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楊皇帝的胃口

榮譽或者毀滅,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阿拉木圖城內殘破的司令部裡,扎蘇利奇將軍看着外面那一門門開始架設的二八零毫米榴彈炮開始了糾結。

而就在這時候,那些清理完周圍俄軍後無所事事的戰車部隊和騎兵也一個個興致勃勃地跑到了阿拉木圖城外,很顯然一旦步兵開始總攻,這些傢伙也是準備湊個熱鬧的,雖然他們敢繞阿拉木圖而過,但真要不管這邊繼續向比什凱克進攻肯定是不敢的。

十幾萬大軍齊聚城外的現實,讓扎蘇利奇將軍和他部下殘餘的不足一萬五千俄軍終於冷靜下來,而這時候從迪化啓程的中國陸軍第十一集團軍開始向阿拉山口進攻的消息,也讓他們徹底絕瞭望,在忍受了整整半個月的狂轟濫炸之後,俄國第十八集團軍司令扎蘇利奇上將率領集團軍司令部及所屬一萬三千五百俄軍官兵向中國陸軍第七集團軍投降。

緊接着高銘君率領的裝甲二師又向着比什凱克開始了狂飆,不過這一次他的面前已經沒有什麼敵人了,從塔什干,浩罕等地增援比什凱克的俄國第十六集團軍所部這時候最近的離比什凱克還有差不多兩百公里呢,而比什凱克一帶原來的俄軍就是被他和騎兵合夥玩死的那兩個哥薩克師,這傢伙沿着俄國人的軍用公路再一次玩了一把閃電突襲,這一次他只用六個小時就把戰車開進了比什凱克。

而就在這時候,遙遠的歐洲塞爾維亞,一場血戰也在貝爾格萊德展開,儘管布利斯中將率領的北美第三集團軍日夜兼程,但因爲奧地利人對鐵路和公路都進行了徹底破壞,他們還是沒能搶在奧地利皇家禁衛軍前面趕到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既然這樣那就只能用命來拼了。不過好消息也有,因爲破壞太嚴重,保加利亞的鐵路至少還得一個星期才能徹底修通,另外塞爾維亞游擊隊的阻擊也非常頑強,所以北上的中國人暫時還打不過來。

而另一個好消息則是美英聯軍打到馬格德堡了,距離柏林現在僅有一百公里,也就是說勝利已經指日可待。

“小夥子們,最後的希望就寄託在你們身上了,用你們的勇氣,用你們的意志,去砸開貝爾格萊德,砸開奧地利人的堡壘,爲了自由與正義,衝啊!”布利斯將軍揮舞着軍刀親自朝着部下的士兵們吼道。

於是在炮彈的呼嘯聲中,那些北美士兵們向着貝爾格萊德發起了兇猛的衝鋒,而他們的對面,是由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親自率領的五萬奧匈軍,或者可以單純說是奧地利軍,這支軍隊基本上全部由奧地利的德意志人組成,雖然年齡偏小,但卻意志堅定,而且絕大多數中高級軍官全是貴族子弟,可以說是奧地利最後的精銳。

這些人讓貝爾格萊德變成了北美人的絞肉機,炮彈的爆炸和子彈的呼嘯聲中,無數的北美士兵在一座座堅固的堡壘面前血流成河,死屍在進攻的道路上層層堆積,僅僅第一天,就有超過三萬北美人倒在了貝爾格萊德外圍的奧地利人防線前。

這個傷亡數字縱然布利斯中將也有種心頭滴血的感覺,到現在爲止北美已經爲這場戰爭付出了近五十萬的傷亡,對於這個僅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意味着每一個家庭都有或遠或近的親屬在這場戰爭中死傷。

當然他比誰都明白這一戰的意義,縱然血流成河也必須繼續進攻,不停地進攻。

“一刻也不能停,不管白天還是黑夜,敵人的數量不多,把我們的人分開,輪番進攻,哪怕累也要把他們累死!”這位將軍非常堅定地說道。

不過他的這一招兒確實有用,二十多萬北美軍分三批日夜不停地輪番進攻,第一批攻不下來第二批上,就算天黑打着照明彈也不停,而且就在進攻的第三天,一個英國集團軍也加入了戰場,英軍指揮官非常贊同布利斯中將的戰術,加上他們以後進攻的美英聯軍分成了五組,不但攻擊強度增加,攻擊間隔也越來越短,因爲人數上的劣勢,得不到休息的奧地利人終於撐不住了。

