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制裁蘇聯

在蘇聯發射這枚8K14內爆式的核彈頭導彈在瑞維亞戈拉鎮爆炸1個小時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馬上做出了應急反應,派出了遠東兵團防化兵的一個連,和5名戰地記者,穿上了全套的防輻射防護裝具,帶上防護眼鏡,從喬巴山市乘坐15架“力士”直升機緊急前往瑞維亞戈拉鎮。立即對那裡的核爆情況進行檢測。並在鎮的北面10公里的上風口處建立了《2,16核襲擊事件搶救中心》,對尚存的中蘇雙方受害人員進行全力的搶救。

5名戰地記者對這整個現場進行了實況錄像,拍照,和文字記錄。

中國政府在蘇聯對瑞維亞戈拉鎮發射原子彈爆炸135分鐘後,發表了《告全世界人民書》。

《告全世界人民書》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電波,瞬時把蘇聯的這一卑鄙的核襲擊行爲和中國政府對此事件的態度告知了全世界。

聯合國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國家的政府以及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北京時間,公元1959年2月16日上午,11時29分43秒,蘇聯當局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使用原子彈對中國設在克拉斯諾卡緬斯克市西面的瑞維亞戈拉鎮的一個蘇軍戰俘營發動了反人類的核襲擊。

這次襲擊是由駐紮在克拉斯諾卡緬斯克市西北第第90摩托化步兵師戰術火箭連的一輛2П19履帶式火箭發射車發射的,這次行動的具體指揮者是蘇聯後貝加爾軍區第第90摩托化步兵師師參謀長彼得洛夫斯基大校和蘇聯後貝加爾軍區第第90摩托化步兵師戰術火箭連連長霍洛斯加剋夫少校;這種8K14型導彈所攜帶的8Ф14-269A核彈頭是由蘇聯設在克拉斯諾卡緬斯克市西北山脈的蘇軍編號Раета215核彈儲存倉庫所提供。

這次襲擊共造成了3585人的傷亡,其中包括513名中國蘇軍戰俘管理人員,1583名蘇軍戰俘以及1489名居住在瑞維亞戈拉鎮的蘇聯平民。直接死於這次核爆炸光輻射、衝擊波的以及貫穿核輻射的有275名中國蘇軍戰俘管理人員,1028名蘇聯戰俘以及691名居住瑞維亞戈拉鎮的蘇聯居民。還有238名中方的蘇聯戰俘管理員,555名蘇聯戰俘以及798名蘇聯平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核輻射的殺傷和放射性沾染。

對於蘇聯當局這種置國際輿論而不顧,公然發動核戰爭歇斯底里的行爲,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嚴厲的譴責。爲此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最強烈的抗議和最爲嚴厲的警告,蘇聯政府必須對這一公然發動核戰爭的行爲負完全的責任,並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後果。

中蘇邊界問題本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這一惡果是沙俄政府侵略和擴張政策造成的,蘇聯現政府和廣大的蘇聯人民本不負有任何責任。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主張,兩國政府應該通過同志式的友好協商,按照列寧曾宣佈的兩個《加拉罕對華宣言》的原則和平解決這一問題。可是蘇聯政府完全繼承了沙皇俄國的侵略擴張政策,一意孤行、多次的拒絕中國的這一合理的要求,挑起了這次中蘇邊界戰爭,並在戰爭中首先使用核武器,對中國人民發動了可恥的核戰爭。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惜每一分鐘的和平時光。中國不希望戰爭,更不希望核戰爭,但中國人民絕不害怕戰爭,更不害怕核戰爭。中國政府鄭重的警告蘇聯當局,不管你們發動什麼戰爭,用MZD思想武裝起來的5億中國人民絕不會屈服,決心奉陪到底你們可以發動任何形式,任何規模的戰爭,但以什麼形式,什麼規模,什麼時間來結束戰爭,就由不得你們了。

在此,我們再一次的重申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中國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爲了防禦,在中國核心利益受到嚴重侵害的情況下,在中國政府和人民努力用和平方式和運用常規武裝力量不能制止這種侵害行爲時,中國將動用核武裝力量制止這種對中國核心利益的侵害行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將保留對蘇聯全境進行核反擊的權利,中國人民有決心,有能力,以徹底解除蘇聯對中國和對世界的核威脅

怕什麼來什麼,而且這一切來的太快了如果說全世界被蘇聯的這一愚蠢的行徑嚇呆了,但很快又被中國這一嚴厲的聲明嚇醒了。

保留對蘇聯全境進行核反擊的權利,那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整個歐洲將籠罩在覈陰霾之中。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懷疑崛起的中國不行使這個核反擊的權利,沒有人懷疑中國是否具有摧毀蘇聯核武器的能力。

西方各國所有的政要們腎上激素加強,面色蒼白,心動過速。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必須制止中國這種理所應當的核反擊。

怎麼制止中國這種再正常不過的反擊呢?當然不能對中國象後世那樣恐嚇、威脅加制裁。唯一的辦法就是和中國聯合起來向蘇聯施壓,給中國足夠的好處,滿足中國的要求,讓中國人消氣。

什麼叫得道多助?什麼叫和有錢的強人沒毛病?

