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

秋季的海風總會很強烈,柳淳的船隊鼓足風帆,快速駛入了渤海,北平不遠了。

就在這時候,丘福終於叩響了艙門,來求見柳淳。

“末將見過柳大人。”

柳淳淡淡笑着,沒有客氣,坦然受之,他指了指對面的座位,“丘將軍,請請坐。”

丘福眉頭微皺,但是很快坐了下來,抱拳拱手。

“末將是個粗人,不懂什麼,冒昧前來拜見柳大人,只是想請教一事。”

柳淳道:“請講。”

丘福沉着臉道:“柳大人,末將覺得你似乎對二殿下有些偏見!”頓了頓,丘福又道:“末將向大人明言,軍中將士,都很欽佩二殿下。他勇猛善戰,頗有燕王之風。這次守衛北平不失,二殿下居功厥偉。領兵打仗的都講究論功行賞,如果處事不公,末將唯恐人心難平。”

丘福說完,仔細盯着柳淳,希望從他的臉上,能看出一些端倪。畢竟把陳瑛留在雙嶼,讓丘福極其不舒服。

很可惜,柳淳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歷練,實在是成熟太多了。

哪怕面對着道衍一般的老妖孽,都絲毫不會露破綻,更何況丘福這個莽夫。

柳淳只是不鹹不淡道:“丘將軍,你身爲領兵大將,只管忠心打仗就是。賞罰之事,我相信王爺心裡有數,該給什麼,不該給什麼,王爺比咱們做臣子的清楚。所謂擢黜之恩,皆出自上,你以爲呢?”

丘福略微遲疑,他晃着頭道:“柳大人,你的話末將當然贊同,可也不能讓大傢伙寒了心啊!王爺起兵靖難,全是弟兄們豁出性命,打到今天的地步。柳大人,若是沒有我們拖住百萬大軍,你也沒法橫兵江上,更沒法逼迫朱允炆求和吧?”

“這倒是實話。”柳淳點頭,“我只是恰逢其會罷了。”

丘福絲毫不覺得自己失言,繼續道:“弟兄們出了這麼大的力氣,總不能讓那幫窮酸文人爬到我們的頭上吧?二殿下有勇有謀,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人選。”

說到了這裡,丘福乾脆挑明道:“柳大人,這次王爺回北平,勢必登基稱帝,才能和南朝爭鋒。王爺稱帝,儲君之位是誰的?讓世子直接變成太子,我是不服氣的。不光是我,還有許許多多的將士。”

“還是那句話,賞罰要公平。柳大人,你是王爺看重的人,說話比我們有用,我想懇請柳大人向王爺諫言,儘快冊立二殿下爲太子,以安人心!”

柳淳聽完,突然笑了,“丘將軍,這麼說吧,我早早離開北平進京,又詐死了一段時間。靖難以來,我去了西安,成都,又到了雙嶼……唯獨沒回北平,算起來離別故土也有快十年了,北平發展成什麼樣子,我都不知道了。但是你說得對,賞罰必須公平,如果大傢伙都贊同,我自然會從善如流的。至於王爺怎麼決斷,我也會跟他好好談談……總之,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丘福從此船艙出來,仔細咂摸柳淳的話,初聽之下,似乎是要支持朱高煦。可仔細琢磨,他說不了解情況,又說從善如流,不會讓人失望。

他究竟是不讓誰失望啊?這個“大家”,是武夫,還是文官?

柳淳根本沒有講清楚。

總而言之,似乎什麼都說了,又根本什麼都沒說。

真是該死啊!

丘福越發生氣,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打官腔的窮酸,沒想到柳淳居然是這麼個人,太失望了!

