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家兄弟

金員外郎就趁勢說道:自家夫人曾爲兒子向沈三小姐提親,定是引得沈侯爺不忿,這才公報私仇。

於是自然而然,引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來。

金二在郊外邂逅只帶了一個丫頭遊玩的沈家三小姐,引得金二仰慕不已,便讓人上門去提親。

沈府看不上金家,回絕了就是了,何至於置人於死地?

沈父本認爲自己已經拿捏準了金員外郎的性子,沒想到他果是個無恥之徒,顛倒起黑白來,也是義正詞嚴的樣子,倒是差點看走了眼!

若是金員外郎願意伏首認罪倒也罷了,如今倒打一耙,沈父自然也不懼,藉着這個話頭,沈父便將當日女兒們回家相聚,六皇子被人追至府上之事,清清楚楚說了一遍。

關於沈三小姐與金二的那段流言,殿上羣臣倒也有不少人聽說了的,此時才恍然大悟!

沈家乃是世家,小姐出門自然是前呼後擁的,哪是一個小紈絝可以隨意撞見打鬥的,定是將六皇子當成了女子,又見他進了沈府,這纔出了誤會。

大多數的人本就將信將疑,如今見沈侯爺如此磊落行事,便知流言不真。

兩害相權取其輕,金家不管知不知道弄錯了人,定會緊咬着沈家小姐不放的,只是不知六皇子那個乖張性子,可否能理解金家的良苦用心呢。

倒也有一些迂腐的文臣們心裡正在幸災樂禍:讓你們武將們不注重規矩,瓜田李下的,這不就出了事了!

還有一些瞭解六皇子的人在嘀咕:六皇子這次有些反常了,事情鬧成這樣,怎麼也沒見吭聲呢?

不管如何,至少沈家的目的也算是達成了一半:雖不能敲鑼打鼓滿京城喊怨,可如今當着衆臣的面,將事情說明白了,自然京城世家大戶也就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大家都不傻,況且也有個六皇子牽連在內,沈秋君也算是差不多去了污名。只等金家落了罪,便什麼事都沒了。

沈父又上前奏道:“這件事臣可做不了假,自城門到我府中,好多人都看到他家下人糾纏於六皇子。還請陛下明鑑!定是他不想擔這個責罰,這讓人在外亂傳一氣,壞我沈府的名聲。如若不然,就請六殿下出來當面對質。”

金員外郎只道自己有貴人相助,也就拼了命。直叫道:“你沈府家權大勢大,買幾個人的口,還不是簡單的事情!臣也請陛下將六殿下請出來說個究竟。免得沈家眼高於頂。隨意將髒水潑到六殿下身上。”

皇上見此已經明白,雖說沈父是想從那些傳言中摘出女兒來,但是御史定不敢沒有真憑實據,就上奏本,金員外郎護子心切,只怕是話多有不實,必定強搶民女及不敬皇室之間的差別可就大了,。

一時雙方便開始打起嘴仗來。御史及沈父指金二當日對六皇子不敬。而金員外郎則咬定兒子並沒有見過六皇子,那日是因爲沈三小姐不規矩,這讓兒子會錯了意。讓人上門去求親。

皇上見雙方各持一詞,這樁事也算不得大,真相就差不多擺在那裡了。便交於刑部,限其三日內審理清楚。

退朝後,皇上就去了御書房。

賢王踩着時辰來到皇宮,果然便碰到太子也往御書房去。

太子見到這個深受父親喜愛、差點頂了自己太子位的二弟,心裡便不自在的很,又想到早朝之事,不由嘲諷道:“都道二弟做事面面俱到,怎麼你岳家出了那樣的醜事,你也不去探視,只管過來巴結父皇。”

賢王不卑不亢,笑道:“我自從搬到莊子上,無事從不離開半步,如何知道這外面之事。今日過來也是按例來給父皇請安!多謝太子提醒,等給父皇母妃請過安後,我便會去沈府探視!”

見賢王不急不燥,仍是笑容滿面,太子不由哼道:“都道你賢王夫婦最重禮數,回去也該教導一下你那小姨子,別總出去招風惹草的!”

