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

一輛黑色的伏爾加汽車緩緩地停在了高爾基市最豪華的酒店,友誼大酒店的大門前,酒店的服務員趕忙的走上前去爲客人打開車門。契爾年科走下汽車,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警察制服,然後把大檐帽端正的戴在自己的頭上,大步的走進了友誼酒店的大門。他今天到這裡來是爲了參加高爾基港的領導人茹科夫斯基的兒子的訂婚宴的。

在服務人員的帶領下,契爾年科走進了友誼大酒店的宴會廳。契爾年科把帽子和隨身攜帶的公事包都交給了門口保存物品的工作人員。順手拿了一杯酒,徑直找了一個角落安靜的坐了下來,然後點燃了一支菸。雖然接到了茹科夫斯基的邀請,但是他其實和茹科夫斯基沒什麼交情,這只是禮節上的邀請而已。自從來到高爾基市以後,參加這種活動還是第一次。作爲一個外來戶,一個被火箭提拔上來的幹部,契爾年科簡直成了高爾基市內政部系統的公敵。高爾基市的官場和蘇聯大多數地方的官場都一樣,每一個部門都被一些老傢伙們把持着。雖然蘇聯有退休制度,但是一些老領導及時退休了,依然手握着過去的權力不放。

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成爲了蘇聯官場的慣例,從斯大林開始,這一特點就開始顯現,斯大林在其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健康狀況逐年惡化,但仍然執掌國家最高權柄。據說現在的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的健康也不是很好。所以像契爾年科這樣的違背官場升遷規則的幹部在官場上被人孤立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與契爾年科一樣的是,作爲茹科夫斯基夫人生意上的合夥人,米哈依爾和謝廖沙也接到了茹科夫斯基夫人的邀請來參加他兒子的訂婚宴,據說準媳婦是烏克蘭高官的女兒,他們自然受到了茹科夫斯基夫人熱情的招待。米哈依爾走的是夫人的關係,自然有不少官員的女眷和他認識。謝廖沙今天來這裡也是來擴展人脈的,高爾基市是蘇聯的機械製造中心,每年都會向國外出口大量的機械產品,謝廖沙現在做着石油走私的生意,大部分都是茹科夫斯基夫人的關係在爲他保駕護航,如果想要繼續擴展生意自然需要一些官場上的靠山。

謝廖沙現在每週都要走私一列原油到波蘭去,按照威廉給的報價每桶大概掙10美元,而一列火車15節油罐,每個油罐可以裝載40噸原油,每噸原油大概等於7個美製桶的容量,這樣計算下來,每走私一趟大概能掙4萬多美元,其中送給茹科夫斯基夫人的大概1萬美元左右。要不然她哪來的錢辦這麼豪華的訂婚宴。一趟列車看起來能拉很多石油,是的的確不少,15節油罐總共才600噸。而一座簡陋的小型的煉油廠年處理能力是50000噸,每天就能處理100多噸原油,這麼點油甚至還不能滿足一個小煉油廠需求。如果打個比方來說的話,市場的需求就像是廣闊的大海,可是現在的謝廖沙卻只能站沙灘上撿撿貝殼而已。

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來賓們都陸續的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座位都是按照工作單位安排的,出身於高爾基港的人坐在了一起,高爾基汽車製造廠每年要通過高爾基港運送不少貨物,自然也來了不少廠裡的大人物,謝廖沙和米哈依爾也有幸和他們坐在了一起,不過這些大人物都不認識米哈依爾,他們大概也奇怪這兩個年輕人是誰,所以只是出於禮貌和謝廖沙他們打了個招呼,要是尤里在這裡他們倒有可能認識,米哈依爾可沒敢向他們介紹自己是尤里的弟弟。

謝廖沙後面的這一桌就是內政部的警察們,這一桌的人都穿着灰色的制服,所以十分好認。這讓謝廖沙感到十分的緊張,要知道他可是逃犯。雖然不敢回頭一直看他們,可是謝廖沙的注意力卻都在這些警察的身上。誰知道有沒有人會認出他來。那一桌警察坐在座位上安靜的聽着臺上的司儀介紹那一對訂婚的新人,時不時地拍手鼓掌,其實和開會的時候聽報告沒有區別。

他們中間最顯眼的大概就算是契爾年科了,因爲一桌子人裡面只有他最年輕,其他的不是頭髮花白的,就是已經謝頂的,這一點引發了謝廖沙的好奇心,他悄悄地湊到米哈依爾的耳邊,輕聲問道:“那邊那桌警察裡那個年輕人是誰?”

米哈依爾扭過頭去,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那些警察,思索了一下,不確定的說到:“好像是咱們汽車製造廠區的分局副局長,好像叫。。。叫。。。對了,叫契爾年科。”米哈依爾終於想起來了。

“他怎麼那麼年輕?難道後臺特別硬?”謝廖沙疑惑的再次問道。

“應該不是後臺硬,聽說他在內政局裡一直被排斥。”米哈依爾說道。

“被排斥還能這麼年輕就坐上副局長的位置?”謝廖沙完全被搞糊塗了。

“聽說他是半年前從列寧格勒來的,是個外來戶,剛開始只是個幹事,他怎麼升上來的我也不知道。有傳言說他是調到高爾基市專門調查黑市交易和官員**的。如果是真的咱們可要小心點這個傢伙,他可是咱們的死對頭!”米哈依爾回答道。

謝廖沙不再問了,“傳聞”,官場的傳聞可不會是無根據的謠言,總是有着幾分的可信度。謝廖沙掏出自己的打火機放在了座子上,zippo的,外殼是電鍍的,就像鏡面一樣。謝廖沙用手指隱蔽的調整着角度,直到可以清楚地從打火機外殼的反射中看到契爾年科。

確實如米哈依爾所說,契爾年科左右兩邊的人都在和自己旁邊的人在交談着什麼,契爾年科坐在中間卻沒人和他說話。他好像也完全不在意,該吃吃,該喝喝,完全當周圍的人不存在一般。

謝廖沙的心思完全放在了那個警察身上,如果契爾年科真的是來調查黑市交易的,那麼謝廖沙就是他的目標。高爾基市的黑市就在高爾基汽車製造廠的廠區裡,每一個高爾基市的人都知道。這正好是契爾年科的轄區,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爲什麼不行動。米哈依爾只賄賂了普通的警察,可沒給他送過錢。是的,他想抓真正的幕後老闆,過去是**夫,**夫的通訊錄上可是有不少的官員。他既然是調查黑市交易和**的,這就說得通了。

先是被古辛斯基盯上,現在看來警察也沒打算放過他。謝廖沙覺得危險正在一步步的逼近自己。

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二章 密謀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十七章 寬恕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四十四章 黑道追殺令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七十一章 案情分析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一百一十三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內訌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委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零三章 槓桿天王KKR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委託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創業艱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
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二章 密謀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十七章 寬恕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三十七章 毀屍滅跡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四十四章 黑道追殺令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二十八章 生活的樂趣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七十一章 案情分析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一百一十三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內訌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委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地中海航運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零三章 槓桿天王KKR第五十五章 第二次委託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創業艱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零八章 克利夫蘭槍戰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八十七章 多方營救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