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清源胡縣令

“俺滴親孃,這就走了?”

茂伯望着狼狽離去的宋溫背影,想着剛纔發生的一幕,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來。

他還是第一次見到狠厲冠絕清源縣的胥吏宋溫,居然在別人手中硬生生地吃了憋,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家的二公子。

“嘁,不走咋滴?難不成他還想腆着大狗臉,留咱家吃晚飯不成?”

二孃這時早沒了剛纔那副驚弓之鳥狀,看着宋溫灰溜溜遠去的背影,張牙舞爪,跺腳忿忿道:“二郎不說了嘛,宋溫老賊,不過一胥吏耳!哼,別忘了,咱家今時不同往日了,有縣丞董大人照應着咱家,偌大清源縣,看誰還敢……”

“咳咳!!!二孃,低調啊~”

崔耕見着二孃又肆無忌憚地張揚起來,對這便宜小媽再次無語,只得打斷道:”好了,咱們不扯閒篇了。時間不等人,酒坊重建之事還是要加快進度。茂伯,酒坊這邊你先盯着,我帶着小九兒給董大人送幾罈子樣酒過去,不能誤了他的行程。”

“老奴曉得。不過二郎,你說這宋戶曹這回失了顏面,晚些時候還會不會帶人來找麻煩啊?”

茂伯對於宋溫,還是頗爲忌憚。畢竟胥吏宋溫,兇名逞威清源縣近十載,但凡清源縣有些耳目的人,都知道此人乃睚眥必報,慾壑難填之輩。屬於那種今夜仇隔日報都嫌晚的人。

“宋溫小肚雞腸,睚眥必報是出了名的,斷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不過嘛~~”

崔耕嘴角微翹,淡然說道:”咱們暫時有董縣丞的牌子鎮着,一時半會兒他也不敢造次。不過要想一勞永逸,要麼是宋溫在縣衙失勢,從戶曹吏的位置滾下來,要麼就是此次董縣丞前往長安,順順利利,替咱們崔家撈他一個‘御用貢酒坊’的招牌。屆時,別說是他一個小小胥吏,便是搬出他身後的胡縣令親至,他也得掂量掂量三分!”

“那二郎你還跟崔茂這老殺才扯啥子閒篇!趕緊的呀!”

便宜二媽聽罷,擠開跟前的茂伯,催促道:“趕緊把釀造好的木蘭春酒給縣丞大人捎過去啊,可別誤了董大人的行程。”

“嗯,董大人今夜啓程,我現在得趕緊將木蘭春酒裝車送過去。”

崔耕唔了聲,便吩咐起初九套車裝貨,不消一會兒,便出了周溪坊。

……

……

夜裡,清源縣衙。

縣衙坐北朝南,位於崇文坊邊上。

清源縣屬於中縣,縣衙的規格不同於普通小縣的衙門,雖談不上氣勢恢宏,大氣磅礴,但也是主從有序,錯落有致,並非一座宅邸那麼簡單,而是井然有序的一個建築羣。

大門前有照牆,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儀門、正堂、宅門、二堂、內樓等六進廳堂和五個院落。出縣衙大門內東側邊門,有東區塊建築羣,自南到北建有土地祠、東倉、幕廳、書齋。

縣衙大門內的西建築羣,首爲監獄(虎頭門一間,獄神祠一間,吏宿所一間,東號三間,西號四間,東南號二間,西南號一間,西北號一間),監獄後東西廂爲倉房、西倉,中爲捕廳,捕廳後爲內宅。另外還有庫房、廚房等等。

佈局屬於典型的左文右武,前朝後寢。

所謂前朝後寢的佈局,便可以簡單理解爲前邊屬於辦公區域,後邊屬於縣令大人的日常生活區域。

穿過縣衙的二堂,便是內樓。內樓即內宅,是清源縣令胡澤義日常生活起居的內宅,他的家眷也都生活在這裡。

入夜,戶曹吏宋溫從崇文坊的家中出來,孤身入縣衙內宅前來拜訪縣令胡澤義。

按理說入夜時分,非萬般緊急的公務,尋常人是不能進縣衙見縣令的。但身爲清源戶曹吏,又是胡縣令的心腹胥吏,宋溫有這個特權面見胡縣令。

胡澤義,今年四十五歲,唐高宗顯慶末年的進士,歷任池州石城縣縣丞,建州府諸曹參軍事,泉州府清源縣縣令。入仕宦海十數載,雖談不上青雲直上,倒也穩紮穩進。四十五歲的七品縣令,在帝都長安算不得什麼,但在清源縣絕對算是呼風喚雨,隻手遮天的一地父母官。