賢王便看着太子,似笑非笑地說道:“她一個姑娘家便是招風惹草,也不過於自家有些妨礙,倒是太子可要看好了貴連襟,沾花惹草也看準了,別再被女細作給綁了。”

見太子臉上的得意神情被氣急敗壞替換了,賢王便一拱手,笑着揚長而去。

太子妻妹嫁的乃是陵原侯嫡長孫許延祖,他家也是最早就追隨太祖的世家之一,故深得皇上的信任,許延祖受祖恩,年紀輕輕就封做了五品都尉。

京城大亂那年,也是許延祖倒黴,迷上個歌妓,哪裡想到竟是陳王的細作,自然狼狽至極,以致於陵原侯府羞愧難當,將兵權盡數上交。

太子氣得猛一跺腳,追上賢王青白着臉,冷道:“你別太得意!小心閃着自己的舌頭!我的連襟再不好,也是世家子弟,不過是吃一場敗仗罷了。倒是你那小姨子,如今名聲可夠臭的,也不知會嫁給哪個上不得檯面的東西呢!”

賢王心中一動,眼睛快速掃了一眼太子身後的小太監,心裡便有了數,很有風度地在門前恭身請太子進入御書房。

賢王請過安後,又說了說自己在莊子的日常生活,皇上聽了連連點頭讚歎。

太子雖然有些不成器,畢竟是國之根本,輕易挪動不得。

二兒子倒是幾個兒子中最有才幹的,如今不得不屈居人下,就怕他恃才傲物,生了不臣的心思,不是大齊之福!

如果他真能在莊子修身養性,將來太子登基,說不定真成一代賢王。

太子自幼長在祖母母親跟前,賢王則是生下來,就跟着齊妃一起陪同皇上打天下的,所以太子與皇上的關係總不如賢王與皇上的關係融洽,此時見皇上一臉和藹欣慰地看着賢王,太子心中的不服便免不了帶了出來。

皇上自然也看出來,心中對太子的不滿越發重了。

今日自兩個兒子一同進來,只看精神面貌,他二人的高低便立現了。

太子雖也儀表堂堂,許是太縱情酒色,被掏空了身子的緣故,總給人一種委瑣之感,而賢王則神采俊朗,精神抖擻,端得龍章鳳姿,也怪不得太子處處針對於他。

皇上由賢王又思及其他皇子,不由深深擔心自己百年後,太子不能善待於他們。

他想了想,便提起今日早朝沈金兩家的事來,藉此考察兩個兒子。

太子斜看賢王一眼,說道:“既然是二弟岳家的事,二弟便說來聽聽想法,看孤是否能幫得上你!”

賢王忙起身恭謹答道:“論尊論長,我怎敢搶在兄長前面呢!”

皇上笑道:“審案自有刑部呢,咱們也就是閒話兩句罷了,不必如此拘謹!”

太子見賢王裝模作樣就想嘔吐,便說道:“二弟做事總是如此小心,倒時常讓我不知所措了!都是手足兄弟,何須如此!”

賢王聞言便低下頭,皺着眉頭,似在左右爲難。

太子心裡便樂了起來。

賢王似是掙扎了一下,擡頭說道:“這件事說起來也簡單,只要把六弟從皇陵昭回來,就能明白誰是誰非。不過據兒子所觀,定是金員外郎縱子橫行,與六弟起了衝突,如此倒是該還沈家一個清白。”

太子聽了,不由冷笑一聲:“誰不知你愛妻如命,而賢王妃又與幺妹感情最好,你可不就幫着沈家說話。他沈家只顧着清洗自己,卻將污水引向皇室,已是大大不妥。而二弟又一心向着岳家,卻置自己手足兄弟於何處?況且六弟祈福事大,豈能因爲一個區區小女子就半路折回來!”

賢王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隱忍道:“太子誤會了,我只是就律法公正而言!若論親疏關係,自然是兄弟之情更重!”

