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江月茶樓(上)

“啪!”說書人拍了一下驚堂木,茶樓上下就安靜下來,幾近鴉雀無聲。

而二樓雅座、包廂中的客人則是低聲談笑,侍女侍候着。他們來這裡消費、娛樂並非只是爲聽書。有三兩個青年在走廊向下看。

說書人一展驚堂木,袖袍飛揚,開講道:“話說北周年間,開封府府尹包拯包龍圖大人…”

他說的是北周版本的“七俠五義”,包青天、展昭、王朝、馬漢、錦毛鼠等人的故事。

賈環聽了幾句就感覺索然無味。

文學作品在單論爽暢度上面,絕對是後世的網文稱雄。現在的話本小說,在爽點的表現手法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畢竟,純爽y文還沒有現世。

即便是金瓶梅這樣的鉅作,其實藝術成就在於對明朝市井生活的描寫,這有助於後世對明朝社會的瞭解。而金瓶梅在後宮和嗨爽上,和龍傲天、王動還是差點意思。

說書無味,賈環就琢磨起給王夫人受罰抄書的事情。王夫人的惡感倒是在其次。抄書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這件事一分爲二的看:首先,王熙鳳設計他的同時,也間接的幫他在賈府中揚名,讓他“懲治”張嬤嬤的收益最大化。

其次就是,王熙鳳占了一回上風,應該是心裡暗爽、得意,暫時不會繼續對他“追打”。

在這個寶貴的間隙時間內,他必須要抓緊時間完成他自己的賺錢計劃。以此作爲抵禦鳳姐下一次打壓的資本。

在賈府裡面,總後臺是賈母,掌權的是王夫人,王熙鳳只能算是“雙花紅棍”級別的打手。毫無意外,賈府的權貴們要遭到打壓賈環的話,王熙鳳會是“急先鋒”。

賈環輕輕的抿口茶,問胡小四,“小四,那五個小火爐子什麼時候能做好?”

說起本身的泥匠活,胡小四得心應手,胡亂的嚥下嘴裡的餅子,說:“明後天就能做好。”

賈環點點頭,“做好後立即送到二門處。我有大用。”

胡小四忙點頭,“三爺放心,我爹做好後,我一準送過去。”

正好這時說書人的故事告一段落,暫時坐下來休息。一樓大廳裡意猶未盡的聽衆們有幾人在鼓譟,“先生,再來一段。”

“就是啊,正關鍵的時候就收了場,這不是吊人胃口嗎?”

“快點,快點。”有人拍着桌子叫。

吵鬧歸吵鬧,但實際上是對說書人的認可、捧場。說得不好,誰願意緊巴巴的等着聽呢?正在休息的說書人滿臉笑容,向四周團團作揖,說了幾句場面安撫聽衆。

賈環招手,讓店裡的跑堂夥計過來,先打賞了他十幾文錢,笑道:“我想和你們店裡最好的說書人先生聊幾句,不知道小二哥方便遞句話嗎?”

跑堂夥計瘦瘦高高,收了賞錢道聲謝,熱情的笑指着五米開外正在說書檯邊喝茶休息的四十多歲說書人,說道:“這位少爺,那邊的羅先生就是我們西江月茶樓裡最好的說書先生。您稍等,我過去問問。”

賈環點頭,微笑道:“你就說我這裡有個話本想賣,請他看看。”

“好勒!”跑堂夥計熟練的一聲應着,小跑着去羅先生那裡,遞了個話。羅先生看了賈環這裡幾眼,又問了幾句話,片刻後,羅先生就放下茶碗,緩步走過來。

茶樓的佈局是方形環繞狀,中心位置便是說書檯子。二樓的包廂、雅座也是環繞在說書檯四周。羅先生一動,等候的聽衆都好奇的看着他。見羅先生走向賈環一桌:一個小孩、兩個少年、一箇中年人的組合,議論着他們什麼來路。

衆目睽睽,趙國基、胡小四、錢槐登時有些不自然。錢槐的不自然更多的是興奮。而賈環安穩的坐着。這對他而言只是小場面。

羅先生約四十多歲,一襲青衫,面白長鬚。眼睛一掃,就落在8歲大的小男孩賈環身上。他閱人無數,一眼就看出來這個讀書人打扮的小男孩是幾人中爲首的。拱手道:“這位小友請了。”

“羅先生,久仰大名。”賈環站起來寒暄,禮貌的拱手,道:“我這裡有個話本想要賣出去,請羅先生看看。”

