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

劉大夏被處斬並沒有引發京城的輿論聲援,畢竟黎朝政權被明朝的軍隊輕鬆推翻,這還是一件讓京城百姓所自豪的事情。

特別此次事情的對與錯幾乎是一目瞭然,劉大夏的做法或許符合主和派的“審美”,但通過隱匿安南檔案的方式已經觸犯了律法。

現在安南的戰事已經有了結果,事情證明劉大夏此次的做法確實是誤國誤民,而今被推上斷頭臺是咎由自取。

正是如此,主和派彷彿人間蒸發一般,對劉大夏的事情連屁都不放一個,甚至壓根不認識劉大夏這號人。

京城的天空一直都是陰沉沉的,這裡彷彿隱藏着無數的秘密,又或許正在醞釀着新的風暴。

劉大夏的死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場風暴的開始。

雖然以清流爲首的主和派選擇對劉大夏的事情隱讓,但這其實是他們的一次戰術後撤,此次事件已經默默埋下一顆種子。

不管是劉大夏被推上斷頭臺,還是張貞的死諫慢慢平息,其實不是因爲這夥人已經忘記,而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罷了。

朝堂的爭鬥從來都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一個漫長的爭鬥過程。

像當年這幫清流對付王越和汪直那般,在王越和汪直搗毀滿都海大本營並沒有跳出來,只是事後再慢慢收拾汪直和王越。

現在整個京城沒有爲劉大夏叫屈,亦沒有人爲張貞唱名,反倒顯得十分的不正常。

朱祐樘其實已經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但亦是隻能提高警惕,偏偏他還需要分神好好地治理這個國家。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其實亦有無可奈何的時候。

上次他明知道有一股力量將劉大夏隱匿的安南檔案轉移,只是想要掀出幕後黑手的時候,卻是發現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並沒有後世所傳的那般無所不知。

不得不承認,其實後世誇大了錦衣衛和東廠收拾情報的能力。

臘月十五日,如期舉行了一場望日朝。

文武百官顯得一團和氣般,在奉天殿中恭恭敬敬地拜跪天子後,便紛紛散朝回家享受半日的假期。

在弘治的鐵腕治理下,現在京城各個衙門都是高效運作,而今膽敢偷懶耍滑的官員慢慢被清理,現在的京城可謂是井井有條。

由於大明官員假期增多,很多的官員反倒開始挖掘自己的愛好,特別閒時愛好釣魚的官員明顯增加。

時值寒冬,紫禁城的屋頂和樹木被皚皚的白雪所覆蓋,那幾棵蒼勁的古鬆頭頂積雪。

宮後苑,御景亭。

剛剛在欽安殿拜祭真武大帝后,朱祐樘今日的心情顯得很好,便來到這座亭中欣賞這座紫禁城的雪景。

今日並沒有颳風,在這裡從高向下張望,雖然不能將整座紫禁城盡收眼底,但亦能看到東西三宮的熱鬧。

北妃提着弓準備前去練箭,青月出門前往仁壽宮搓麻將,藩金鈴則是在自己的庭院中練舞,而東西三宮有琴聲和琵琶聲傳出。

朱祐樘其實很少白天呆在紫禁城裡,而今坐在這裡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夯實後宮充滿了煙火氣息。

只是上蒼並沒有因爲他是穿越者而格外關照於他,即便他每天晚上十分努力折騰自己的女人,但奈何誰的肚子都沒有動靜。

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亦不是所有的耕耘都能有收穫。

不過終究還是十八歲的人,而今似乎亦不需要過於着急這個事情,偉人說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正是胡思亂想之時,一個高貴的身影來到了宮後宛,宛如這裡突然多了一道風景。

出現在這裡的是當今大明皇后,雖然僅僅是十六七歲的少女,但擁有一張精緻的臉龐,皮膚白皙,那雙眼睛有着跟年紀不符的穩重,身體發育得很好,整個人散着一種女皇的氣息。

隨行的兩名宮女雖然亦可以稱爲美女級,但跟眼前的皇后相比,卻是隻能充當綠葉。

“臣妾拜見陛下!”皇后常有容得知朱祐樘的行蹤後,亦是從坤寧宮來到這裡,便盈盈一禮地道。

經過這些時日,她亦是慢慢進入了皇后這個角色。

在向王太后學習治理後宮手段的同時,亦是懂得如何討好朱祐樘,正在努力地做一個合格的皇后。

朱祐樘對這位行事小心翼翼的皇后感到滿意,便微微一笑:“皇后若無他事,便坐下來陪朕在這裡賞一賞雪吧!”

