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

李持盈從懷中掏出一塊玉佩,道:“我把此物留下,再修書一封,勸誡皇兄不要再讓道州進獻矮奴。皇兄最疼我了,定然允准。”

“你……”梅三發如同關愛智障一般看着李持盈,道:“是你傻,還是你覺得我傻?”

“當然都不是。怎……怎麼了?”

“還怎麼了?被官府發現了你的蹤跡,我這次不就白忙活了嗎?”

“啊?那……那怎麼辦?”

李持盈不是傻,而是久居深宮,被保護得太好了,做事根本就不考慮那麼多。

現在被梅三發一提醒,頓時羞得滿面通紅。

梅三發嘆了口氣,看向崔耕道:“向王千歲,你有什麼法子沒?”

崔耕反問道:“若本王沒什麼好辦法,三護法,你準備怎麼辦?”

“我……我也只能是帶着這一家三口,遠走高飛了。”

崔耕搖頭道:“那不成。三護法請想,道州是要準備三名矮奴,卻不是一定要王小寶。你把他救走了,官府就讓旁人相代。你的所爲,不過是以鄰爲壑罷了。”

“以鄰爲壑?難道我救人還成了“不是”不成?”梅三發麪色不悅,但理智告訴他,崔耕所言是正確的。

崔耕趁機勸解道:“那倒不是,只是這個法子實在不是什麼好辦法。世間之事大抵如此,看似一時痛快了,其實後患無窮。比如你們黑水教反唐吧,戰端一起,不知多少百姓要喪了性命,還不如起事之前呢?”

“廢話少說!”

梅三發當然明白,崔耕所言有理。但是,越是如此,他越感到憋悶異常。

梅三發大怒道:“難不成,只准曲覽橫徵暴斂,還不准我們反抗不成?這是哪家的道理!”

崔耕道:“不是不準反抗,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你們可以找朝中的忠臣主持公道,姚崇、宋,魏知古,哪個是是非不分的人?再不濟,你們可以自己去敲登聞鼓嘛……皇帝總不能對安南都護府的百姓見死不救吧?”

“哼,官官相護,我們纔不信他們能幫我們對付曲覽呢。至於那皇帝,更是無道昏君。”

“你怎麼這麼死心眼兒呢?”崔耕眼珠一轉,道“這樣吧,咱們打個賭。”

“賭什麼?”

“咱們不用暴露身份,本王略施小計,就能讓朝廷收回道州獻上矮民之命。”

“這……這怎麼可能?”

不但梅三發,就是李持盈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沒辦法,崔耕吹的這個牛逼也太玄乎了。

事到如今,他們已經把事情考慮清楚了,朝廷絕對不會承認道州矮民是人造的。道理很簡單,這矮民都進獻了一百多年了,李隆基承認這個,不就等於是罵自己祖上都是無道昏君麼?

既然如此,走官員上奏章的路子,根本就行不通。而且,也沒有官員願意冒險上這道奏章。

崔耕卻是微微一笑,道:“別說可能不可能,就看三護法敢不敢賭了。”

“賭就賭,但不知這賭注爲何?”

“若是梅護法輸了,就向本王爲剛纔的言語認錯。若本王輸了,就承認黑水教造反有理。”

只是意氣之爭就好辦了,梅三發慨然道:“成,這把我賭了!”

然後,崔耕又笑吟吟地道:’對了,玉真公主要不要也算一份兒?”

李持盈道:“算,定贏的賭局,我爲什麼不參加?不過……咱們倆的賭注是什麼?”

“本王若輸了,就……就把龍山君送給你。”

“就是之前你懷裡那隻小虎?簡直太可愛了。”李持盈眼中頓時冒出了一陣小星星。

崔耕道:“公主莫高興的太早了。你怎麼就不想想,自己若是輸了怎麼辦?”

“我輸了要輸什麼?”

“就請公主讓本王親一下,哈哈!”

