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

在五月剩下的日子裡,京城的輿論慢慢發生了轉向。

很多挑事者其實並不清楚,此次對建州開戰並不是朱祐樘一意孤行,而是經由內部和六部共同的決議。

特別在安頓百萬災民一事上,君臣是前所未有的齊心,知道蕩平建州纔是拯救百萬災民的良方。

正是如此,那些躲在幕後煽風點火阻止戰事的人何止跟皇帝叫板,亦是惹惱了當今朝堂最有權勢的一幫人。

面對這種想要扯大明後腿的敗類,想要置百萬災民於不顧的僞君子,壓根不需要皇帝親自出手,各個衙門的當權者便已經對這幫人迎頭痛擊。

“跟我們到順天府一趟吧!”

“虧你還是讀書人,到刑部接受審訊吧!”

“呵呵……現在每月還吃着大明的俸祿,這便是你的爲臣之道?”

……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被抓進順天府、刑部、都察院和北鎮撫司等衙門,這場針對朱祐樘的輿論風波慢慢平息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百家院在其中發揮重要的輿論導向作用。

他們通過最新一期的《明》刊,將建州女真這麼多年的累累罪行進行羅列,從而激發國人對建州女真的憤恨。

事實亦是如此,若不是大明的收容和庇護,建州女真早被海西女真所滅。結果建州女真在站穩腳跟後,卻跟朝鮮是眉來眼去,更是頻頻侵擾大明邊民。

若用一個詞來形容現在的建州女真,最好的詞語必定是:恩將仇報。

面對自己同胞被白眼狼屠戮,那麼最好的辦法自然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不僅要將建州的故土收回,更要讓這幫女真人下地獄。

“此等異族,當屠之!”

“如此忘恩負義,豈有善待之理?”

“臣而不臣,屠我邊民,當絕其種類!”

……

隨着最新一期《明》刊發行,京城的輿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卻是由主和轉爲主戰,紛紛支持朝廷對建州女真進行清剿。

由於這場輿論風波事關重大,此次是由謝遷親自操刀。

謝遷在文章的最後,很巧妙地加上了一個口號:“殲除女真,復建州故土,傾國力興水利,建大明東北糧倉”。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產業規劃一說,但這個口號無疑已經宣揚了國家的最新戰略部署,便是收復建州並打造東北糧倉。

“建州不是荒蕪之地嗎?”

“你這是要鬧笑話了,建州的土地肥沃!”

“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胡裡改江一帶據說確實利於種植農作物!”

……

以前朝廷的很多政策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隨着《明》刊成爲兩京十三省最暢銷的刊物,加上又到了大比之年,致使這個規劃很快就宣揚出去,並引起了讀書人的廣泛討論。

明太宗五徵漠北,看似五戰五捷,顯得風光無限。只是論經濟價值其實很低,雖然重創了蒙古,但卻沒有得到太大的收穫。

反觀此次的朝廷的戰略目標並不僅限於殲敵,而是盯上了建州肥沃的土地,更是明確投入資源開墾建州打造東北糧倉,卻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舉措。

“跟我猜的一樣,陛下果然是這個心思!”徐鴻在看到《明》刊佐證自己早前的判斷,心裡有着得意地感慨道。

到了這一刻,他更加確信大明迎來了一位有史以來最好的君王,單是打造東北糧倉計劃便已經強於太宗了。

當然,弘治朝最大的特點從來都不是空談,而是實幹。

在拋出這個東北糧倉戰略構想的時候,除了遼東軍東出山海關外,由戶部牽頭的賑災方案亦是開始實施。

說一千,道一萬,百姓纔是王朝的根本,亦是華夏真正崛起的基礎。

是夜,決堤。

汴爲舊都,延袤三十里,居天下之中。

受災最嚴重的正是開封城,幾十萬倖存的百姓紛紛躲上屋頂或高聳的建築物上,而周王城的城牆在水面之上。

田七是八十坊的居民之一,在洪水涌進開封城的時候,僥倖帶着母親逃到鐘樓,跟幾千難民避在此處逃過一劫。

只是開封城淹沒在滾滾的洪水中,而他們的危機遠遠沒有解除。

一天!

兩天!

……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洪水一直沒有退去,他們這幫人可謂是度日如年,更暴露出人性醜陋的一面。

飢餓,很快在這個鼓樓瀰漫開來,致使大家都在千方百計想要找一口吃的。

“放過我!求伱們放過我!”一個白淨的婦人突然被人從人羣中強行拽走,當即苦苦哀求。

圍觀的人羣有人認得這些行兇者,有老者當即怒斥:“鄭屠夫,你這是要做甚?”

噗!

