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退與不退

李夫人知道這是丈夫的推託之言,不由急怒道:“老爺何必做此自欺欺人之語!不過是捨不得賢王這個可能的未來皇帝女婿,可就算賢王將來能登上大寶,女兒一個側妃,將來也只是個貴妃的命,一個貴妃不能帶給李家多少榮耀,可堂堂伯府嫡女作側妃,卻可將李家的百年清譽賠了進去。

城安伯被妻子揭了底,不由紅了臉,冷聲說道:“我是沒法子,既能退了親事,還能不打賢王府的臉面,夫人既然有主意,那就請夫人一力作主吧,瑤兒難道不是我的女兒,我豈會不盼着她過好日子?”

李夫人着着拂袖而去的丈夫,心底不由深嘆一口氣,她一個內宅夫人有什麼辦法?

當日既然是賢王主動與丈夫提起的,如今還該着落在他二人身上纔好。

可她實在與一個親王說不上話,若說尋他人透點消息給賢王府,且不說這種事,讓第三人傳話,意思極易弄擰了,事情又再傳出去,只怕到時真就與賢王府鬧翻了。

去找打賢王妃說吧,她的身份有點敏感,就是爲她自己的賢名,只怕本還想着這門親事黃了,現在少不得極力促成,以顯示她的賢名。

李夫人左思右想,總沒個好主意,這時想到女兒素來聰慧,說不定她能有好法子解了這次事件,且女兒又極得丈夫的疼愛,由她哭求一番,也許丈夫就心軟了呢。

李夫人想到此,忙叫人去叫了李瑤琴過來,將事情利弊說了番,問她是何想法。

李瑤琴早就有了打算,此時便只恭謹答道:“自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女兒一介閨閣女子,自然只聽父母之命。”

李夫人方纔與丈夫吵了一架,此時見女兒說什麼出嫁從夫,心中起了疑心,以爲女兒是藉機譏諷於她,不過到底愛女心切,仍是關切說道:“這次可是關乎着你的終生大事,不亞於重投一次胎,現在不是講規矩禮節的時候,你可得自個兒拿定主意。”

李瑤琴嘆道:“女兒乃是堂堂伯府嫡小姐。如何甘心做側妃,一輩子居於她人之下,只是此事實在難辦。貿然跑去退親。只怕會得罪賢王,萬一將來賢王稱帝,豈不是白白帶累了城安伯府,況且現在哥哥還在賢王底下效力呢,一個不好。惹惱了他,哥哥的前程可就全捏在他手中了。”

見李夫人聞言皺起了眉,李瑤琴又說道:“當日與賢王口頭約定姻緣,別人也只當是爲了避禍不得已而爲之,如今禍事已去,仍是嫁去。便是守諾報恩了。若是咱們現在見事情已了,便去退親,倒象是過河拆橋。利用了賢王,您沒見那永寧侯沈家那樣利害,還不是認了與六皇子那魔王的親事?那是爲了守信,爲了一家子的名聲着想。再則女兒退了賢王府的親事,以後又有誰敢上門提親。倒不如取對伯府有最大的利益的一面,舍了女兒去吧。”

李夫人不由怔住。她只想着既然是做戲。禍事已了,親事就該退了,反正大家對此事都是心知肚明的,可如今被女兒一說,倒是隻有認下這門親事的理,沒有退親的理由了。

其實在李夫人心中,她固然是疼愛女兒的,雖說這個女兒這些年讓她極爲不喜,不過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還是希望她能過得幸福快樂。

但與兒子和整個李家比起來,女兒的分量就輕得多了,如今見女兒說出一番爲了李家將來的話來,頓覺女兒真是長大了,心裡既寬慰又心疼難過,不由抱着女兒流淚道:“難爲我的兒想得如此多,爲了這個家只得委屈你了。只是你這樣懂事可人的女兒,母親實在捨不得讓你去做妾,一輩子擡不了頭,只求老天保佑,賢王府能妥善處理好此事,讓你平安度過此劫,不然母親一生難安。”

李瑤琴聽母親口口聲聲說什麼妾,覺得刺耳,便笑道:“母親也不要太看低女兒了,這側妃可不同於妾,那是正經入冊有誥封的。”

