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贏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一秒記住,爲您提供精彩閱讀。

謝廖沙爲米哈伊爾定下了新的目標,那就是讓哥倫比亞成爲美國政府無法撼動的頂級金融機構,只有這樣,謝廖沙,連同高爾基兄弟會纔會獲得徹徹底底的安全。爲了做到這一點,就要求哥倫比亞銀行不但要有錢,還要能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形勢和美國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因爲只有這樣,無論誰擔任美國總統,想動高爾基兄弟會,都得掂量一下這麼做的後果能不能承擔的起。

說道影響大部分美國人的生活,那就得從提供最多工作機會的行業下手。所以製造業,餐飲行業,以及消費行業等提供了大量就業和稅收的行業自然是謝廖沙第一個要收入囊中的。現在正直股災期間,不出意外的話,全球股市還將繼續下探,這就給謝廖沙的收購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謝廖沙將第一批目標定在了遍佈全球的餐飲連鎖公司麥當勞,萬寶路的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以及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食品上。爲什麼是這三家公司,謝廖沙其實有着很深的考慮,現在嘉能可的糧食業務已經非常龐大了,這麼多的糧食僅僅靠着和蘇聯的貿易實在是有些單一,所以謝廖沙必須在消費端找到可以消耗掉這些糧食的公司,麥當勞和卡夫就是最好的選擇。麥當勞公司別看是一家不起眼的快餐連鎖公司,他是全美最大的麪粉買家,最大的碎牛肉買家,最大的捲心菜,番茄買家。從某種程度來說,麥當勞是嘉能可農業部門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因爲麥當勞在消費端的強勢地位,所以他可以要求美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按照它的標準來生產碎牛肉,這個標準裡必然包含着飼料。這就爲嘉能可公司提供了絕佳的銷售渠道。卡夫食品也有着類似的作用,雖然他們的產品從麥片,到餅乾,花生醬等因有盡有,但是這些東西基本原料其實就是糧食而已,有了卡夫的存在謝廖沙預計可以消耗掉大部分嘉能可公司的農業產能,而且經過卡夫的二次生產,所得的產品再運往蘇聯,利潤要比單純的運送糧食到蘇聯要高得多。至於菲利普·莫里斯,則是因爲菸草的主要產地在拉美地區,可以靠着菸草貿易會更方便的將資金輸送到哥倫比亞的毒梟手中。

這三家公司看似不起眼,但是卻都有着不錯的現金流。即使經濟再怎麼下滑,這些行業所受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這三家公司絕對稱的上是現金奶牛。謝廖沙可以在收購這些企業之後,利用這些企業的資金再繼續收購更多的企業。<>在股市好的時候,想要收購這三家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當股價下跌人人都在拋售股票的時候,收購行爲就變得容易的多。

謝廖沙依靠黑石集團的關係,很快就接觸到了麥當勞,卡夫食品,菲利普·莫里斯董事會中有意出手的大股東,一開始他們還對美國股市心存僥倖,不過市場很快就告訴他們還是認清現實的好,於是在經過反覆的磋商之後,哥倫比亞銀行和黑石集團聯手取得了這三家公司的控股權。三家公司在股市下跌的情況之下,總共也就花費了哥倫比亞銀行兩百億美元的資金。與此同時,藉助這次的股災,伊娃的ota通信開始出手吃下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而遠在歐洲的卡莉姆和冬妮婭則一邊繼續擴大她們在大衆董事會的話語權,一邊將手伸向了英國國家電網公司。

作爲歐洲和北美市場上初來乍到的參與者,哥倫比亞銀行的收購行爲很快就引起了美國財經界的注意,他們都覺得哥倫比亞在這個時候出手和有可能會吃個大虧,可是哥倫比亞銀行卻有自己的苦衷,要不是市場遭遇重挫,這些公司背後的大型金融機構是不會讓哥倫比亞銀行就這麼輕易的得手的。隨着三家公司控股權的到手,哥倫比亞銀行終於有了可以往來的下游企業。這三家公司都處於現金流量良好的消費行業,雖然利潤不多,但勝在業績穩定。可以爲哥倫比亞銀行帶來穩定的現金收入,從長遠看來這筆交易還是划算的。

隨着美國和全球股市的不斷下跌,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終於坐不住了。在高盛等大型金融機構的要求下,美聯儲開始向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進行注資,通過這種方式來促使大型機融機構介入美國股市,阻止市場的進一步惡化。這些大型金融機構自然包括美國的五大投行。而哥倫比亞銀行則只有眼饞的份,聯儲提供的資金雖然有一定的利息,但是對於像高盛、摩根斯坦利這樣的頂級獵食者來說,這些利息幾乎就是可以完全忽略的成本,他們可以拿着納稅人的錢來大肆的在美國股市上購買那些績優股,藍籌股。從而進一步加強對美國經濟的控制。這件事說起來一點都不公平,但是政府卻不得不這麼做。所以每一次的金融危機只能讓華爾街的權力越來越大。就算是美國政府也不得不爲他們服務。

這件事情讓米哈伊爾深深地懂得了謝廖沙所說的大而不能倒時什麼意思。在這次股災中,哥倫比亞銀行吃下了麥當勞、卡夫食品和菲利普·莫里斯。可是高盛以及摩根斯坦利又控制了多少公司呢?米哈伊爾對此心知肚明。<>最重要的是,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用的是美國政府的錢,而哥倫比亞銀行是用的自己的錢。而且美國製造業上皇冠上的明珠通用電氣始終被摩根斯坦利牢牢的控制着,就算哥倫比亞銀行拿出再多的錢也不可能取得這家公司的控制權,五大投行憑藉自己大而不能倒的地位始終是最大的贏家。

米哈伊爾現在已經明白自己美國來是幹什麼的了,和美國的資本市場這個狩獵的叢林們比起來,日本市場兼職就是動物園。當有一天美聯儲都不得不依靠哥倫比亞銀行來拯救全球經濟的時候,高爾基兄弟會才能徹底的位於不敗之地。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章 四色猜想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四十章 脅迫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七十七章 傀儡契爾年科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十四章 棄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章 一支菸第五十七章 化學反應
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章 四色猜想第一百一十九章 謝廖沙的新思維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六十三章 索布恰克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五十五章 殺手考驗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八十七章 索馬里的大麻煩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約加入銥星計劃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四十章 脅迫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七十七章 傀儡契爾年科第四十二章 廣場協議來了第十四章 棄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章 一支菸第五十七章 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