只是聲音剛落,老者便看到自己的腹部鮮血涌出。

“誰敢多管閒事,當心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渾身肌肉的鄭屠夫將老者捅殺後,便對在場的所有人進行威脅。

原本還有人想到打抱不平,但看到兇相畢露的鄭屠夫,特別看到那把染着鮮血的殺豬刀,頓時默默地低下了頭。

啊……

在死一般寂靜的氛圍中,一個宛如殺豬聲的聲音從前面的角落處傳了過來,讓衆人不由得毛骨悚然。

鄭屠夫像平時殺豬宰牛般,顯得乾淨利落地處理那個婦人,而後支起一口大鍋,很快飄起肉香味。

一個老婦人看到這一幕,卻是恨恨地批判:“鄭屠夫,你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朝廷定不會饒過你們這幫惡徒,定要讓你們碎屍萬段!”

在場不少讀書人紛紛點頭,顯得憎恨地望向這個人面獸心的鄭屠夫。

“朝廷?朝廷哪次賑災不是要死上七七八八的,你們先管好自己肚子吧!一斤肉一兩銀,童叟無欺!”鄭屠夫不以爲然,卻是進行叫賣道。

這……

圍觀的衆人聽到這個叫賣,頓時語塞了。

雖然他們很想譴責這種行爲,但肚子早已經餓得咕咕叫,身體顯得無比的誠實。何況鄭屠夫說得有道理,朝廷的腐敗和粉飾太平是基操,當權者恐怕真顧不上他們了。

剛剛還準備聲討鄭屠夫幾個讀書人嚥了咽吐沫,卻是仗着自己身上有銀兩:“我……我要兩斤!”

“我要一斤!”

“我要兩斤!”

“我要一斤,不,要兩斤!”

……

幾個讀書人抵不住肉香味的誘惑,卻是紛紛掏出銀兩進行購買。

“呵呵……好說,一個個來!我這裡保夠!”鄭屠夫看着這幾個讀書人妥協,當即喜上眉梢地掃視衆人道。

在場的衆人覺得自己成爲豬羣中的一員般,不由得生起了一股寒意。

田七親眼看着那幾個讀書人紛紛購買,卻是忍不住大聲吼道:“古有不吃嗟來之食的義士,今豈可食同胞。當今聖上是明君,我相信朝廷定然不會對我們置之不理,諸位莫要被奸人所誘,咱們要守住氣節!”

“舌臊!去,將他老母抓過來,我倒要看看他有幾分氣節!”鄭屠夫的臉色微變,當即指着田七身後的婦人道。

田七看到對方竟然想要烹煮自己的母親,當即撿起地上的木棍道:“你們這幫禽獸,老子今日跟你們拼了!”

事到如今,他只有捨命相博了。

這裡有着幾位義士,紛紛撿起地上的短棍,卻是想要上前相助田七。

“誰敢上前一步,老子便廢了他!”鄭屠夫揚起一把鋒利的殺豬刀,對着那幾個蠢蠢欲動的壯漢威脅道。

噗!

正是這時,一道鋒利的刀光閃過,當即濺起一道鮮血。

啊……

鄭屠夫捂着自己的斷臂,頓時撕聲裂肺地叫了起來。

“本將軍乃河南參將吳剛,今日奉旨前來救援!來人,將這幫惡徒通通拿下!”一個身材高大的將軍斬下鄭屠夫的手臂,便大手一揮地命令道。

“你們因何要抓我們,我們跟他們不是一夥的!”幾個讀書人正在吃着熟肉,頓時驚慌地叫屈道。

進來的將士已經知道他們正在吃着什麼,根本沒有聽這幾個讀書人喊冤,而是直接將人拖出了外面,那些求饒的聲音很快戛然而止。

沒有買賣便沒有傷害,這些讀書人是死不足惜。

田七將緊緊攥在手裡的短棍鬆開,看到自己和母親是死裡逃生,不由暗暗地嚥了一口氣。

經過這麼多天的安排,救援的船隻已經陸續到來,當即展開相應的救援工作。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開封府的災民是要先行離開這裡。

“老人、孩童和婦人優先,其餘人留下,隨本將軍一起渡河!”吳剛沒有多說廢話,當即進行安排。

因南邊被淹的地勢複雜,加上大部分地區已經受災,故而最佳的方案是將被困在這裡的數十萬百姓轉移北岸。

周王府擁有自己有船,早在幾天前便已經進行自救。由於此次決堤之事跟開封城的官員或多或少有關係,所以他們並沒有得到優待,卻是跟普通百姓一起等候救援船。

四面城牆上的百姓人數最多,救援官船數量有限,故而只能先給他們送來糧食。事情只要不亂,其實都不會出現大問題。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無數的官船往返於湍急的新河道,一些有經濟頭腦的北岸百姓划着木伐過來做起有錢人的渡河生意。

田七是幸與不幸,在第三天的時候,他成功乘坐官船逃離這個人間地獄。只是開封城已經被淹,他已經註定不太可能返回開封城了。

“兒啊!娘已經不中用了,你一個人逃吧,這樣你還有一條生路,但記得一定要給我們胡家留下血脈啊!”