說着就將身上帶的他修改過的三國演義遞給羅先生。

“哦?”羅先生是說書人,喜歡好的故事話本,當下好奇的接過書,一看開頭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臉色就變得有些不屑,他還以爲是新話本呢。再翻了翻,回目比市面上常見的要少,說道:“小友,三國演義的話本在市面都有,你這個刪減版的話本怕是賣不出去。”

羅先生嘆口氣,一臉遺憾的將手中的裝訂本遞還給賈環。

賈環不接,笑着道:“羅先生不妨從第五回三英戰呂布開始看起。”

羅先生猶豫了一下,見賈環神情堅定,“好吧!”便再翻了翻手中的書,這一看就沉浸進去。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一波波的高-潮接踵而來,讀起來令人暢快無比。

“好!”羅先生讀到精彩處,拍案叫絕。三國的故事,源遠流長。百姓都能說上幾句。譬如:草船借箭、火燒連營、長阪坡大戰、氣死周郎等等。很多都已經是日常俗語。

但是,做爲說書人,他太清楚故事的排序對整體效果的影響。這個精簡版的三國演義,行文毫不拖沓。一條故事主線出現,起承轉合,跌宕起伏,精彩紛呈,虎頭豹尾。讓人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好書!”羅先生這一嗓子把茶樓的人都驚動。

見衆人喧鬧詢問,羅先生從書裡回過神,意猶未盡的將書遞給賈環,道:“這位小友,我們換個地方說話。”又團團抱拳,揚聲道:“在下要處理一點私事,各位老少爺們請了。”

“好啊。”賈環微笑着起身。他對他改版的三國演義有信心。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排列順序是相當有講究的。當年曾國藩寫給清廷報告,將“屢戰屢敗”改爲“屢敗屢戰”,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現在,賈環按照現代流傳最廣泛、經受了時間考驗的三國演義版本改編出來,所獲得效果與曾文正公的報告有異曲同工之妙。

錢槐、胡小四驚訝無比的看着賈環跟着羅先生離開的背影。對視一眼,三爺厲害啊。

剛纔這位羅先生還有點傲的,現在倒是服帖。看來賣書的希望很大!

賈環帶着趙國基,跟着羅先生到穿過茶樓的正堂,到偏廳的一處小房間中落座。

小房間佈置的雅緻,牆壁上掛着書畫。春季上午的陽光從窗外透進來,空氣清新。

羅先生招呼賈環落座,互通了姓名,這才道:“賈小友,這本三國演義讀起來甚好,你是打算賣給…賣給我?”

賈環笑道:“正是。再好的通俗演義也要有人識貨。羅先生預估着我這本書能賣多少銀子?”

賈環預估着他能賣個一二十兩銀子。

周朝的貨幣體系,銀貴錢賤,一兩銀子約兌1500文銅錢,各地行情不一。按照米價折算,一兩銀子約合2016年的人民幣1000元左右。

古時候可沒有版權保護這一說法,賣書就是一錘子買賣。因而新版《三國演義》價值的價值有所削弱。

出乎賈環的意料,羅先生苦笑一聲,拱手道:“承蒙賈小友看得起。可我只是個說書人,每天只是說書餬口。買話本,力有未逮。賈小友要賣書得找我們東家。稍等片刻,我去和東家商量一聲。”

賈環微徵,無奈的點頭,“好吧。”

看情況,說書先生是依賴於茶樓生存,而不是與茶樓合作的關係。他沒想到西江月茶樓竟然是這樣的經營模式。這還是京城最紅的茶樓。

顯然,若是與說書先生合作,將其薪資與說書效果掛鉤,更能調動說書人的積極性。

隨即,賈環自嘲的摸着額頭,一不留神就想到企業經營模式等問題上。真是勞累命。還沒習慣現在的悠閒、慢節奏的生活。

羅先生離開後半天沒動靜,趙國基有點沉不住氣,看着雅緻的環境,壓低聲音道:“環哥兒,這生意會不會黃掉?”賈環的家底,他心裡有數。若是支付完一貫錢一個的小火爐給老胡頭,賈環兜裡幾乎就沒錢了。

“沒事。舅舅。我只是測試下市場。”賈環笑着說道,他的腦袋中可不是隻有三國演義這一個話本,“這裡賣不出去,我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比如:書店。”

