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

“大軍有了,朕還缺一位良將,嗯…對了,明珠…朕問你…”

王公大臣們爭相報國讓康熙很是激動,搓手連連,龍顏大悅,想到兵馬有了,但這大將還缺,忙又問明珠:“找到周培公沒有?朕急着要用他!”

明珠聞言,面露苦色:“皇上,尋周培公的佈告都已經發出去了,但一時還沒有音信。”

“還沒有找到?!”

一聽還沒有找到周培公,康熙有些急了:“天下就這麼大,他周培公難不成就真躲起來不願見朕不成。”頓了一頓卻是又道:“朕瞭解周培公,知道他不是那種計較名利,不願替朕分憂的人,只要朕召他,他一定會來幫朕,明珠,你馬上再派人找,朕相信周培公,只要他沒死,肯定會來見朕!”

“是,皇上!”

明珠見康熙對周培公如此看重,心裡有些酸意,但現在御駕即將親征,那些私人恩怨還是先放一放的好,還是把周培公先找回來再說吧。

這邊仍跪着的桂祥卻突然開口道:“皇上,周培公的下落奴才倒是知道,只是…只是…”他不敢直說周培公已經被賊軍拿來祭旗,猶豫之下拿眼看着康熙。

聽桂祥說知道周培公下落,康熙驚喜之下便想知道周培公現在何方,但桂祥吞吞吐吐的,讓他好不惱火,斥道:“什麼只是不只是的,有什麼話你直說便是。”

“是,皇上。”

桂祥不敢猶豫,但也不敢直說,便將賊軍的檄文捧在手上,對康熙說道:“這是吳逆賊軍造反所用檄文,奴才一併帶了過來,還請皇上聖覽。”

“拿來!”

賊兵還有檄文,康熙一怔,上前兩步將那檄文取在手中看了起來。

“蓋聞唐虞揖讓,固稱上古之聖人。而湯武徵誅,亦系中天之景運。漢鼎已遷於新莽,劉文。亦復中興。徽欽既虜於金人,宋康王依然反國…先帝大周昭武,仰觀俯察,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也。率文武臣工,共襄義舉,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寶,建元周啓,檄示布聞,告廟興師….其有未盡事,宜另頒條約,各宜凜遵告誡,毋致血染刀頭,本帥幸甚,天下幸甚。”

康熙看得很用神,幾乎是一字不漏的將這檄文看了下來,看完之冷,冷笑一聲,對衆臣道:“反賊之中也有能人,知道爲自己正名,立於道義高處,可惜,再如何粉飾,終是一幫無君無父的叛賊!”又問桂祥:“周培公呢?”

見桂祥眼神閃爍,康熙有些驚疑,沉聲道:“你莫要告訴朕,這檄文乃出於周培公之手?”

“不,不是。”

見皇上誤會,桂祥忙搖頭咬牙實情稟道:“皇上,周培公已被賊軍所害!”

“啊?!”

一聽桂祥這話,殿中“啊呀”聲四起,康熙也是臉色一變,失聲道:“周培公死了?”

“奴才不敢欺瞞皇上,周培公已於數月前被賊軍殺害!”

桂祥當下將賊軍殺周培公祭旗一事詳細說了出來,聽得殿中衆臣是唏噓一片。明珠原本是驚訝,不敢相信,但聽到後面,也是臉色一動,莫名之悲涌上心頭。他雖不喜周培公之清高,但對其本事還是佩服的,否則當初也不會想着法子排擠他,皆因怕其威脅自己地位。現今陰陽相隔,人各東西,倒是對當年之事有些愧疚了,這會卻是真心痛失周培公了。

索額圖卻是暗道難怪尋不到周培公,原來周培公已經被賊兵害了,倒是可惜了。轉念又尋思,皇上要御駕親征,那京裡肯定得太子監國,如此一來,自己肯定要留在京裡的,但那“良將”又要尋何人來擔當呢。一顆心已不在殿中,而是飄到了不知哪裡。

康熙震驚之下仰天大呼“周培公!周培公!”悲痛之音繞於大殿,震駭人心。

朕知道你不會負朕!朕知道你不會負朕!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南書房初見時情形彷彿昨日一般那麼熟悉親近。

悲痛之下,康熙心亂如麻,久久不語,半響,方開口道:“傳旨,授周培公輕車都尉一職,着湖北地方尋其子侄襲之。”

索額圖掌着禮部,聞旨意忙應了一聲:“奴才領旨!”

“朕出關後...”

周培公已死,康熙心傷之下卻未失了分寸,強忍住心頭哀慼,緩緩看向殿首的太子,輕聲喚道:“太子,你過來。”

“父皇!”

太子胤礽見父皇叫自己,忙快步上前跪倒在階下,極爲孝順。

羣臣見皇上叫太子,都明白皇上要做什麼了。皇帝出京,太子監國再正常不過,因此,除了明珠心裡不是味,衆臣都沒有什麼別的念頭。唯皇長子,年方十七的胤禔妒忌難耐,又是委屈又是心酸。

康熙慈愛的撫摸着胤礽,和聲問道:“太子,朕問你,朕走後,你能當得了朕的家嗎?”

