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奧斯曼人的反攻

巴爾幹四國的要求,無疑是令人捧腹的,雖然直到現在他們看起來依然佔據上風,但就連歐洲各國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出勝利者是誰了,戰爭這東西,說到底打得無非就是錢而已,就那幫窮鬼那什麼打贏揮舞石油大棒的哈米德二世?這位皇帝陛下就是拿錢砸也把他們砸死了

對於巴爾幹同盟的和談要求,哈米德二世很乾脆地開出了條件,先撤出他們佔領的所有奧斯曼帝國土地,然後準備五千萬英鎊的賠款,否則他的軍隊會直接打到四國首都去和他們談的,他現在都已經準備反攻了,四十萬新兵正枕戈待旦,和談?和談個屁!

不過這時候英法俄三國坐不住了,他們不介意哈米德二世取得勝利並且削弱巴爾幹同盟,但如果削弱得太厲害就不好了,畢竟他們還得繼續維持巴爾幹半島的均勢,換句話說,這四國還得繼續給他們扮演牽制奧斯曼和奧匈帝國的角色。

“貴國準備和法國,俄國共同調停巴爾幹戰爭?”楊豐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薩道義。

“陛下,這場戰爭已經造成了數十萬人喪生,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英國政府非常不願意看到戰爭再繼續下去,法國和俄國政府同樣這樣認爲,所以我們三國政府決定,共同調停這場戰爭,恢復巴爾幹半島的和平。”薩道義說道,這種事情必須先得探探楊豐的態度,畢竟他這麼一大坨擺在哈米德二世後面,誰也不可能視而不見。

“的確如此,我本人對巴爾幹地區生靈塗炭的慘劇也非常痛心,拋開這場戰爭的誰對誰錯問題,單純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就不應該再繼續下去,這是好事,這樣吧,也算中國一份子,另外爲了體現公平原則,我另外再邀請德皇和奧皇,咱們六國共同出面調停。”楊豐笑着說道。

“陛下,中國加入調停,我們是非常歡迎的,但德國和奧匈帝國加入就沒有必要了吧?”薩道義皮笑肉不笑地說,英國政府先來探楊豐的態度,就已經做好了讓中國加入調停的準備,畢竟中國和奧斯曼是盟友,而且說白了楊豐纔是哈米德二世的後臺,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繞開中國的。

調停的結果其實不重要,英法俄三國早已經給這場戰爭寫好了劇本,雙方停戰恢復戰前各國邊境,另外考慮到這樣實際上哈米德二世吃虧比較大,可以讓巴爾幹同盟象徵性給他百八十萬英鎊的賠款,這樣一來雙方實力都大幅削弱了,誰也沒有從這場戰爭中得到好處,而且削弱的幅度都不至於讓另一方取得較大優勢,雙方還是一個平衡狀態,同時增加了雙方的仇恨,此後必然陷入長期的軍事對抗。

至於這個劇本雙方會不會接受,這一點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只要搞定了楊豐,哈米德二世那裡不同意也得同意,至於巴爾幹四國,他們這時候還有個屁的發言權。

但加入德奧,局勢就複雜化了。

楊豐對巴爾幹沒有利益牽扯,在其他方面給他一定好處,他不會在乎英法俄三國的劇本是怎麼寫的,但德奧不一樣,尤其是奧匈帝國,約瑟夫皇帝肯定會阻撓這個劇本,直到奧斯曼帝國把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打到讓他滿意的程度,很顯然這時候還遠沒到令他滿意的時候,巴爾幹同盟再死個二三十萬估計才能差不多。

但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麼牽制他?

“這樣不好,畢竟像這種維護世界和平的事情,需要各國共同參與才行,相信德皇和奧皇,對於恢復巴爾幹和平也是非常期待的,如果撇開他們,會讓他們很失望的。”楊豐說道,從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笑得很開心。

現在雙方停戰可不行,巴爾幹同盟才死傷十幾萬,遠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尤其是塞爾維亞死傷才四萬,這個數字遠還沒達到令約瑟夫皇帝動心的程度,至少也得前面再加一個一才行,像這樣一個小國家,總兵力也不過二十來萬,如果損失超過一多半,奧匈帝國會毫不客氣地把它一口吞下。

