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

十月份,自京城的信使到金陵再北歸,江南的冬漸深。一場細密的白雪,冷冷咧咧的將浩蕩山河籠罩,在天地間描繪出一副蒼茫、安寧的畫面。

大運河上,一艘精美的樓船於下午時分遊入畫卷中,徐徐的抵達揚州的東關渡頭。樓船中的乘客正是前往京城的南京吏部尚書寧儒。另有美妾、老僕、長隨相隨。

如今海運繁盛。每日自嶺南、泉州、華亭等港口至天津的船隻絡繹不絕。更別提往來高麗、東瀛等地的船隻。大運河的千年繁華,正在逐漸的淡去。

揚州知府沈長吉帶着揚州府中的幾名官員並十幾名隨從,等在東關碼頭上。小雪飄揚,遮掩着十數張傘蓋。

除沈知府外,駐守在揚州的淮揚巡撫,分守道,分巡道等大小官員並沒有前來迎接。

值此之時,朝堂風雲變化!執政九年多的齊中堂因病致仕,以曾大紳爲執政宰輔。蕭丕、殷鵬爲輔。此時,龍江先生因天子問詢江南紡織廠事故進京。紡織廠近年來已出現多起工傷。官場中人對他的仕途並不看好。

高大的樓船抵達碼頭後,沈長吉迎着龍江先生,一路至驛館中。

接風宴設在驛館東的小樓中。此處可以俯瞰揚州城東的美景:江城一色。揚州鹽商們的園林天下聞名。揚州城外的驛館,自也是一等一的精美。景色宜人。

永興年間,大學士齊馳主持鹽法改革,改總商制的綱鹽法爲票鹽法。楚西各岸,鹽價驟賤,民衆爲之歡聲雷動。揚州鹽商的輝煌就此一去不復返!

揚州鹽商大部分都是徽商。鹽法改變後,衰落的徽商們,將資本轉投至賈環在江南所主導的金融、工業、文化產業中,得以保留元氣。並沒有如同賈環原時空的清末那樣:家產被抄,屋舍園林,一律罰沒,家族子孫,流離失所。

此時,揚州園林依舊維持着昔日的體面、輝煌,就是例證。當然,揚州不再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徽商亦不沒有參與發行紙幣。這正是其實力衰退。

雪花飛揚的灑落,覆蓋着假山、奇石,松林。小樓內點着炭盆,溫暖如春。

小廝們送上酒菜,悄然的退下小樓。沈長吉作爲龍江先生的門生,陪着吃了幾杯酒,語氣帶着遲疑,緩緩的道:“老師此去京師…,當小心京師氣候。”

龍江先生時年將近六十,聞言微微一笑,抿着黃酒,淡然的道:“長吉,你有心了。”

天下皆以爲權力中心在京師。但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權力的中心在金陵:賈環。

一代名相齊馳因病致仕。長久以來,永興朝穩定的權力平衡被打破。京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暗潮涌動。然而,齊中堂亦欲平穩過度。賈子玉想政局穩定,天子想朝堂安寧。他此去京師是接任吏部尚書。

冬日,天晴。京城西北郊,大明宮。

長春仙館。

富麗堂皇的皇家殿宇中,永興天子寧淅一個人在屋中獨處。冬日上午的陽光從潔淨的玻璃窗透進來,落在白玉地板上。帶着冬季特有的幽靜的氣息。

太監、宮女們都等候在門外。寧淅思緒飄散。他母親生前來大明宮,便是住在此處。

齊先生致仕。平靜了近九年的帝王生涯,就此打破。現在的國家,並非中原一地,北至貝爾加湖、西至呼羅珊,南至南洋諸島,東至東瀛等島。海上千帆競發,帶回來的消息,日新月異。

縱然爲皇帝多年,但他對於如何妥善、合格的處理天下大事,還是沒有足夠的自信。

所以,在宰輔、大臣等等政治安排落定後,他依舊去信給江南的先生,希望先生能回京城幫他。

寧淅正沉思着時,太監總管袁琪靜悄悄的走進來,低聲彙報道:“萬歲,長公主到了。”

永興朝的長公主只有一位:吳王嫡女,執掌少府的永清公主寧瀟。她深得天子信任。在朝中頗有呼應者。

寧瀟稍後自殿外而來。貼身的丫鬟紫兒、婉兒兩人留在殿門口。她二十九歲的年齡,穿一身淺白色的宮裝,身姿修長。舉步徐徐而來,氣質靜謐、明豔。

傾城佳人。

寧淅笑一笑,“瀟姐姐…”做個手勢,免掉寧瀟的禮節,急切的道:“可是先生的回信到了?”

他和先生的私信,從不走官方渠道。明萬曆皇帝和王錫爵的溝通,就是私信被泄。再者,先生信中的言辭之意,唯有瀟姐姐才能解讀的透徹。

寧瀟輕輕的一笑,從袖袋裡取出賈環自金陵回的書信,遞給寧淅,“陛下先看看。”

“嗯。”寧淅欣喜的接過信,聚精會神的讀着信。半響之後,難掩失望之色。

信中,先生敦敦教導,勉勵他盡力而爲。治國不要怕犯錯誤,重要的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寧淅收起書信,嘆道:“唉…!瀟姐姐,先生爲文壇宗師,愛江南美景,不愛這北國風光!”

