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

昨天晚上,崔日用沿街路過一戶人家,就見一女子在家門口向他求救。

崔日用一見這女人楚楚可憐,長得也不像風月場所的女人,便上前詢問。女子說家中有老人病倒,奈何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無法將老人送去醫館救治。所以她央求崔日用替他進家裡將老人背到醫館去。

崔日用一時心軟,便進了這女人家,愣是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女人沿街的房子。

這年頭妓館的標誌,就是外面的紅燈籠。若是人家將紅燈籠挑下來,對於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而言,這就是所謂的民居。

等着崔日用進了門,外頭已經有麗競門的人偷偷將紅燈籠掛了上去,這尼瑪就是個妓館。

等他進去發現館中陳設擺放不同於尋常人家之時,已經晚了。這女子突然變了臉,更是大聲叫嚷崔日用嫖妓不給錢,嘩啦一下館內館外都先後衝進兩撥壯漢,徑直向崔日用敲詐鉅額的錢財。

崔日用見着自己做好事還被人誣陷,更是被人如此明目張膽地敲詐,身爲五姓七望博陵崔氏的族正,他何曾受過這等委屈?何曾受過這等羞辱?

他傲嬌的性子一上來,肯定是堅決不妥協的。

結果被當衆羣口一頓受了皮肉之苦外,還被這些人當牲口一樣,足足關了一宿。

這也纔有了第二天,崔耕率衆來妓館,陰差陽錯拔刀相助的事情。

很明顯,這就是王弘義利用麗競門的人馬設了一個局,崔日用被坑了。

……

這真是無妄之災啊,真夠倒黴的!

封常清和宋根海等人已經強忍着笑聲,躲到一角掩嘴偷笑了。就連同族的崔,都低着頭不好意思當着崔日用的面兒笑出來。

崔耕倒是不想崔日用太過難堪,打起圓場道:“也怪不得崔族正上當,這麗競門做事狡詐,王弘義更是陰險,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小心些便是了。”

孰料,崔日用竟然毫不領情,冷哼一聲:“崔縣令不用在這兒假惺惺,別以爲救了本族正,就可以對本族正指手畫腳!你以爲我會因爲這個感激你,然後私自放水讓你重歸博陵崔氏,認祖歸宗嗎?”

真是狗咬呂洞賓,崔耕瞪了他一眼,“你他媽有病吧,好賴人分不清?”

宋根海第一時間湊了過來,啐罵道:“你丫別不識好歹,我家大人若是不救你,你還被人五花大綁在這兒呢。還他媽五姓七望,還腆着大狗臉說自己博陵崔氏的族正,你啊,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我要是你啊,真不敢出這妓館的門,一頭撞死在這牆上算球!”

“你……放肆!”

崔日用氣得滿面通紅,一揮袖,喝道:“此處有你小小捕頭說話的地方嗎?”

宋根海呸了一口唾沫在地上,“老子就算小捕頭,也知道要臉,哪像你,堂堂族正,還嫖妓不給錢!”

崔日用又被人揭起瘡疤,跳腳叫道:“本族正被人誣陷冤枉的,你家崔縣令替我佐證!”

宋根海撇了撇嘴,嘁了一聲,不再理他,轉身去了角落和封常清繼續嘀咕。

“這回倒想起本縣來了,我的大族正!”

崔耕也挺討厭崔日用這眼睛長到頭頂上的傢伙,說道:“好了,也別在這兒呆着了。半個月,歸仁酒樓,你和崔也一同來吧!”

崔日用剛纔也聽到崔耕和豪商們的談話,一聽之下,心裡頓時熱乎起來:“此次興建羅城,我們博陵崔氏也可分一杯羹?”

崔耕道:“到時候你來了,便知!”

崔日用神色緩和了許多,難得衝崔耕笑了笑,道:“崔縣令,你果然識時務,這樣,只要你滿足了博陵崔氏的利益,對於你認祖歸宗之事,本族正還是會慎重考慮的!”

“他媽的,你真是逼着老子講粗口啊,”崔耕終於忍不住好脾氣了,罵道,“你能不能不要腆着個大狗臉,張嘴閉嘴就認祖歸宗的。老子再說最後一遍,收起你那副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嘴臉,對於博陵崔氏,老子真不稀罕!你真以爲老子是看你面子,才讓你們參加半個月的宴席?呵呵,做你孃的春秋大夢吧!”

說着,崔耕將崔一把拉了過來,搭着他的肩膀,說道:“若不是看在我好兄弟崔的面子,我連多看你一樣都嫌煩。滾吧,這個半個月內,你自己個兒找個地方老實呆着,別在我面前來回晃悠!”

“你……哼!!!”

