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

眼下京城裡最熱鬧的事除了當朝大學士,禮部侍郎李光地被皇上連降三級外,就屬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博學鴻儒科了。據禮部的不完全統計,大概有近一萬名各地博儒與士子云集京城參加本科大比。而前年的會試只有三四千舉子參加,今年的人數可謂是空前,一下就翻了一番,這讓康熙是心花怒放,因爲士子人數的大幅增加不僅表明大清統治的地域越來越廣,越來越穩固,也代表着這些漢人士子對滿人統治的認同。不管哪朝,有讀書人的支持,這政權就是不想穩固也得穩固了。爲此,他特意帶着太子和皇長子接見了幾十個鴻儒代表,對他們讚賞有加,連帶着這幾天朝中那些勾心鬥角的事也被暫時拋到腦後去,正所謂“龍顏大悅”。

滿清科舉最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已舉行了,但不經常,考試的方式方法都比較簡單。入關後,首次科舉考試是在順治二年。同列朝列代一樣,清朝科舉考試兩個目的。一是爲選官取士。清朝土地遼闊,需要大批官僚來管理政事,幫助維持統治。從科舉及第的考生中選取官員是唐代以來選拔官員的正途。這種做法有助於克服選拔中的長官意志,擴大選官基礎。二是爲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緩和民.族矛盾,這個目的清初尤其明顯。大漢奸范文程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爲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因此參加科舉的讀書人越多,越顯出人心所向。八旗人丁本就稀薄,不過百萬,以這麼少的人統治近億人口的漢人,壓力不想可知,現在自己的政權能得到漢人士子的認同,開個恩科竟然舉國響應,康熙自然是樂得合不攏嘴,比當初聽到吳桂病死還要高興。明發聖諭,要求禮部做好考試一應準備,千萬不能出了差錯,要做到“體面而不失威嚴,讓博儒與士子要沐於皇恩之下”。

什麼叫有體面?就是大操大辦,近萬士子參加朝廷的考試,這可是盛世天下,仁君當朝,天下太平纔能有的場景!就衝這天下讀書人對咱大清的認可,國庫再怎麼窮,也要掏出銀子來貼補本屆恩科,務必操持出盛世景象來!

康熙這一心血來潮害得戶部尚書邱進是求爺爺告奶奶,差點就去舉了高利,這才從發給各部的銀子里扣了些本就不多的銀子來,乾巴乾巴的也湊合着用上了。不過往常甭管哪兒要用銀子,邱進都哭窮,實在不行也想法子拖,甚至給他來個不聞不問,可今兒個這次,邱進倒是積極得很,沒向康熙說一句怨言,自己頂着那些尚書的白眼就給辦了下來。你不得不說邱進這漢人做滿人的官,不僅合格還很優秀…

康熙本人更是親去太廟,將這個好消息向他的曾爺爺老奴、爺爺太極和老子順治宣告了一遍,最後祈天乞福,盼了一下大清朝萬年永固這才意猶未盡的回了紫禁城。

當然康熙的所作所爲趙強是一點也不知道的,他只知道高士奇無事了,而且還派人來請自己去赴宴,而宴會的主人則是明珠,時間就是今天晚上。

明珠可是康熙年間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與索額圖二人平分朝政,結黨營私,鬥了十幾二十年,一個保皇長子,一個則是保太子,你來我往的鬥得不亦樂呼,最後全部是慘淡收場,皇位的繼承人也沒有二人所保皇子中產生,算是機關用盡,徒勞心血。現在是康熙二十三年,算起來正是明珠顯赫之時,這麼一個大人物辦宴席,如何會請自己一個索倫蠻子出席的,趙強有些疑惑。

送信來的是高士奇的隨從張秀,人如其名,模樣十分清秀,且有幾分讀書人氣質,讓人一瞅就好感頓生,比起那些仗勢的奴才下人,可是好得太多。

似乎高士奇早就料到趙強會有些奇怪,所以特地讓張秀轉告趙強“你且如約赴宴,無須驚慌什麼,高某答應過你,替你尋個大主顧,這明相便是了。”

聽了這話,趙強恍然大悟,明珠絕對是個大主顧,天大的主顧,和他做買賣,萬萬是虧不了的,當下便應了下來,讓張秀回去轉告高士奇,就說他一定準時到宴。

“那小的這便回去,待老爺下朝回來告訴一聲。”張秀答應一聲,又囑咐了句:“請東主將那些寶貝盡數帶上,有我家老爺在,東主就等着收銀子便是。”

“呵呵,好,有勞了。”趙強示意德丘從腰包裡摸了錠銀子給張秀,張秀推辭一番便也收了,便告辭回去了。

“大帥,打聽出來了,那戴梓家就在崇文門外。”

張秀剛走,葛飛虎就回了宅子,路上二人還撞了一下。一見趙強,他便快速跑了過來,一臉喜色。

“好。”知道戴梓家在何處,趙強心中大定,轉身便要回屋。

“大帥不去找他麼?”葛飛虎一愣,他以爲大帥馬上就要去找那戴梓呢,誰知大帥就說個“好”竟不問這事了,這戴梓可是大帥派人找了好幾天才探出來的,昨知道人在哪了就不管了呢?

