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印軍 印度第4師就這樣的完了

利用戰前的空閒時間,耿直把空降一團團長李富恩和副團長劉峰叫到自己的指揮車上開了一個短會,重點研究一下西里古裡的東面防禦問題。

空降一師的1連,2連在消滅了西里古裡郡的印度抵抗力量,佔領了這個縣城以後。面臨最重要的任務都是要建立穩固的防禦陣地,阻擊從印度東北部的來犯之敵,保證空降一師3連4連在薩克蒂加大橋和5連6連在希爾卡爾公路大橋的後翼安全。但是面對20多公里的防線,加上印度人民解放軍的300多人也不到700人,要防守20公里的寬大正面這的確是不可能的。只能保重點地區,阻擊大股重裝備的印軍,但小股印軍的滲透到守橋的4個連隊後面也是很要命的。當初的戰役方案是有2000名孟加拉國人民解放聯盟的戰士前來協防,但由於印軍在印巴邊界的異動,是這本來應前來協防的2000名孟加拉國人民解放聯盟的戰士被牽制的死死的,如果印軍強行通過東巴基斯坦,空降一師切斷西里古裡走廊也變的沒有意義了。

三個人研究了一氣,沒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耿直最後說:“這樣,老李和我那邊各抽出一個排,開着戰車巡邏,一些無人防守的地方多設置些地雷,1連,2連和印度人民解放軍在西里古裡縣城構築各種防禦工事加大縱深,做好了和印軍進行巷戰的準備。一會我把這兒的情況向鄧峰司令員做個詳細彙報,他肯定會有辦法。”

李富恩點了點頭說:“也只能這樣了”

耿直看了看劉峰也沒什麼意見說:“好了,散會!”

在當雄機場的西藏兵團指揮部裡,鄧峰時刻關注着印度戰場情況的變化,他對整個戰場的形勢感到非常的滿意,可以說一切都是按計劃進行,印軍比想象的還要弱的多,反應也十分緩慢。但讓他感到不放心的就是耿直空降一師的那1000多名官兵的安危。遠離後方獨作戰,對他們的支援只有通過東巴基斯坦進行,原定的孟加拉國人民解放聯盟派2000人和耿直的空降兵協防西里古裡,由於印軍南方軍區的牽制也沒有到位。防止印軍從東巴基斯坦強行通過和切斷西里古裡走廊一樣重要,西里古裡走廊那只是理論上的,戰爭打的你死我活時誰還會考慮邊界不邊界呢。從東部調動部隊對空降一師進行增援最快也有3,4天,從西部派第6集團軍增援就更說不準了,中間隔了600多公里,還要穿越印度的三個邦,幾萬印軍的防區......現在他對自己同意耿直的這個空降計劃感到有些後悔。下一次可在也不能幹這種冒險的事了。那可是活生生的1000多條生命呀,可做不得實驗。

他思忖了一會,對作戰參謀劉盈中校說:“給大爲發份電報”

劉盈心痛的看了一眼鄧峰有些憔悴的臉什麼也沒說,迅速的拿起了筆和紙。

“西隆,印工委,李大爲:

令楊光率海軍陸戰1師一部和印度人民解放軍中央警衛團,在21日以前佔領波比爾地區,阻斷印東部軍區第4軍,第33軍向西印度突圍的交通線。避免空降一師耿直所部在西里古裡兩面作戰,這是他們所無法承受的。令孟加拉國人民解放聯盟嚴守印巴邊界,防止印軍強行越界。並全力支持耿直所部(此事要由印工委同志專人負責不得有誤)如發現印軍在東部突破可令空降一師耿直所部向東巴基斯坦撤退。張國華東線部隊將在22日拂曉對提斯浦爾印軍第2師發動進攻。令印度人民解放軍第一師在22日前完成對提斯浦爾攻擊準備,與張國華所部南北合圍印軍第2師。

鄧峰 1956年4月19日22時25分

劉盈重複的唸了一邊記錄,鄧峰在記錄上籤了字。隨後又對劉盈說:“ 另電告耿直,如發現印軍大股部隊從東部突破至西里古裡,可放棄原定任務,向東巴基斯坦撤退,不得戀戰。”

