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皇明祖訓

柳淳當年能名動京城,就源於他對大寧等地的治理,一片世人眼中的蠻荒之地,愣是被他榨出了油水,因此老朱視柳淳爲奇才,這才留在京城,創立皇家銀行,進而推動變法。

朱棣延續柳淳的道路,做得更大,產生的效果也更好,把商稅算進去,三鎮給朝廷帶來的歲入,尤其是貨幣部分,佔了四分之一強!

也就是說,大明的貨幣稅收,加上遼東三鎮的,也就兩千萬出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鹽稅,剩下的就是各種折現,七拼八湊,才弄了這麼多。

朱元璋當初想給子孫留下一千萬兩金銀的內帑,也就是這個原因,畢竟太多的錢數,老朱還是沒法設想的。

經過柳淳的折騰,已經讓朱元璋有了很大的改變,一句話,洪武帝開了眼界,見識了錢財……可即便如此,變法的效果還是讓老朱瞠目結舌!

“北平三鎮能繳納如此多的商稅,試問南直隸,浙江呢?這些地方更加富庶,如果推行新制,是不是能有……更多的稅收?”

老朱遲疑了半晌,他想象不出,具體會達到多少,貌似只有柳淳,纔會對龐大的數字沒有半點感覺,完全心平氣和,雲淡風輕。

“陛下,北平三鎮的商稅固然很多,但是其中大寧鋼鐵廠就貢獻了八十萬貫,連同鋼鐵相關的行業,一共納稅一百三十萬貫!”

老朱哼了一聲,“你的功勞,朕知道了。”

“陛下,臣不是表功,臣是說其他地方,並沒有這樣的工廠,另外呢,北平和大寧等地還有許多的作坊,還有商屯和軍屯,這些產業都需要朝廷的保護,所以徵收稅賦很容易,如果在內地徵收,會遇到很多難題,也未必能如數徵收上來……不過以臣的估算,如果全面推行,僅商稅一項,就能超過一萬萬!”

“一萬萬……”

果然,老朱腦袋暈了,真是不夠用了。

朱元璋彷彿看到了金山銀山一般,他喃喃道:“這麼多的錢,該,該怎麼用啊?”

還有錢多不會花的!

柳淳啞然失笑,“陛下,徵收更多的商稅,就要做更多的事情,修路、興學、擴建城池、招募更多的官吏,完善稅收系統,建立強大的軍隊……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陛下會覺得,徵收越多的錢,可花的更多,甚至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老朱氣得眉頭亂挑,“臭小子,那朕還多徵稅幹什麼?”

柳淳啞然,“因爲兩個字。”

“什麼?”

“權力!”

“權力?”

“嗯!”柳淳笑道:“以目前的歲入,僅僅夠維持朝廷的日常開銷,偶爾有些積累。假如能有一億以上的歲入,朝廷就能勒緊褲腰帶,每年拿出一千萬治理黃河!陛下請想,假如黃河治理好了,會帶來多少的收益?”

“這個……不是能用收益來說的。”老朱輕嘆口氣,“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幾時清過?”

“陛下!黃河清濁不在天,而在人!在於投入,在於治理……如果能持之以恆,每年千萬貫以上的投入下去,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後,就能基本杜絕黃河水患!”

“什麼?”

朱元璋驚得站起來,“你說能消除黃河水患?這,這是真的嗎?”

老朱的反應,有點超出柳淳的預料,皇帝陛下各位的激動,雙手情不自禁揮動,渾濁的老眼放着異樣的光彩。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一家,他童年的悲劇,就源於水患,水災,蝗災,反覆蹂躪,家園摧毀,父母兄弟,都變成了可憐的流民。

有些時候,朱元璋真的相信有天命存在,因爲沒有老天的庇護,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活下來的!

那段記憶太痛苦了,苦到了即便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還是念念不忘。

後來元廷出了個能幹的大臣,叫脫脫!

坦白講,他是個真正願意做事的人,也能做事,閱讀元末的歷史,脫脫就像是辛勤的工蜂,燃燒一腔熱血,在全力延續元朝的壽命。

他做了太多的事情,諷刺的是,他是因爲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而斷送了大元朝。

做錯事誤國,沒有什麼說的。

做正確的事情,也會亡國,感情上很難讓人接受,其實並不新鮮。

遠有秦始皇透支民力,近有隋煬帝修大運河亡國。

元朝就敗在治理黃河上面。

大量徵調民夫,無休無止的勞動,殘酷壓榨,超出了百姓的承受範圍,終於幾十萬紅巾軍揭竿而起,元朝頃刻之間,土崩瓦解。

朱元璋經歷過那段時間,可以說刻骨銘心。

老朱治國方略,處處都能看出,吸收前朝教訓的痕跡。

他體恤民力,不許官吏欺壓百姓,廢除丞相,設立錦衣衛,廣開言路……這些都是爲了避免走上元朝的老路。

朱元璋做得對不對?

對!

絕對正確!