“臣妾遵命!”常有容難得看到朱祐樘白日留在宮裡,且還邀請自己相陪,心裡不由得暗自一喜。

女爲悅己者容,每逢有機會跟朱祐樘相遇,她都是認真地打扮自己,力爭將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當今天子。

身穿古紋雙蝶雲形千水裙微微拖地,雖然將身子裹得嚴實,但整個人的氣質呈現,很容易勾起男人征服的慾望。

天空作美,今天是一個適宜賞雪的晴天。

朱祐樘坐在這裡喝着剛剛燒出來的茶水,看着眼前這如詩如畫般的天地,頓時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哪怕作爲帝王,真正所擁有的並不可能太多,只是居住在紫禁城和西苑無疑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像此時此刻坐在這個位置賞着紫禁城的雪,即便是到了後世,又有幾個人能像他這般悠然自得呢?

“臣妾最近閒暇之時,亦喜歡來這裡呆上一會,這裡觀雪着實是很好!”常有容注意到朱祐樘的愜意,便微微一笑地說道。

朱祐樘知道常有容的手寒,便輕輕地握住她的一隻凍手道:“這裡雖好,但不好久坐,你身體弱,當心着涼了!”

“誠蒙陛下關心,臣妾不會久呆,且臣妾亦穿得厚實。”常有容感受到朱祐樘手裡的暖流,亦是感受到朱祐樘的關心,心裡不由得涌起一份暖意。

朱祐樘看着常有容確實穿得不少,而今這個時代的女子都穿得嚴實,連自己亦是隻有到晚上才能知曉她們的身材多好。

只是想到今晚便是臨幸眼前這個女人,小腹不由得微微一熱。

雖然女人是越來越多,但每個都是各有秋千,而皇后大概是最敏感的一個。白天明明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女王,但晚上卻總是一個像受了委屈的少女。

“陛下,現在各地的政務少了,你今天要是休息半日嗎?”常有容看到朱祐樘很悠閒的模樣,便好奇地詢問。

朱祐樘擡頭望向遠方的天空,顯得苦澀地搖頭:“現在地方的政務確實少了,但需要着手明年的財政收支,等會朕要召開最高會議。”

“臣妾不懂朝政,但心裡一直覺得陛下很厲害,陛下一定能治理好這個國家!”常有容意識到眼前這個男人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君主,亦是由衷地讚許。

朱祐樘扭頭望到常有容眼睛中的敬仰,卻是輕聲一嘆:“朕其實做得只是馬馬虎虎!朕剛登基的時候,很多臣子跟朕唱反調,朕反正踏實一些。只是現在底下的人慢慢全都順從朕,朕心裡反而不踏實了。”

“順從不好嗎?”常有容顯得不解地詢問。

朱祐樘將吐到嘴邊的話咽回去,卻是故意保留懸念道:“既然你是皇后,此事你以後會慢慢懂的。”

身處於這個時代,特別是坐在這最高的位置上,讓他能夠看到很多的東西。而今這個朝堂和和氣氣的,但卻同樣還不能掉以輕心。

常有容的那張俏臉寫滿不解,但亦是隻好輕輕地點頭,此事的答案恐怕要自己將來慢慢進行摸索了。

西苑,御書房。

由於現在處於寒冬之中,故而這裡的地暖已經開始工作。外面的兩個龍坑口已經燃燒炭火,通過地下的暗道,正源源不斷地往這裡的地底輸送熱量。

兩位閣老和六部高官走進這裡的時候,頓時感到暖洋洋的,渾身顯得十分的舒暢。

朱祐樘喜歡呆在閣樓之上,居高臨下地審視到場的大臣,亦是開始慢慢摸清這幫官員的秉性,但自己的秉性同樣暴露在他們的視野中。

“陛下,請用茶。”韓幼英很喜歡現在的日子,將一杯熱茶恭敬地送上。

朱祐樘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對下面的衆臣子開門見山道:“明年朝廷該削減哪方面的開支,又該着重做哪方面的事情,大家在這裡都議一議吧!”