李夫人也只當是女兒安慰自己,只得勉強展顏一笑,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話來。

李瑤琴看到李夫人面上帶了笑,心裡不由冷笑幾聲:方纔還真以爲她是爲一心爲自己着想呢,如今看來自己仍是如前世一般,抵不過哥哥和家族在她心中的地位,前世今生一再被她當棄子舍了去。

李夫人不知李瑤琴心中所想,只在心裡暗自祈禱賢王府趕緊上門來提親,這樣雖說伯府面上無光,但好在不得罪賢王,反正女兒還年小,再過幾年這事兒一過,未必不能結門好姻緣。

卻不知,賢王府中的沈麗君早就在盼着城安伯府的人上門提退親的事呢。

早在前些日子,沈麗君就趁着賢王心情好的時候,提起此事道:“如今北蠻人已離去,這與城安伯府的事也該早早處理一下了,讓一位伯府小姐做側妃,確實有些委屈她了,再則在外人眼中看來,未免會說咱們挾恩圖報,趁人之危了。”

賢王不由哼道:“一個伯府小姐有什麼高貴之處,就不能給我做側妃?將來只怕比她出身高的都搶着來做妾呢。”

沈麗君知道是自己說話造次,傷了賢王的尊嚴,只得笑道:“夫君的話固然不假,只是當時可是說好了權宜之計的,如果弄假成真,於外面實在不好看。”

賢王也知道名聲要緊,可又捨不得那等妙人兒,便笑道:“我早就想過了,此事不好由咱們先提,不然倒象是看不上她或者她有什麼不妥的樣子,那起子嘴臭的不知又該如何編排了。這事得妥當處理,不然以她的那貞烈性子,又不知會出什麼事呢!”

沈麗君聽出丈夫話語中,對李瑤琴滿滿的讚賞與疼惜,心裡頓時浸滿了醋,又想到家裡那些小妖精們,只恨得咬緊了後槽牙。

不過恨歸恨,賢王不動作,沈麗君也無計可施,只得企盼城安伯府趕緊上賢王府來提退親之事,一時又擔心,李夫人可別昏了頭地來找自己,畢竟自己已在賢王面前說了退親之意,到時爲防賢王以爲是自己的手段在裡面,倒不好傳話不說,說不得還要促成這樁親事。

哪知盼來盼去,城安伯府一點動靜都沒有,看來他們是鐵了心賴上這門親事的,沈麗君越等越恨,暗道:你們既然爲了攀權貴,連禮儀廉恥都不顧,那就怨不得我出手了!

沈麗君說到做到,趁着一次回孃家,謀之於祖母沈老太太。

老太太便勸道:“你將來是要做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的,如何連這點肚量都沒有?這城安伯對於賢王來說,亦算是一個不小的助力,一個小丫頭片子而已,難道說你連轄制她的能力都沒有,這樣你將來如何坐得穩皇后之位呢。”

沈麗君只得耐心解釋道:“若是其他人家的女孩兒也就罷了,只是這李氏出身有些偏高,嫁進來又是側妃,我看她極有宜男之相,將來生下幾個兒子來,皇上齊妃和王爺未必不會高看她一眼,而我又只有一個桂哥兒,不得不防啊!”

老太太點頭道:“有些道理,接着說下去。”

沈麗君便說道:“如果這門親事成了,只怕明年她就要嫁入王府,若她再是個運氣好的,一年後生下兒子來,與桂哥兒才相差幾歲,如今沈家比她家強,可是再過些年,天下太平,皇上必會抑武揚文,到那時,一切事情可就說不準了,而孫女又不能強求她幾年內不許懷胎,否則孫女的名聲可就完了。”

怪不得說活人比不過死人,前世沈秋君就能拿捏着賢王深愛髮妻沈麗君的弱點,強逼他同意不許府裡妾侍及側妃懷有身孕,以免得她們有了兒子心大,害了桂哥兒。但今生沈麗君活着,反不敢提不許府里人懷身孕的事。

老太太聽了沈麗君一番話,不由點頭道:“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與其讓她進府,再拼命壓制於她,使了更多的心力,卻反會讓你名聲受損,倒真該一開始就不讓她入府。”

沈麗君聞言,心頭大喜,忙道:“正是這個理兒。還請祖母幫我。”

老太太沉吟道:“賢王的大事,還是需要城安伯府的助力的,所以賢王對城安伯府的恩情不可改變,如今看來唯有讓他家既主動退了親,又要愧對於賢王府之好。”