但是呢,有人給老朱開出了另一個藥方。

其實吧,不用這麼費力氣,只要重新整理財稅體系,充實國庫,試想一下,當年脫脫手裡有一千萬兩銀子,不是強徵民夫,而是花錢僱傭勞動力,

堅持下來,或許元朝不但不會滅亡,反而會更加強盛。

“陛下,其實這也是臣堅持變法的緣由所在……變法不是單純爲了增加多少的歲入,錢不是朝廷要追求的東西。通過清丈田畝,通過攤丁入畝,通過取消優免,增加商稅,要完成的是對所有百姓的動員!讓朝廷的力量,深入到每個百姓中間,像是一張漁網,將所有人囊括其中。朝廷的力量就會大大增強。在財稅的問題上,由各級衙門,統一徵收,就等於把力量集中在一處,大明萬里江山,億兆黎庶,每天的事情,千千萬萬,能都解決嗎?臣以爲不然,那要如何應對呢,一句話,抓大放小!集中力量,解決一些主要的事情,把這些事情處理好了,別的小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說,現在推行變法,急需人才,假如朝廷每年能拿出一千萬貫,去各處興學,臣估算,十年之後,我大明的識字率就會超過三成,百姓讀書識字,朝廷有了人才,民間也有了一批聰明能幹之人,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了,有了上進之路,自然心向朝廷,天下也就穩如磐石了。”

“還有,一些困擾朝廷的邊患問題,臣不是說投入金錢就能解決,但是有些地方確實是因爲投入不足,假如朝廷還能拿出一千萬兩,針對四周的蠻夷,進行重點打擊,勢必能打出大明的軍威,打出幾十年的太平。”

……

柳淳一千萬,一千萬,給朱元璋算着,越算老朱的臉就越糾結,最後他突然一拍桌子,怒吼道:“不要說了!”

朱元璋像是一頭雄獅,暴躁地衝到柳淳的面前,探手抓着他的肩頭,使勁搖晃。

柳淳第一次知道,原來老人竟然有這麼大的力氣!

“陛下饒命啊!”

“兔崽子!”老朱破口大罵,“柳淳,你這個小兔崽子,你怎麼不早生幾十年啊?”

這個問題柳淳哪能回答得了啊!

“那要問我爸媽了!”

“哼!”

老朱重重一跺腳,無奈長嘆。

“朕鬚髮皆白,垂垂老矣,才驟然發現,這幾十年,朕都浪費了!你,你小子太狠了!你,你要是早生三十年,跟着朕一起打天下,朕的大明朝,勢必更加強盛繁華啊!”

老朱滿腹悔恨,仰頭長嘆,追悔莫及。

柳淳卻不以爲然,我要是早穿越幾十年,這江山還指不定誰說了算呢!你當我願意當你的臣子啊?

刻薄寡恩,喜怒無常,小爺很討厭你,知道不?

老朱突然回頭,再一次揪住了柳淳,“這麼多事情,朕怕是做不成了,是吧?”

“陛下春秋鼎盛,身體強健,必能長命百……”柳淳還想往下說,突然發現祝願皇帝長命百歲,好像是在罵人啊!

應該說什麼?

萬壽無疆!

老朱不屑道:“別拍馬屁了,人活七十古來稀,朕又不會像魯荒王那麼糊塗!”

所謂魯荒王,就是老朱那個追求長生,吃丹藥喪命的魯王,老朱氣炸了肺,給自己兒子賜了個諡號,叫做“荒”,下手這麼狠,也是沒誰了。

“朕老了,朕真的老了!”老朱惡狠狠瞪了柳淳一眼,責罵道:“頭幾年,你怎麼不跟朕講?”

柳淳實在是無語,我敢進京的時候,就跟你說這些,你會聽嗎?再說了,當時的條件也不成熟啊!

“陛下,臣也是通過長沙之行,加上總結經驗,纔想通其中關鍵的,臣,臣又不是天才。什麼都清楚。”

老朱深吸口氣,氣哼哼道:“說這些有什麼用!朕現在發白齒搖,來日無多,你卻告訴朕,還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朕,朕……”老朱遲疑了半晌,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柳淳,朕給你件事情,在洪武八年的時候,朕撰寫覈定了一部《祖訓錄》,朕打算以此爲子孫萬世不易的祖制,近年來,朕又有頗多的見解,加上你剛剛提到的這些……朕打算重修皇明祖訓,把這些事情,寫到祖訓裡,凡是朱家子孫,都要恪守祖訓,就算朕死了,也不用擔心了!”

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549章 漲!漲!漲!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207章 跑不掉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523章 火了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24章 雄姿英發的將門虎女第478章 大團圓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晚上請假一章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313章 後院起火的吏部天官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10章 郭氏傳人第52章 給方孝孺挖個坑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240章 六元要涼了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402章 朱棣的手段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294章 朱允炆的舅舅第830章 大火第761章 顯靈啦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
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549章 漲!漲!漲!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207章 跑不掉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523章 火了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339章 東宮的智囊們第606章 大家都說該殺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24章 雄姿英發的將門虎女第478章 大團圓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773章 官不如商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晚上請假一章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871章 太子的大功勞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776章 大方的師孃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313章 後院起火的吏部天官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239章 微服私訪上癮的朱元璋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348章 師父太帥了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10章 郭氏傳人第52章 給方孝孺挖個坑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240章 六元要涼了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402章 朱棣的手段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294章 朱允炆的舅舅第830章 大火第761章 顯靈啦第669章 成吉思汗的寶藏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