“不急,本帥先去睡一覺,好養足精神去會一會大人物。這個戴梓嘛,既知道他窩在哪裡,還怕他跑了麼,呵呵。”趙強笑着回頭說了句,便不理會二人,徑直進屋睡了。

葛飛虎撓撓頭,一頭霧水的看了眼德丘,德丘嘿嘿一笑,將他一拉便拖到後院去了。

....................

今天是會閱博學鴻儒科試卷的日子,索額圖起了個大早,至西華門落轎遞牌子進大內。剛從轎子下來,就見張英從裡邊出來,索額圖便站了問道:“這麼早就進來了?急急忙忙地到哪去呢?”

張英熟不拘禮,只拱手一揖,說道:“昨晚皇上命我起草一份給施琅的詔諭,因不懂軍事,在文華殿查閱史籍,直忙到天透亮兒纔算交差。皇上因還要留下看看,命我回去歇息,下午再來面聖聽諭。”

索額圖聽了一怔,說道:“這會兒皇上已經臨朝了?大臣們都來了沒有?”

“中堂不必去乾清門。”張英笑道:“皇上今兒在養心殿閱卷。昨個兒中堂沒來,主子和明相、高士奇一起去看了暢春園,說要從江南撥幾百萬兩銀子把園子重修起來,給老佛爺做頤養之地呢!”

索額圖聽了心中妒意一片,悔不該貪一日悠閒,讓那明珠鑽了皇上空子,口中卻道:“我這些時太累,萬歲爺特許我休假一日呢...你去了沒有?”

“去了的。還有翰林院的一干翰林,陪着主子作詩解悶兒。”二人說着,見高士奇帶着兩個小廝擡着一件東西過來,索額圖便笑道:“我還以爲只我一個人來遲了呢!你這帶的什麼東西,還用黃綾子蓋着?”

高士奇笑道:“獻給老佛爺的壽禮,中堂甭看,不過是花兒草兒的。我是個窮酸,可比不了您和明相。”說罷,雙手捧着那盆蓋着的花,跟着索額圖來到養心殿,張英徑自打轎回府去了。

養心殿中鴉雀無聲,高士奇悄悄把花放在丹墀下,小聲對索額圖笑道:“這回中堂可是和明相騙了我們,竟白歇了一日!昨個兒從暢春園回來,主子就叫我看卷子,直到半夜纔回去呢!”

索額圖聽說明珠也沒有參與閱卷,心中略微放心,只一笑,高士奇已是挑起簾子,二人一前一後進來。

康熙拿着一張名單,皺着眉頭正在沉思,案頭推着三疊卷子齊整放在一邊,下頭左都御史阿蘭泰和明珠二人都端坐在木機子上靜等康熙垂問。康熙聽見簾響,一轉臉見是索額圖和高士奇進來,便笑道:“索額圖來的正好,高季勳的卷子是你收存的,是不是失落了一頁?”

“回萬歲的話,”索額圖忙答道:“高季勳只寫了一首詩,《天降雨露賦》竟沒有作,所以少了一篇兒...這事何等重大,奴才焉敢草率?”

康熙看着阿蘭泰笑道:“怪不得你這份單子上一二三等都沒有高季勳。”

明珠說道:“高季勳乃是大儒,故意脫漏試題不做,實屬不敬。奴才以爲阿大人將他取在等外,實在允當。”

康熙啜了一口茶,蹺腿坐在炕沿上,笑道:“這些卷子中,脫漏試題的有,押錯詩韻的也有,模棱兩可的有,含沙射影的也有,他們都是識窮天下的當代大儒,豈有寫不出賦、押錯了詩韻的道理?哼,他們本來就不想來考,所以就在考卷上用錯字、押錯韻。朕若按卷子發落呢,可可兒就把最出名的人都落了榜,天下人誰會相信是他卷子不好?只說朕不能識人!如若糊塗取中呢,鴻儒們又要暗笑朕沒有實學,看不出捲上毛病兒——論其用心,他們待朕甚是刻薄的……看來不能只憑一場考試就讓他們就範呀!”

明珠聽了,不由憤憤地說道:“這叫不識擡舉!請萬歲將這些人的卷子以邸報印行各省,讓天下都看看他們的錯誤,凡錯格、違例、犯諱、誤韻的一概黜落不取!”

索額圖也道:“明珠說的有理!”心頭卻是罵了句:你這活寶知道個屁!

