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調虎離山

至少一萬騎兵!

廖冬至從氣勢洶洶而來快速移動的煙塵上判斷,這支追兵的人數不會少於一萬人。

“王龍,你果然面子大,能夠讓闖營如此重視你!”爲了調節有些緊張的氣氛,李華宇故意的同王龍開起了玩笑。

“不過,這裡已經是我山東地界,便是天王老子派了黑白無常來拿你,也是要先問問咱們弟兄們手下的銃炮刀槍答應不答應!”李華宇獰笑一聲,在這平原曠野地帶,雖然適合騎兵作戰,但是,他的部隊提前抵達了半日,早已構築好了壕塹工事,修築了野戰炮位,他有信心將這一萬騎兵留在這豫魯交界地帶。

“大少帥,來得也是熟人!”廖冬至急匆匆的從一旁的遊騎探馬那裡聽得了軍情奏報後,搶步上前。

“來得是誰?”

“不怕大少帥笑話。千里追擊我的,便是小虎子!”王龍在一旁苦笑一聲,爲李華宇揭開了謎底。

“若不是小虎子還講些交情,不願意手上沾染太多同袍兄弟的血,追擊的時候不那麼緊急,我這幾千人馬只怕不曾出豫東便被闖營一口吞下去了。”

“大少帥,來得不光是羅虎,還有闖營之中有名驍將劉芳亮!”

這一萬騎兵當中,有不到四千人是隸屬於羅虎的震山營騎兵,其餘的六千餘人則是由劉芳亮親自率領的精騎,爲的便是要將王龍所部一鼓全殲!

“既然來了我山東,不好好招待一下如何便能走了。廖冬至!”李華宇臉上寒霜凝結,“傳令下去,準備打!”

有廖冬至到前方去佈置指揮,李華宇自然便可以騰出時間來同王龍說話,也好從中搞清到底義軍當中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雖然王龍派遣使者前來求救時也說了有大變發生,請大公子看在當日龍虎營的交情份上出手援救的話。但是畢竟來者身份低微,許多情形說不清楚。這其中的關竅過節,李華宇便只能問王龍了。

“李自成下了黑手!殺了我舅舅和革裡眼賀帥!”

到了這個時候。王龍便如同一個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回到家鄉見到親人的孩子一樣,嚎啕大哭,將這其中驚天動地的一番變化一一講給李華宇聽。

“消滅孫聾子的時候,我和手下的這幫兄弟在南方。因爲剛剛打垮了左良玉那個兔兒爺,大隊人馬便從長江邊上緩緩的向襄陽府移動。準備經襄陽、南陽這一路到洛陽一線,與我舅舅匯合,然後同闖營一道打潼關、回陝西去。”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召集手下的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高一功等人議事。決定要在進攻潼關之前,解決掉回革五營和羅汝才的曹營。“只有定於一,定於闖王的麾下,才能名正言順的討伐明賊,解民之倒懸!不然的話,打進了西安府,是大元帥登基稱帝啊,還是各個營頭的大帥們輪流坐莊?所以,依山人看來,便在這個時候。解決了革裡眼與曹操等部最爲合適!”身材矮小,相貌如猿猴一般的算命先生宋獻策,一雙眼睛如同鬼火一般閃爍不停。

在消滅了孫傳庭所部十餘萬明軍之後,放眼長江以北,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明軍被義軍將領們放在眼裡。繳獲的數百門大小火炮,更是讓張鼐在慶功宴上大聲高呼,“西安也好,北京也罷,只管數百門大炮猛轟便是!沒有轟不開的城池,沒有打不垮的隊伍!”

