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焚書坑儒(中)

淡淡一句話,卻滿是殺意,袁世傑知道攝政王這不是在詢問自己能不能殺,而是告訴自己他已經決定殺掉這些人了。

在國子監誅衆生,古往今來還是頭一遭,誰要做了,可是要留下千古罵名的!

袁世傑雖有投機從龍之心,但讓他附和這等在青史留下罵名之事,他還是不敢的,權勢固然重要,但這身後之名可不能不顧。要是關寧軍真能成事,這殺儒之罵名肯定落不到他趙強頭上,多半那些刀筆吏要把帳算在自己頭上;若是關寧軍不能成事,自己還是跑不了,日後下場恐怕比關寧成事還要悽慘。

成也不好,敗也不好,袁世傑遲疑萬分,心中害怕,但又不敢勸阻,只好在心中嘆口氣,低聲說了句“王爺請三思!”爾後便不再言語。

“王…”

張玉書張了張嘴,想開口勸阻,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目光復雜的望了眼那些正激動着的士子們,微微搖了搖頭,如袁世傑般也是暗歎口氣,都是不敢勸阻。他二人不說話,其餘的官員自然都不敢吭聲,他們實在是害怕眼前這位攝政王,那後海里埋的十幾萬屍體可是讓他們着實領教了一回什麼是暴君,什麼是屠夫,體驗了一回史書中所描繪的那等暴虐之舉。

以前光在書中看到,還不覺怎麼,但真正親眼見了,哪裡能不害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這些監生們不上道,自己找死,那就怪不了別人。你們把腦袋讀壞了是你們的事,跟我們可沒關係。要怪就怪你們生錯朝代,償是生在大宋年間,或許還不會有事,但生在現今,也只好埋怨一句投錯胎了吧。

趙強注意到了袁張二人慾言又止,知道他們不同意自己殺人之舉,但卻懼於自己殺人之威,不敢勸阻。這就好比當年董卓在長安城濫殺一氣而百官無不膽寒,無人敢說一般。

想到自己在這些人眼中如屠夫般形象,趙強心中也不是滋味,時事壓人,在此刻他想不到比殺人立威更好的辦法了。滿清入主中原已數十年,三藩又定,臺灣也平,天下基本一統,清王朝的統治基礎已經十分牢固,而自己只不過插了冷空,以暗箭傷人而致人於一時,但強大的對手只要稍得喘息,自己就要陷入百劫不復之地,故此時便應行常人所不能,以絕對的暴力控制所能控制的一切。若不如此,利於自己的優勢將不復再存。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可是一條爲各國奉行的真理。現在政權還沒完全掌握,士子們要鬧事,當然不能讓他們鬧,更何況是一羣已經不知祖宗的酸丁呢。

不肯爲自己所用,就當殺了,如殺周培公、陳夢雷等人一般。骨頭硬得有,骨頭軟得卻也有很多,只要殺了那些骨頭硬的,利用那些骨頭軟的來控制局面,再施以安撫之策,天下讀書人未必都是死心眼,總會來投的。

念及於此,趙強便不願與袁張等人多說什麼,揮手叫來從來國子監後就一直提心吊膽領着一幫司業、監丞立在後面的祭酒陸輔,問他:“陸輔,監裡一共有多少士子在讀?”

聽到攝政王叫自己,國子監祭酒陸輔先是突了一下,爾後忙上前恭聲道:“回王爺話,本監共有生員一千一百四十人,內中除高麗、逞邏、交趾等屬國生員及百多名捐監外,便都是京師直隸及各省生員了。”他是國子監的祭酒,類似趙強後世時的中央黨校副校長,對於校內的學生情況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需多想,便能一一說出來。

“噢,監中還有高麗等屬國生員?”

聽說還有朝鮮和越南的學生在滿清的國子監就讀,趙強不由來了興趣,問陸輔:“高麗、交趾等國學生現在何處?”

“各屬國生員向不與我國事,他…他們…”陸輔指了指那些還在哭鬧的生員,小心翼翼道:“這些生員不遵王命在此鬧事之時,高麗等國生員並未隨他們一起,現各在學堂聽候。”

清國的學生鬧事,朝鮮與越南等國學生自然不會參與,恐怕多半還會幸災樂禍,持看熱鬧心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中原王朝再亂,總不會有他們什麼事,更何況朝鮮與越南這些國家在清初還是一心向明的,對於滿清的好感未必能有多少。只怕這會那些外國留學生們心眼已經活泛起來,尋思是不是和關寧軍攀上線,探一探情況,好向國內發回情報呢。

這些外國留學生們得好好的聯絡一番,等解決掉康熙後,如果朝鮮、交趾這些屬國能夠承認關寧軍政權的合法性,那無疑對天下人是有極大憾動的,有利於北方穩定後南下的戰事。想到這裡,趙強微一點頭,把這事又放下,繼續問陸輔:“那些捐監生員們也多在此中了?”他說的此中是問陸輔那些捐生們是不是也和這些生員們一樣,全聚在這太學門了。

“那倒沒有。”

陸輔擡頭看了一眼趙強,見王爺也正看着自己,忙迅速低下頭,小心翼翼續道:“本監所謂捐監,大多是各省富家子弟,他們只要交足銀子,就能領取監照,算是監生一種,待學滿後,大多各有出路,倒與大多生員不同。平日裡也不大與生員們合在一起,大都各有圈子。”

“嗯,如此甚好。”

朝前邁了兩步,掃視了一眼還在嚎哭的生員們,趙強似有所悟,回首問陸輔:“本王軍務在身,今日來國子監本爲使衆生有所事事,不想他們卻不領本王好意,心中只念韃子之好,而不思自身血脈,使本王覺得十分可恥,當真是可恨又可笑而又可悲...陸輔,你是國子監的祭酒,這些人都是你的學生,本王且問你,你認爲本王該如何辦是好?”