事實上在這樣的進攻面前他們還能撐住已經很令人敬佩了,他們的敵人可以輪番休息,他們可不行,車輪戰雖然不光彩,但卻也是最有效的,再好的士兵連續幾天沒法閤眼,甚至連吃飯連撒尿都只能就地解決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效作戰的,到最後甚至有士兵在戰鬥中因爲疲勞而猝死的,至於一邊開槍一邊睡着的情況比比皆是。

就這樣近四十萬美英聯軍用十八萬人的傷亡,終於用了六天時間攻克貝爾格萊德,斐迪南大公率領殘餘不足一萬奧地利軍黯然渡過多瑙河,而就在這座決定協約國命運的城市陷落後的第二天,中國歐洲軍團,也終於登上了繼續前進的列車,不過也就是在這時候,貝爾格萊德之戰還在進行中時就已經南下的北美第四集團軍和英國第十五集團軍在塞爾維亞南部山區完成了佈防。

中國歐洲軍團進入奧匈帝國的大門被堵死了。

就在同一天,美英聯軍前鋒到達波茨坦,並且在這裡和威廉皇儲親自率領的德軍交火。

“和談?開什麼玩笑,這纔剛開始呢,你們不會覺得就你們那幾個集團軍就能在巴爾幹半島上擋住我吧?五十萬人不夠大不了我再送五十萬人過去,還不夠我再送一百萬,兵力不夠大不了我擴軍而已,中國有五億多人口,動員個一兩千萬還是很輕鬆的,至於德國那裡,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算你們打下柏林又能怎麼樣?德皇陛下完全可以找個戰時陪都繼續堅持抵抗,只要我們的大軍打過去勝利還是他的。”北京的皇宮內,楊皇帝高傲地對英國政府的密使,英國駐日本公使說道。

“當然,我這個人還是愛好和平的,真要停戰也不是不行。”緊接着他又說道。

“陛下的條件是?”英國駐日本公使忙問道,實際上他也知道現在就求和早了點,如果能夠打下柏林就比較合適了,不過英國國內的政客們實在等不及了,他們迫切需要知道楊豐的底線,以前那種形勢下肯定沒有資格討價還價,但現在就有資格了,再說就算不成做個試探也是好的。

“很簡單,”楊豐走到地圖前說道:“從蘇伊士運河開始算,往東整個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所有英國殖民地和英聯邦成員國全部交給中國,我們已經拿下的印度,馬來亞,我們還沒拿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非洲的南非,這些統統都是中國的,至於非洲其他地方的英法殖民地這個由德國和奧匈帝國分配。”

“這不可能,陛下,我們是帶着誠意來的。”英國駐日公使驚叫道。

“我也是很有誠意的,既然是這個世界的重新洗牌,那就得有個洗牌的樣子,你們原本不過就是一個英格蘭,其他也不過是你們搶的,現在交出來有什麼大不了?再說不是還給你們留着愛爾蘭了嗎?而且這只是你們英國需要交出的,你們的盟友俄國必須把伏爾加河,裡海以東所有領土全部割讓給中國,另外還有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以及阿拉斯加和美洲的殖民地。”

“陛下,您的條件不僅僅是讓人無法接受,簡直可以說是無法忍受,大英帝國是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停戰條件。”英國駐日公使很堅定地說道。

這個條件都不用交給國會討論,他直接就可以確定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這樣英國還有什麼了,所有殖民地全沒了,英國不過就還剩一個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而且愛爾蘭人這時候還在鬧事,這也就等於英國永遠退出了爭霸的舞臺,變成一個既沒有資源也沒有市場的小國,用不了幾年就自己餓死了,答應這個條件就等於自殺。