沈麗君忙道:“孫女也是如此想的。”說罷但將自己的計謀說給了老太太聽,又道:“只是爲免我家王爺疑心,孫女倒不好用自己的人去辦,故在此懇請祖母相助。”

老太太嘆道:“也罷,我這裡倒有些人手,到時我會助你一臂之力的,只是這事還是要等上幾天,若是城安伯府能主動的提出就再好不過了,畢竟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能不出手還是不出手的好,你將來是要和賢王過一輩子的,儘量少生嫌隙。”

沈麗君情知,城安伯府是賴定這門親事了,不過再等幾天也好,至少也讓大家知道城安伯府那不知廉恥的行爲,再者這幾日說不定還能有奇蹟發生呢,倒不必髒了自己的手了。

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123章 秋君抱恙第125章 安排侍寢第289章 帝后大婚第80章 離心離德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259章 太子請罪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13章 月夜驚怕第32章 打發釘子第181章 孝子賢媳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145章 教導侄女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112章 六爺賠罪第12章 彼此交底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59章 昭英離京第60章 寬衣解帶第20章 途中訓奴第252章 歌姬琴兒第83章 吳齊互鬥第26章 指東說西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73章 天家兄弟第235章 治國之道第84章 拜訪王妃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251章 苗家敗落第170章 把話挑明第68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打發釘子第57章 雌雄莫辨第98章 程沈互訪第62章 果然有異第137章 討要香囊第41章 指點銀樓第47章 當生天子第163章 北蠻反應第102章 沈家姐妹第177章 餐桌布菜第20章 途中訓奴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75章 逐漸明瞭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344章 前世後續一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90章 盜取錦匣第324章 笑談親事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0章 取名憐兒第244章 意書回京第89章 秋君戒備第314章 瑤琴驚醒第241章 慧及必傷第65章 推拒親事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69章 烏龍事件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10章 取名憐兒第86章 光風霽月第21章 兩世之人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171章 主動提議第280章 殺父弒君第191章 秋君察覺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286章 瑤琴面君第284章 皇上禪位第63章 糊塗一時第19章 尋婿條件第59章 兩相辯論第35章 謀事不成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30章 登高望遠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46章 雨天留客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62章 果然有異第42章 昭英送禮第108章 告誡江妃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27章 事情有異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11章 代爲賠禮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75章 男兒重諾第133章 太子納妾第260章 蘭兒許親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273章 寶藏鑰匙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117章 麗君受挫第206章 邊氏父子
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123章 秋君抱恙第125章 安排侍寢第289章 帝后大婚第80章 離心離德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259章 太子請罪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13章 月夜驚怕第32章 打發釘子第181章 孝子賢媳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145章 教導侄女第288章 公主正名第112章 六爺賠罪第12章 彼此交底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59章 昭英離京第60章 寬衣解帶第20章 途中訓奴第252章 歌姬琴兒第83章 吳齊互鬥第26章 指東說西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73章 天家兄弟第235章 治國之道第84章 拜訪王妃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251章 苗家敗落第170章 把話挑明第68章 負荊請罪第32章 打發釘子第57章 雌雄莫辨第98章 程沈互訪第62章 果然有異第137章 討要香囊第41章 指點銀樓第47章 當生天子第163章 北蠻反應第102章 沈家姐妹第177章 餐桌布菜第20章 途中訓奴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75章 逐漸明瞭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344章 前世後續一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90章 盜取錦匣第324章 笑談親事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0章 取名憐兒第244章 意書回京第89章 秋君戒備第314章 瑤琴驚醒第241章 慧及必傷第65章 推拒親事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69章 烏龍事件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10章 取名憐兒第86章 光風霽月第21章 兩世之人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171章 主動提議第280章 殺父弒君第191章 秋君察覺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286章 瑤琴面君第284章 皇上禪位第63章 糊塗一時第19章 尋婿條件第59章 兩相辯論第35章 謀事不成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30章 登高望遠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46章 雨天留客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62章 果然有異第42章 昭英送禮第108章 告誡江妃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27章 事情有異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11章 代爲賠禮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275章 男兒重諾第133章 太子納妾第260章 蘭兒許親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273章 寶藏鑰匙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117章 麗君受挫第206章 邊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