胡澤義到清源縣出任一縣之令已經有三四個年頭,這幾年來,清源縣一帶還算風調雨順,百姓有飯果腹,有衣禦寒,所以民生這塊還算不錯,這些年從未出現過災荒饑荒這種駭人聽聞之事。加上清源屬於泉州府下轄幾縣中民風較爲淳樸的地方,治安這塊也算穩定。

因此,胡澤義在清源縣的政績雖談不上出色,但勝在穩定。不出意外的話,再有個兩三年,胡澤義應該能趕在五十歲前,挪一挪高升一番。至於升任州府還是哪裡,就看吏部主官們的安排了。

但胡澤義此人乃是十年寒窗苦讀之輩,又是正統的進士科出身,所以向來孤傲,一貫看不上明經科或者其他途徑入仕的同僚。再加上與前任老縣丞張柬之相處的不甚愉快,所以,恨屋及烏下,對於如今的縣丞董彥,胡澤義不僅看不上,還多多少少有些反感。

這也就造成了董彥這個清源縣丞,在縣衙中有被同僚胥吏孤立的感覺。

他在內宅花廳中聽着宋溫將今日在周溪坊之事娓娓道來,當聽到縣丞董彥居然躍過自己這個頂頭上司,要帶着木蘭春酒前往京城,私下運作御用貢酒之事,瞬間勃然大怒,氣得拍案直呼:“欺人太甚!!!”

宋溫見着胡澤義動怒,心中暗暗竊喜,繼續慫恿道:“是啊,據小的所知,無論任何州縣,但凡推薦好酒好米入長安參選貢酒貢米,向來都是一地主政父母官來負責此事。姓董的之所以敢僭越行此事,無非就是倚仗着他的老師,遠在長安的監察御史張柬之!東翁,小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東翁是幕友對主人的敬稱。胡澤義在定州任諸曹參軍事時,宋溫便一直是胡澤義的幕友,直至到了清源縣出任縣令,才推薦了他出任戶曹吏。所以,對宋溫而言,胡澤義與他有主從之誼,稱他一聲東翁,既能表現自己的忠心,更能彰顯二人的親近關係。

胡澤義此時稍稍平息了怒火,不過仍舊一臉的陰沉,擺擺手道:“講來便是!”

宋溫道:“既然董彥敢如此目無東翁,那明日何不便派人查封了那個崔氏酒坊?一呢,出上心頭這口惡氣;二呢,給崔二郎那廝一個教訓,好教他和全清源縣的商賈們都知道,誰纔是清源縣這一畝三分地的主人;最後,也是告訴姓董的,他這個縣丞只是東翁您的佐官而已,他雖能允准批條文,但東翁這個一縣之令也能廢了他的條文!”

“查封崔氏酒坊?”

胡澤義沉吟一聲,擡開眼皮看了眼宋溫,問道:“你不是說董彥已經裝載着木蘭春酒,啓程出發前往長安了嗎?”

宋溫不明所以,唔了一聲,點點頭道:“這廝心急的很,天色一擦黑便匆忙出發了!”

“那就不能再行查封崔氏酒坊的手段了!”胡澤義果斷地搖了搖頭。

宋溫心裡一咯噔,心裡瞬間失落,問道:“爲何不能查封啊?”

胡澤義道:“你是腦袋讓驢踢了嗎?木蘭春酒本官也嘗過,要想被選爲御用貢酒嗎,但凡董彥在長安有些跟腳,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如今董彥都已經出發進京了,本官這個時候突然查封崔氏酒坊,待得過些時日萬一這木蘭春酒真的被朝廷選爲御用貢酒,那你讓本官如何自處?到時候,說不定姓董的借這個由頭,對本官倒打一耙,哼,阻撓查封御用貢酒坊的罪名,你覺得本官能擔待得起嗎?”

“啊?”

