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將星人人敬(兩合併)

崔挹見崔耕還在那兒發愣,不由催促道:“二郎,想什麼呢?這身世考三選其一,大膽地選,本族長給你撐腰!”

崔耕:“……”

“等等!”

崔鯨一改之前文縐縐的模樣,急不可耐地搶過崔耕手中那三份身世考,快速觀瞧之後,面色慘然地說道:“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是三份?之前族老會不是才做了……”

崔挹輕哼了一聲,“你以爲族老會只做一份兒?小子,既然這麼着急想做族長,就斂着性子好好學着點吧,三份兒本族長還嫌少了呢。別的時候不敢說,至少現如今,博陵崔氏少了崔二郎,就是玩不轉!”

頓了頓,“老爺子,這……”饒是崔耕明知這是崔挹地籠絡人心之舉,也感動非常,一陣無語。

崔挹似乎很滿意他地表現,點頭道:“二郎,別猶豫,大膽地選,老夫我給你撐腰!”

“等等!”

崔鯨趕緊打斷道:“怎麼是三份?不是……”

崔挹輕哼了一聲,道:“你以爲只有一份兒?小子,想做族長,學着點吧,三份兒我還嫌少了呢。別的時候不敢說,至少是現在,咱們博陵崔氏少了人家崔二郎就是玩不轉!”

頓了頓,崔挹忽地面色一肅,道:“這不單單是本族長對崔耕的態度,也是其他五姓六望對崔二郎的態度!”

此言一出,崔鯨當時就慫了。

但崔猛還是混不吝道:“怎麼個五姓七望的共同態度?還請族長把話說清楚了。”

崔挹道:“呵呵,說你是逞匹夫之勇的蠢貨,你還不不服氣!這不是明擺着的嗎?二郎,你來跟這貨說道說道。”

一口一個二郎,叫的那叫一個親熱。老絲族長使喚起自己這個外人來,居然沒有半點的不自然。

崔耕心裡大寫一個服字!

事到如今,崔耕明知老絲要拿自己當槍使,卻愣是生不出半點反感來。他衝崔猛比劃了三根手指頭,說道:“豎起耳朵聽好了,原因有三。其一,博陵崔氏與定州刺史孫彥高不和,本官這個定州長史是奉旨前來轉圜的。本官乃當今聖上欽命,我問你,眼下定州境內誰又能替代得了我?”

崔猛撇撇嘴,“孫彥高有何了不起?沒你崔二郎,我們博陵崔氏也不懼他半分!”

崔耕沒有理他,繼續道:“其二,一旦突厥入寇侵擾定州境,你真以爲憑你崔猛那兩下子蠻力,憑你們第四房這些平日習武的子弟,就能保護得了博陵崔氏的祖地?不是本官瞧不起你們,呵呵,你們吶,還真不夠瞧的!”

這話瞬間讓崔猛炸毛,要知道彪悍武力和第四房習武的子弟,素來是他崔猛在族中盛氣凌人的資本。現在卻被崔耕貶得一文不值,當即大怒,“崔二郎,好膽你再說一遍!”

“說一百遍,本官都是那句話,你們吶,根本不夠瞧的!”

崔耕毫不客氣道:“往大了講,保護定州主要靠官軍,你崔猛與崔氏第四房子弟能起什麼大用?往小了說,論行軍打仗,論軍事素養,別說本官了,崔猛,恐怕你還不如我的手下!”

“欺人太甚!你敢再說一次?”

“再說一百次也是那樣。”崔耕道,“不信的話……封常清!”

“屬下在!”封常清問聲躍出。

崔耕道:“你跟這位勇冠博陵崔氏的崔猛比試比試!”

“喏!”

封常清又往前大踏一步,看向崔猛,說道:“兀那小子,要比試什麼,你劃下道兒來便是,某家都接着!”

