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道,並不是人的意志和想法爲主,講究的就是一個能否契合天地之道。光有意志,沒有機緣,沒有功法,沒有資質,沒有體悟,便總難修行到至高境界。
修行一道中,自上古至今,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修行者,不計其數。無數的修行者,因爲自身的機緣、天資,或者其他方面的不足,在苦苦修行一世之後,仍舊坐化而去。連化神期,甚至元嬰期的門檻都碰不到。
但是,只要契合了這天地之間的道法規則,那麼即便是修行了沒多少時間,也可以進階元嬰,甚至堪破化神之境,成就仙人業位。
上古時,有天資卓絕的修行者,修行的時間並不算長。卻可從一介凡俗,成就仙人。只因爲其機緣和資質到了。有的時候,這種機緣和資質是某種天才地寶,某種功法。有的時候,這種機緣,則是某種奪天地日月之精華的靈藥。
正如東晉時,只差一步便可進階仙人的元嬰後期巔峰大修士葛洪,留下的上古典籍之中記載,上古之時的仙丹,甚至可以讓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就仙人。
——一轉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轉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轉之丹,服之一年得仙。四轉之丹,服之半年得仙。五轉之丹,服之百日得仙。六轉之丹,服之四十日得仙。七轉之丹,服之三十日得仙。八轉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若取九轉之丹,內神鼎中,夏至之後,爆之鼎熱,內朱兒一斤於蓋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須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爲還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
——又九轉之丹者,封塗之於土釜中,糠火,先文後武,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雲雷修行的時日雖短,但是,若論及機緣,卻可被稱爲當代第一!
無論是木質鬼面,還是空間葫蘆,都是上古三清那種天仙級別的存在,纔會有的仙器。今日這化神期的雷劫,對於雲雷這個修行雷電一道的修行者來說,既是劫數,也是莫大的機緣。其作用,可不亞於上古那些九轉仙丹。
其九天神雷的煌煌天威,更是讓雲雷有所頓悟。
雲雷的心念神識雖在昏蒙之中,但卻感覺到這股化神期雷劫所顯化出的煌煌天威,纔是這世間雷霆的正道。這世間的衆生,雖然應用電能已久,但是對於那九天之上,天地雷霆的威嚴,卻根本沒有正確的理解。
雲雷的雷電靈力,強則強矣,但是,卻並沒有這麼一股雷霆威嚴的意韻在。
雲雷在無意之中,通過雷電靈力在體內的自然流轉,將從外界涌入體內的雷電威能,盡數吸納收斂一空。並將那化神期雷劫煌煌天威的意蘊,也盡數的印刻在心念神識之中。
這種印刻和理解,極爲深切清晰。便如同雲雷自己對於這天地之間,雷霆法則的理解一般。
如此,雲雷的修爲和感悟,便同時達到了結丹期修行者衝擊元嬰期的條件。自然而然的,開始衝擊元嬰期的瓶頸。
而此時,那原本在太平洋上空散去的長雲,又再次的聚集起來。雖然聚集起來的長雲,其面積要比天比鄰、花鏡月、山鬼和幽谷響四個突破化神期的時候小多了。但這聚集起來的長雲,也有方圓數十公里。
隨後,長風起處,驟雨落下。天地之間,又響起驚雷隱隱!
雲雷對此無知無識,他的心念神識,非常舒服和妥帖的與那神雷煌煌天威的意蘊相契合。並以此爲念,將自己一身的靈力,都感染上這種莫名的意蘊。
這心念神識的本能,便如同一個孩童一般幼稚和執着,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塗上自己喜歡和理解的色彩。
而云雷在結丹期的時候,修行的根本,那一顆凝聚的雷電金丹,卻並不曾染上過這種顏色。但是,這種神雷煌煌天威的意蘊,似乎又太過重要。
所以,這一股意蘊所到之處,雲雷原本以雷電靈力凝聚起來的金丹,就那麼毫無阻礙的、自然而然的破碎掉了!
這種破碎,並不是由外力促成,也毫無痛苦。彷彿,只是將一件精密的儀器,拆解成零件,然後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更新換代一般。
而在雲雷的金丹破碎掉之後,雲雷衝擊元嬰期境界的流程,就算是正式開始。若是今日衝擊元嬰期不成,雲雷有花鏡月看護,雖然不會隕落,但也絕對會重傷。
雲雷剛進階結丹後期巔峰不久。積澱並不深厚,甚至從來都沒有做過突破元嬰期應有的準備。這種突破,便顯得倉促。按照常理來說,身受重傷,纔是必然的。
而此時,那太平洋海面上,漫天的長雲之中,那積聚和醞釀已久的雷霆,便落了下來!閃電照徹那陰雲堆積之下,有如黑夜的天地。雷聲如同鼓點一般,再次響了起來。
雲雷的這一次渡劫,雖然只是元嬰期雷劫。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那漫天的雷霆,聲勢與威能似乎並不比剛纔山鬼剛剛引動化神期雷劫時的聲勢和威能差多少。這積聚的如同濃墨一般的黑暗陰雲之中,接二連三落到海面上的閃電,都是威能強悍,一次輸出功率便相當於核電站的超級閃電!
至不濟,也是中等規模的雷霆閃電。竟然連一道威能普通的閃電也沒有。
而此時,雲雷體內的雷電靈力,開始蠢蠢欲動。甚至連木質鬼面中存儲的那些雷霆,也翻涌了起來。雲雷的心念神識,就此清醒了過來。在明白了自身的處境之後,雲雷的心念神識中,陡然間閃過一絲明悟——既然他是雷電掌控者,既然他根據那化神期的一絲雷劫,領悟了神雷煌煌的意味。
那麼,他自己的雷劫,又怎能趨而避之,躲在這太平洋之下?必要直上九天,親歷雷劫纔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