宋溫被胡澤義這麼一說,後背沒來由地驚出一身冷汗,看着東翁那張不怒自威的臉,心中忐忑萬分,是啊,如果胡澤義因此真的被貶官甚至罷官,那他這個胡澤義的心腹幕僚肯定也會跟着失勢,輕者丟掉戶曹吏這個在清源縣顯赫的位置,重者跟着胡澤義這個東翁一起落魄,甚至到衆人踩的地步。

不過想着今天在崔氏酒坊門口的羞辱,他還是心有不甘,弱弱地問道:“東翁,難道這事兒就這麼放之任之?就任由董彥那廝僭越妄爲,白白便宜那個不懂規矩的崔二郎?”

”嗤……”

胡澤義不怒反笑,道:“你是當局者迷啊。難道你就沒想過將壞事變好事,將今日之虧變成咱們他日之福嗎?”

“壞事變好事?”宋溫這下更聽不明白了。

“然也!”

胡澤義平息了怒火,冷靜下來之後,整個人的思緒也清晰了起來,頗爲輕快地用手扣了一下桌子,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本官身爲清源縣令,一縣主政父母官,木蘭春酒也是產自本官治下的清源縣。一旦此酒被朝廷選爲御用貢酒,你覺得對於清源縣和本官而言,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宋溫這時略微聽明白了些,不過想着自己今天被崔二郎的折辱,還是略有忿忿:“可這就便宜崔……” щщщ ▪тт kǎn ▪¢ ○

“住口!”

胡澤義見着宋溫還是這麼執拗,呵斥道:“目光短淺,我看你真是被小小仇恨矇蔽了心智。宋溫,本官警告你,這些日子你不僅不許找崔氏酒坊的麻煩,還要給我安分點。你在外頭那些勾當你真當本官不清楚?平日裡你沾點小便宜,本官也就放任你,但這個關鍵時候你可要清醒着點。難道你真甘心一輩子做這不入流的胥吏?”

宋溫聞言,霎時面色紅潤,雙眼透着熾熱的野心,呼吸急促地問道:“東翁的意思,小的也有機會雜色入流,進入仕途?”

胡澤義看着眼前這個年紀比自己大了近十歲的心腹幕僚,緩緩起身踱步在花廳中,走至門口雙手揹負,擡頭望着天上那輪明亮的圓月,悠悠說道:“宋溫,此番董彥僭越進京雖然不爲本官所喜,但木蘭春酒能否被選爲御用貢酒,卻是本官的契機,更是你宋溫雜色入流,真正入仕的契機啊!”

胡澤義雖然背對着宋溫,但宋溫能清楚地感受到東翁身上,有一種叫野望的東西,渲泄而出……

當然,宋溫這輩子最大的野望便是雜色入流,真正地進入仕途!

噗通!

宋溫雙膝跪地,激動地伏地泣呼:“何爲契機,還望東翁教我!”

第1436章 九州齊震動第624章 仙人要指路第1532章 倒崔大聯盟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294章 盛唐雄烈風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572章 竇家血海仇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626章 裹兒來安撫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127章 臥底吳公禮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476章 殺人滅口中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1269章 有才無大志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647章 誤看獅子舞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1619章 二郎守門忙第729章 二郎聲望隆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789章 再添一人命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855章 似乎挺順利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1105章 中秋奪美日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1732章 千年之芳華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689章 老樹開新花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492章 易得有情郎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420章 定州亂離人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142章 冀王和蠻王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1803章 李晟的誤會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303章 啓程定州行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1703章 兄弟析產案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263章 上巳春浴節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312章 天才和瘋子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
第1436章 九州齊震動第624章 仙人要指路第1532章 倒崔大聯盟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294章 盛唐雄烈風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572章 竇家血海仇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626章 裹兒來安撫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127章 臥底吳公禮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476章 殺人滅口中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1269章 有才無大志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823章 教訓武國舅第1647章 誤看獅子舞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1619章 二郎守門忙第729章 二郎聲望隆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1789章 再添一人命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160章 崔耕有靈丹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1409章 越王掌契丹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855章 似乎挺順利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833章 朝局大變樣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1105章 中秋奪美日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1732章 千年之芳華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689章 老樹開新花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492章 易得有情郎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420章 定州亂離人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142章 冀王和蠻王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1803章 李晟的誤會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303章 啓程定州行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1703章 兄弟析產案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263章 上巳春浴節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312章 天才和瘋子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