但如果他出來阻撓就很莫名其妙了,因爲無論巴爾幹是一種什麼局面,好像都跟中國扯不上任何關係,要是歐洲六強想象力比較豐富一些,恐怕不難看出他包藏禍心。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德奧加入進來,然後這活兒由他們去幹,他最多被認爲是繼續在扮演牆頭草,畢竟如果單獨中國加入調停,很容易對外釋放一種孤立德奧的信號,這會給他和威廉的友誼製造裂痕的。

薩道義猜測的也是這個原因,實際上三國也的確有這方面考慮,甚至準備在調停過程中儘量給楊豐一些好處,把他向自己這邊拉一下,但既然楊豐堅持要德奧參加,他也就沒法再討論這個問題了。

薩道義走後,楊豐毫不猶豫地把英法俄三國準備調停巴爾幹戰爭的消息放了出去,同時也把他希望德奧加入的消息也放了出去,威廉和約瑟夫皇帝那裡立刻做出了反應,反對英法俄三方撇開國際社會的做法,不會承認三國調停的任何結果,同時哈米德二世也宣佈拒絕接受英法俄三國調停,除非是目前七大列強共同參與的調停。

緊接着奧匈帝國宣佈在波斯尼亞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隨後奧斯曼帝國邀請德國海軍訪問南部港口,德國立刻做出迴應,以四艘柴油機戰列艦爲核心的艦隊南下進入地中海,目標是奧斯曼港口士麥那,歐洲形勢驟然緊張。

就在這時候,德國海軍的第一批六艘完美戰列艦正式服役,由於英國六艘完美戰列艦這時候都在新加坡,很顯然如果發生戰爭,短期內英國將處於絕對的劣勢,英國海軍部不得不把那六艘戰列艦緊急調回歐洲,但就在它們離開新加坡的同時,中國海軍崑崙號和秦嶺號編隊接受奧斯曼帝國邀請起航,將訪問奧斯曼帝國。

這個消息釋放出的意義,更加讓英法俄三國不安,很顯然楊豐在釋放一種信號,如果英法俄三國以武力逼迫哈米德二世,他是不介意用武力來履行自己的同盟義務,這兩艘兇名在外的戰列艦進入地中海,將對歐洲海上力量的平衡構成極大威脅,如果說把那六艘完美戰列艦撤回以後,英國依然能夠找回自己的海上自信,但這兩艘進入地中海,他們就找不回了。

霸王龍們在棋盤上玩着自己遊戲的時候,棋子們同樣在爭取着自己的利益,第一批二十萬奧斯曼新軍突然加入了埃迪爾內的戰場,緊接着總計超過四十萬的奧斯曼大軍向對面已經筋疲力盡的保塞聯軍發起了反攻,在兩百多門剛剛從中國運到的一五五毫米重炮的怒吼聲中,被阿訇們灌輸了幾個月聖戰思想的奧斯曼士兵們,端着手中最新式速射步槍,如同海嘯的怒濤般洶涌,幾乎瞬間就衝誇了對面的防線。

他們對面的保塞聯軍,這時候經過了近四個月的消耗,剩下的已經不足二十五萬,漫長的戰爭,無休止的死亡,缺糧少彈的窘境,早已經消磨盡了他們的銳氣,實際上早已經失去了進攻的能力,現在突然遭到近兩倍敵人的反攻,而且這裡面絕大多數都初上戰場,滿腦子聖戰思想的熱血青年,衝鋒起來根本悍不畏死,更何況還有堪稱恐怖的炮火壓制。

實際上兩百門一五五重炮狂轟的時候,保塞聯軍就已經開始潰敗了,奧斯曼軍的攻擊只不過加速了他們的潰敗,近二十萬潰兵毫無抵抗意志地向北狂奔,後面漫山遍野的奧斯曼軍窮追不捨,被追上的直接扔掉武器跪在一旁,不過很顯然奧斯曼人沒準備跟他們講什麼繳槍不殺,遇上投降的絕大多數都直接一槍。

哈米德二世很清楚,如果想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的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四個國家能打仗的都殺掉,要俘虜幹什麼,還得拿糧食養活,最後還得放回去,而且放回去之後他們也不可能對自己感恩戴德,這樣的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補上一槍。

保塞聯軍的潰敗,一直到進入保加利亞境內還沒能停住,好在這時候追得太快,奧斯曼人的後勤供應不上了,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戰纔算告一段落,在進入保加利亞境內以後,奧斯曼軍停住了追擊的腳步,開始清點他們的輝煌勝利。

