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

李景隆在臘月初八拿下了升龍府,朱棣接到捷報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八。

報捷的使者先是趕到了廣州,然後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應天,一路上光是馬匹,就跑死了好幾匹。

總算在年前送到了朱棣手裡,皇帝陛下也能過一個舒服的年了。

接到捷報之後,朱棣豈止是高興那麼簡單,幾乎到了發狂的地步。贏得勝利的李景隆,再也不是昔日的廢物,反而成了朱棣眼中的寶貝。

這傢伙天馬行空,肆無忌憚。

放在國內,未必管用,可撒出去,真是一張王牌。

實在是太好了!

朱棣如此看重安南,其實是有原因的。

安南自從秦漢以來,就是中原的領土,到了唐末五代的時候,安南趁着內亂,脫離了中原掌控。

到了北宋的時候,趙家的皇帝也是沒有出息,別說安南,就算連雲南都拿不回來,後來更是連河套都丟了,這可都是老祖宗的遺產啊!

朱元璋稱帝北伐,拿回了燕雲十六州,安南脫離中原版圖和燕雲十六州的時間大致相同。老朱拿回燕雲,朱棣就要拿回安南。

作爲一心要證明自己的永樂大帝,安南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正是因爲這種心態,才促使永樂一朝多次出兵,不惜代價,也要鞏固安南。

而新式的戰法,讓攻打安南變得容易了許多。李景隆不但拿下了升龍府,還裹挾了數萬占城人馬,他利用占城和安南的矛盾,以夷制夷,更是給了朱棣新的啓發。

趁着年前,朱棣欣欣然去了孝陵。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朱棣只要去祖廟跟老爹唸叨一下就行了。這次卻是去了孝陵,顯然,他要好好跟着老爹炫耀了。

同去的還有朱高熾三個,包括皇長孫朱瞻基都沒有放過,乖乖跟着去了。

朱棣怎麼跟老朱說的,柳淳不知道,左右不過是一番炫耀。告訴老爹,你不敢打的安南,讓兒子擺平了,那些跳樑小醜一般的安南畜生,受到了大明正義的懲罰,在孩兒的帶領之下,大明必定一天比一天繁榮昌盛。

朱棣從孝陵回來,在路上就忍不住考察幾個兒子的見識。

“你們覺得,要怎麼治理安南?”

朱高煦道:“安南民風彪悍,反覆無常,最是不講信義,對待他們,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殺!殺得血流成河,殺得屍積如山,把他們殺怕了,也就太平了。”

朱棣聽完,很發愁,老二這好殺的毛病,到底是跟誰學的,我也不是這樣啊!

朱高燧見父皇似乎不滿意,就忙道:“兒臣覺得還是以安撫爲主,安南那麼多人,可以充當苦力,幹嘛都殺了,只有傻瓜才那麼幹呢!”

你敢說我是傻瓜?

朱高煦把眼睛一瞪,這個老三,是真的欠揍了。

兩個兄弟意見不同,而朱高熾則是抱着兒子,彷彿沒聽見一樣。

“太子,你爲何不言不語?”

朱高熾慌忙陪笑道:“兒臣也不知道怎麼辦纔好,總之還要父皇聖裁。”

朱棣哼了一聲,“滑頭!這天下的事情,要是朕都能說了算,那就好了。”朱棣頓了頓,不耐煩道:“去柳府吧,看看他怎麼說!”

朱高熾嘿嘿暗笑,他纔不願意費吐沫呢,如何管理海外,這事情真的要聽師父的,他老人家看得長遠,心也比任何人都細。

車駕到了柳府,發現柳淳正在忙着掛燈籠,張羅着過年。

朱棣深吸口氣,“你好安閒啊?”

柳淳從梯子上跳下來,陪笑道:“陛下,臣一年到頭,也歇不了幾天,好容易過年了,也讓臣放鬆放鬆。”

朱棣板着臉,哼道:“你少跟我裝蒜,論起繁忙,你還能比得過朕嗎?再說了,這次是李景隆給朕找了個麻煩,他跟你可是親戚,這事你要替他解決。”

朱棣二話不說,把柳淳叫到了書房,他簡單將李景隆保舉張輔擔任越國公的事情說了一遍,還提到李景隆讓張輔世襲鎮守安南。

此話一出,就連朱高熾三個都嚇到了。

他們想到了許多治理安南的辦法,卻唯獨沒有料到,竟然還有這麼一手!

世襲鎮守,這也太過了吧?

當初朱元璋讓沐家鎮守雲南,那是迫不得已,現在把安南交給張家,怎麼看都有點異想天開?

更何況朱棣極力削藩,他能允許土皇帝存在嗎?

