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三旗、下五旗

“怎麼樣,各位明白過來了嗎?”難得有人如此老實聽自己高談闊論一番,潘三很有成就感,一掃衆人:“有些話潘某也只能點到爲止,若是你們硬說潘某講得沒有道理,那儘管教訓我便是。”言罷就起身往那一站,晃了晃肥大的身軀,意思要動手就趁早,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讓人看了沒來由的一陣厭煩,也使得趙強對他剛升起的好印象瞬間又降了下去。

“東家。”看着這胖子神氣的模樣,陳公公恨不得一腳把他給踹下樓去,可方纔高學士有言在先,現這會也只能指望高學士說出個道道來駁了這胖子了,不然恐怕今日這火氣真的沒處消去了。

高士奇看了一眼陳公公,苦笑一聲,爾後又朝趙強搖了搖頭,接着便是轉過身去不再看那潘三。如此舉止,再是明白不過,顯然是認爲這潘三方纔所言是有理了,陳公公一見頓如泄了氣的皮囊,一股無名之火直到喉間,既不得上又不得下,甭提有多難受了。

趙強明白高士奇的意思,知他承認潘三所言有理,既然有理,那剛照剛纔的約定,卻是不能再教訓人家了,不然就是失信了。當下便朝潘三一拱手:“先生高見,在下佩服!”稍頓卻又道:“只不過先生說得有理歸有理,但這貪官污吏卻是百姓一大禍害,我大清現值明主在上,如何會容這貪官污吏橫行與世,所以先生這話也就只能當個笑話聽,卻是萬萬不能作得真的。”

“皇家的事,咱平頭百姓哪裡能操得上心,皇上愛用什麼人是皇上的事,潘某是管不了的。”潘三聞言哈哈一笑,一拱手道:“謝過閣下這頓酒菜了,潘某還有事,告辭!”

潘三的大論算是聽過了,也沒有再留他的必要了,趙強當下也還禮道:“如此就不留先生了,日後有緣相見,還要請先生再示之一二方是。”

“客氣!”

潘三心中也是虛的,他看出來了,這一屋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比起街上那些無賴子怕是還要難纏,現人家不與自己爲難,再不走還待何時,難不成還要把桌上的酒菜全打包回去不成。得,肚子也飽了,正好出去溜兩圈,若是有個場子就擲兩手,好讓晚上的飯菜也有着落。心中想着,這便兩腿一邁出了屋,不一會就聽樓梯上響起“咚咚”的下樓聲,顯是潘三過於肥胖,身子太重壓着樓梯了。

就這樣眼睜睜的望着那死胖子大搖大擺的走人,陳公公這心裡可真不是滋味,卻也是有氣沒處撒,只好坐那喝起悶酒來。一旁的萬四見了,心有慼慼,忙殷勤的替陳公公斟起酒來。

潘三走了之後,趙強纔想到還沒問這傢伙是哪裡人,幹什麼的,說不得將來還有用處,不過現在人家走了,再派人追上去問,就太着跡了,畢竟還不知這高陳二人何等身份。要是自己表現太過,搞不好這二人就要疑心起自己來了。

正後悔着,卻有夥計過來送上熱毛巾,說是給客官們醒醒酒,趙強待高陳二人各接一塊後才接了一塊來擦了把臉。夥計送了毛巾見無事便要下去,剛要走時趙強卻是心思一動,暗道這潘三方纔在外面吵嚷,顯是這酒樓的常客,既是常來這酒樓,想必這夥計定然是曉得他身份的。便隨口問道:“夥計,你可知那潘先生是做什麼的?”

趙強這一問,高士奇也聞聲看向夥計,看樣子似也對這潘三底細有些興趣。

誰知那夥計卻是聽了一愣:“哪個潘先生?”

待趙強告訴他潘三模樣後,他才恍然大悟,樂道:“客官不說,我還道哪個潘先生呢,原來卻是那潘三啊!他哪是什麼先生,不過是旗內的一個無賴而已。”

此言一出,屋內衆人頓時愣成一片,旗內的無賴?高士奇也是一臉驚訝,這潘三雖然不堪,品性極差,但能說出方纔那番話來,想必也是有些見識的,如何能是個無賴呢?倘若真是個無賴,那可就真是笑話了。試問如此厚黑權術之道,一個無賴子卻能精通無比,隨口道來,而自己堂堂一個大學士,卻是頭遭悟來,與之相比不是也太丟人了嘛。

見衆人一臉愕然,那夥計也有些驚訝,他見潘三在這包廂裡與一衆客人長談闊論的,還道是這無賴在哪新結交的闊佬,正變着法子蒙錢呢,哪裡知道人家卻是不認識他,不由暗道一聲:嘿,這可真是怪了。

“諸位客官有所不知,這盛京城在前朝時號瀋陽城,城內有不少漢民,我大清定都於此之後,這遼東各地歸附大清的漢民便多到了這盛京城。太宗時,朝廷頒了法令,着那些遼東漢人入旗,還封了幾個漢人爲王,具體封的哪些王,小的可就不知了。這潘三便是這漢軍旗上三旗的人,本名一個材字,知道他的人都管他叫潘大混子,意思就是他一天到晚正事也不做,整天就尋人吹牛皮,騙吃騙喝,若不是他爹給他留了點家底,怕早就餓死街頭了。也就是那些不知他底的人才會着他的道,但凡知道他點底細的,躲着還來不及,哪裡就會上他的當,供吃供喝聽他胡言呢,要說這世上還真有沒腦子的,別看這潘三人長得醜,但你還別說,他這張嘴卻還真是巧得很,隔三岔五都能蒙上幾人…”夥計一時說得有些嘴快,猛的想到那潘三不是剛剛哄了這屋客官們一頓吃喝嗎,這要是照着自己這說法,眼前這幾個客官不都是沒腦子的嗎?當即有些尷尬的站在那,不敢再說下去。