唳~~

半空中,忽然傳來一陣大雁的鳴叫聲。

封常清擡頭一看那大雁的陣型。不等崔猛劃下道兒,當即便取下後背的寶雕弓,抽出鵰翎箭。

嗖!

弓開如滿月,箭趕似流星。

又是兩聲雁鳴哀嚎接踵而至,緊接着,兩隻大雁從天墜落!

“神了,太神了,一箭雙鵰,天吶,這是一箭雙鵰啊!此壯漢當真是神射啊!”

在場皆是識貨之人,見封常清一箭射下雙雁來,頓時齊齊色變,情不自禁地大聲呼喝起來。

一時間,驚讚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封常清乾淨利落地重新將寶弓掛於後背,看着崔猛,伸手比劃道:“崔猛,比文韜還是武略,某家一併接着!”

接着?

接什麼接啊?

崔猛此時都被封常清這一手神射絕活,給震驚到懵圈了!

大哥,這可是一箭雙鵰啊,而且還射得是在天上飛翔的活物。

這比百步穿楊的射靶,難得不止一星半點,好嗎?

你都這樣了,我還跟你比武技,我不是腦子有坑嗎?這不是自取其辱嗎?

想到這裡,崔猛幹笑一聲,抱拳道:“封侍衛射藝精湛,稱上一聲神射都不爲過啊!不過,這跟突厥人打仗吧,主要還是要靠韜略!逞匹夫之勇,也不能抵擋得住突厥人的悍勇騎兵啊,對吧?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嘛。”

這匹夫之勇四個字從崔猛口中說出,還挺彆扭!

“隨你怎麼說,某家都依你。”封常清大手一揮,粗獷豪爽道,“《孫子兵法》《太公六韜兵法》《吳子兵法》《鬼谷子兵法》……你隨便挑,俺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崔猛可算是抓到一點的錯處了,“你有種倒背下《孫子兵法》!”

誰知封常清真的倒背起《孫子兵法》來了:“也動而恃軍之所軍三。要之兵此。功大成必,者間爲智上以能,將賢軍明惟故……”

崔猛:“……”

衆崔氏子弟:“……”

崔耕含笑不語,頻頻點頭,很是驕傲!

老封真不愧是史書上有着濃墨重彩的一員名將啊,一張嘴幾百字就倒背出來了,絲毫不打磕絆!

“好!太好了!”

“服了!想當年家父讓我背誦孫子兵法,我連順着背都勉強不過兩百字吧,這廝居然真的能倒背如流!”

“倒背《孫子兵法》,這貨跟崔耕一樣,也是要上天啊!”

“這小小一個侍衛便能如此了不得,可見崔二郎真是名不虛傳啊!”

待他背誦到一千左右字的時候,全場已經叫好聲如雷。

不怪一衆崔氏子弟開始倒戈反水,誰讓封常清如此逆天,崔猛根本與他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啊!

箭起射飛鳥,胸中有六韜,此等人物居然給崔耕當侍衛,嘖嘖,這崔二郎何德何能啊!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忽悠來的此人啊!

但崔猛在博陵崔氏中稱王稱霸慣了,哪裡肯低頭?他依舊不願服軟,犟嘴道:“切,倒背《孫子兵法》再如流又怎樣?誰知你是不是一個只知道紙上談兵的趙括?”

媽的,這已經不要臉到極致了!

一衆崔氏子弟紛紛低頭撫額,都不敢承認跟崔猛是一夥的了。

更有第四房的子弟在崔猛身後小聲嘀咕,“猛哥,咱能不能要點臉啊?”

不過封常清卻也不着惱,哈哈大笑道:“某家紙上談兵?告訴你,擒拿倭皇,便是俺打的頭陣!平定僚人之亂,某家以二十破兩千!不知你崔猛有什麼戰績,可以與某家比一比?”

“什麼?二十破兩千?”