4月20日凌晨4時,楊光帶領從東巴基斯坦吉大港登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一師1000多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和6000多名印度人民解放軍中央警衛團的指戰員,在10輛“摧毀者”坦克。10輛“突擊者”輪式裝甲車,10輛122毫米“暴風雨”40管自行火箭炮的支持下,經10個小時的激戰,一舉攻破了距西隆市100公里的古瓦哈提市,消滅了印軍第33軍27山地師第11旅6500多人,隨後在古瓦哈提市留下兩輛裝甲車和2000名印度人民解放軍清理殘敵,維持秩序。又馬不停蹄沿着31號公路向北挺進,對距古瓦哈提20多公里的波比爾發起了閃電的攻勢。同時對該地區的無線電信號進行了電磁干擾。經20分鐘戰鬥消滅印軍守軍1個連150多人,佔領了波比爾鎮,封鎖消息。

波比爾鎮地處布拉馬普特拉河衝擊平原,是印度東部通往印度西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印度31號公路和51號公路在這裡連接同時也是新賈佩裡鐵路和這兩條公路的交匯點。波比爾鎮南面10公里是布拉馬普特拉河也就是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北面是與喜馬拉雅山相連的丘陵,波比爾鎮是印軍西進的必經之地。

21日下午14時,普拉沙德少將命令,擔任先頭部隊的印度第4 師下轄步兵第5旅庫馬盎聯隊第4營,第5營,第6營3600多人,乘一列30節悶罐列車,向西裡古裡走廊進發。務必於23日拂曉,開始攻擊西里古裡,以和南部軍區的印軍第9步兵師及中央軍區第三重裝甲師第3團東西對攻,消滅在西里古裡的中國傘兵部隊。

根據鄧峰的部署,我軍決心在波比爾地區全殲印軍第4師。楊光率部到達波比爾後立即選擇陣地,立即開始搶修工事,時間緊,各陣地採用輪班作業,晝夜奮戰,南亞共產黨組織動員了當地的民兵和民工,參加構築工事,按要求構築了塹壕,輕重火器掩體,開設了指揮所、觀察所、救護所,還構築了預備掩體。主要發射點均鋪由鋼軌和2層200毫米粗的樹木搭建,上面蓋土達1米以上。部分掩體構築了避彈掩所和貓耳洞。

海軍陸戰一師和印度人民解放軍警衛團還在51號公路和新賈佩裡鐵路部署了伏擊陣地。經過一晝夜的奮戰,主要陣地工事初具規模。在波比爾鎮城北面有一個相對高度只有53米呈東西走向,長約1公里寬約600米的小高地,這是陽光的指揮部也是海軍陸戰一師防禦的重點,這個小高地雖說不高,但是這個地區的最高的制高點,它可控制這塊雅魯藏布江衝擊平原,扼制新賈佩裡鐵鐵路和51號公路的交匯點。在平原地區印度人民解放軍中央警衛團用了600多條麻袋堆集了30多個火力發射點,各火力點由塹壕連接。

印度人民解放軍中央警衛團是隻鄧峰親自組建由楊光直接領導的絕對主力部隊,隸屬印工委,整個團的裝備和中國現役部隊裝備是一樣的,當然待遇也是和中國部隊一樣,是印度人民解放軍中的特種部隊,戰鬥力十分強悍,平時負責印共(毛主義)中央,中央軍w主要領導人和印工委的安全保衛工作。

普拉沙德少將原以爲中國人和印度解放軍經過10多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剛剛攻克古瓦哈提地區,經過一場大戰最少要整修三天。儘管和波比爾地區守軍的無線電聯繫不上,但他斷定波比爾地區不可能有中國人和印度人民解放軍。就是有兵力也不會大,充其量也就是擔任警戒任務的一些小股的印度共產黨游擊隊,奈何不了自己的大部隊。所以在送走了第一列火車後,自己也登上了第2列火車。令炮兵第四旅旅長拉易庫瓦辛格准將組織後面的1000多人的輜重部隊乘汽車隨後跟進。

21日下午17時,印度第4 師下轄步兵第5旅庫馬盎聯隊第4營,第5營,第6營3500多人乘坐的長長的悶罐列車,出現在海軍陸戰一師和印度人民解放軍中央警衛團預設在新賈佩裡鐵路的伏擊陣地前。10輛122毫米“暴風雨”40管自行火箭炮按事先設定的射擊單元,只等着設置在鐵路上的地雷爆炸後開炮。各車的炮班長都把手放在了發射器按鈕的上。