農民軍內部的各種長期積累下來的矛盾。因爲外部環境的驟然改善,變得驟然緊張尖銳了起來。合營作戰以來一直配合默契的闖曹兩家將士,開始爲了繳獲的戰馬、兵器、俘獲的明軍將士,火炮。糧食輜重,盔甲旗幟等物而在漫長的戰場上不停的互相指責謾罵,甚至大打出手,幾處較爲重要的所在,甚至雙方動了刀槍,各有傷亡。若不是各自營中的將領趕去彈壓。礙於面子制止住了兵丁們的行動,只怕兩家因爲爭奪戰利品而引起的爭鬥會愈演愈烈。

戰後,雖然李自成撥付了兩千戰馬,一萬套甲冑刀槍,三千支火銃,又有二萬俘獲的明軍兵士和二十門八磅以上口徑火炮給羅汝才的曹營,但是曹營上下對於闖營難看的吃相都是怨氣沖天。

南面的德安承天荊州等地,傻子都知道是魚米之鄉,所謂的湖廣熟天下足。手中有了這麼一塊風水寶地,用來爭天下也好,割據自立也好,都是立足於不敗之地!可是,李自成卻是毫不客氣,不聲不響的將德安四府盡數交給了闖營系統的行政官員,而曹營體系的卻是半個也無!

這如何讓向來便是精明過人的曹操咽得下去這口惡氣?

“大帥!如今南至澧州、常德,東至麻城、光州,西至光化、均州,北至潼關,都是在咱義軍的炮口之下!這爭奪天下之事也是遲早的事,可是,這些州府咱們曹營又有幾個?”

在羅汝才的大將軍府之中,他的親信將領楊繩祖、中軍楊山、旗鼓官朱養民、幾個將領王可懷、郝有法以及羅汝才的本家叔叔羅戴恩等人紛紛表示不平。

其實也不能怪這些人有情緒。便是在決定此番南下誘敵北上殲敵的大戰略之時,李自成部下的郝搖旗還公然的搶奪王龍部下的良馬。王龍在闖曹兩家營中那也是公認的能打能拼之人,而且又是羅汝才的嫡親外甥,身份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人可以比,可是,郝搖旗這樣一個闖營之中的雜牌旁系將領,也敢到王龍營中公然搶馬,這要是背後沒有什麼人明裡暗裡的給他撐腰,殺了羅汝才手下的這些人他們也不會相信!

這種情形,在打垮了孫傳庭,趕走了左良玉之後,變得越發的明顯。闖營從李自成到劉宗敏、高一功、郝搖旗、劉芳亮等高級將領,甚至是各營的小兵,都是對曹營有着一股趾高氣揚頤指氣使的勁頭。

在闖營各人看來,曹營是依附他們的,羅汝才雖然名義上是李自成的副手,是所謂的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但也是李自成的部下。既然連羅汝才都是李自成的部下。那麼整個曹營便也是闖營的部下,也就是他們這些人部下!

於是,各種侵奪欺辱曹營的事情,搶奪戰利品和俘虜的事情。在李自成那裡都不加以制止和處罰,這對於從鄧州兩支軍隊合營作戰以來一直對李自成頗爲尊重的羅汝才刺激很大!

特別是革裡眼賀一龍從湖北黃州引兵馬來南陽、洛陽一帶時,因爲途經羅汝才的軍營便來拜訪,兩個老朋友在一起言談甚歡,結果消息傳了出去。李自成的大元帥府便派人前來詢問,督促賀一龍早日到達指定地點安營。

此次事情之後,對於賀一龍提出的領兵馬出澧州、常德與張獻忠呼應作戰的請求,李自成也是顧左右而言他。

非但是不允許賀一龍獨立一個方向作戰,牛金星等人更是頒佈了一套繁瑣的營中制度禮儀。制度規定,任何人見了李自成都要行叩拜之禮,以“定尊卑、分上下”,各營各部將士在與李自成談話時,必須口中自稱“屬下、標下”等詞彙,不得與闖王李自成“爾我相稱”!

這一套制度分明便是給羅汝才量身定做的!

在所謂的民軍十三家三十六營當中。羅汝纔是與前闖王高迎祥同一時期的一道起事的老資格,報號曹操。算是碩果僅存的老一輩領導人了。在高迎祥爲盟主的那個階段,李自成也只是闖營之中的第八隊闖將而已。

所以,羅汝纔不但資格比李自成老,年齡比李自成大,手中的實力也不比李自成差!也就因爲這個,羅汝才已經習慣了與李自成熟不拘禮的互相稱呼。“常自呼曹操;呼自成老齊,爾汝之。”

你在這個時候卻跳出來頒佈一個禮儀制度,要求光是精銳騎兵就有五哨,“每哨三千。步兵三四,並廝養不下四五十萬”的曹營主帥羅汝才和劉宗敏等人一樣向李自成跪拜行禮,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做得到的!

