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

五天之後。

老朱大會羣臣。

在京七品以上文武,悉數聚集在奉天殿,饒是大殿寬闊,也站不下這麼多人,五品以下,不得不站在外面,享受風吹日曬。

但是卻有幾個連官都不是的年輕人,能夠站在大殿之內,他們就是劉政、龍鐔、湯懷!三個人作爲在長沙變法期間,表現突出的太學生,被叫到了金殿之上。

三個新手村的小菜鳥,被一羣大佬盯着,這個場面,堪稱滑稽。

不過好在三個人被柳淳蹂躪得足夠了,纔不至於失態。

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曹國公李景隆,他就吃驚地瞧着,一直以來,他都自視甚高,覺得在勳貴當中,他還算是不錯的……僅限於二代子弟。

稍微比較一下,李景隆還是有些驕傲的資本的。

比如常茂因爲跟岳父鬧翻,滾去鳳陽了,徐輝祖就是古板的廢物,家宅不寧,兄妹鬧翻,在這點上,他就比徐輝祖強多了。

其餘像傅家,馮家都沒有什麼出色的後輩。

更遑論一大堆坑爹的貨色了。

一句話,不是他李景隆多了不起,全靠同行襯托。

可就在一大堆的勳貴後代當中,冷不丁冒出一個不一樣的!

湯懷這小子就因爲去了長沙變法,回來一下子炙手可熱,瞧瞧,瞧瞧!老湯都高興成什麼樣子了。

別忘了,真正主持變法的人是柳淳,你的侄孫也就是個跑龍套,幹苦活的!換成誰都行!都行的!

李景隆瘋狂吐槽,越是如此,就越表明他心裡的羨慕嫉妒恨!

他跟妹妹李無瑕爭吵的時候,李無瑕就說過,假如他能有點眼光,派幾個李家的子弟過去,跟着柳淳學習做事的本事,現在一樣能享受天子的重視。

李家是勳貴不假,可也不能光靠着祖宗的恩蔭,更不能只守着老皇曆過日子。李無瑕就很明白告訴大哥,這一次長沙變法,是真正觸及了根本。

不說別的,光是柳淳總結的那些問題,就足以震撼天下。

陛下雄心勃勃,肯定要着手去改變的,不管怎麼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都會出現。到時候李家該怎麼辦?

有朝一日,勳貴也要一體納糧服役,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是主動配合,還是被逼着低頭……李無瑕整理的文稿,比湯懷還多,知道的情況也更詳細,她的一番話,全都直指核心。

可李景隆聽不進去。

“妹妹,你也別太把那小子當回事,我就不信,他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天給翻過來!”

話剛說完,還沒涼快呢,老朱就召集了大朝會。

看今天的架勢,真的有點不一樣了。

шшш•Tтka n•C 〇

當老朱出現的時候,李景隆嚇得一縮脖子,乖乖聽着吧!

“朕用了幾天的時間,徹夜通讀長沙送來的文稿……朕也把一些內容摘抄下來,明發六部,讓九卿公議。朕先說一句,怎麼講呢?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老朱情不自禁站起來,“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不敢有絲毫懈怠。二十多年如一日。朕時常思索,竊以爲天下縱然沒有大治,可也國泰民安,平穩無事。可當朕看過他們送來的文稿,才發現天下不是無事,而是處處都是事情!每一樣還都不是小事!”

“就拿田賦來說,根據他們的詳細統計覈查,國初的時候,朝廷的官田有一百二十萬畝!如今卻不足九十萬畝!差了足足三十萬畝!這些官田哪去了?還不是被一些人變着法給侵吞了,朕以嚴刑峻法治國,尚且不能制止彼等的野心,朕若是寬宏仁厚,還不知道會養出多少碩鼠!”

老朱提到的官田,就是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沒收前朝貴胄官吏,從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手裡搶到的土地。

這些土地被充入官府,作爲官田。

百姓可以租種官田,但是田賦要比民田多一倍。在國初的時候,官田是戶部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爲官田和民田的比例大約在一比一,換句話說,官田提供的田賦是民田的兩倍。

由於官田屬於朝廷,這就成了許多人眼裡的肥肉。

長沙官田大量減少,其中第一大罪魁禍首,就是潭王朱梓,他侵吞了大約三萬畝……其餘人等,用盡了各種手段。比如謊報水災,還有劃到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也有藉口找不到佃戶,徵用爲其他用途的……總而言之。官田的數量不斷縮減。

其實這還算好的呢,在洪武和永樂兩朝之後,法紀崩壞,官吏越發膽大包天,原本佔總數一半的官田,快速下降到一成出頭,等到後期,官田幾乎蕩然無存。

官田減少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官田減少了,但承擔的稅賦數量卻沒少,說白了,就是轉嫁給其他耕種官田的佃農身上。

他們本來就負擔沉重,被這麼一弄,就更加苦不堪言。

柳淳已經下了斷言,只要再有水旱災害,或者家庭變故,官田的佃農,就會是第一批流民的來源。

這是沒有爭論的,所有的太學生一致認可!