永興六年,大周的文壇領袖方宗師去世。諡:文成。賈環繼承方宗師的衣鉢(方宗師是賈環鄉試的座師),爲國朝文壇新的領袖!在報紙上大力推行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

寧瀟溫雅的笑一笑,“美景一時觀不透,天緣有份畫中游。”

她亦想賈環來京師。但,現在確實不是時機。並非有賈環當年當着百官的面許諾,在永興朝永不入仕的阻攔,而是政治上的因素。現在正是天子掌權時!

齊大學士致仕,至此時十一月底,種種政治安排已經落實。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同時,這亦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啓。

十一月底,京中正寒冷着。講武堂第六期的畢業生林司,以千戶職,分配到正陽門當差,已經過去數月。

傍晚時分,一幫同僚們在城門口的耳房裡閒聊着報紙上的趣事:沙俄與奧斯曼、法蘭西的大戰又起。

...

...

臘月時節,金陵城中盡是節日氣氛。春聯、年畫在街肆上隨處可見。

昭文園中,賈環在書房的窗前,看着書房後的幾桿翠竹,沉吟着。

突然,身後傳來腳步聲。賈環從沉思中驚醒過來,見是寶姐姐進來,笑一笑。

寶釵穿着素雅的水白色棉襖,額前劉海整齊。嫺雅的輕聲道:“夫君還在思考去去京城的事嗎?”

賈環笑着搖頭,讓她放寬心,“姐姐,我不去的啊。”

感冒了。在牀上躺了兩天兩夜。今天是第三天才算緩過來。明天返程回深圳。

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九百零七章 兩個人的絕望,賈環的壓力、選擇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兩百二十七章 罷黜、獲勝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離京前的瑣事(二)第七百六十章 混合雙打第九百七十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爲帝師第八百三十章 我試試第五百六十四章 湘雲和寶玉第兩百四十六章 天下奇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家之好第七百四十八章 朱鴻飛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九十六章 男孩和男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賴總管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代名伶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小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在這春風沉醉的午後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魔王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課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妃烏尼日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四百七十七章 浮生偷閒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月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閒居賈府二三事(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六百四十二章 到底公卿負前盟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賴總管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兩百零四章 抄書(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人天性涼薄第七百一十三章 輿論的轉變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七百零九章 給賈府的聖旨第五百四十三章 對與錯,歷史和現在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連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黑不黑?第兩百一十一章 王府(完)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位歸屬(下)第九百六十章 廟號、年號第八百八十九章 碎葉刺殺(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三百四十章 誰爲難誰?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千人中第一仙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他能如何?第九百一十八章 賈、沈結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珍大爺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風嫋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我反對第一百二十章 小金融體系第八十三章 楊文憲公第三百零五章 條件(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時多少豪傑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兩百一十六章 開學(上)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兩百三十九章 餘波、將離第三百五十五章 盈利與模仿第七百零三章 聖壽節(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戰爭,病倒第六百二十九章 冬至(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死鬥之前的準備工作第二章 冬日小雪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十二章 破局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七章 晴雯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方、楊皇后、黑不黑?第五百二十章 君不見,秋盡百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九百三十六章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第七百零六章 聖壽節(下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類似第九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讀書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府衆生相(一)
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九百零七章 兩個人的絕望,賈環的壓力、選擇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兩百二十七章 罷黜、獲勝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離京前的瑣事(二)第七百六十章 混合雙打第九百七十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爲帝師第八百三十章 我試試第五百六十四章 湘雲和寶玉第兩百四十六章 天下奇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家之好第七百四十八章 朱鴻飛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九十六章 男孩和男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賴總管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代名伶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小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在這春風沉醉的午後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魔王第五十八章 最後一課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妃烏尼日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兩百五十一章 怒斥第四百七十七章 浮生偷閒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月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閒居賈府二三事(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湖(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第六百四十二章 到底公卿負前盟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賴總管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兩百零四章 抄書(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人天性涼薄第七百一十三章 輿論的轉變第九百八十五章 永遇樂(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七百零九章 給賈府的聖旨第五百四十三章 對與錯,歷史和現在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連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黑不黑?第兩百一十一章 王府(完)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位歸屬(下)第九百六十章 廟號、年號第八百八十九章 碎葉刺殺(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三百四十章 誰爲難誰?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千人中第一仙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他能如何?第九百一十八章 賈、沈結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珍大爺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風嫋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我反對第一百二十章 小金融體系第八十三章 楊文憲公第三百零五章 條件(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時多少豪傑第四百九十二章 政老爹的心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一)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兩百一十六章 開學(上)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兩百三十九章 餘波、將離第三百五十五章 盈利與模仿第七百零三章 聖壽節(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戰爭,病倒第六百二十九章 冬至(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死鬥之前的準備工作第二章 冬日小雪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十二章 破局的機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招生簡章解讀第七章 晴雯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方、楊皇后、黑不黑?第五百二十章 君不見,秋盡百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三)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九百三十六章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第七百零六章 聖壽節(下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類似第九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讀書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府衆生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