丘福暗暗發狠,就算柳淳不幫忙,他們這些人也能把朱高煦推上儲君的寶座,不信就走着瞧。

船隊離着碼頭越來越近,柳淳立在船頭,任憑海風吹拂,心中的思緒飛揚,想的事情很多……

說起來,他的確讓朱棣的勢力變得更大了,整個靖難也容易了許多,甚至他還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最明顯的就是徐增壽,張玉等等,

只不過柳淳的佈置,也讓朱棣手下的勢力,非常複雜。

支持兩頭小豬的人馬,提前跳了出來,還有那些藩王,以及變法派和保守派,各種各樣的地方勢力,他們也都會跳出來爭權奪勢。

不要說未來,就算是當下,局面已經夠熱鬧了。

柳淳涉水上岸,踏着蒼茫大地,心中暗暗思量:只怕從這一刻開始,就要刀光劍影,血流成河了。

打碎一箇舊世界需要勇氣,建立一個新世界,需要更大的勇氣。

大破容易,想要大立卻是難上加難……柳淳在沙灘上駐足,任由海水溼潤鞋襪,冰涼的刺激,讓他的大腦格外清醒。

駐足了一刻鐘,柳淳才繼續向前,這一次,他的腳步不再遲疑。

柳淳回來了!

不光是柳淳,還有樑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原吏部尚書茹瑺,戶部尚書鬱新,左都御史楊靖,中山王四公子徐增壽……許許多多的人,全都到了北平。

僅僅柳淳一個,那就足以衝擊整個格局了,還不要說這些人了。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誰都想搶佔優勢地位,面對外來者,又都保持着強烈的警惕。

朱棣還要兩天的路程,才能趕回北平,如今留守北平的還是張玉,他率領着所有將領,在十里亭,等待着柳淳的到來。

一見面,張玉就給柳淳一個熊抱,他跟朱能不一樣,是個含蓄的人,可見到了柳淳,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柳大人,你可算來了,說實話,末將是真的扛不住了,有柳大人在,我心裡就有譜了。”

柳淳哈哈大笑,“張老哥,你就別跟我客氣了,你以十萬之衆,抗衡南朝三十萬大軍,還有遼、寧、谷,三大藩王,雖古之名將,也多有不如啊!”

張玉連連擺手,“柳大人,你可別往末將身上擦胭脂抹粉,我這心裡發毛!”

“哈哈哈!”柳淳放聲大笑,“張老哥,你可真瞭解我啊!”

兩個人並馬而行,有說有笑。

張玉故意加快速度,跟柳淳走在了前面,把其他人甩出十丈之外。

張玉低聲道:“柳大人,我實話實話,打仗的時候,我能壓得住,可不打仗了,這幫傢伙都鬧騰起來了。”

柳淳沉吟道:“他們想擁立二殿下嗎?”

“柳大人知道了?”

張玉嘆口氣,“那我就直說了,其實他們也未必是這個心思。”張玉很憂心,“按理說,我們這些人,都是王爺的舊部,最是忠心。可這一次靖難,王爺是在西北發動,又收了那麼多新人,這往後誰說了算,實在是讓大傢伙心裡沒數啊!”

張玉點出了問題的根源……就想朱元璋,他靠着淮西勳貴起家,可老朱渡江之後,立刻吸收了以劉基、宋濂等人爲首的浙東文人。結果就是以李善長爲首的淮西勳貴,狠狠整浙東文人,最後逼得老朱不得不兩派一起收拾,廢了丞相制度,把大權攬到自己手上。

同樣的狀況,又發生在了朱棣身上。

而且這一次是新舊兩派,幾乎勢均力敵。北平十多萬精銳,西北也有好幾十萬人,還有那麼多的藩王猛將,比起北平舊部,絲毫不差。

最爲關鍵,這一年多以來,燕王是在西安坐鎮,近水樓臺的道理,誰都清楚。

北平武夫,一致推舉朱高煦。

他們是想借着立儲這件事,一舉掌控朝局,告訴新來的,我們纔是正宗,我們纔是說了算的。

你們不要覺得能跟我們較量,我們要我們覺得,不要你們覺得!

張玉這個人跟徐達很像,他只忠於朱棣,對於誰當儲君,興趣不大。而且朱棣春秋鼎盛,身體強健,現在就爭搶儲君,有什麼意思呢!

