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顏色革命之後的匈牙利和波蘭,雖然擺脫了蘇聯在政治上的指導,同時也喪失了蘇聯對兩國的經濟援助,而美國人並不比蘇聯大方到那裡去。面對鉅額的外債,崩潰的國內市場,兩國都迫切需要新的拯救者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引導經濟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作爲第一個接受哥倫比亞銀行接管的國家,波蘭的經濟已經開始出現成效,可是匈牙利,因爲本身就不具備發達的工業,所以情況要比波蘭糟糕的多。除此之外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工業發達,但是因爲地處內陸,缺乏產品的銷售國,在顏色革命之後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尤其是在相對落後的斯洛伐克地區,情況甚至比匈牙利還要糟糕。

在這種情況之下,抱團取暖不失爲一條明智的道路。所以自從和匈牙利簽署了託管中央一行的協議之後,米哈伊爾就一直在遊說兩國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匈牙利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本身工業並不發達,除了農產品,葡萄酒,鋁礬土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有特色的經濟亮點了,再加上匈牙利是個內陸國家,更是讓匈牙利的出口變得更加的困難了。而另一方面,雖然波蘭的工業也不是很發達,可是畢竟要比匈牙利完善得多,除此之外,波蘭在波羅的海還有一個著名的港口——格但斯克港,這就讓波蘭對外出口產品要比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方便得多。

在這種現實環境之下,米哈伊爾開始按照謝廖沙的指示,向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兜售統一市場的方案。簡單地說就是在美蘇都放棄了這三個國家的情況下,讓三個國家的市場連接成一個整體,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抵禦債務和經濟下行風險。這樣做不但可以擴大三國在世界貿易當中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三個國家形成的市場將會更加穩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自給自足的效果。

於是在米哈伊爾的反覆遊說之下,匈牙利和波蘭政府終於同意坐在一起,就統一市場的問題進行會晤,而捷克以及斯洛伐克各自派出自己的代表作爲觀察員參與到統一市場的計劃當中。

談判的地點被安排在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爲了避免在達成協議之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參與談判的四方都沒有向外界透露任何的消息。萊赫·瓦文薩以其他名義出訪到匈牙利,和匈牙利新當選的總統根茨·阿爾巴德等人舉行會晤。

無論是匈牙利,還是波蘭,又或者是捷克斯洛伐克,早在米哈伊爾的計劃剛剛提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認識到了統一的市場將會給各國帶來實質性的好處。不過在某些問題上,各國還是有着一定的分歧。因爲按照哥倫比比亞銀行的主張,統一的市場一個大前提就是大家要把關稅降到零的水平,而且還要使用統一的貨幣。這樣的計劃在歷史上並沒有任何的先例,雖然匈牙利和波蘭的中央銀行已經到了哥倫比亞銀行的手中,發鈔權早就被哥倫比亞銀行所控制,但是要讓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適應同一種貨幣,這簡直是太瘋狂了。

“尊敬的阿爾巴德總統,瓦文薩總理,以及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們,說到統一貨幣,雖然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讓我們三個國家變成一個統一的市場,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gdp來估算,基本上和奧地利差不多了,我想不用我再哆嗦什麼,大家也知道如果這個計劃順利的實施,我們的gdp絕對不只是三國現有gdp的總和這種程度。我們今天在這裡做出的決定將會惠及三國六千萬人口……”米哈伊爾麥壞期待的勸說道。

阿爾巴德和瓦文薩聽到了米哈伊爾的這番話,不由得頻頻點頭,兩國的經濟互補性非產的強,一旦統一了貨幣,匈牙利就不用花費大量珍貴的外匯去進口一些波蘭就能夠生產的汽車和機電產品了,而波蘭也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貨幣購買匈牙利生產的農產品。但是夾在兩國之間的捷克斯洛伐克還沒有點頭,因此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意見對於統一市場計劃至關重要。

米哈伊爾看到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始終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所以主動開口說道:“我知道我們當中,論工業發展水平,捷克斯洛伐克確實有獨到之處。但是在斯洛伐克地區,有着和匈牙利差不多的市場環境。而在發達的捷克地區,雖然斯柯達工廠非常的優秀,可是我們都知道,兩德的統一將會不可避免,而德國強大的工業實力絕對會把我們這些國家當作產品傾銷地,到時候,我不認爲捷克的工業可以承受來自德國的衝擊。捷克斯洛伐克需要像波蘭和匈牙利這樣的市場,一旦我們是用一種貨幣,那麼無論再怎麼競爭,德國產品在關稅和匯率的影響下絕對不可能是捷克的對手……”

三國代表在布達佩斯會談期間,經過幾番的交鋒之後,最後終於一致通過了哥倫比亞銀行的計劃。根據這項計劃,波蘭和匈牙利的中央銀行將會合二爲一,成爲一家統一的中央銀行,由哥倫比亞銀行負責管理,而捷克斯洛伐克地區會隨後加入統一市場計劃,協議簽署之後,三國之間的關稅自動降爲零。而三國的貨幣發放將由新成立的這家中央銀行負責。

米哈伊爾樂觀的表示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東歐國家加入我們的統一市場計劃,所以建議這家新成立的中央銀行就叫做東歐中央銀行,至於新發行的統一貨幣,就叫做東歐元。東歐元的反面採用統一的票面樣式,而正面則由各國自行負責設計。

就在東歐統一市場的協議簽署之後的第二天,三國政府同時向世界宣佈了這一消息。無論是西歐,還是北美,又或者東亞的發達國家都沒有想到,在沒落的東歐,居然會形成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統一市場。

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七十一章 案情分析第十一章 舞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拉喬夫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四十四章 謝苗的盤算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五章 應聘者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轉移視線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零三章 槓桿天王KKR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指點迷經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十五章 歸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二十章 報復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二章 密謀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28章 血腥威廉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十一章 武器攤販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
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百五十九章 《布達佩斯協議》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七十一章 案情分析第十一章 舞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拉喬夫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四十四章 謝苗的盤算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五章 應聘者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轉移視線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零三章 槓桿天王KKR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昂納克辭職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一百五十七章 布萊頓海灘的新居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指點迷經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十五章 歸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二十章 報復第三章 新兵“訓練”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四十八章 魚局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成功的刺殺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二章 密謀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28章 血腥威廉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十一章 武器攤販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五十九章 人情債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然氣的野望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