這場大反攻中,他們打死加俘虜了超過六萬保塞聯軍,其中有四萬塞爾維亞人,而奧斯曼軍的損失不足一萬。

這場輝煌的勝利徹底扭轉了巴爾幹戰局,緊接着又有二十萬奧斯曼新軍加入戰場,並且向西攻入馬其頓,北路的奧斯曼軍在經過短暫休整和物資補給後,同樣開始繼續向保加利亞進攻,甚至喊出了打到索菲亞,活捉斐迪南一世的口號。

第193章 請願團第15章 楊豐的戰艦第527章 印度人民大起義第510章 同盟國的曙光第320章 海上圍毆第59章 反清復明檄第637章 勢不可擋第53章 豐島海戰第555章 楊皇帝的重錘第52章 起航第465章 凝固**第158章 飛艇第387章 金州省第418章 帝國主義的嘴臉第107章 兵變第347章 順化事變第169章 八里橋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261章 一八九八年的麥德林集團第384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463章 轟炸倫敦第251章 目標紐約第372章 收回澳門第5章 一夜暴富第425章 世界大戰第604章 覆滅第63章 楊大忽悠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134章 兵臨汀州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108章 兵發北京第526章 非洲第403章 戰局逆轉第197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284章 最後通牒第352章 新王即位第35章 鱷魚的牙齒第428章 右勾拳第413章 一觸即發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500章 畫餅第440章 巴黎第70章 租借第225章 美國人的困境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29章 大津事件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371章 封鎖法國第370章 一萬兩千噸原油的威脅第301章 僵持第614章 重錘第17章 無線電報第379章 美國人的敦刻爾克第591章 神龍現第456章 將軍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565章 協約國的進攻第261章 一八九八年的麥德林集團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6章 歐洲祖母第385章 美國式的求饒第518章 南美戰火第220章 兄弟之邦第392章 把球踢回去第330章 制裁大棒第667章 絕戶計第268章 毒害世界第309章 美軍投降第68章 地獄之門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66章 第二次牙山之戰第47章 陷阱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205章 北京第514章 海上霸主第614章 重錘第204章 蕪湖起義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113章 放鴿子第188章 菲律賓的血第367章 邊打邊談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631章 收縮第207章 滅門第269章 楊皇帝出訪第295章 威逼第178章 原形畢露第614章 重錘第550 摧枯拉朽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427章 英國參戰第50章 威廉二世第257章 大計劃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533章 聖彼得堡慘案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666章 非洲的火焰
第193章 請願團第15章 楊豐的戰艦第527章 印度人民大起義第510章 同盟國的曙光第320章 海上圍毆第59章 反清復明檄第637章 勢不可擋第53章 豐島海戰第555章 楊皇帝的重錘第52章 起航第465章 凝固**第158章 飛艇第387章 金州省第418章 帝國主義的嘴臉第107章 兵變第347章 順化事變第169章 八里橋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261章 一八九八年的麥德林集團第384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463章 轟炸倫敦第251章 目標紐約第372章 收回澳門第5章 一夜暴富第425章 世界大戰第604章 覆滅第63章 楊大忽悠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134章 兵臨汀州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108章 兵發北京第526章 非洲第403章 戰局逆轉第197章 人道主義救援第284章 最後通牒第352章 新王即位第35章 鱷魚的牙齒第428章 右勾拳第413章 一觸即發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500章 畫餅第440章 巴黎第70章 租借第225章 美國人的困境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29章 大津事件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371章 封鎖法國第370章 一萬兩千噸原油的威脅第301章 僵持第614章 重錘第17章 無線電報第379章 美國人的敦刻爾克第591章 神龍現第456章 將軍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565章 協約國的進攻第261章 一八九八年的麥德林集團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6章 歐洲祖母第385章 美國式的求饒第518章 南美戰火第220章 兄弟之邦第392章 把球踢回去第330章 制裁大棒第667章 絕戶計第268章 毒害世界第309章 美軍投降第68章 地獄之門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66章 第二次牙山之戰第47章 陷阱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205章 北京第514章 海上霸主第614章 重錘第204章 蕪湖起義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113章 放鴿子第188章 菲律賓的血第367章 邊打邊談第511章 sha林兇殘第631章 收縮第207章 滅門第269章 楊皇帝出訪第295章 威逼第178章 原形畢露第614章 重錘第550 摧枯拉朽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427章 英國參戰第50章 威廉二世第257章 大計劃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533章 聖彼得堡慘案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666章 非洲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