崔日用一番話聽在耳中,氣得肺都快炸了,奈何如今又是有求於人門下,只得將忍着性子,拂袖恨恨離去。

崔耕望着他的背影,不屑道:“什麼玩意兒啊?這優越感是哪兒來的?呵呵,這就是你們博陵崔氏是最值得培養的種子?崔,別怪哥哥說話難聽,如果你們博陵崔氏盡出這種貨色,那離家族敗落消亡,也不遠矣!”

“嗨,大哥你也別理他,都是族裡面慣出來的!”

崔也是搖了搖頭,不過也極爲難得的替崔日用說了句好話,“不過他也夠可憐的。原來的宰相崔元綜,是他的親伯伯,不過崔元綜前些日子被另一位宰相李昭德算計,最後罷了相。本來有崔元綜的照拂,他在官場上的仕途比我可順暢多了。可現在呢,沒了崔元綜的照應,只得靠族裡的老人了。現如今,還得和我一起來竟爭族裡的支持,他心裡那口氣兒,一時半會也難順得過來!”

“誒,你這麼說,我倒是想起這茬兒來了。”

崔耕會意道:“這白癡不會是覺得崔元綜受了我的牽連,才死活看我不順眼?”

“有這麼點意思。”崔低聲說道。

崔元綜之所以被罷相,是因爲他另外一個侄子崔日昌,被王弘義陷害抓了辮子,讓李昭德有了可趁之機。這事人盡皆知。

但王弘義喪子與崔元綜倒臺的時間太過巧合,所以很多人都認爲,這和崔耕又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所以,崔日用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

崔耕理清頭緒之後,也顯得鬱悶無比,這事兒也沒解釋的必要和意義,唯有無奈地聳聳肩,嘆道:“這口鍋背的還真是莫名其妙的。得嘞,就衝他崔日用的尿性,本縣看死他在仕途有所建樹,樹敵便樹敵吧,不過土雞瓦狗,不與他一般見識。”

……

……

又過了三天。

這一天,小和尚慧明來見崔耕,滿面愁雲地鬱悶道:“崔縣令,北禪宗的神會和尚,邀小僧在閒雲寺內開一場無遮大會論法。”

“又尼瑪是你們南北禪宗那點屁事兒。”

崔耕一聽就頭疼,真心不願攙和進去了,“你既然敢來揚州弘法,難道還怕和人家當面辯論?”

“此事可單單論法這麼簡單,其中大有隱情。”

慧明解釋道:“要說單純辯論佛法,貧僧當然不怕。但問題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場論法的關鍵,不在於我們兩宗或者說我與神會老和尚,誰的佛法更高深,而在於那些聽法的香客信衆會支持誰。”

“所以呢?這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這事兒不是明擺這的嗎?他們北禪宗在揚州的信徒衆多,我們南禪宗拍馬也趕不上。一真論起法來,誰輸誰贏這還用問嗎?”

“唔,還真是這麼個理兒。”崔耕點點頭。

“而且,而且,這回小僧可是受了崔縣令的牽連,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小和尚苦着臉。

崔耕道:“又關我事?你們和尚打架,能不能別老把我這凡人拉扯進去?”

小和尚道:“若不是小僧當日在妓館偏幫着崔縣令對付王弘義,神會和尚會主動邀小僧論法?王弘義就是知道小僧是崔縣令你的人,所以纔想藉着北禪宗在揚州的實力,狠狠折辱小僧這個南禪宗的和尚。藉以報復崔縣令你!”

“嗯,你這麼一說,還真挺像那麼回事兒。”

崔耕仔細想想,當初在法蓮寺,王大中就把神會老和尚吃的死死的,很顯然,雙方的關係絕對匪淺。

如今神會老和尚毫無節操,居然主動找慧明這種小輩來論法,又在揚州這種北禪宗的主場,擺明了就是七夫人。神會老和尚應該不會這麼無聊,那幕後應該就是王弘義在主使授意的。

王弘義這廝當日在妓館放下狠話,沒想到這報復,還真來得挺快。暫時找不到報復自己的地方,就先從自己身邊的同盟下手。嗯,這種做事手法和風格很王弘義嘛!

照此分析的話,於情於理,自己的確應該幫忙小和尚。

但是這種事兒,自己該怎麼幫呢?難道僱上些水軍,給慧明小和尚去吶喊助威?

但揚州是北禪宗的主場,找水軍萬一烏龍了,找到人家的信衆頭上,這事兒勢必會被拆穿。

“崔縣令,你可要幫幫小僧,這些日子小僧好不容易纔在揚州吸納了一點信衆,可不能一下子就被北禪宗摧毀。過些時日,我恩師問責起來,小僧也實難交待啊!”小和尚急得都快哭了。

“呃……你容我想想,容我想想,對了,你恩師?”崔耕好似想起了什麼,微微一驚,撫額說道:“對了,就是你恩師惠能大師!”

小和尚沒聽懂,一臉呆滯地看着崔耕。

崔耕道:“我記得你們南北禪宗,有那麼一樁件公案是非常有名的。興許,這是你在人家主場制敵的好辦法!”