楊光緊盯着在米軌鐵路上疾馳的長長的列車,當他看到列車通過了自己設定的第一個標置後,他把右手的食指放在了地雷起爆器的按鈕上,進入第2個標置時他像用狙擊步槍狙擊敵人時一樣,果斷的按下了起爆器的按鈕。

“轟”的一聲巨響,伴隨着濃煙烈火整個蒸汽機車被掀飛了起來,後面拖帶的30節車廂強大的慣性把列車的中間拱了起來,然後重重的翻滾到路基的下面。與此同時幾乎10輛122毫米“暴風雨”40管自行火箭炮的各車炮班長同時按下了發射器按鈕,每車10發其中夾雜4發凝固汽油彈一次急速齊射,100火箭彈象冰雹一樣覆蓋了整個印軍翻車的現場,100火箭彈羣爆效應體現的淋漓盡致,如同一座爆發的火山,不斷的向上噴涌着濃煙烈火,中加夾雜着印軍官兵破碎的屍體殘肢和車廂的碎片,在火箭炮彈爆炸聲中被高高的拋向天空,場面頗爲壯觀。

楊光在朝鮮順川隘口戰役中曾親身體會到過美軍100多門火炮猛烈的炮擊自己所在的陣地,深知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但猛烈的程度遠遠的低於這次羣爆。他站在小高地上的掩體中強烈的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他看到整個印軍被顛覆的列車短短的500米現場被炸成一片火海,除了濃煙夾着烈火滾滾的衝上天空外,還不斷的向四周翻滾擴散外,根本就看不到翻在路基下的車廂和原來的鐵路。整個被籠罩在大火之中。

楊光“嘿,嘿,嘿,”的笑了笑,吐了口唾液,自言自語的說:“這仗還用打嗎?”他的腦海中又出現了在朝鮮順川隘口自己火燒美軍的情景和生理反應,他的鼻腔中又充滿了那令人作嘔的烤人肉的味道,他不斷的的吐着口中的唾液。他搖了搖頭心裡想,“這不是在打仗,這是在屠殺,這些對列強伏首貼耳奴性極強,對中國又妄稱自大的不自量力的阿三隻能成爲被屠殺的對象。殺的越多他才越和你沒脾氣。”想着想,“呸”他又不自覺的吐了一口。這個戰爭的後遺症恐怕真的要伴隨他的一生了。

冒着瀰漫硝煙和焦臭味100多名印度人民解放軍戰士,端着51式自動步槍,向熊熊燃燒的火海走去。他們不是在衝鋒打仗,只是上前去看看轟炸的效果,看看有沒有能在這種環境中還能活着的倖存者。沒有一個人走出這片火海......

一個小時後,當印軍第4師師長普拉沙德少將乘坐的第2列悶罐車到達距第1列列車被襲的現場5公里的地方,在機車上進行瞭望的一名中尉從車廂上串了過來報告說:“前面發現大量的濃煙,是否停車?”普拉沙德少將皺了皺眉頭說:“停車,派個人前去偵查一下,看看怎麼回事?”那名中尉轉身又返回了機車去傳達普拉沙德少將停車的命令。

此時的普拉沙德少將似乎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普拉沙德少將和滿載着第4師官兵的悶罐車慢慢的停在了距第一列列車被襲的1公里的鐵路上。

普拉沙德讓隨行參謀帶上望遠鏡匆匆忙忙的爬上了悶罐車廂頂上,舉起望遠鏡,他幾乎不相信他在望遠鏡中所看到的一切,這列列車七扭八歪躺在路基下的車廂燒的只剩下支離破碎的龍骨,在這些殘存的龍骨框架中疊攞着一堆堆還在燃燒的不規則的人體炭塊,從這些焦黑的屍體上冒出濃濃的油煙,濃煙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焦臭味在一公里外就可以聞到。他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氣,“難道這就是自己的第5旅庫馬盎聯隊的第4營,第5營,第6營3600多英勇的戰士嗎?”面對這人間地獄般的情景。他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不過楊光帶領的這支部隊很快的就讓他相信了,這一必須相信而且要必須接受的殘忍的事實。

就在第2列悶罐車慢慢停下來的時候,設在高地山的炮兵觀察所,馬上就測定出這列掛了30節車廂的列車的座標方位。並把各節車廂的座標方位報告給各自行火箭炮車。

這次自行火箭炮分隊帶隊的是海軍陸戰一師火箭炮團的高團長,他是參加過蝴蝶島戰役和解放臺w戰役的老炮兵連長,接到目標方位後,他隨即下達的射擊口令是:“各車注意:每車負責3節車廂,從1號車開始依次向後排,每車10發齊射,裝填鋼珠高爆殺傷彈和凝固汽油彈各1/2,10車齊射裝填,各車裝填好後報告。”

各車炮班長與瞄準手和方向盤手密切配合迅速的調整好基準射向並快速的裝定,標定表尺和方向分劃;各炮班長檢查裝定的諸元,各炮炮手們迅速調整裝填完炮彈......

