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

如果說1985年戈爾巴喬夫書記的上臺,讓蘇聯的老百姓又重新對蘇聯**的改革恢復了信心的話。那麼對於莫斯科的老百姓來說,耶利欽的到來就重新定義了莫斯科市委書記的含義。

耶利欽與他的前任格里申有着截然不同的施政方針。在上任之後沒多久,耶利欽就對莫斯科市政府的工作態度進行了整頓。與此同時他還一改莫斯科市委書記給人的高高在上的那種印象,趕出了很多蘇聯的官員已經多年沒有做過的事情。

耶利欽上任之後大約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他沒打招呼就來到了莫斯科工人新城的建設工地。工地的負責人一開始以爲葉利欽是來參觀的,可是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完全錯了。耶利欽同志居然是來工人新城義務勞動的。

在工人新城的工地上,耶利欽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和工人們一起扛水泥,編織鋼筋,他的活都幹得像模像樣的,就算是工地的鋼筋師傅也覺得耶利欽書記是真的懂行。

這其實完全都得益於葉利欽在建築行業的多年從業經驗。儘管已經五十多歲了,可是耶利欽依舊實打實的在工地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在工人們休息的時候,耶利欽的妻子和女兒爲工人們烹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所有人都像老朋友老同事一樣圍坐在一起,大家沒有討論國家大事,耶利欽反而鼓勵大家說一說生活上的困難,他甚至還掏出本子來把一些大家都有意見的地方都記錄了下來。

就在這一天的晚上,莫斯科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中出現了耶利欽現身工人新村勞動工地的情景。在電視畫面上,耶利欽和工人一起擡鋼筋,擡水泥。莫斯科的老白姓從電視上看到了從沒有想到過的場景,一個市委書記居然去工地當建築工人。恐怕只有當年的列寧同志纔會這麼做吧!

耶利欽的這番舉動讓他在莫斯科的市民之中贏得了廣泛的好感。不只是莫斯科的媒體,就連國外的一些新聞機構都報道了耶利欽的這番舉動。僅僅用了一個星期天,耶利欽就贏得了莫斯科老百姓的心,甚至就連聲譽頗佳而且已經升任外經貿部副部長的謝廖沙也比不上他。因爲謝廖沙絕對幹不出到工地上幹活的這種事情。

耶利欽的行爲受到了戈爾巴喬夫的表揚,打那兒之後,耶利欽經常出現在莫斯科的老百姓們熟悉的場合裡。媒體們會發現耶利欽的夫人居然也是去普通的食品商店門口排隊,而不是他這一級別的幹部應該去的特供商店去採購食品。

隨着耶利欽不斷的被發現這些和蘇聯的高級幹部們不一樣的地方。莫斯科的地方媒體和民衆們對耶利欽的好感越來越高。就連一些常駐莫斯科的西方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位風格迥異的蘇聯官員。

耶利欽所做的並非僅僅是在媒體面前展現自己對普通老百姓的態度,他還開設了莫斯科的市委熱線,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來接聽來自老百姓們的意見和建議。並且精選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莫斯科新聞報》和《共青團真理報》上公開的討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以後,莫斯科市的知識階層對於這些問題的討論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紛紛在報紙上發表真知灼見,很多知識分子都覺得耶利欽是一個能聽的進建議的開明領導人,知識分子階層在耶利欽這裡獲得了從未擁有過的尊重。

耶利欽的這一系列舉動看似離經叛道,但是他卻在和利加喬夫的競爭中開始一點一點地扭轉着自己不利的局面。原本利加喬夫要動耶利欽只需要考慮戈爾巴喬夫的意見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他還得顧及那些被耶利欽所吸引的老百姓們的看法。

耶利欽利用老百姓對自己的支持開始了對莫斯科政府的人事安排,一大批靠着裙帶關係混跡官場的官二代們成爲了耶利欽開刀的對象。耶利欽甚至邀請記者和自己一同到莫斯科市政府的各個部門檢查出勤情況和工作紀律問題。

有的官員喝得醉醺醺來上班的畫面被記者們無情的公佈到了莫斯科的晚間新聞上,隨後不到一個小時,這個官員就被清理出了莫斯科市的幹部隊伍。耶利欽這麼幹讓很多習慣了勃涅日列夫式寬容的保守派感到憤怒,可是耶利欽越是這麼做,老百姓就越喜歡他。而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對耶利欽也更加的器重,公開支持耶利欽對莫斯科市政府的改革。

耶利欽很快就讓一些人浮於事的官員騰出了大量的重要崗位。而與此同時他也開始安排和培植一些自己的勢力。作爲莫斯科工人新村項目的財政大管家,索布恰克被耶利欽安排進了莫斯科市政府擔任財政局局長。徹底將莫斯科市的財政大權握在了手中。有了財政大權,莫斯科可以自己發行政府債券爲基礎設施的建設爭取資金,而不必去看利加喬夫的臉色了。

利加喬夫很快就發現在書記處裡,翅膀硬了的耶利欽越來越不把他放在眼裡了。甚至耶利欽開始嘲笑利加喬夫的工作效率低下,就連收多少西紅柿,茶葉,有多少車廂這些小事也要拿到書記處的會議上花一下午的時間去討論。

就在耶利欽越來越讓利加喬夫頭疼的時候,作爲中央宣傳部長的雅科夫列夫也在四處活動,無所忌憚的開始碰觸一些蘇聯的歷史問題。首先被雅科夫列夫拿來開刀的就是在斯大林時期被處決的蘇共早期領導人布哈林的歷史案件。

說起布哈林,謝廖沙印象最爲深刻的就是電影《甲方乙方》中葛大爺被花盆砸中後說的那句“快,快去告訴列寧,布哈林是叛徒!”這句臺詞來源於廣爲流傳的蘇聯老電影《列寧在1918》。可是布哈林真的是叛徒嗎?鑑於這件案子是斯大林定下來的,那麼這個結論就很值得玩味了。

雅科夫列夫幹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他在蘇共黨刊《消息報》上第一次公開發表了“叛徒”布哈林的絕筆信《致未來一代的黨的領導人的信(布哈林)》,信中所表現出的那種屈辱而死的心情讓很多人都潸然淚下,不但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且還在全社會引發了爲布哈林平反的大討論。

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波蘭客人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八十五章 小日本第六十三章 把丘爾巴諾夫拖下水第九十八章 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十一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一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四章 跑路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二百三十三章 擠兌潮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五十七章 隧道屠殺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保時捷家族的恩怨情仇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五十二章 伊萬科夫被擒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九章 新的報酬
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二十五章 波蘭客人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八十五章 小日本第六十三章 把丘爾巴諾夫拖下水第九十八章 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十一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一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十章 大忽悠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四章 跑路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九十九章 繼任人選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解鋁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章 熊孩子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二百三十三章 擠兌潮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一百零三章 暢銷校園第五十七章 隧道屠殺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四十章 衝突升級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決定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保時捷家族的恩怨情仇第八十三章 新年之旅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零七章 友誼賽第五十二章 伊萬科夫被擒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十九章 新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