雖然有幸渡河,但絕大多數百姓身上的財物皆無,只能投宿於破廟或倒臥道旁荒草中,向人行乞,頓成他鄉流離之鬼。

北岸登陸後,田七帶着老孃跟隨大部隊紛紛前往封邱、延津、陽武等縣。

“娘,現在的皇帝是好皇帝,他一定不會不管我們百姓的,您老人家再堅持堅持,咱們到封邱縣城定能得到救濟!”

田七心裡沒有底,但結合着這兩年朝廷的所作所爲,卻是懷揣着最後的希望道。

雖然以前並不富裕,但現在已經成爲真正的流民。若不是皇帝愛民,那麼他們別說將來,恐怕眼下都無法活下去。

到了這一刻,他唯有寄託皇帝寬仁,讓他們娘倆能暫時渡過這個難關。

“前面有粥棚!”

“官府在前面施粥!”

“嗚嗚……我們有救了!”

……

在官道行屍走肉般的百姓聽到前方傳回來的消息,整個人彷彿突然有了生氣般,卻是紛紛加速向前。

事情果真如此,官府確確實實在前面的道路邊上設下粥棚,那裡排起長長的隊伍,而有人果真領到了粥。

“娘,我們有救了!”田七看到前面的隊伍有人捧着粥在吃,頓時萬分欣喜地道。

田七的老孃是一個勤勤懇懇的中年婦人,亦是異常激動地道:“老天開眼,咱們大明果真迎來明君了!”

自從創建最高會議後,朝廷現在的辦事效率很高。

都察院夥同戶部官員的官員都已經來到了“前線”,卻是站在粥棚的邊上,正在督促着官吏設粥棚給沿途而來的災民施粥。

“你們沿着官道一直向前二十里地,封邱縣在南門外修建安置區,你們可以先在那裡暫時休整!”施粥的官員認真地指導。

田七知道這裡確實不是久留之地,在喝過粥後,雖然僅僅只是三分飽,但還是咬着牙帶着老孃沿着官道前行。

在路途見到幾具死屍,原以爲是餓死的災民,但發現身上是刀傷。經旁人的議論得知,這幾具死屍的身份竟然是附近的山賊,因想要洗劫災民被官府斬殺了。

此次災情,朝廷爲他們災民做的事情恐怕比他們所想的還要多得多。

“此乃糧票,每人十張,可到各級官府或米鋪進行換取!”

田七看着輕鬆到手的糧票,心裡頓時產生幾分懷疑。

且不說朝廷給得太多了,這輕飄飄的幾張紙便能換來大量的米糧,卻是讓人無法相信會有這等好事。

只是進了封邱縣城,卻見城中米鋪高高掛起:“本店可兌糧票!因本店存糧有限,故每人僅限一張!”

田七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換了米糧,在看到手中沉甸甸的米糧後,卻是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你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用糧票沿途投親,自己另覓出路;一是接受朝廷安排前往建州,到那裡每人將得到十畝至二十畝不等的田地,你們可以在那裡重新生活!”

“我以前的老相公嫁到了山西楊家,我要前去投親!”

“這故土恐怕是真回不去了,我還是到建州闖蕩吧!”

“建州好像還是女真人佔據的地方,我還是另覓出路吧!”

“有田有地才能做人,即便是在建州,我亦要去闖一闖!”

“我相信現在的朝廷定然不是欺騙我們,我要前去建州!”

……

面對這個人生的選擇題,雖然有一些人選擇投親,但絕大多數的百姓其實沒有其他選擇,故而默默準備前往建州闖蕩。

“我報名前往建州!”田七考慮再三,最終選擇了冒險。

現在的朝廷讓他產生了信任,卻是相信朝廷不是欺騙他們,而他亦是想要從中謀得一場新生。

大半個月後,田七跟隨着一支近萬人的大部隊來到了新的河道碼頭處,而後乘坐一艘嶄新的大海船離開了黃河。

雖然他們決定前往建州開墾土地,但此次的冒險其實存在着很大變數,誰都不知道建州的戰況,朝廷的軍隊是否真能將女真驅離建州。

六月的建州受到夏風的肆虐,鮮血已經在這片草原瀰漫開來。

同樣經過大半月的長途跋涉,王越掛帥的東征軍已經挺進到建州的腹地,在沿途發生的幾場小型戰鬥均以明軍全殲告終。

王越騎坐在高頭大馬上,身披厚實的戰甲,現在算得上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帥。只是面對如此順利挺進腹地,特別自己軍隊補給線不斷拉長,致使他的心裡生起了一種不安。

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6章 太子入宮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393章 妥協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調整通知!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07章 初雪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27章 刺駕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2章 何以治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70章 餘波2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93章 逼宮?找死!
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6章 太子入宮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393章 妥協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調整通知!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07章 初雪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27章 刺駕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2章 何以治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70章 餘波2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93章 逼宮?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