胤礽一驚,不加思索便脫口道:“兒臣已經長大,願爲父皇分憂!”說完將胸膛挺了挺,以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可以爲皇父分憂了!

“好,不愧是我愛新覺羅子孫!”

康熙見兒子如此懂事,朕心甚尉,當下揚聲傳旨:“朕出京後,由太子監國。”說完看向跪在那的索額圖,眼睛微微的眯了眯,續道:“着索額圖、阿蘭泰、張玉書留京輔助太子。”

索額圖聞言大喜,忙和阿蘭泰、張玉書三人出班再跪:“奴才領旨!”

康熙又宣旨道:“肅親王富綏、簡親王雅布、明珠、佛倫、葛思泰、席珠、李之芳等人隨朕出關!在京八旗各都統衙門驍騎校以上武官俱隨朕出關平亂!”

“太僕寺速調良馬,工部備精良軍械,戶部發八旗子弟餉,並責各地速徵軍糧於御前聽用。”

“着平寇大將軍、安郡王嶽樂統土默特諸部兵馬會科爾沁兵抵禦準葛爾部。理藩院尚書阿喇尼統領察哈爾、喀喇沁、翁牛特、巴林諸部兵共抗葛爾丹!待朕平定賊兵即再徵葛爾丹!”

宣完一系列旨意後,康熙下令衆臣退下,責各王公大臣速發豪奴於通州大營,兵部遣良員統調,待三日後隨御出征。

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五十四章 保定屠官(下)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第八十六章 血色京城(七)第二十章 遣返寧古塔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三十一章 臨時擴建第七十六章 奇襲北京(七)第五十六章 朕不虧待你第四十六章 御門聽政(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四十一章 進攻雅克薩(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第五十三章 雅克薩大屠殺(四)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遠作戰(十六)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醫院和翻譯學校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十九章 喪盡天良(上)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四十六章 北遷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七十七章 協領何保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三)第一百章 強徵擴軍(十一)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七十二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十七章 畫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劫糧(十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十九章 兵變第九十四章 強徵擴軍(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寧四大師團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第三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十五)第二十五章 水師就是海盜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六十四章 錯一句,殺一人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九十三章 強徵擴軍(四)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關鍵時刻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奪堡之戰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三十一章 兵進尼布楚(六)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亂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十三章 黨務禮(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三十五章 滅絕的理論支撐(外篇)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十八章 開花炮彈第三十三章 兵進尼布楚(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五章 重圍第九十章 強徵擴軍(一)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紅票)第十一章 尚陽堡暴動(四)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二十三章 佐領都賴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德的進言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二十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百五十一章 準備南下
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五十四章 保定屠官(下)第八十七章 兔兒嶺之戰(三)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第八十六章 血色京城(七)第二十章 遣返寧古塔第二百三十二章 尼布楚口信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三十一章 臨時擴建第七十六章 奇襲北京(七)第五十六章 朕不虧待你第四十六章 御門聽政(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羅剎人的小隊騎兵第四十一章 進攻雅克薩(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第五十三章 雅克薩大屠殺(四)第八十一章 血色京城(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遠作戰(十六)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六十二章 南下!南下!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三十七章 清原保衛戰(十四)第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下)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醫院和翻譯學校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十九章 喪盡天良(上)第四十二章 巴海之死(上)第三十八章 周培公第一百七十章 黃羊野人(上)第四十六章 北遷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七十七章 協領何保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十七章 軍工生產體系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百一十七章 屠城(上)第八十九章 水晶之夜(二)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三)第一百章 強徵擴軍(十一)第十七章 大逃亡(二)第七十二章 萬事開頭難第三十七章 畫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劫糧(十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兒女情長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十九章 兵變第九十四章 強徵擴軍(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寧四大師團第三十章 臺灣棄留第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中)第三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十五)第二十五章 水師就是海盜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糧(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五十九章 欠了高利的張大少第六十四章 錯一句,殺一人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九十三章 強徵擴軍(四)第二十八章 愛錢如命的才子第四十五章 奪取璦琿城(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關鍵時刻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六十三章 大跌眼界的奪堡之戰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八章 相伴進京第三十一章 兵進尼布楚(六)第三十五章 不如反了?(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亂第四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二百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一)第十三章 黨務禮(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遠作戰(十八)第三十五章 滅絕的理論支撐(外篇)第七十一章 奇襲北京(二)第六十一章 發誓第十八章 開花炮彈第三十三章 兵進尼布楚(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五章 重圍第九十章 強徵擴軍(一)第三十九章 暴跳如雷(求紅票)第十一章 尚陽堡暴動(四)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四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二十)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二十三章 佐領都賴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德的進言第一百零三章 征服之血(二)第二十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二百五十一章 準備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