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

所謂的朝廷御用貢酒,並非崔耕隨口說說,而是確有其事。在清亡之前,歷代朝廷都會從民間最有名的酒坊中選出少數的酒商出來,令他們定期向朝廷進貢捐獻。這酒主要是用於朝廷擺宴招待各國使節、或天子拿來賞賜臣工,或皇帝犒賞三軍,或分賞給皇族子嗣的各個府邸過年過節,最後留下少部分供皇宮使用。

這樣的用酒耗損量是非常龐大的,並不是一家兩家的酒商能供應得起的。所以,基本上朝廷都會從民間定下八個酒商來負責分擔,統稱八大御用貢酒商,俗稱皇商。

朝廷除了有貢酒之外,還有貢茶、貢米等等御用商坊。

當然,這些向朝廷進貢的酒、茶、米,朝廷是不會付銀錢的,除了賞賜一塊御用貢酒的招牌之外,就賺了一個皇商的名號。

但是即便如此,天下商人仍是趨之如鶩,以能夠成爲御用貢酒、貢茶、貢米爲榮。不爲別的,真的就是爲了那塊“御用貢酒”“御用貢茶”“御用貢米”的牌匾,就是爲了皇商的名號。因爲一旦成爲皇商,除了能震懾屑小之外,當地州府縣衙也不會再跟御用商坊徵稅納絹。

而且但凡成爲御用貢酒,這就是攬生意的金子招牌,試問,朝廷和皇帝老子都認證過的好酒,好茶,好米,天下間誰還敢說不好?皇帝都能喝的酒,皇后妃嬪娘娘們都能吃得米,普通老百姓還能挑出個不好來?不僅不會說不好,還會以能夠跟天子驕子們喝同一款酒爲榮!

貢酒、貢茶是古代君主對地方有效統治的維繫象徵,唐宋時期興盛一時,在唐朝時甚至在盛產名茶的地區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細求精製,督造各種貢茶,以示重視。不過到了明清時期,貢茶貢酒漸漸變味兒,成爲了明清兩朝皇宮專享,不得再在皇宮以外市面流通,變相地壓榨着酒坊茶農。

但唐朝不同於明清,所以崔耕才向董彥說出來自己今晚深夜拜訪的真正用意

”此酒可爲朝廷御用貢酒?“

……

……

董彥聞之奚笑一番過後,輕輕拎起桌上的小酒罈子,道:”沒想到你這小酒罈里居然裝着好大的心思啊,不過往長安推薦貢酒事宜向來都是地方主官負責,本官添爲清源縣丞,行縣令佐官之職。此事,你應該去找胡縣令啊,怎麼會找到本官頭上來?”

董彥說得也是實情,通常,各地州府縣衙向朝廷推薦地方名酒,都是州府縣衙一把手的事兒,如縣衙的縣丞、府衙的別駕這些佐官二把手,是無權僭越的。因爲一旦推薦的酒成爲貢酒,那就是一份實打實的治下政績。這份治下政績可不小,等着任職一滿,升遷絕對是板上釘釘的。

故此,董彥纔有此一問。

誰知崔耕卻是淡定從容,笑着拱手道:“因爲在下認爲,我家木蘭春酒能否入選朝廷御用貢酒,董大人推薦的勝算遠超胡縣令的推薦。”

“嗤…你小小年紀,還真能胡扯!你和宋溫那些個恩怨事兒,本官也是略有耳聞!這個宋溫啊,一個不入流的胥吏耳,若不是仗着胡縣令,焉敢在清源縣中猖狂若斯?”

董彥輕笑一聲,崔耕雖給他戴高帽,但他心裡卻是清醒的很,崔耕在明知自己和縣令胡澤義不對付的情況下,還敢當着自己的面捧自己貶胡某人,還要把這份推薦貢酒的政績送給自己,這明顯就是在遞投名狀啊。

不過,一個商人的投名狀,董彥不僅不在乎,而且也覺得無足輕重。

繼而,他搖了搖頭,說道:“崔二郎啊,說句實話,你家這木蘭春酒絕對是百年難得一品的好酒,尤其是小壇中的木蘭春,更是千金難求的絕世佳釀。不過要想成爲朝廷的御用貢酒,在本官看來,還是很難啊!”

崔耕見狀,問道:“大人是想說,我們崔氏酒坊規模甚小,資歷淺薄,縱是能造出世間好酒,朝廷也不一定會考慮納木蘭春爲御用貢酒?”

倒是聰明!

董彥見着眼前這個不卑不亢的小子,心裡微微讚許了一下,後說道:“不是不一定會,而是一定不會!你想,這貢酒是給誰喝的?除了朝廷文武臣工,番邦使節之外,還有三軍將士,乃至皇室族親,甚至是宮中妃嬪。興許皇帝陛下都有可能喝到這貢酒。而你崔氏酒坊不過一家傳承三代,無根無底偏居閩南一隅小縣的小酒坊而已,縱是你家木蘭春酒再好,試問朝廷又怎敢納選其爲貢酒?”

說到這兒,董彥越發冷靜地看着崔耕,繼續道:“你知道當朝八大御用貢酒都出自哪裡嗎?不是跟當今天下五姓七大家這些望族沾着親,便是跟皇親國戚沾着故,再次也是傳承了數百年,底蘊極深名聞遐邇的大酒坊。不是本官小覷了你,講真,木蘭春酒雖好,但崔氏酒坊要想成爲御用貢酒商,還是差了些火候啊!”