太子便笑道:“律法自然不錯,只是皇家威嚴不容侵犯,六弟性子再不討人喜歡,流的也是莊氏的血,他沈家要臉面,難道我們莊氏就不要臉面了嗎?”

賢王被太子的一通歪理說得無言以對,只得說道:“那以太子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太子斬釘截鐵說道:“那沈家三小姐也必因素日裡不檢點,這才招致此禍,況且她的名聲已壞,只怕自此無人上門求娶,可不是就耽擱了一生,倒不如就成全了他二人姻緣,至於金員外郎到底修家不齊,自然要依律予以懲處!”

太子說完,心裡頗爲痛快地看了賢王一眼:我的連襟是有不妥,可是你的連襟怕是更要低到塵埃裡去了。

賢王驚愕,繼而誠懇地對太子說道:“這件事自有刑部審理清楚,等結果出來,再行處理,此時亂點鴛鴦還爲時過早!”

太子冷哼一聲,再看皇上正不滿地看着自己,只得住了口,又談起其他的政事來,賢王見了忙迴避道:“兒臣還未給母妃請安,先容兒臣告退!”

皇上見兒子如此謹言慎行,心裡既滿意又疼惜。

少頃,太子也退回東宮。

皇上便問身邊的曹公公道:“你看太子與賢王方纔的表現如何?”

第208章 陳地反應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123章 秋君抱恙第101章 妻妾鬥法第339章 兵戎相見第47章 當生天子第60章 寬衣解帶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310章 誤會一場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278章 蠱毒之術第56章 期望落空第175章 終於禮成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323章 討鳳仙花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191章 秋君察覺第24章 稚子之語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107章 出乎意料第111章 叛民伏法第13章 月夜驚怕第81章 翁婿夜見第148章 母子離心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174章 婚禮簡辦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56章 期望落空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178章 納妾提議第22章 趨吉避凶第53章 惜君受教第53章 惜君受教第161章 接二連三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20章 太廟事件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2章 新帝登基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85章 故人相見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2章 新帝登基第256章 親事被拒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311章 查看賬目第55章 姐妹情深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23章 何生瑜亮第319章 母債女償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17章 路遇鬥毆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240章 齊小侯爺第49章 賠償昭寧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287章 秋君回京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50章 外祖田家第271章 閨中密友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207章 邊氏灰心第51章 鉅額財富第175章 終於禮成第226章 秋君生子第22章 趨吉避凶第284章 皇上禪位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48章 匕首由來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75章 逐漸明瞭第298章 石家獻美第301章 昭英歸來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71章 沈府對策第35章 謀事不成第233章 夫妻離心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19章 尋婿條件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2章 彼此交底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8章 同道中人第120章 太廟事件
第208章 陳地反應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123章 秋君抱恙第101章 妻妾鬥法第339章 兵戎相見第47章 當生天子第60章 寬衣解帶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310章 誤會一場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278章 蠱毒之術第56章 期望落空第175章 終於禮成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323章 討鳳仙花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191章 秋君察覺第24章 稚子之語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107章 出乎意料第111章 叛民伏法第13章 月夜驚怕第81章 翁婿夜見第148章 母子離心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174章 婚禮簡辦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56章 期望落空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178章 納妾提議第22章 趨吉避凶第53章 惜君受教第53章 惜君受教第161章 接二連三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20章 太廟事件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2章 新帝登基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85章 故人相見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2章 新帝登基第256章 親事被拒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311章 查看賬目第55章 姐妹情深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23章 何生瑜亮第319章 母債女償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17章 路遇鬥毆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240章 齊小侯爺第49章 賠償昭寧第100章 相談甚歡第287章 秋君回京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50章 外祖田家第271章 閨中密友第307章 吐露前情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207章 邊氏灰心第51章 鉅額財富第175章 終於禮成第226章 秋君生子第22章 趨吉避凶第284章 皇上禪位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48章 匕首由來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75章 逐漸明瞭第298章 石家獻美第301章 昭英歸來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71章 沈府對策第35章 謀事不成第233章 夫妻離心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19章 尋婿條件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2章 彼此交底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153章 昭英回府第8章 同道中人第120章 太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