向中國捐款捐物,西方各國政府在知道這件不幸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派出最精幹的救援隊,最權威的核放射專家組成的醫療隊。中國一再表示不需要。不需要也給,也派,拿出最大的誠意,死皮賴臉直到中國同意爲止。

太感人了,來吧多多益善。中國敞開了大門,並在瑞維亞戈拉鎮周邊成立了世界性的放射性沾染防護中心。

所有的國際輿論以中國每天的新聞發佈會的基調爲主線,對原子彈的受害者表示最大的同情,對這次核災難的製造者表示最大的譴責,中對國表示最大的支持和聲援。

什麼叫失道寡助?什麼叫柿子先挑軟的捏?

核爆的第3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英國,法國,日本等國關於對蘇聯實施全面的制裁的提案,並一致通過。怎麼制裁當然是越狠越好。狠到讓中國這個受害者,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爲止。

蘇聯糧食緊張,不夠吃,要想買糧。

不賣,堅決不賣

“什麼?餓死人了”

“餓死人,也不賣”

“什麼?多給錢?”

“少廢話,糧食是屬於戰略物質,給多錢也不賣。”

“什麼時候賣呀?“

“什麼時候把佔領的領土還給中國,什麼時候中國心順了什麼時候賣”

所有糧食出口國異口同聲。

“**不賣我找社會主義國家的小兄弟。”

小兄弟也是一臉苦像,“老大哥,沒辦法,糧食都叫中國的飼料廠全部統購了,都不容易,總不能讓中國養殖的那些豬餓着吧,怎麼說那也是生命不是。要珍愛生命呀。”

想買橡膠,

“不賣價格高一倍?就是高10倍也不賣所有現貨全部讓中國,美國,歐洲包了,再說現在是制裁期間就是有也不能賣你們。”

“期貨也行。”

“買期貨你上中國山南特區橡膠期貨交易所。那裡有。”

蘇聯陷入了空前的孤立。這顆原子彈放的損失太大了。就是蘇聯的老百姓都想把這個放原子彈的人碎屍萬段。

原子彈從本質上說還是個紙老虎,在這一點上最高首長看的很透徹。核武器的最大的作用是在發射架上的時候。

就其原子彈的威力來講1顆5000萬噸級原子彈爆炸其破壞半徑也不到200公里。但就全局來說是不是起決定性作用呢?這就要看怎去看待這個問題了。大家都以爲,美國對日本放兩顆小原子彈,日本就投降了,其實這是個大誤解。美國的這兩顆原子彈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原子彈對於一個局部的戰場的殺傷力和破壞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它的四大殺傷力和破壞力也是所有的常規武器不能比擬的。但原子彈爆炸是有規律的,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防護的,採取正確科學的方法可以大大減輕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威力。

原子彈爆炸時所產生的光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這三種殺傷力雖來勢兇猛,殺傷力和破壞力極強,但都是以直線傳播,都是在瞬間起作用,只要隱蔽在堅固的工事內,穿戴防護裝具,不讓皮膚暴露在外,就能對其進行有效的防護。而且在山區的作用就更小,當然如果在沒有準備,不按科學辦事的情況下,在覈爆面前任何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戰鬥精神都是沒用的,再強大的生命力都會消失在轉瞬之間,這一點是毫無疑議的。

對於核武器的第4種殺傷——放射性沾染。這種是最可怕的,放射性沾染對人的傷害具有潛在性和長期性。與前三種殺傷力相比,具有潛在性和長期性的特點,被稱作是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因此,預防放射性沾染難度很大。受沾染的人員當時看似未受傷害,但由於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放射性沾染,都會或遲或早、或多或少的表現出放射性後遺症,會給後來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一部分人會出現耳聾,患有肝病,皮膚病,心腦血管、腸胃、中年癡呆症、惡性腫瘤等方面的疾病,同時也會出現失眠、脫髮和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機能嚴重失調等症狀。死亡率、早逝率、患病率都明顯的高於其他人羣。

但這是天塌大家死的事,在這種殺傷面前,沒有勝利者。這種傷害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對等的。你打我,我也可以打你。而且帶有放射性物質的核灰塵是隨風,隨水漂移的,最後受害的不光是自己的對手,而且也包括自己。