趙國基就放心。賈環做事思路清晰,完全不像8歲的小孩。他心裡越發的敬服。

話分兩頭說。

西江月茶樓的說書人羅先生從偏廳的雅間裡出來,和相熟的一名說書人說了一聲,交代他幫忙先說一段救場,匆匆的去找少東家。

羅先生問了幾個小廝,進了茶樓二樓東面的“西”字包廂。

包廂寬敞,佈置的精美。一套桌椅居中。牆壁上的字畫出自本朝名家手筆。隱隱的有說書的聲音傳來。安靜幽雅。

少東家和一名四十多歲的白淨中年男子在一起說話、品茶。談得當然是和書香無關的統籌生意。

“喲,羅先生來了。”西江月茶樓的老闆姓林,少東家林心遠是林員外的二兒子,今年十六歲,是京師順天府宛平縣童生。經常來茶樓走動。

羅先生本名叫羅天瑞,他是過了縣試、府試的童生。只是年紀大了,無意科舉,轉行做了說書養家餬口。

科舉盛世,但凡是讀過書的人就可以稱爲童生。但真正的童生實際上是指縣試、府試兩關的讀書人。

因而,羅天瑞這位真童生在林心遠這位假童生面前很有些面子。

羅天瑞向少東家林心遠行禮,見少東家沒有繼續談話的想法,就知道是避諱他,便說道:“少東家,樓下來了位小友。他帶來一本改編的三國演義,想要賣給我們茶樓,我來請少東家定奪。”

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謝、何交替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欲借一物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黑夜獠牙第四百六十章 整風運動(上)第一章 賈府庶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捲入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百二十二章 開始、年關、攪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賈貴妃的選擇第兩百四十張 救出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六百二十七章 風雪十一月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五百六十三章 縣試、訂親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五百五十章 東挪西湊第五百九十六章 丫鬟們(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四章 烏尼日之死(下)第七十五章 一月文會(中)-亮劍爭鳴第九十一章 環叔,救我!第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四十章 白玉蘭第兩百二十二章 夕陽、夜晚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九百八十九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下)第三百零四章 條件(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七十五章 洪波涌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北庭終戰(下一)第兩百九十章 喪事、遺產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子玉,保重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第八百七十二章 吾至,吾見,吾勝(下)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珍大爺第九百五十二章 談判(下)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青青子衿(中)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壓青松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三百一十五章 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將要離去。第八百零七章 公祭(二)第六百二十章 武英殿三章第三百零四章 條件(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刺客們第五百三十六章 京營拒絕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行漫記(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丫鬟的選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死鬥(七)-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四十三章 證婚,變化,驚聞第四十六章 小結和感懷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六百七十章 春秋之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北庭終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衣錦豈能不還鄉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七百一十二章 正月裡第一百八十三章 賈世兄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來送行第兩百章 反撲(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山爆發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月下旬第三百三十八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考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不妙了。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逆轉第六百六十章 死鬥(完)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輕輕的來(上)第七百四十章 畫卷,餘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三章 衆生相第四百二十九章 看榜第六百七十一章 未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桂榜(上)第四十六章 小結和感懷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九百七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清理兩府第一百六十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完)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
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謝、何交替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欲借一物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黑夜獠牙第四百六十章 整風運動(上)第一章 賈府庶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捲入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百二十二章 開始、年關、攪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賈貴妃的選擇第兩百四十張 救出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六百二十七章 風雪十一月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五百六十三章 縣試、訂親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返、南返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五百五十章 東挪西湊第五百九十六章 丫鬟們(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四章 烏尼日之死(下)第七十五章 一月文會(中)-亮劍爭鳴第九十一章 環叔,救我!第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四十章 白玉蘭第兩百二十二章 夕陽、夜晚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九百八十九章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下)第三百零四章 條件(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七十五章 洪波涌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北庭終戰(下一)第兩百九十章 喪事、遺產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子玉,保重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第八百七十二章 吾至,吾見,吾勝(下)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珍大爺第九百五十二章 談判(下)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青青子衿(中)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壓青松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三百一十五章 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將要離去。第八百零七章 公祭(二)第六百二十章 武英殿三章第三百零四章 條件(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刺客們第五百三十六章 京營拒絕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行漫記(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丫鬟的選擇第六百五十八章 死鬥(七)-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四十三章 證婚,變化,驚聞第四十六章 小結和感懷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六百七十章 春秋之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北庭終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衣錦豈能不還鄉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七百一十二章 正月裡第一百八十三章 賈世兄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來送行第兩百章 反撲(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山爆發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月下旬第三百三十八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考完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不妙了。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逆轉第六百六十章 死鬥(完)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輕輕的來(上)第七百四十章 畫卷,餘波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三章 衆生相第四百二十九章 看榜第六百七十一章 未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桂榜(上)第四十六章 小結和感懷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九百七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清理兩府第一百六十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完)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