小和尚迷糊問道:“公案,什麼公案?”

“這你都不知道?看來你小子拜了惠能和尚爲師,去不甚瞭解自己這個師傅是多牛掰啊!想當年……”

崔耕將南北禪宗一樁塵封許久的公案娓娓道了出來。

衆所周知,南禪宗的惠能大師和北禪宗的神秀大師,當年都是禪宗五祖弘忍和尚的座下弟子。

五祖想從座下弟子中選一個認出來,好繼承自己的衣鉢,於是他就讓弟子們各作佛偈一首。他以佛偈最優者爲衣鉢繼承人。

隨後,衆弟子紛紛獻上自己的佛偈。

神秀大師當時作了一首佛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當場便引來了衆僧的讚許和稱頌,儼然神秀和尚的佛偈一出,衆師兄弟已經再無跟他爭這衣鉢繼承人的心思了。

而弟子中,還有一人沒做佛偈。那就是小和尚的師傅惠能和尚。

因爲那時的惠能在五祖坐下的一衆弟子中,平日裡普普通通不顯山不露水,也經常被師兄弟們呼來喝去幹這個幹那個,也不像神秀和尚那般長袖善舞,人氣極高。

最關鍵的是,惠能和尚當時還剛剛拜入弘忍五祖座下沒多久,之前連字兒都不識,此時不過是個半文盲。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卻有一顆堅韌不拔的向佛之心,他只得在場外自己做出了佛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佛偈傳到弘忍大師耳中後,當時就被震驚了,暗贊,此子竟有如此慧根?是個人才啊!

於是,五祖深更半夜偷偷來到慧能的禪房內,傳授他無上正法,並且將自己的衣鉢正式傳給了他。

因爲慧能根基太淺,又被師兄弟瞧不起,尤其是神秀在寺中的鋒芒太勁,光芒太盛,完全掩蓋住了惠能。所以弘忍擔心他繼承衣鉢之後,寺內僧衆不僅不服他,還會被人加害,於是就囑託惠能南下弘法,念萬卷佛經,不如修千里行,弘萬里佛法嘛。

正因爲此舉,纔有了南禪宗。

也正因爲五祖將衣鉢傳給了惠能六祖,才使得神秀和尚不服,自行開闢了北禪宗。

南北禪宗,互不承認佛統正朔,這麼一掐就是幾十年。

……

誰知崔耕講完這樁公案典故之後,慧明小和尚的小臉更是茫然無知了,納悶道:“五祖傳衣鉢的事兒,小僧是知道的。但是這兩個佛偈,小僧可從聽恩師提過啊,也沒聽恩師座下其他師兄講過。崔縣令,這佛偈你是怎麼知道的?”

崔耕當然不能說,老子是從荒唐大夢中得知後世佛教經籍中就這麼寫得吧?

但一聽小和尚的話,他就知道壞菜了!

因爲後世還有個說法,說這兩個所謂的佛偈,是惠能的徒子徒孫們有意杜撰的,目的是爲惠能六祖繼承弘忍五祖的衣鉢而增添神秘感,更是爲了讓南禪宗穩穩地壓北禪宗一頭。

孃的,這說法可是野史啊,也能當真?

沒辦法了,解釋不了只能靠不要臉了,裝沒聽見了。

他假裝沒聽見小和尚的問題,眨巴着眼睛,說道:“輕重緩急,你別揪着本官怎麼知道,我就問你,到了那個勞什子的無遮大會,這個故事管用不管用吧?”

ps:第二更,兩章合一五千字。這麼算來,今天更新了三章。10月3日陪老婆孩子出去轉轉,沒更新的話,就放10月4日補吧。

第1578章 崔耕舊仇敵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614章 佳人死與生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686章 針尖對麥芒第571章 金風會玉露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318章 吉頊再求援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284章 海貿遇難題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1392章 束縛一掃清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812章 微服往張昉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580章 分井安寧城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020章 意外的請帖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1717章 又見法進僧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667章 齊等崔二郎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531章 裹兒挺囂張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10章 接嫂嫂回家第1604章 破廟有奇遇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034章 瘋女大謗佛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816章 舊事要重演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703章 兄弟析產案
第1578章 崔耕舊仇敵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614章 佳人死與生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714章 扶桑宋之問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686章 針尖對麥芒第571章 金風會玉露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318章 吉頊再求援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284章 海貿遇難題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1392章 束縛一掃清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812章 微服往張昉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580章 分井安寧城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020章 意外的請帖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1717章 又見法進僧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667章 齊等崔二郎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531章 裹兒挺囂張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10章 接嫂嫂回家第1604章 破廟有奇遇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034章 瘋女大謗佛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816章 舊事要重演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181章 背景好硬扎第1703章 兄弟析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