接到各車準備完畢的報告後。高團長對着送話筒大喊一聲“發射”

“嗖.嗖.嗖”一發髮帶着長長尾焰的122毫米鋼珠高爆殺傷彈和凝固汽油火箭彈兩彈一組搭配,以5米一個標點,進行了一次齊射,對這列列車進行了一次絕度飽和式的轟炸。每平米鋼珠密度到18粒,10米一枚凝固汽油彈。

普拉沙德少將信與不信對他來說以沒有是絲毫的意義了。因爲他和他這次同車的4000餘名屬下一樣,都成了烈焰中的蜂窩煤。7000多名印度第4師的官兵就這樣的被炸死和燒死在這兩列60節悶罐車的車廂了。

這一切怪不了楊光他們使用的手段殘忍,要怪這隻能怪他們的軍事素質太低,對中國武器性能瞭解的太少,他們對戰爭的認識和中國人比起來相差的太遠太遠。

“真不明白印度這個也具有幾千歷史的古國,這幾千年都幹了點什麼?除了整出了個瑜伽還有喝尿的文化在沒聽說有什麼是他們發明的。”楊光十分鄙視的想着:“如果他們能在更遠一點的地方停車,如果他們停車後馬上下車疏散,如果他們......戰爭沒有“如果”這些虛擬的假設,一切經驗教訓都必須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來換取,但願這些印度人能記住這次教訓,在下一次有點長進。”

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36章 基地戀情一第155章 神鳥下蛋了第357章 大國面子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32章 搗巢行動-第77特遣艦隊沉沒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221章 陷阱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234章 打進海蘭泡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324章 蘇聯太子黨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四十二章第91章 軒然大波.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97章 雷霆行動第125章 飛兵突襲明陽山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171章 印度第7旅的覆滅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24章 撒網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76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四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6章 戰前會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23章 叛國者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33章 95航母艦隊沉沒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22章 安東會晤第98章 雷霆的炸點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259章 制裁蘇聯
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54章 總理視察(一)第一百一十二章第136章 基地戀情一第155章 神鳥下蛋了第357章 大國面子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92章 雛鷹展翅一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68章 破冰之旅二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348章 腰斬“惡漢”第366章 大亂——大治第237章 無敵戰士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305章 中國文物保護委員會第32章 搗巢行動-第77特遣艦隊沉沒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94章 中國能源戰略部署第63章 金日成密訪北京第221章 陷阱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214章 蘇共中央主席團特別會議第50章 飄落的星條旗(一)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132章 中國硅谷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160章 南亞共產黨同盟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272章 停火進行時第234章 打進海蘭泡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324章 蘇聯太子黨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四十二章第91章 軒然大波.第312章 二駿回家第97章 雷霆行動第125章 飛兵突襲明陽山第99章 雷霆的炸點二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62章 撲朔迷離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171章 印度第7旅的覆滅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224章 撒網第135章 藍天現代化農業示範區二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216章 黨內有派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41章 隘口血戰(五)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281章 蘇聯民族解放陣線第334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白宮會議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306章 空前浩劫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197章 夜色行動第106章 接收琉球羣島第264章 溝通管道第143章 崛起的中國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76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四第72章 中美備忘錄二第164章 與赫魯曉夫的會談第51章 飄落的星條旗(二)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60章 百年血恥三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247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70章 中國的核心利益第26章 戰前會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178章 攻佔新德里第349章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第223章 叛國者第180章 南亞人民共和國第251章 不朽軍魂第33章 95航母艦隊沉沒第一百一十七章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90章 大國政治(四)第22章 安東會晤第98章 雷霆的炸點第42章 隘口血戰(六)第356章 《中美海洋協議》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89章 大國政治三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189章 新的任務第259章 制裁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