“死鬼!大色~狼!就知道你垂涎本公主的美色,還不想承認。”

……

在李持盈的嗔怒聲中,這場賭約已經定下。其實,崔耕也不是對李持盈有多大的興趣。只是男人嘛,見到美女就忍不住口花花。再者,他之前實際是在暗中策反梅三發,政治意味太濃。搞點小插曲,容易沖淡這種氣氛。

當然了,要想達到根本目的,必須能動真格的在讓李隆基同意,道州不再進獻矮民。

稍後,他將那個道州的捕快班頭鄧則山叫了過來。

“鄧班頭。”

“在。”

面對梅三發,鄧則山還能稱一句“在下”,儘管言語間頗爲恭敬,但要說他對梅三發有多少敬意,那就純屬扯淡了。

但是,面對書生模樣的崔耕,鄧則山恍惚間感覺遇到比衙門中那些大人物還尊貴的存在,連大氣兒都不敢出。

崔耕道:“你爲道州刺史衙門的捕快班頭,想必深得刺史的信任吧?”

“呃,也可以這麼說。但說實話,俺無品無級的,您要我幹什麼事兒的話……”

“放心,我的確是有件事想要你做。但是,做不做由你,聽不聽,也只在於道州刺史。對了,道州刺史姓字名誰啊?”

鄧則山這才放下心來,道:“他叫龍有璋。”

“此人性格怎麼樣?照實了說。”

“那……那我可就說啦。”鄧則山道:“其實這位跟一般地官兒差不多,就是對升官比其他官兒還要熱切。對了,此人還甚是好名,簡直是僞君子一個。”

“比其他官兒還熱切?僞君子?”崔耕心中暗喜,道:“那就妥了,你去告訴他,上一道奏章,以後道州就不向朝廷進獻矮民了。”

“嗯……啊,啥?”鄧則山當時就急了,道:“那怎麼成?龍大人絕對不會同意。”

“彆着急啊,聽我把話說完。”崔耕道:“你就讓龍有璋在奏章上說:州民盡短,不知以何爲貢?”

“什……什麼意思?”

崔耕道:“你想啊,朝廷讓道州獻貢品,龍刺史肯定得找好的獻。但道州的人全是矮人,他實在選不出來最矮的,所以就沒辦法上貢矮奴。”

鄧則山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識到了點兒什麼,道:“恐怕……不完全是這麼解釋吧?”

“當然這話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說,道州之民皆矮,那麼……陛下是要以民爲奴麼?”

“這麼上表,陛下能不生氣?”

“陛下德行深厚,當會允准。不過,龍刺史擔心風險也沒關係,我還有後招……”

然後,崔耕將自己的暗地裡的計劃,簡要的介紹了一遍。

事實上,對於崔耕來說,這次是一次故技重施。按照歷史的記載,二十年後,有一個叫陽城的人,繼任爲道州刺史。

他發現了道州這條陋規以後,堅決反對。並且上書李隆基,要求撤銷道州進獻矮奴的義務。

理由主要有兩條:第一條,在唐朝之前,道州從未有進獻矮奴的記載。第二條,就是這個似軟實硬的理由了。

李隆基愛惜羽毛,最終同意了這個建議。

當然了,龍有彰可沒陽城骨頭硬,未必就敢這麼幹。所以,崔耕又原創了一個法子。

在歷史上,陽城做成此事後,道州百姓奔走相告,興奮異常。爲了不忘陽城的恩德,他們把新生之男兒,多取名爲“陽”。

此事更是轟傳天下,白居易聽說此事之後,專門寫了一首詩記述: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市作矮奴年進送,號爲道州任土貢。任土貢,寧若斯,不聞使人生別離,翁哭孫母哭兒。一自……吾君感悟璽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仍恐兒孫忘使君,生男多以陽爲字。

此詩全名《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現在,崔耕把此詩略作修改,交給了龍有璋。

李隆基爲什麼樂意看到人們獻祥瑞?還不是皇位不穩,想證明自己天命所歸嗎?

但是,再好的祥瑞,哪有萬民稱頌來得實在?

