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的事兒忙完之後,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月,期間,過年的時候,白御澤還來了寶源鎮一起過了一個年。
他說想要接她一起去京都過年,但是李宛青說:“等我把這邊忙完了,估計剛好春節過完,到時候,我會來京都的。”
白御澤見她堅持,也不好再說什麼,就沒再勉強她。
過完年後,春天的腳步慢慢近了。
寶源鎮的工作也忙得差不多了,這邊已經徹底走上正軌,一個過年,藥膳的分店大面積鋪開,年前的收益,簡直是爆炸了。
她現在手頭上還有不少的資金。
拿着這些錢,她決定去京都。
京都是一片還未開墾的新土地。
那裡富人多,錢流動得非常快。
不過,競爭力相對的是最大的,能不能在京都設立分部,也是最爲艱難的一步。
但是,想到白御澤那妖孽,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把這邊的工作全部交接好,李宛青對張寒生,趙彥霖以及一批新崛起的人說道:“寶源鎮這邊是我們澤青的魂,不管我去了哪裡開市場,這裡都是我們的大本營,最大的基地,不能有什麼閃失,你們都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最好不要出意外,好嗎?”
她對他們,有一定的信任基礎。
不過,澤青自有她完整的管理系統,再說,澤青的靈魂在於種子,哪怕是那一批中藥的種植,如果沒了她的靈泉水,以及紫空培育的種子,優勢根本不存在。
這些人裡,哪怕出現了作奸犯科的,也不能動搖澤青的根本。
她離開,一方面也是要開拓市場,同時,對於他們所有人未免不是一次非常大考驗。
前世,她調查過一個富商,他開了一家享譽國際的公司,一手創立,結果他去國外開拓市場,他信任的手下,竟然把整個公司給挖空了。
連帶着敗壞了公司的信譽,導致整個公司,徹底垮臺。
這種事,多不勝數。
不過李宛青一點也不擔心。
“青青,你去了京都,一定要經常想我們啊,時不時地回來看看我們,不然太沒勁了。”張寒生一臉的不捨。
他靠着李宛青,如今在寶源鎮,一直都是受人仰望的存在。
澤青的事業蒸蒸日上,每一年給鎮子帶來的稅收,那是無數富商望其項背的,難以企及,隨着這份功勞,澤青一直都是鎮子所有上層極力追捧的企業。
各種優惠政策,各種上層都會跟澤青打好關係。
連帶的,他張寒生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在鎮子裡,以前很多的熟人,見到他,都會稱呼他爲“張企業家”。
每次他貿貿然地自豪,得意,他老婆都會敲一悶棍,說道:“得意啥?人家青青都沒得意,你得意啥?好好夾着尾巴做人。”
張寒生自然明白妻子的意思,自得意滿,最容易出事的。
所以,最近有不少人想要來澤青給他塞紅包,說要幫他們的親人進澤青辦事,或者是行個方便,讓他們打上澤青的標籤,自己種植澤青蔬菜。
種種奇葩的要求,接踵而來。
但是張寒生沒有被衝暈頭腦,不利於澤青發展的事兒,他是堅決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