“這…”

陸輔聞言一怔,猶豫不決,看攝政王臉色,知道他已是動怒,只怕今日這些監生們沒有好果子吃。對這些不肯聽話的生員,陸輔也是惱他們,若是他們真的是忠於大清,爲何在關寧入城之時不與關寧軍拼個漁死網破,玉石俱焚,反而在人家佔了京城好些日子才突然鬧起事了,這不是存心讓他這祭酒難堪嗎!現在可好,王爺生氣了,問自己如何處置,自己又能怎麼說?

“嗯?”見陸輔猶豫,趙強冷哼一聲,卻不說話,只看着他。

這一冷哼可把陸輔嚇壞了,“撲通”就跪倒在地,顫聲道:“腐儒焉知國事!臣以爲王爺不必有仁慈之心,這些人心念滿洲,要做他大清的忠臣義士,咱們也不必攔着,隨他們願好了。”

“你是說本王應該殺了他們?”

“是,王爺應該行霹靂手段,快刀斬亂麻,重律處戒這些心懷異族的生員,以示朝綱!”陸輔說得很堅決,相當的堅決。

“你們認爲呢?”

監丞劉泰,司業孫德全沒等趙強一一詢問,就一起跪了下來,不約而同道:“悉聽王爺處置,臣等不敢有異!”

“既然你們都認爲該殺,本王自當從衆...”視線從劉孫等人臉上收回,趙強便輕擺了擺手,頓時有侍衛上前聽令。

“叫人把這太學門廣場掀開,就地掘坑,使人問衆生,有願聽命的活,不願聽命的坑埋。”

另又吩咐:“傳令各部院衙門、各師團,即刻起遍搜城中,但有清修各書一律收繳,集於孔廟、翰林院焚燬。但有藏收不交者,以謀逆罪殺之。並告城內百姓,許相互揭發私藏禁書,責順天府詳細辦理。”

“另調精於滿文官兵,清宗人府、內務府、皇宮大內、各王公府邸,凡有滿洲文字書藉,一律收繳統一焚燬,自今日起,京內不得見滿人,滿文、不得聽滿語、凡與滿洲相關不問習俗、風化,皆予以禁燬。不遵者,殺。”

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二十章 鎮壓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遠作戰(二十八)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預備役師團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十一章 受激(求紅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糧(二)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遠作戰(外篇)第十二章 狗肉(求紅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血色京城(八)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四十六章 毒殺第八章 血肉父母所賜 衣冠祖上所承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六)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德的進言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一百零一章 強徵擴軍(十二)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五十四章 宮外候着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六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五十六章 朕不虧待你第九十九章 強徵擴軍(十)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四十章 罪己詔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遠作戰(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四十二章 進攻雅克薩(二)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四十九章 應戰(求收藏)第五十章 刀槍不入(中)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四章 察覺第二百零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六)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四)第十三章 清算漢奸(六)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百五十章 大義殺人第二十六章 蛇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十一)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七十九章 奇襲北京(十)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二百零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三)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二十四章 擴建水師第三十五章 書房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帥第八十二章 血色京城(三)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二十五章 水師就是海盜第五十一章 刀槍不入(下)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第五章 重圍第二章 詐取璦琿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
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二十章 鎮壓第一百五十四章 定遠作戰(二十八)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預備役師團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十一章 受激(求紅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劫糧(二)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六十一章 退婚書第八十八章 兔兒嶺之戰(四)第四章 兇性大發的伍楓秋(上)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遠作戰(外篇)第十二章 狗肉(求紅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臺前幕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血色京城(八)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二十八章 清原保衛戰(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七)第四十六章 毒殺第八章 血肉父母所賜 衣冠祖上所承第一百九十四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六)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德的進言第四十六章 養心殿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第一百零一章 強徵擴軍(十二)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五十四章 宮外候着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六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劫糧?第五十六章 朕不虧待你第九十九章 強徵擴軍(十)第二百零七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八)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遠作戰(二)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六十五章 御駕親征(下)第十五章 尚陽堡暴動(八)第四十章 罪己詔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遠作戰(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總結與整編(中)第二章 披甲人爲奴第二十二章 滅絕第四十二章 進攻雅克薩(二)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晚第四十五章 彈劾明珠第九十章 水晶之夜(三)第四十九章 應戰(求收藏)第五十章 刀槍不入(中)第四十八章 事到臨頭 明哲保身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四章 察覺第二百零五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六)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四)第十三章 清算漢奸(六)第七十五章 奇襲北京(六)第五十九章 滿洲人博物館(上)第二百零三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二百五十章 大義殺人第二十六章 蛇第三十三章 清原保衛戰(十一)第十二章 尚陽堡暴動(五)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六十章 贖骨(上)第七十九章 奇襲北京(十)第十四章 法國人的燧發槍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十六章 酷刑(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章 新君登基(一)第二百零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三)第二百四十章 南下劫糧(七)第二十四章 擴建水師第三十五章 書房第二百二十八章 防寒保暖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帥第八十二章 血色京城(三)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九十五章 水晶之夜(八)第二十五章 水師就是海盜第五十一章 刀槍不入(下)第十九章 種族隔離的“長城”第五章 重圍第二章 詐取璦琿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伙頭兵情報官第三十一章 清原保衛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