在軍事力量上相差無幾,在各自的戰鬥風格上。羅汝才也是與李自成各擅勝場。史料記載:“自成兵長於攻,汝才兵強於戰,兩人相須如左右手。所陷河南五十餘城,自成取十之六、汝才十之四。”也就是說,在當時的軍事專家和評論員看來,李自成的闖營善於攻城。強於攻堅。羅汝才的曹營精於野戰,善於在野外殲敵。這和羅汝才本人的軍事經歷有關,多次與房均九營、張獻忠的西營聯合作戰,鍛鍊了曹營的野戰能力,在與闖營合夥之後的歷次戰役之中也有充分的體現。

合夥以來,羅汝才也注意收集銃炮,以加強自己營中的火器優勢。特別是王龍山東之行歸來後,羅汝才也是着力打造一支精銳新軍出來。所以說,一旦兩家散夥,羅汝才還當真不怕什麼!

“也罷!兄弟合夥,原本就是合則來不合則去。如今咱們和老李家的路已經快要走到了頭。他們要進潼關回陝西,咱們也絕對不攔着。但是,咱們曹營要是拔營東去,和八大王、老回回合夥,他李自成也管不到咱老曹的一雙腳!”

在營帳之中,羅汝纔打算像以往同張獻忠的合作走到頭時一樣,好合好散,留下一絲日後相見的餘地。

“你們回去之後各自心裡有個數,但是表面上還是要和闖營的人保持原樣!”羅汝才吩咐住了一遍手下的親信將領們,看着地圖上東面的幾座州府,那裡眼下是歸曹營系統的行政官管轄,附近不遠便是回革五營的老巢英山、霍山地區,只要到了那裡,再把旁邊的幾座城池取下了,至少一個割據的局面便是有了!

“再與東面的李華宇、南面的張獻忠遙相呼應,誰又能奈我何?!”

但是,羅汝才卻是萬萬沒想到,他千算萬算,卻是漏掉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李自成軍中的軍師宋獻策!

此人雖然名義上是軍師,但是在軍事上卻是對闖營毫無建樹。他和盧氏舉人牛金星一樣,都是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後來投之人。二人的作用卻是各有千秋。牛金星因爲是有着明朝舉人功名在身,可以作爲一副馬骨頭來招攬各地的讀書人加入,隨着農民軍的節節勝利,倒也有不少人抱着攀龍附鳳的心思加入到義軍隊伍中來。不過,許多人也就是個童生、秀才的功名。論起水平嘛,也只能是呵呵了。因爲伍興開設的秦法學堂培養了不少的行政民事官員,這些原本皓首窮經,一心夢想着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窮酸們更是束手無策。那裡懂得什麼是稅收。什麼是錢糧,如何興修水利,如何召集流民?如此這樣一來,便愈發顯得牛金星這樣的人除了一點所謂的聲望之外,其實毫無用處了。所謂的聲望。也不過是依靠着壟斷文化和教育權力而得來的。(說到這兒,最近又有所謂的高人叫嚷着要取消中考,提倡素質教育。取消了中考,跟着便是高考。那麼,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拿什麼資源去和所謂的精英階層人家的孩子拼?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這些高人也好,專家也罷,不用那麼塗脂抹粉的費心拿出什麼方案來,直接就說要恢復中華傳統文化之中的精髓,九品中正制和門閥制度。不是更好?!)