雖然全國還沒有全面推行清丈田畝,湖廣的清丈起碼還得再花一年的時間,但各地新增的田地猛增。

終究是一個農業社會,而今隨着耕地的大量增加,大明的糧稅已經從二千萬餘石一舉突破了三千萬石。

王越總理鹽政已經漸有成效,由於九邊進入和平時期,而今大量的餘鹽能夠通過折銀等方式變現,致使朝廷的現銀收入大增。

除此之外還有市舶司的收入,茶馬司同樣有所增加,加上此次王華所率的軍隊將黎朝的寶庫完完整整地奪下。

哪怕拋開明年的現銀收入,而今可供自由支配的白銀已經達到三百萬兩,以致大明的財政來到最闊綽的時期。

這個時代其實並沒有嚴謹的財政預算,只是朱祐樘現在坐在這裡位置上,那麼自然是要更科學都處理財政的問題了。

“陛下,現在安南戰事已畢,贛南地區早已經太平,還請裁撤贛南衛!”禮部左侍郎劉健出列,當即鄭重地表態。

朱祐樘的眉頭微蹙,發現自己給這幫清流太多的自由度,真的是什麼事都敢想敢做。

如果大明軍隊剛剛有點起色就開始裁軍,且不說有違自己強軍強國的執政理念,這種鳥盡弓藏的行徑必定會影響軍隊的士氣。

到了此時此刻,他知道將國家交給這幫清流治理或許會少一些突然崩塌的大禍,但王朝其實是在吞吃慢性毒藥而已。

話音剛落,戶部右侍郎吳裕當即旗幟鮮明地反對:“劉侍郎,你莫是不曉得此次是哪支主力軍破的升龍城嗎?現在南方以贛南衛戰力最佳,此次安南大捷又立下如此大功,焉有裁撤之理?現今一旦裁撤贛南衛,必定令大明所有將士心寒,今後組建的新軍誰還願意爲朝廷賣命?”

“不錯!即便朝廷想要削減開支,亦該削減應該削減的地方,而不是讓有功將士感到寒心。”戶部尚書李嗣心知劉健這個提議簡直是胡鬧,當即便聲援吳裕道。

劉健的眉頭微蹙,卻是不願退讓地道:“今安南已平,贛南又設多縣分地自治,當地難出大寇。今裁撤每年可省銀兩良多,撤之有何不可?”

“劉侍郎,贛南地形複雜,今有贛南衛在,便可令贛南太平。若是爲了區區一些錢銀而裁軍,一旦當地再生流寇,朝廷何費何其多?”戶部右侍郎吳裕的思路清晰,當即進行反駁。

朱祐樘很滿意這位拎得清輕重的戶部右侍郎,便淡淡地表態道:“贛南衛將留一部分在北越國,而保留在原駐地的贛南衛僅僅千人,即便裁撤亦省不了幾個錢,此事無須再議。”

“遵旨!”吏部尚書李裕等人看到朱祐樘有了決斷,當即規規矩矩地拱手道。

萬安對“刺頭”劉健感到不爽,亦是特意遞過去一個警告的眼神,同時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引起對方的注意。

只是削減開支終究是得罪人的活,像削減宗藩祿米更是直接得罪宗藩,故而大家這次是開始相互觀察。

朱祐樘淡淡地喝了一口茶水,便無奈地詢問:“既然你們都不想提及該如何削減開支,那便想一想明年該着重做哪方面的事情吧?”

“陛下,今京城人口已達百萬之巨,然城中寸土寸金,普通百姓難在京城立足。臣以爲當斥資二百萬兩修建外城,讓京城百姓有容身之所。”戶部右侍郎吳裕顯得很活躍,當即出列請求道。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不由得輕輕地點頭,現在城中的人口確實大增,若是能夠修建外城,確實能有效地緩解大家的住房壓力。

“不可!今地方災害頻發,修建外城一事先擱置,當以水利爲重。”禮部左侍郎劉健禮尚往來,當即便反對道。

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72章 餘波4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125章 操練實況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127章 刺駕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
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72章 餘波4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125章 操練實況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127章 刺駕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