阿蘭泰卻暗自嘆息,果真如此,這場博學鴻儒科取中的便差不多全是二三流人物了,就現在,那些花銀子中試的就佔了三四成,要是再將那些真有學問的不取,這恩科可真是要讓天下人笑話了。

康熙見高士奇不吱聲,便問他:“高士奇,以你之見呢?”

“奴才以爲應一概取中,這是沒考之前議定的。皇上原知道他們不肯應試,生拉硬扯來的,有什麼好心緒作詩寫文章?但也有偶爾筆誤的。這樣一弄,大名士盡都名落孫山,與不辦博學鴻儒科有什麼不同?前頭千辛萬苦預備多少年,豈不白費了?他們回去當然不敢罵街,但皇上卻落了個不識人才的名兒,也確實糟蹋了人才……所以斷斷不可用平常科舉格局求全責備,竟是全部取足名額,便是等外的也一概授官。不願做官的,也給個名義,算是致休……”

“就這麼定了!高士奇,你再細閱一遍,凡有乖謬之處一概用指甲劃出,寫得好的加硃筆雙圈!——傳旨,高士奇着補博學鴻儒科一等額外之名!”

聞聽聖意,高士奇大驚之下便是大喜,真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心中如五味瓶翻了般,酸甜苦辣都有。前幾天還惶惶不安如天塌般,不想風雲變化如此之快,皇上又對自己恩寵有加了。當下便感激涕零的跪了下去:“奴才磕謝聖恩!”

這邊明珠也是替他歡喜,阿蘭泰心平如水,索額圖卻是暗恨不已。康熙洞若觀火,掃了一眼幾個臣子,讓高士奇起來,接着問起恩科的事,這一說便是半個時辰,直到響午才讓他們退下,用完午飯纔來聽候。下午在養心殿又議了幾件事,日頭快落的時候才散了。一出午門,索額圖便徑直打轎回府,也不向高士奇道賀,阿蘭泰客套兩句,也上了轎走了,最後只剩明珠和高士奇,二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明珠先往自己轎子去,走到轎邊招呼高士奇:“我在前頭,你在後跟着,今晚在我府上一醉方休!”

“明相美意,豈能不從。”高士奇哈哈一笑,上了轎子讓轎伕慢走,待明珠轎子走出半里地後才讓轎伕起轎,遠遠跟着便是。

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五章 綠營接收(二)第九十章 強徵擴軍(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六)第四十七章 明府慶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十五章 雅克薩大屠殺(六)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遠作戰(二十三) 三更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三十九章 內務府第九十二章 水晶之夜(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第四十八章 羅剎人來了!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九章 清算漢奸(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二)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遠作戰(十七)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遠作戰(八)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二十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五十章 雅克薩大屠殺(一)第八章 人爲刀俎(求紅票)第六章 綠營接收(三)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糧(十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十三章 黨務禮(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大元夢第四十五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六十九章 關寧軍舊制第二百三十一張 取財有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十一章 我們是關寧軍!第三十一章 保臺六疏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百零九顆腦袋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七十九章 吳逆造反第三十七章 木蘭圍場(上)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寧軍團(一)第五十七章 千總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二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遠作戰(五)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四)第六章 大清順民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遠作戰(十一)第九十七章 水晶之夜(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上)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師第二十八章 清繳戰利品(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
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六十八章 兵行險招(上)第五章 綠營接收(二)第九十章 強徵擴軍(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四十三章 巴海之死(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六)第四十七章 明府慶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十五章 雅克薩大屠殺(六)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黃羊野人(下)第五十九章 魏季第六十章 滿洲人博物館(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遠作戰(九)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遠作戰(二十三) 三更第三十八章 好一羣漢子第三十九章 內務府第九十二章 水晶之夜(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第四十八章 羅剎人來了!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城門送行第九章 清算漢奸(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二)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遠作戰(十七)第八十章 人要靠自己第六十七章 羅剎女人(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遠作戰(八)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二十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五十章 雅克薩大屠殺(一)第八章 人爲刀俎(求紅票)第六章 綠營接收(三)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第一百零七章 征服之血(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下劫糧(十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十三章 黨務禮(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大元夢第四十五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二百零六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十四屯第六十九章 關寧軍舊制第二百三十一張 取財有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十一章 我們是關寧軍!第三十一章 保臺六疏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二百零九顆腦袋第一百八十一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七十九章 吳逆造反第三十七章 木蘭圍場(上)第四十章 清原保衛戰(十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寧軍團(一)第五十七章 千總第八章 尚陽堡暴動(一)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二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遠作戰(五)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四)第六章 大清順民第一百三十七章 定遠作戰(十一)第九十七章 水晶之夜(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上)第二十四章 馮小姐(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北征誓師第二十八章 清繳戰利品(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