聞罷,崔耕默不作聲,心中卻是活泛得緊,暗裡思量,果然如我之前所料,這事兒還真沒有想象的那般簡單。董彥分析得非常到位,能夠享用到貢酒的這些人,無論是朝廷臣工、番邦使節,還是皇室族親,都是些抖抖腳震顫兒的人物。萬一喝了貢酒出了差池,誰也擔待不起。這也纔有了天下名酒雖多,卻僅有八大御用貢酒之說。

能夠入選八大御用貢酒,不單單要酒好,還要有背景,有底蘊,有讓朝廷徹底放心的東西!

不然在每次貢酒裡下點令人無法察覺的慢性毒藥之類的東西,那還不把大唐帝國給慢慢嚯嚯掉啊?

不過,對於這個結果崔耕早有準備,只見他一邊將手伸進懷中,一邊問着:“大人,我聽說宮裡也有專門釀酒的造酒司,專造御酒供天子和妃嬪平日飲用。”

董彥對於崔耕突然提起宮廷造酒司頗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道:“你倒是知道的挺多。”

“那我若是獻上這個呢?”

只見崔耕從懷裡掏出一本用絹布包裹着的冊子,雙手奉上,道:“此乃木蘭春酒的配方及蒸餾工序,我已經詳盡寫於冊子中。若是將此冊子獻給朝廷,供造酒司專造御酒,那麼我們崔氏酒坊……”

“真的?”

誰知董彥竟然猛地激動起來,趕忙搶過崔耕手中的物什,把絹布拆開將冊子緊緊拿在手中,問道:“這是那小酒罈中木蘭春的古方和蒸餾工序?”

“當然!”崔耕也被董彥的失態給怔了一下,繼而道,“小酒罈中的木蘭春雖強於大酒罈中的木蘭春酒,不過造價不菲,而且工序繁瑣,不適合大面積大範圍地推廣售賣。所以我想將它獻給朝廷,供皇宮使用。”

董彥問道:“你竟然捨得?”

要知道無論古今,秘方這種玩意無論是在大家大族中,還是在小門小戶裡,向來都是不可對人言的。往往都是代代相傳,父傳子,子傳孫,傳子不傳女。爲了一道秘方兄弟鬩牆,父子反目之事,屢見不鮮。甚至有人爲了一道秘方,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而今天,崔耕竟然大方到要將這個秘方獻給朝廷,而且還交到自己手中。

董彥真有些看不懂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郎了!

只聽崔耕淡然說道:“捨得捨得,有舍方有得。大人剛纔不是說,木蘭春酒雖好,但崔氏酒坊要做御用貢酒商還差些資歷嘛。我想獻上這道秘方,應該可以讓朝廷看到我清源崔氏的誠意了吧?”

“好好好!”

此時董彥儼然比之前熱情了許多,重新將冊子用絹布包好,點頭笑道:“有了這個冊子,你明日再給本官備上幾罈子的木蘭春酒,我明日便啓程親往長安一趟。我相信,今後的御用貢酒中,少不了你崔氏酒坊的木蘭春!”

崔耕聞之心下亦是激動,不過面上儘量保持着平靜,問道:“縣丞大人,這事兒能準成?”

“呵呵,本官雖爲清源縣丞,但在朝廷中也是有跟腳的。”

董彥頗有幾分傲然地說道:“本官的跟腳在朝中深得天子和聖後賞識,有他在長安幫忙疏通一番,我想御用貢酒中,必有我清源木蘭春的一席之位!”

清源木蘭春!

董彥口中這五個字兒,儼然已經給木蘭春酒定了調子,這個酒以後便是清源本地出產的名酒,換句話說,木蘭春酒一旦躋身至御用貢酒的序列中,那就是清源縣對外的一張名帖,也是崔氏酒坊的一張護身符。

至於他這位親自將木蘭春酒運作成爲御用貢酒的清源縣丞,政績斐然不說,將來的清源縣誌中,他這位清源縣丞董彥,必留下濃濃的一筆!

這一刻,董彥算是和崔耕牢牢地綁在了一起,也算是徹底接受了崔耕這個商賈的投名狀。

崔耕知道董彥說的跟腳就是暗指他的恩師,那個老絲逆襲的小老頭張柬之,於是再次躬身一拱手,道:“多謝大人成全!那我明日便開始重建酒坊,招人擴產木蘭春酒。不過我擔心宋戶曹會……”

“他敢?”

董彥一聽宋溫兩字兒,霎時陰下臉來,冷聲道:“一個雜流胥吏還能在清源縣一手遮天不成?若是耽誤了貢酒進京,便是胡縣令也擔待不起!明日你便重建酒坊,放心大膽地建,一切有本官在後面替你撐着腰!”

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1668章 秀才遇到兵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752章 四十七罪狀第916章 樂極要生悲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564章 各方出底牌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621章 戶部三親戚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060章 新套餐計劃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528章 欲加二郎罪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561章 此案有隱情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603章 再向長安行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290章 神秘大人物第981章 懷貞真倒黴第1623章 受邀往張府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540章 黑叟與美女第296章 有事弟子勞第561章 此案有隱情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756章 當世名醫女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1087章 二郎終發難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588章 金蟬又脫殼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573章 要定城下盟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1317章 歐陽七十壽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206章 狗仗兇人勢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298章 國師來斷案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109章 這是心理病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
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1668章 秀才遇到兵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第752章 四十七罪狀第916章 樂極要生悲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564章 各方出底牌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621章 戶部三親戚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060章 新套餐計劃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528章 欲加二郎罪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831章 韋后二垂簾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561章 此案有隱情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603章 再向長安行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290章 神秘大人物第981章 懷貞真倒黴第1623章 受邀往張府第208章 雍光忽效忠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540章 黑叟與美女第296章 有事弟子勞第561章 此案有隱情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756章 當世名醫女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1087章 二郎終發難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588章 金蟬又脫殼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573章 要定城下盟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1317章 歐陽七十壽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206章 狗仗兇人勢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298章 國師來斷案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109章 這是心理病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