龍有璋按照他設想的,向朝中某位大臣行賄,讓人偷偷將這首詩給李隆基看,說是自己準備事成之後,贊明主功德的。

李隆基看了之後,龍顏大悅,這事兒就相當於加了一道雙保險。作爲當世人的龍有璋自然也就簡在帝心了。

至於說向誰行賄?姜皎啊,這廝跟王皇后走得甚近,又非常貪財。見了這等毫無風險,又大爲露臉的事兒,焉有不欣然領受之理?

待崔耕掰開了碾碎了,把這番道理跟鄧則山一說,他也心動了,道:“如果此計能成,您真是功德無量了。我道州百姓,必定生生世世不忘您的恩德。敢問……您能否賜下名號?”

咳咳~~

梅三發趕緊出聲音阻止。

崔耕嘆了口氣,道:“某身份尷尬,卻是不必留名了。非但如此……”

說着話,崔耕從袖兜中掏出來一疊聚豐隆銀號的錢票,道:“這裡總共是十萬貫錢,就用來給龍刺史行賄吧。”

“您幫我們出主意,還幫我們出錢,這……這也太……太……”鄧則天簡直目瞪口呆。

崔耕微微一笑,道:“讓你拿着你就拿着,莫不好意,我這是在爲自己和兒子積陰德。”

鄧則山將那疊錢票接過,連磕了幾個響頭,道:“那……那小的謝謝您了。好人啊,小的祝您公侯萬代,長命百歲。”

這回妥了!

崔耕見狀,大鬆了一口氣,嘴裡卻道:“借你吉言!”

此事已有轉折,鄧則山也就不再爲難那對老夫妻,帶領衆手下匆匆退下,趕緊回去覆命。

“恩人,謝謝你們的幫忙,今天要不是有你們在,小兒恐怕就會變成矮奴了。”

待衙役們走後,王老好夫妻拉着王小寶跪下激動的說道。

“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請起!”崔耕連忙扶起王老好夫婦道。

“是啊,是啊,換成一個有良知的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都會幫忙的,所以你們也不必同他客氣。”李持盈扶起王老好妻子,同時也勸慰道。

“你們也別謙虛了,雖然我大字不識,但我知道要勸慰朝廷廢除這個制度是有多麼的難,但剛剛這位兄弟的一席話,竟然能讓衙役心動,說明真的有可能成功,如果成功,你們不止是我一個人的恩人,而是全道州百姓的恩人。”

說着話,王老好又準備再次往下跪,崔耕見狀連忙阻止。

“此事成與不成還未知,以您也別急着道謝,現在天色已晚,經過剛剛的折騰,小寶估計也困得不行,我們明天也要趕路,大家還是早點去休息吧,有什麼我們明天再說。”

“那……小老兒就不打擾衆位休息了。”王老好不再繼續話題,準備明天再來感謝各位恩人。

不過第二天等他起牀的時候,崔耕等人已經再次上路了,他只好在心理默默的祝福崔耕等人。

第1053章 扮豬吃老虎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652章 聯手坑倭使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1582章 降威給越王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530章 青天美名揚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1560章 節外有枝生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857章 還是要斂財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129章 母雞分黑白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347章 紅花與綠葉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17章 疑雲佈滿天第188章 參天樹已倒第097章 裝傻又賣乖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454章 真相更朦朧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464章 劫富難濟貧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940章 韋后要酬功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440章 園內會詩仙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1068章 城門有驚變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003章 崔氏有藏酒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
第1053章 扮豬吃老虎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443章 欲窮千里目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652章 聯手坑倭使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1582章 降威給越王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530章 青天美名揚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1560章 節外有枝生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857章 還是要斂財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129章 母雞分黑白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347章 紅花與綠葉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17章 疑雲佈滿天第188章 參天樹已倒第097章 裝傻又賣乖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454章 真相更朦朧第367章 形勢忽然轉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464章 劫富難濟貧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940章 韋后要酬功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440章 園內會詩仙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1068章 城門有驚變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036章 長安風波起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003章 崔氏有藏酒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