只不過世上能像張玉一般的人不多了。

自古以來,奪嫡也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奪嫡不是爲了真的讓誰當皇帝,重要的是過程,在過程中互相傾軋,賺取利益……這就像是賭場,身在其中,誰能不下注呢!

說到這裡,柳淳也明白了,爲什麼丘福敢肆無忌憚,直接跟自己挑明……因爲他們實力夠大!底氣夠足!

北平不但是朱棣的老巢,其實也是柳淳的大後方,這塊的意見,不能忽視啊!

一上來就是一道難題,真是夠厲害的!

柳淳擡頭,正好瞧見了北平城,斑駁的城牆之上,還有許多傷痕來不及整修,大塊的青磚斷裂,硝煙薰得漆黑……當真是一場殘酷的鏖戰啊!

柳淳突然勒住了戰馬,從馬背上跳下來。

其他人不解其意,也都跟着跳下了戰馬,圍攏過來。

“柳大人,城裡已經備好了接風的酒席,快進城去吧!”

柳淳微微搖頭,他猛地回頭,“諸公,這靖難一役,乃是奉天而行。將士民衆,浴血廝殺。爲的不是爭權奪利,而是黎民蒼生。期間多少士卒,血染沙場,捨生取義。如今我們贏得了關鍵的勝利,也應該總結一下了。究竟該如何論功行賞,究竟誰纔是真正的功臣!”

柳淳這麼說,丘福就迫不及待道:“柳大人,世子殿下主持全局,張將軍浴血奮戰,更有二殿下捨生忘死,率領死士,幾次出城,襲擊南軍,人所共知,誰是功臣,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大傢伙說是不是啊?”

丘福說完,果然有人附和。

柳淳輕笑,“丘將軍所言極是,但我卻以爲這麼多大的一場戰鬥,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打贏的。這斑駁城牆,告訴我,北平歷經鏖戰,犧牲無數,將士百姓,用血肉換來了的今天的勝利。我看應該在城外設立祭壇,邀請有功將士,城中百姓,好好說一說,這一年多的圍城之戰,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柳淳對大傢伙熱情道:“你們所有人,馬上通知下去,請受傷的將士,戰死的士卒的家人弟兄,幫助守城的百姓,提供協助的商賈,救治性命的軍醫……請他們前來,傾聽他們的講述,真正明白戰勝的關鍵。”

柳淳又道:“羅先生,就勞煩你記錄下這些點點滴滴,集結成冊。我們要給最普通的將士百姓,樹碑立傳!要真正記錄下歷史!要告訴天下人,我們起兵,奉天靖難,是得到了絕大多數百姓支持的!我們不是那些人污衊的反賊叛逆,相反,我們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羅貫中急忙點頭,他寫了一輩子書,這樣的書,還是第一次寫呢!

“請柳大人放心,老夫一定會寫好的。”

丘福這些人面面相覷,有點摸不清柳淳的套路,可朱高煦卻差點笑出聲來,師父啊師父,你這是釜底抽薪啊!

這招夠狠!

讓你們這幫將領還敢以靖難功臣自居?

都給我老實一點!

比起那些戰死的將士,你們差遠了。

等父王回來,論功行賞的時候,怕是能節省不少錢吧!

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809章 我愚蠢的弟弟第40章 夢醒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833章 都敗了第873章 工具人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452章 罪己詔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380章 初心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894章 京城亂成一鍋粥了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0章 罷帥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747章 太傅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830章 大火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852章 衛所消失了
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812章 乾乾淨淨的江南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305章 無敵的大明律法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151章 打服一大片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809章 我愚蠢的弟弟第40章 夢醒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833章 都敗了第873章 工具人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452章 罪己詔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380章 初心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894章 京城亂成一鍋粥了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70章 罷帥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747章 太傅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729章 挽回民心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502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830章 大火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160章 陛下誇獎你了第852章 衛所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