原來是漢軍上三旗的人。高士奇聽了這夥計的話,在鼻中冷哼一聲。所謂上三旗便是指正黃、鑲黃、正白三旗;下五旗則是正藍、鑲藍、正紅、鑲紅、鑲白五旗。

滿清八旗分爲上三旗與下五旗,二者之間存在些等級制度,旗內兵丁、人口都有所不同,這點趙強是知道的。皇太極時,上三旗原本是指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爾後順治即位,因惱多爾袞,便將正藍劃入下五旗,而將原先在下五旗的正藍撥入上三旗,所以如今的上三旗指的便是正黃、鑲黃、正白三旗了。而漢八旗、蒙八旗與滿八旗又如出一轍,也分上三旗下五旗,一般來說,這三上旗的要比下五旗的風光一些,原因便是由皇帝親領這一緣故。北京城中的禁軍如前鋒營、護軍營等便多是從上三旗子弟挑選。

既然八旗分爲這上三旗下五旗,上下有了差別,各旗之間勾心鬥角之事便是常態了,旗與旗之間也爭鬥得很,所以爲了破除上三旗與下五旗之間的隔閡,鼓勵下五旗人讓他們也有個指望,康熙初年特別建立了“擡旗”制度。所謂“擡”意即由下往上升,意思是下五旗的人可以擡入上三旗者,其本支子孫也可以一同擡旗,但同胞兄弟仍隸原旗。而如皇太后、太后母家在下五旗的則一律均准予擡入上三旗,以示恩典。

到了康熙親政時,這擡旗方式又多了起來,也不限滿八旗了,漢蒙各旗皆可,由此一些上三旗的漢軍便擡人同一旗分的滿洲旗。較有名的便是康熙生母孝康皇后一家——佟佳氏。佟家原隸鑲黃旗漢軍,後擡入鑲黃旗滿洲,後族擡旗自此始。另外,包衣旗人可以拔出內務府擡入滿洲旗。總之,但凡入了上三旗的,不僅是名義上的福份,好處也是多,老滿洲有句老話即“上三旗從龍入關,下五旗在關外”,說的便是上三旗的人全入了關享受中原漢人的花花江山而不必留在關外受苦,而下五旗的人除了宗室功臣外,卻多留在關外,與那入關的上三旗相比自然是差了許多。

潘材既然是漢軍上三旗的人,又是遼東漢人後裔,屬於最初就“從龍”的漢民,政治上還是享有點好處的,但其能講得如此道理,卻是個無賴,這讓人無論如何也能以理解的,也讓趙強心生疑惑。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遠作戰(十七)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孃的滿漢一體第五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下)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四十七章 奪取璦琿城(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軍回返第六十二章 統統綁走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五十八章 焚書坑儒(下)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上)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糧(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二十六章 兵進尼布楚(一)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總結與整編(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十三章 清算漢奸(六)第五十四章 宮外候着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五十八章 焚書坑儒(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緊鑼密鼓第九十六章 強徵擴軍(七)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營第四十一章 進攻雅克薩(一)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九十六章 強徵擴軍(七)第四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一)第二十六章 打他孃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遠作戰(二十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六章 學士和太監第六十四章 錯一句,殺一人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九十九章 強徵擴軍(十)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十七章 捉拿叛黨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七十九章 奇襲北京(十)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四十三章 鳥銃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徹底的洗劫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三十章 兵進尼布楚(五)第四十六章 御門聽政(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二十五章 主子來了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二卷 三姓第十九章 兵變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五十一章 遠東的號角第二十五章 清原保衛戰(三)第二卷 三姓第五章 追逃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五章 重圍第十九章 喪盡天良(上)第二十五章 主子來了第五十四章 保定屠官(下)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醫院和翻譯學校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四十章 尼布楚援軍的覆沒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四十七章 奪取璦琿城(下)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遠作戰(十七)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扯他孃的滿漢一體第五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下)第二十九章 刑犯第四十七章 奪取璦琿城(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軍回返第六十二章 統統綁走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五十八章 焚書坑儒(下)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上)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五十四章 雅克薩大屠殺(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南下劫糧(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建設(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二十六章 兵進尼布楚(一)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總結與整編(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十三章 清算漢奸(六)第五十四章 宮外候着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五十八章 焚書坑儒(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十八章 大逃亡(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緊鑼密鼓第九十六章 強徵擴軍(七)第六十七章 通州大營第四十一章 進攻雅克薩(一)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九十六章 強徵擴軍(七)第四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一)第二十六章 打他孃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定遠作戰(二十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六章 學士和太監第六十四章 錯一句,殺一人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九十九章 強徵擴軍(十)發稿費了,請假一天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二十七章 多謝英雄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十七章 捉拿叛黨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七十九章 奇襲北京(十)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四十三章 鳥銃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徹底的洗劫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統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下劫糧(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二十九章 清原保衛戰(七)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三十章 兵進尼布楚(五)第四十六章 御門聽政(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調兵遣將第一章 彭虎反正第二十五章 主子來了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遠作戰(二十一)一更第二卷 三姓第十九章 兵變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五十一章 遠東的號角第二十五章 清原保衛戰(三)第二卷 三姓第五章 追逃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五章 重圍第十九章 喪盡天良(上)第二十五章 主子來了第五十四章 保定屠官(下)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醫院和翻譯學校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四十章 尼布楚援軍的覆沒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四十七章 奪取璦琿城(下)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