印度,東南亞無話可說,這些都已經落在中國手裡了,誰也不會把到手的東西讓出去,但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南非這就完全是癡心妄想了,這些地方根本不是印度東南亞所能比的。在那些地方英國是殖民者,但卻不是真正的主人,而這些地方不一樣,這些地方英國移民是主體,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這三個地方加起來人口就得一千多萬,哪怕英國本土不出兵支援,也不是中國人想拿下就能拿下的,現在想憑着一張嘴就要過去那簡直笑話。

“公使閣下,您不是貴國國會,接受還是不接受,您是無權做決定的,希望您儘快把這個條件轉達給貴國首相閣下,我和中國政府還有人民可是非常有誠意的,我們希望結束戰爭,但得是以我們的方式結束戰爭。”楊皇帝高傲地說道。

第268章 毒害世界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314章 紐約之戰(四)第587章 傳奇第313章 紐約之戰(三)第227章 美國人的軍火採購第70章 租借第117章 東京條約第500章 畫餅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648章 印度皇帝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184章 巴林塔瓦克的怒吼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27章 速度紀錄第614章 重錘第322 布爾人的軍火問題第642章 暗流第58章 剪辮子第554章 水缸炮第37章 海盜第141章 軍神之死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452章 長矛魚雷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446章 泥足深陷第534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77章 給德國人的禮物第635章 待宰羔羊第427章 英國參戰第151章 潰敗第259章 美國的恥辱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516章 貸款第292章 洛杉磯第103章 日軍的要挾第166章 少年英雄第237章 混亂的雨夜第667章 絕戶計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508章 都跳出來第161章 另立新君第615章 炸彈之母第570章 阿拉木第233章 試驗田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271章 加勒比海共同防禦條約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45章 哭泣的科威特第55章 成歡之戰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671章 人們的力量第296章 登陸莫比爾第283章 舊金山第356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186章 用心險惡第658章 白衛軍第349章 王城之戰第637章 勢不可擋第29章 大津事件第344章 毒計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208章 可憐的光緒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358章 政治家的本質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503章 意大利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3章 柴油機第360章 職業革命家第489章 倆小時最後通牒第228章 志願軍第215章 威克島第331章 美洲佈局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481章 地獄魔火第612章 南非國王第100章 允或不允第673章 圍城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15章 威克島第301章 僵持第535章 瓜分世界第373章 吞併越南第98章 血戰東京第20章 圈地美利堅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33章 帝國石油第539章 星條旗落下第329章 意外事件第533章 聖彼得堡慘案第350章 抗議
第268章 毒害世界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314章 紐約之戰(四)第587章 傳奇第313章 紐約之戰(三)第227章 美國人的軍火採購第70章 租借第117章 東京條約第500章 畫餅第238章 檀香山的戰火第648章 印度皇帝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184章 巴林塔瓦克的怒吼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27章 速度紀錄第614章 重錘第322 布爾人的軍火問題第642章 暗流第58章 剪辮子第554章 水缸炮第37章 海盜第141章 軍神之死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452章 長矛魚雷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446章 泥足深陷第534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77章 給德國人的禮物第635章 待宰羔羊第427章 英國參戰第151章 潰敗第259章 美國的恥辱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516章 貸款第292章 洛杉磯第103章 日軍的要挾第166章 少年英雄第237章 混亂的雨夜第667章 絕戶計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508章 都跳出來第161章 另立新君第615章 炸彈之母第570章 阿拉木第233章 試驗田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271章 加勒比海共同防禦條約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45章 哭泣的科威特第55章 成歡之戰第194章 國際監督部隊第671章 人們的力量第296章 登陸莫比爾第283章 舊金山第356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186章 用心險惡第658章 白衛軍第349章 王城之戰第637章 勢不可擋第29章 大津事件第344章 毒計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208章 可憐的光緒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358章 政治家的本質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503章 意大利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114章 亂臣賊子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3章 柴油機第360章 職業革命家第489章 倆小時最後通牒第228章 志願軍第215章 威克島第331章 美洲佈局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481章 地獄魔火第612章 南非國王第100章 允或不允第673章 圍城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15章 威克島第301章 僵持第535章 瓜分世界第373章 吞併越南第98章 血戰東京第20章 圈地美利堅第353章 楊皇帝的憤怒第33章 帝國石油第539章 星條旗落下第329章 意外事件第533章 聖彼得堡慘案第350章 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