弄粉爭風吃醋的世俗女子,也許是因爲她出自書香世家,本人又博學多才,故看待世間人事,她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往往讓人耳目一新,所以林景周也會講一些朝堂給李瑤琴,每每看到李瑤琴得意地侃侃而談,林景周總是不覺莞爾,而李瑤琴的聰慧也在此得到發揮,她對朝中人的評價總是精準無比,更讓他讚歎不已。

只是後來,林景周漸漸有些不喜李瑤琴對朝政之事指手畫腳起來。因爲他在內心隱約覺得李瑤琴雖愛評論時事,但更多的似是在維護着賢王的利益。

林景周倒是願意相信是因爲自己投了賢王,所以她夫唱婦隨,爲了自己一家的利益,故也時時站在賢王一邊,無奈,當年李瑤琴與賢王的婚事,八字只差着一撇,如今見她如此迴護賢王,林景周心裡未免不是滋味兒。

尤其是前段時間,李瑤琴明明吐得昏天暗地,身體虛弱不堪,就這種情況,還關心着東邊戰局,幸災樂禍地期待六皇子受挫。這不得不讓林景周多想,當年他二人的親事。說不得是六皇子動了大手腳的,她對六皇子如此態度,是因爲兩派利益不同,還是是因爲記恨六皇子壞了她的好姻緣?

當然這等事情,林景周實在不好說出口,也實難說出口。有些話說了,彼此面上都無光,亦無趣,還會傷了雙方的感情,故只得擺了臉色,希望能以此警示一二。

李瑤琴活了幾輩子的人了,這點察言觀色還是有的,只不過她夫妻二人之間。李瑤琴要比林景周強勢一些。

況且李瑤琴又稟着一條信念:要讓對方知道你愛他,但決不能讓他以爲你愛他到十二分,已然離不開了他。因爲男人總是喜歡挑戰馴服,若是讓他知道他已經完全收伏了你,你身上的魅力就會打大折扣,甚至讓他覺得你也不過如此,沒了挑戰也就沒了激情,心自然就會冷下來。所以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新鮮感,並時不時給些甜頭,讓他欲舍不能。

再則李瑤琴又覺得事情頗爲重要。怕一個不留神,讓時機溜走,於是仍說道:“六皇子行事暴戾陰狠。此去東邊,必定要造些罪孽出來。如今鄭將軍已到東邊多時,爲何不見有什麼話傳來,實在蹊蹺。這倒也罷了,陳兵善使弓箭,大齊必處劣勢,只待戰敗傳來,防箭衣便可大放光彩了,賢王何愁不揚名于軍中。”

林景周生了悶氣,淡淡說道:“這朝中之事自有我與賢王,你如今身子已重,還是少操些閒心吧。”

這話就有些嚴厲了,李瑤琴鮮有被林景周如此冷淡以對的,不由愣了一下,心道自己捧着個大肚子,勞心勞力,又是爲了哪個,還不是爲了這個家,如今竟還遭了嫌棄,不由心中也動了氣,直接撂下臉子來。

若是平時,林景周便是看到腹中胎兒的面上,也少不得陪出笑臉來,不過今日,他有心煞一煞李瑤琴的焰火,便吩咐丫頭們好好服侍少夫人,然後也不與李瑤琴說話,直接起身自顧地走了。

李瑤琴見此,也不想短了自己的威風,也不攔他,任他去了。

再說林景週一徑走去,卻在園子裡碰到多日不見的兩個通房丫頭秀芝和秀英。

那兩個通房也沒想到會遇到林景周,急忙驚喜地迎上前去規規矩矩行了禮,然後低頭侍立一旁。

林景周這時看到小丫頭腕上挎着的包袱,不由奇道:“包了包袱,做什麼?”