柳淳聽完,忍不住搖頭,李景隆這個貨,光知道給自己找麻煩,實在是可惡。本來有些話他說是不合適的,偏偏李景隆逼着他說。

“陛下,臣斗膽說一句,即便將安南納入版圖,派遣官吏統治,可那裡情況複雜,安南之人又反覆無常,必定是降兒復叛,沒完沒了。”

朱棣老臉拉長,十分難看。

即便安南屬於中原的時候,也是叛亂不斷。而且隨着元朝三次進攻失敗,很是鼓舞了安南上下,讓他們有膽子對抗中原。

一次戰敗,還真未必能打斷安南的脊樑。

“朕也知道安南不好管理,可讓人世襲鎮守,就是個好辦法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柳淳頓了頓,這才道:“陛下,從安南到大明,最快也有二十幾天,等到朝廷有了決斷,派遣人馬趕到,至少是小半年之後了。就算派遣水師,也要三個月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以發生太多的狀況。而且每次勞師遠征,勝負難料,風險太大。”

“如果能安排可靠之人,世代鎮守安南,遇到情況,及時解決,防患於未然,未嘗不是一個辦法。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伴隨商貿和教育。”柳淳目光堅定,充滿了信心道:“只要讓安南在經濟上依附大明,在文化上,從屬大明,這塊土地,遲早會瓜熟蒂落,只不過在這之前,需要用一種相對廉價的方式,控制安南。”

“臣是贊同李景隆的建議的,但是讓誰去鎮守安南,這個臣就不好說了。”

的確不好說,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情深義重,就算親兒子也未必比得上。老朱這纔信任沐英,將三十萬大軍交給了他,讓他世襲鎮守雲南。

現在讓朱棣上哪去找一個沐英一般的人?

張輔,他真的行嗎?

朱棣眉頭緊皺,突然他對柳淳道:“你想不想替朕鎮守安南?”

這話一出,朱高熾三個先嚇壞了,父皇,你說什麼呢?居然讓師父去鎮守安南,這不是開玩笑嗎!

他們現在還有好些事,需要請教師父,怎麼能放他離去?

哪知道柳淳興沖沖站起,欣喜道:“陛下信任,臣感激不盡,臣現在就收拾東西,趕快動身。”說着柳淳還真的打算捲鋪蓋告辭。

朱高煦可急壞了,他竟然衝到了柳淳面前,焦急道:“師父,你要去安南,弟子也跟着。”

朱高燧也低聲道:“師父,安南的生意保證好做,要不也帶着弟子算了。”

朱高熾雖然沒說話,可也是一臉的焦急,恨不得能跟着柳淳一起離開。

三兒子的表現,簡直讓朱棣切齒咬牙。

我纔是你們的爹!沒事跟着柳淳跑什麼?

朱棣憤怒揮手,恨恨道:“柳淳,你想跑安南躲清閒,那是癡心妄想!朕不會那麼容易上當。”

從柳淳這裡離開,朱棣返回了皇宮。

到了大年三十,朱棣把張玉請了過去,皇帝陛下趕走了所有伺候的奴婢,外人只知道他們君臣喝光了一罈子洪武十三年的美酒。

轉眼,到了正月十六,所有的衙門重新開門辦公。

朱棣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在安南設立承宣佈政使,同時設立都指揮使司和按察使司。這三司的設立,標誌着安南正式成爲了大明的一個省份。

只不過唯一不同的是,朱棣加封張輔爲平越侯,授予丹書鐵券,節制三司,世襲罔替,鎮守安南!

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874章 道衍的最後一計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5章 燕王駕到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408章 發展壯大的秘訣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364章 我們不一樣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748章 爲了填飽肚子而奮鬥第70章 罷帥第641章 罵死了第465章 兵臨金陵城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39章 反攻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486章 朵顏三衛是我的人第179章 豬要上天了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51章 坑人不淺的方孝孺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657章 朱允炆的蹤跡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38章 霸道的小姨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798章 自己辦報紙第78章 賺錢即王道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821章 朱棣的剋星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
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874章 道衍的最後一計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5章 燕王駕到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第408章 發展壯大的秘訣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410章 老朱未完成的事業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364章 我們不一樣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565章 天價一刀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748章 爲了填飽肚子而奮鬥第70章 罷帥第641章 罵死了第465章 兵臨金陵城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39章 反攻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486章 朵顏三衛是我的人第179章 豬要上天了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51章 坑人不淺的方孝孺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420章 一不小心成了反賊頭子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657章 朱允炆的蹤跡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38章 霸道的小姨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493章 燕王府就是土匪窩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798章 自己辦報紙第78章 賺錢即王道第426章 朱元璋最後的養子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821章 朱棣的剋星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