稅賦改革,不止要官紳一體納糧,也包括官田和民田的平均稅率……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老朱看了這麼多天,也想了這麼多天,今天,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朕前半生提劍征戰天下,打出大明萬里江山。登基以來,朕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我大明重新恢復了元氣。如今朕年過花甲,兩鬢微白。有人或許要說,朕可以安心享受太平了……錯!大錯特錯!”

朱元璋聲音驟然提高,“朕遍覽史冊,明君雄主,所在多有。以唐太宗之英明睿智,到了晚年,志得意滿,諸子奪嫡,迷信長生,燒鉛鍊汞,以致貞觀之治幾乎蕩然!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沉溺享樂,一場安史之亂,死的不只是一個楊貴妃而已,盛唐幾乎滅亡!更有秦始皇,漢武帝,後唐莊宗,唐憲宗……歷代君主,能從一而終者,少之又少。”

“朕起自布衣,深知民間疾苦,太學諸生所列長沙之現狀,朕以爲均切中要害。有些弊政要立刻更改,有些呢,要徐徐圖之,還有一些,諸如興學,修路,治水,防疫等等,則要培養人才,分步推行。”

“總而言之,太學諸生的文稿,就是下一步朝廷要變法的主要內容,不只是長沙,還要推行到整個大明!朕決意變法之心,無可撼動。爾等羣臣,不要心存僥倖,更不要陽奉陰違!朕向來賞功罰過,絕不手軟。“

“半年來,太學諸生走遍山水,付出了無數辛勞,朕心甚慰。”老朱頓了頓,“所有太學諸生,賜予七品冠帶,爾等務必要繼續爲國效力,盡心國事,不可有半點自滿懈怠,更不可以讓朕失望!你們知道嗎?”

劉政、龍鐔和湯懷三人一起跪倒。

“臣感念天恩,銘刻肺腑,陛下教誨,旦夕不敢忘懷!”

老朱滿意點頭,“你們還有什麼要求,只管說來,朕替你們做主。”

真是破天荒,老朱居然給了他們提要求的機會。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湯懷沉聲道:“啓奏陛下,臣等在長沙變法期間,有兩位太學生被毒蛇咬傷,中毒喪命,另有一人,跌落懸崖,屍骨無存。至於受傷染病者,多達三十幾人!”

老朱用力吸了口氣,“死去的太學生,一律按照五品官員的禮儀安葬。把他們的名字,刻在太學的石碑上。再有,恩蔭一名兄弟……不,恩蔭三名兄弟進入太學!其餘受傷染病的諸生,一律派遣太醫診治。再准許一名兄弟進入官學讀書。”

老朱說完,湯懷三人立刻用力磕頭,“臣等叩謝天恩!”

朱元璋重新回到了龍椅上,“朕再說一遍,變法勢不可擋,有功於變法,朕必當厚賞,阻撓變法,有死無活!”

……

自從詹徽倒臺之後,朝中已經沒有足夠份量的重臣,不論文武,面對老朱殺氣騰騰的變法宣言,無不惶恐戰慄,卻又無可奈何。

到底是逆來順受,還是想辦法阻撓破壞呢?

羣臣都在打着算盤,可老朱已經管不了他們了,他把柳淳叫到了寢宮。

一見面老朱就道:“朕答應你辦學,一年之內,你能給朕培養出多少人才?”老朱急迫道:“光是一個長沙府,就用了太學生的三分之一,天下還有多少府,還有十三個布政使司,要變法,沒人才可不行!”

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74章 黃子澄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478章 大團圓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400章 戰神李景隆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962章 英國投降矣第832章 戰爭之神的力量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334章 太孫駕臨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98章 錦衣衛的報復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573章 錦衣衛出刀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873章 工具人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364章 我們不一樣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67章 內訌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357章 土司來降第92章 一本奇書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742章 不考進士考交大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
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74章 黃子澄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01章 駙馬與皇帝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478章 大團圓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400章 戰神李景隆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962章 英國投降矣第832章 戰爭之神的力量第754章 朱高熾惹禍了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334章 太孫駕臨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98章 錦衣衛的報復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573章 錦衣衛出刀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873章 工具人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364章 我們不一樣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67章 內訌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357章 土司來降第92章 一本奇書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742章 不考進士考交大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