秀芝低眉順眼答道:“奴婢們得公子與少夫人的恩典,不必在跟前侍候,整日吃白飯,心中惶恐,也不象回事,這才相邀去了夫人房中,打點些針線,也算是略表一下奴婢們的心意。”

林景周這纔想起前段時間,母親曾穿了一身新衣鞋襪,感慨道:“別人做婆婆,倒是穿不盡兒媳孝敬的衣衫,我是沒福氣的,連雙襪子都沒得過,也只能拿兒子通房的針線,權當享受一下婆婆的款兒來。”

林景周當時臉就紅了,他倒是得過李瑤琴親手做的針線活計,卻從沒想到母親這裡除了新娘子過門時得過一些,再沒見李瑤琴爲她做過什麼東西,他夫妻二人實在不孝。

於是,林景周便委婉地對李瑤琴提起此事,李瑤琴先也是愣了一下。

當日出嫁時,李夫人倒是實實在在教導過她爲兒媳的本分,只是林夫人屢次難爲她,她又何必拿熱臉蛋去貼冷屁股,再則前世裡,這些事因爲有沈秋君擋在前邊,她也沒機會在婆母面前表現,久而久之,這些規矩便在心裡頭淡忘忽視了。

李瑤琴萬分不情願地拿起針線來,這時卻又診出她有了身孕,自然就拿不得針線了,這事也就暫時作罷。

林景周看她二人如此恭謹賢淑,心中感慨,一時又道:“你二人的針線不錯,倒是可以給小公子也做些來,也是你們的一片心意。”

兩個通房便有些尷尬地笑了起來,低聲答道:“小公子乃是大福之人,奴婢們出身微賤,不敢賣弄。”

林景周這纔想起來,先前妻子還能讓她二人在院裡露一下面,自從妻子有了身孕,卜了卦,說是院落佈置不利子嗣,便將跨院與主院的門封了,另在別處開了一處小門出入,且又道秀芝二人八字生肖不和,不許她們到院裡去。

當時林景周只當是婦人妒性使然,枉在心中得意一番,如今再回看前事,才發現不過是李瑤琴疑心她二人會害了腹中胎兒罷了,林景周不由感慨:再是大度的女子,也有小肚雞腸之時,秀芝秀英二人膽敢有那個心,她全家早就死無葬死之地了。

林景周便點頭道:“也罷,你們只管專心做夫人房中的針線吧,你們的好處,我會記得的。”

林景周別過兩個通房,便信步走到外書房來,竟遇着幾個管事在那裡議事,他上前詢問一句,原來是爲先前外邊的採買病了,那幾人正各爲推舉自己的人鬧騰呢。

因想到自己心中着實愛着李瑤琴,便是一時有些矛盾,也輕易改不得心志,秀芝二人只怕今生做個擺設了,林景周想到此,心中着實有些愧疚,便道:“這事你們不必爭了,我院裡的秀芝秀英二人各有一兄長,我看他們就很忠心可靠,這採買之事就先交由他們。”

衆管事不敢違了林景周的令,況且又都不屬哪一派,倒也使得,便忙尋了他們來上任。

李瑤琴聽說後,心裡自然又生了一頓悶氣,暗道:自己果然小瞧了那兩個人的狐媚手段。

林景周做了這些事後,覺得心裡開闊了不少,一時又想到李瑤琴之話,覺得她所說也有些道理,便去拜見賢王,提了防箭衣之事。

賢王點頭道:“這件事情也只能等鄭將軍自己提出,否則真不好向外拿出防箭衣,就是此時貿然拿出來,卻是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林景周也覺得有理,只得耐心等待時機。

卻不知,皇上早就自暗哨處得了鄭將軍攻打東陳失利的消息,只是因爲鄭將軍與六皇子都不曾有隻言片語過來,皇上倒也不好過問。

再則他並不認爲事態有多嚴重,天下沒有不打敗仗的將軍,幾次失利算不得什麼,他若貿然過問干預,倒顯得他不信任鄭將軍似的,而且他一個堂堂的皇上,事事都過問,也忒顯不出他的尊貴來了。