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戰爭的最終目的不是爲了毀壞資源,而是爲了最大限度的佔有資源。除非是那些爲了想毀滅這個地球,爲戰爭而進行戰爭的人之外,其餘沒有人會這樣幹。

所以原子彈這個東西,更多是政治家們手中的一種工具,主要的作用是用來嚇唬人的。是以核威脅爲手段,從而達到核訛詐的目的。至於能不能到達這個目的那就看政治家的政治手段和火候的把握了,再有就是要嚇唬的對象。最高首長在這一方面絕對是爐火純青技高一籌。他老人家不但不怕被人嚇唬,嚇唬起別人來還是絕對有一套的。

最讓赫魯曉夫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還沒等赫魯曉夫在適當的時候要和“中國同志”通氣,中蘇這場邊界戰爭本來自己認爲能夠控制在蘇聯的亞洲部分的常規戰爭的這場大戲,就被後貝加爾軍區90師的彼得洛夫斯基大校和火箭軍的霍洛斯加剋夫少校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給搞砸了。看完了中國政府的《告全世界人民書》後,恨得赫魯曉夫把牙咬的嘎嘎作響,他馬上通知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謝列平把這兩個傢伙的親戚朋友都抓起來,嚴格的審查,看看是誰指使他們這樣乾的?

赫魯曉夫真切的感到,戰爭中的偶然因素真是太多了。這顆原子彈放的讓本來就已經,十分糜爛的局勢,變得更加的不可收拾。可是誰能想到戰爭一開始,蘇軍就被中**隊這些讓人感到眼花繚亂、摸不清頭腦的戰術打法打得一塌糊塗。上上下下全亂了套,蘇軍的各部隊,各自爲戰,戰場完全失控。

蘇軍規模、裝備上的數量優勢完全喪失殆盡,中**隊似乎看不見摸不着,而且又無處不在。戰鬥力無比強悍,很多秘密不爲人知的武器讓人防不勝防。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第259章 制裁蘇聯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224章 撒網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165章 紅頭阿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97章 雷霆行動第77章 臺灣問題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312章 二駿回家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150章 珠峰下的暗流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138章 大裁軍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27章 戰前會二第167章 領土問題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83章 特種兵學校2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30章 全國解放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355章 這頓飯吃的有點累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80章 戰友情第77章 臺灣問題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331章 讓我們用大炮來決定這一切吧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
第259章 制裁蘇聯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318章 巨龍騰飛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338章 東海風雲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224章 撒網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23章 惟我彭大將軍第255章 “ 箭”指何方第165章 紅頭阿第13章 密談 周邊關係1第78章 關鍵是船一第84章 百業待舉一第323章 文化征服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179章 向恆河平原進軍第97章 雷霆行動第77章 臺灣問題第235章 消滅蘇軍45軍軍部第312章 二駿回家三十八章 隘口血戰二第198章 飛豹突擊隊第102章 傘兵的覆滅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147章 “南亞工程”計劃一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76章 宏思巨構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118章 臺灣問題兩手都要硬二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動第157章 如此下場第48章 震驚世界(四)第321章 遲來的蜜月第345章 “人若犯我,我不犯人”第201章 履行防務義務第150章 珠峰下的暗流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97章 殺雞儆猴第103章 空中擒敵(一)第215章 中蘇的抉擇第360章 青瓦臺的除夕之夜第256章 圖窮匕見第274章 蘇聯游擊隊第96章 雷霆行動計劃第227章 大戰在際第170章 東線反擊第228章 蘇聯的噩夢第39章 隘口血戰(三)第138章 大裁軍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291章 感受中國第69章 破冰之旅三第36章 南線戰事第219章 不解之謎第40章 隘口血戰(四)第27章 戰前會二第167章 領土問題第288章 試看天下誰能敵第75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三第2章 衛國軍演二第73章 艱難的索賠之路一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149章 進軍西藏第186章 石油戰略第208章 出擊圖瓦第101章 "以權謀私"第64章 中國聯大代表團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342章 MZD號出擊第100章 一鳴驚人第278章 仁義之師第347章 海底下的較量第280章 特殊的教育改造第211章 莫斯科的反應第83章 特種兵學校2第257章 原子彈真老虎的一面第71章 中美關係備忘錄一第181章 全民公決第273章 中國的貝加爾湖第254章 劫持核彈第12章 密談:核武器第268章 《中蘇停戰協定》第203章 收復外蒙第130章 全國解放第336章 中美博弈第174章 薩克蒂加大橋第355章 這頓飯吃的有點累第85章 百業待舉二第80章 戰友情第77章 臺灣問題第204章 特殊的戰鬥第367章 朝鮮黨內的問題第190章 外蒙問題第331章 讓我們用大炮來決定這一切吧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58章 龍象相遇第250章 蘇軍的西線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