而宋獻策卻與牛金星恰恰相反。這是一個久走江湖的經過風雨見過風浪合格的,神棍。這個身不滿三尺的跛子,精通六壬奇門遁法,還有圖讖數學諸能,特別在封建迷信上極有一套。他初到李自成軍中便獻上了“九州離亂李繼朱”、“十八孩兒主神器”的圖讖,幫助李自成在神化自己的形象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自成當時就大喜,這意思是李氏當興,上膺天命,自己有帝王之相。

似乎中國幾千年,一代雄主誕生時。總會有什麼祥瑞讖語,篝火狐鳴魚腹帛書之類的手段和節目層出不窮,那都是霸業的前兆,除了明太祖堅決認爲自己就是乞丐出身。餘者人等,都是深信不疑,李自成當然如此。

讖語出後,李自成更認定自己上天眷顧,天命神授,以後將無往不勝。事實也證明如此。每次宋獻策占卜預測勝負時,他的軍隊總是攻城略地無往而不利。當然,開封那次不算。

也是因爲在河南的節節勝利,各項事務鋪排進展神速,不要說闖營上下更加認定了大元帥便是上應天命之人,便是李自成也漸漸的相信,他有這個皇帝命!

這個在開封府大相國寺街上擺攤算卦的宋矮子,你指望他指揮作戰,能夠拿出什麼類似於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來那是想也休想。但是,此人豐富的行走江湖經驗,讓他在察言觀色,審讀人心方面有着敏銳到近乎於變態的能力!

“闖王,如欲取之,必先與之。”坐在四輪車上,學足了諸葛孔明的宋獻策,雙目似閉非閉,努力保持着一副仙風道骨的架勢。

“如何先與之?”李自成也是在和宋獻策打着啞謎。

“闖王,自從秦法學堂開辦以來,各處州縣官員皆出於此。依照當日兩家合夥時的約定,外放地方官員也應該按照我闖營六成、彼曹營四成的比例分派。”宋獻策的眼睛裡精光閃動,“但是袁宗第將爺在攻取德安四府時,卻是一口氣便將四府的官員盡數委派了。這令曹營上下頗爲不滿,曹操本人雖然不曾說什麼,但是山人看來,他內心之中只怕也是怨憤頗深。”

“先生說得極是!這幾日,劉體純掌管的探子也派人送來了密奏,說明廷不斷的打算派人到曹營之中,打算招安於他,或是劃出一塊地盤給他,令其自立爲王!”李自成的中軍主將高一功,也是皺着眉頭,一旦曹操投了明軍,拉走了這幾十萬人,那闖營的日子可就好過了!

“宋先生,你繼續說。”

“闖王您請看。”宋獻策取過一旁火盆上用來加木炭的火筷子,在磚地上勾勾畫畫起來。

轉眼間,一副河南的大略地圖便出現在了衆人眼前。

“河南府、南陽府等處已經是全數落在我義軍手中。各地州縣也開始設置官吏,管理百姓,徵收錢糧。但是這其中也是彼此混雜。而東面的開封府,歸德府等處,有不少州縣因爲與山東等處毗鄰,大元帥當日便不曾派兵去取。這些地方如今也是頗爲富足之地,據山人所知,曹操對於這片地方頗爲垂涎。”

宋獻策放下了火筷子。在四輪車上抱拳施禮:“大元帥若是打算建立大業,則羅汝纔此人必須除去。然此人手下兵馬雖多,大元帥可以命人多攜財帛先行收買。事後再以大兵彈壓,許以官職,曹營各部將領不難收拾。然唯有王龍所部,兵馬精銳不亞於震山營,且此人又與羅汝纔有甥舅之情。所以,不可以令王龍所部在豫西!不如明日大元帥與羅汝才商議軍情,令王龍所部去歸德府、開封府等處,攻取上述州縣城池。所有的城池,盡數歸曹營所有。算是咱們闖營彌補曹營未曾在德安四府所獲份額的損失。”

“爲了讓這齣戲更像真的,可以從秦法學堂之中抽出一千五六百人的官吏,令其隨王龍前往接受城池。只要王龍往豫東去了,革裡眼也好,羅汝才也好,他們的兵馬身家,便全數在大元帥的掌握之中!”

“那,以先生所見,該如何令王龍心甘情願,甚至是高高興興的往東去?”