所以這事便被瞞了下來,直到又過了一個多月,鄭將軍呈上了戰報,並鄭重附上六皇子改制甲衣之法,雖沒有過多讚譽,但態度已不言而喻。

皇上見了心中也是高興異常,他是心裡不喜六皇子,可做爲一個父親來說,不影響他享受兒子有出息的自豪感來。

賢王則跌坐在一旁,嘆道:“這個老六真是我的剋星,好好一樁功勞,竟被他搶了先。”

林景周也嘆息六皇子的好運氣,當日他也曾問過李瑤琴防箭衣之事,李瑤琴說是小時在家中藏書的一本孤本上看到了一點記載,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實驗,才設計出了防箭衣。

雖說是孤本,然世上也未必沒有第二本,如今看來定是六皇子好運氣得了去。

李瑤琴得了消息,也不由得渾身僵住,她心中明白,這其中定有沈秋君的緣故,腦中不由閃現出當日周瑜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感慨來。()

第151章 顛倒黑白第238章 又見神童第143章 婆媳過招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44章 尋醫不遇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90章 盜取錦匣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31章 回首噩夢第50章 外祖田家第324章 笑談親事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106章 再次相見第216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代爲賠禮第336章 煉製丹藥第113章 超度亡靈第57章 雌雄莫辨第32章 打發釘子第120章 太廟事件第295章 發嫁姬妾第21章 兩世之人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78章 齊妃內侄第77章 秋君反擊第82章 鞭打賢王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69章 烏龍事件第22章 趨吉避凶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229章 手心手背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310章 誤會一場第329章 事情不成第243章 賢王問道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139章 祖母習性第70章 母儀天下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97章 六爺問道第305章 骨肉團聚第170章 把話挑明第305章 骨肉團聚第9章 姐妹交鋒第183章 退與不退第172章 天命皇后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149章 環兒求情第52章 請來神醫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38章 打探神醫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46章 雨天留客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40章 女婿人選第315章 親眼目睹第206章 邊氏父子第336章 煉製丹藥第203章 造化弄人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245章 瑤琴談茶第27章 事情有異第8章 同道中人第297章 遍邀羣芳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145章 教導侄女第18章 莊園新居第20章 途中訓奴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127章 沈家舊物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58章 不知禮數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90章 盜取錦匣第15章 前世事消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254章 蘭兒論嫁第326章 恩愛如初第180章 其心可誅第233章 夫妻離心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315章 親眼目睹第157章 秀梅心事第187章 天作之合第25章 擇木而棲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201章 周公之禮
第151章 顛倒黑白第238章 又見神童第143章 婆媳過招第114章 太子反應第44章 尋醫不遇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90章 盜取錦匣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31章 回首噩夢第50章 外祖田家第324章 笑談親事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106章 再次相見第216章 峰迴路轉第11章 代爲賠禮第336章 煉製丹藥第113章 超度亡靈第57章 雌雄莫辨第32章 打發釘子第120章 太廟事件第295章 發嫁姬妾第21章 兩世之人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78章 齊妃內侄第77章 秋君反擊第82章 鞭打賢王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69章 烏龍事件第22章 趨吉避凶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229章 手心手背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310章 誤會一場第329章 事情不成第243章 賢王問道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139章 祖母習性第70章 母儀天下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97章 六爺問道第305章 骨肉團聚第170章 把話挑明第305章 骨肉團聚第9章 姐妹交鋒第183章 退與不退第172章 天命皇后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149章 環兒求情第52章 請來神醫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38章 打探神醫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46章 雨天留客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40章 女婿人選第315章 親眼目睹第206章 邊氏父子第336章 煉製丹藥第203章 造化弄人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245章 瑤琴談茶第27章 事情有異第8章 同道中人第297章 遍邀羣芳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145章 教導侄女第18章 莊園新居第20章 途中訓奴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127章 沈家舊物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58章 不知禮數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90章 盜取錦匣第15章 前世事消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254章 蘭兒論嫁第326章 恩愛如初第180章 其心可誅第233章 夫妻離心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315章 親眼目睹第157章 秀梅心事第187章 天作之合第25章 擇木而棲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201章 周公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