“簡單得很!利而誘之便是!”宋獻策眨巴着眼睛,“大元帥忘記了李際遇、劉洪起、沈萬登等人了嗎?”

李際遇原爲登封縣磨溝村農民,“以欠糧被執,系登封縣衙前石獅,以石擊斷獅足而遁,據嵩頂北蛤蟆山爲亂,”後佔據嵩山御寨,勢更猖獗。勢力更大的劉洪起則出身於西平私鹽販子。其他的如沈萬登、盛之友、黃老山、張長腿之流,時人皆以“土寇”目之,屬於鄉村叛亂者之類。

像這類的土寇,在河南可謂是遍地都是。“土寇大起如蝟毛。黃河南岸,上下千里中,營頭不下百餘。其倏起倏滅,或爲將吏擒斬,或爲其徒所並。如商丘黃老山,許州藍大、藍二,商水哪吒、二字王之類,皆不著。而其尤大且久者,西則有李際遇、申靖邦、任辰、張鼎,南則有劉洪起、周家禮、李好、張揚,樑宋間則有郭黃臉、張長腿、王彥賓、寧珍、王文煥,其東則有李振海、房文雨、徐顯環、程肖禹、戚念梧等。皆擁衆以爲雄,憑柵結寨,彼此割據相攻殺。郡縣從事率爲其耳目,有司不敢過而詰焉。或反寄室帑,託腹心,依狐憑鼠,而聽其穿鼻,苟延旦夕者,所在皆是。”

“只要大元帥跟羅汝纔等人講明,向東的剿滅土寇,是爲了安頓地方。所獲的兵馬錢糧子女玉帛地盤,盡數歸曹營與革左四營所有。以山人看來,只怕他們會盡數派遣精銳前往!”宋獻策捻着自己的幾根老鼠鬍鬚,頗爲自得。

這個調虎離山的辦法,可謂是正中要害,掐死了羅汝才和革裡眼等人的命門。立刻得到了李自成等闖營首腦的一致認可。

在他們看來,羅汝才、革裡眼左金玉等人都是貪圖財帛好酒愛色之人,有這樣的發財機會如何能夠放過?

“汝才,如此便這樣說好了。便以王龍所部爲前鋒,以革左四營的精銳兵馬隨後,去幹掉登封的李際遇等土寇。給咱們打掃乾淨一個家。”李自成在議事廳上滿臉誠懇。

“大將軍,可要好好的叮囑王龍將軍,務必要在這些地域好生推廣新政。”牛金星也是諄諄之言,一副長者風範。

第四百三十二章 金雞鎮戰役第二百五十八章 遼東風雪(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澳島之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新大陸發展規劃第七百零六章 咱們該怎麼辦?(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晉商的驚訝(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君臣謀算(再續)第七百一十五章 一日三折(上)第四十二章 馬尼拉灣的烈火第七十九章 街頭即景第五百三十章 風口浪尖(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羣豬,屠夫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阿巴泰的盟軍第二百五十三章二九一衛會京師第五十九章 飄着香味的炮火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懲戒方式第六百六十九章 潼關(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天后宮前舊日重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金水道(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九十一章 藍翔旁聽生的成績單!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安縣第五百二十九章 風口浪尖(上)第四十章 此地錢多人傻第六百二十六章 濮範戰役第一百一十四章 順化城的試驗第一百零七章 巡視工廠第四十六章 在呂宋的日子第六百九十章 擴軍!擴軍!第八十三章 吃醋的境界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家亂戰!第六百一十章 落幕、開幕。第一百一十六章 抓週第六百七十章 潼關(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古以來與萬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九章 被李守漢嚇壞了的崇禎第三百七十一章 君臣謀算(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還是李淵?(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閉門密謀第四百六十章 福祿宴?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第七十九章 街頭即景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遠方的蝴蝶翅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崩地裂(七)第五百零一章 暗室交易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新政統一陣線第七百零八章 李華梅歸來。第六百零二章 大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首戰第五百零九章 你們這是要讓我當袁世凱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破城(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軍制改革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天鉅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連串的壞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燃燒的鹿兒島(四)第七百零五章 此天下事,非主公一人所能決也!(續)第七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二章 君臣謀算(再續)第七十六章 順化,順化!第四百八十八章 賣了隔壁老王家的田第四十一章 貴族也有流氓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輪馬車和運輸外包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肉鑄就慈悲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在下有一弟子名喚鄭森第六百二十七章 廣州喜事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乍現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酸兩鹼(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南北糟心事不斷!第六百九十四章 錢財去處、點驗江北兵馬!第六百四十一章 齊魯風雲(四)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昭寺南北粉撕逼第二百八十八章 晉商的驚訝(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暗鬥第七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的決斷 和談條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三十一章 臺灣戰役(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許充不許賴第七百三十七章 若水忽悠扶桑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吳橋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登陸鼓浪嶼第三百二十四章 以火箭始,以火箭終第六百七十章 潼關(三)第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四百八十九章 黎慕華的小算盤第七百三十二章 朝夕間令殿下母子團聚!第三百四十七章 長清,刺刀突擊(5)第五十一章 雲初聚第二百一十一章破圍!攻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潮而來(下)第八十四章 江南來了新主顧第六百四十章 齊魯風雲(三)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一)
第四百三十二章 金雞鎮戰役第二百五十八章 遼東風雪(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澳島之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新大陸發展規劃第七百零六章 咱們該怎麼辦?(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晉商的驚訝(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君臣謀算(再續)第七百一十五章 一日三折(上)第四十二章 馬尼拉灣的烈火第七十九章 街頭即景第五百三十章 風口浪尖(中)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羣豬,屠夫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阿巴泰的盟軍第二百五十三章二九一衛會京師第五十九章 飄着香味的炮火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懲戒方式第六百六十九章 潼關(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天后宮前舊日重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金水道(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五百九十一章 藍翔旁聽生的成績單!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安縣第五百二十九章 風口浪尖(上)第四十章 此地錢多人傻第六百二十六章 濮範戰役第一百一十四章 順化城的試驗第一百零七章 巡視工廠第四十六章 在呂宋的日子第六百九十章 擴軍!擴軍!第八十三章 吃醋的境界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家亂戰!第六百一十章 落幕、開幕。第一百一十六章 抓週第六百七十章 潼關(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古以來與萬國來朝第五百九十九章 被李守漢嚇壞了的崇禎第三百七十一章 君臣謀算(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主公,你是想做周公還是李淵?(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閉門密謀第四百六十章 福祿宴?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第七十九章 街頭即景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遠方的蝴蝶翅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崩地裂(七)第五百零一章 暗室交易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新政統一陣線第七百零八章 李華梅歸來。第六百零二章 大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首戰第五百零九章 你們這是要讓我當袁世凱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破城(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軍制改革第六百七十六章 驚天鉅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連串的壞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燃燒的鹿兒島(四)第七百零五章 此天下事,非主公一人所能決也!(續)第七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二章 君臣謀算(再續)第七十六章 順化,順化!第四百八十八章 賣了隔壁老王家的田第四十一章 貴族也有流氓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輪馬車和運輸外包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肉鑄就慈悲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在下有一弟子名喚鄭森第六百二十七章 廣州喜事第五百零五章 暗流乍現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酸兩鹼(二更,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南北糟心事不斷!第六百九十四章 錢財去處、點驗江北兵馬!第六百四十一章 齊魯風雲(四)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昭寺南北粉撕逼第二百八十八章 晉商的驚訝(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暗鬥第七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的決斷 和談條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變生肘腋!第二百三十一章 臺灣戰役(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許充不許賴第七百三十七章 若水忽悠扶桑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吳橋之變第四百零二章 登陸鼓浪嶼第三百二十四章 以火箭始,以火箭終第六百七十章 潼關(三)第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四百八十九章 黎慕華的小算盤第七百三十二章 朝夕間令殿下母子團聚!第三百四十七章 長清,刺刀突擊(5)第五十一章 雲初聚第二百一十一章破圍!攻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潮而來(下)第八十四章 江南來了新主顧第六百四十章 齊魯風雲(三)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