崔耕擒倭皇的事兒,幾乎衆人皆知。但是具體如何平定僚人之亂,就只在嶺南地區流傳了。

這下又輪到崔耕麾下第一馬屁精宋根海出馬了,這廝賣弄起口舌,舌綻蓮花般地將昔日事情經過,繪聲繪色地介紹了一遍。

雖然此事頗多陰差陽錯,勝得有些僥倖,但當時也的確表現出了封常清卓絕的軍事才能。

更關鍵的是,他爲救主公甘冒奇險,還絕不蠻幹。對上爲忠,對下爲義,堪稱忠義俱全!

瞬間,衆崔氏子弟再看封常清的目光,越發熱切起來。

就連崔猛身後一向以勇武稱冠整個博陵崔氏的第四房子弟,也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都知道,打仗的事兒容不得半點含糊,差之毫釐,生死立判!

有句話叫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更有句話叫主將無能,累死三軍!

如今眼瞅着突厥人就要入寇了,他們不爲能否打贏突厥人,就爲開戰之後能大大提升自己的存活率,也要重新考慮這率領衆人的主將人選了!

那崔猛和封常清之間,誰更適合當他們的主將呢?顯然,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不知誰喊了聲:“封壯士莫走了,就暫時留在咱們黃城村吧!”

“對,對,保護祖地,還要多靠封侍衛。”

“崔二郎,你剛纔可是說了啊,要保咱們博陵崔氏祖地的安全。別的不說,到時候不可得把封侍衛留下,率領我等保衛黃城村啊!”

……

這一刻,崔猛的心在滴血,他很心痛,這些平日裡追隨在他們身邊的族人,現在是要自己馬上退位讓賢啊!

不行,我崔猛乃第四房嫡子,怎麼能讓一個外人來統領第四房的子弟呢?

當即,他趕緊轉移話題,對崔耕問道:“你不是說原因有三嗎?那其三呢??”

崔耕哪裡會看不出崔猛那點小心思,不過他沒有戳破,而是繼續說道:“其三嘛,定、魏、冀、易、滄五州,來年很可能發生一場大蝗災,此事更是非我不可!”

關於蝗災的擔憂,五姓七望中的有識之士都已然預見,不過是個早晚的問題,只是不確定什麼時候發生罷了。

崔猛道:“非你不可?莫非你崔二郎還能有治理蝗災的法子?”

崔耕道:“克蝗的法子麼,還是有那麼一些的。比如說……咱們先孵小雞?”

“什麼?孵小雞?笑話!”崔猛嗤笑道。

崔耕微微一笑,道:“是不是笑話,你到時便知。且拭目以待吧!”

接下來,就是正式祭拜博陵崔氏的祖宗了。

崔耕最終還是沒有去佔博陵崔氏那幫小夥子的便宜,選了第一份帛書,也就是和崔同輩的那捲帛書。

衆人按照輩份和嫡庶排好,給博陵崔氏列祖列宗上香。

在論輩排序之時,崔耕卻發現了一個意外之喜

他發現因爲自己那個所謂的“崔挺的後人”,他被排到了與博陵崔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房所在的嫡脈,又因爲崔挺並不屬於這四房中的任何一房,所以作爲崔挺後人的崔耕,在族長和族老會一衆族老的提議下,獨~立成於一房。稱之爲博陵崔氏第五房!

恰恰,又因爲這個第五房只有崔耕一個人,所以他便是第五房的掌舵主事。

依照族規,每房的掌舵主事,必須進入族老會。

順理成章地,崔耕又稀裡糊塗地進了博陵崔氏的權力核心族老會!

莫名其妙地,他竟然在博陵崔氏中,有了幾分話語權。

一切都來得那麼莫名其妙,一切又來得那麼順理成章!

祭拜儀式結束之後,由崔耕口述,封常清將《笠翁詩韻》寫了下來。

這還沒完,一個羊也是趕着,倆羊也是牽着,作爲“認祖歸宗”,重回博陵崔氏的見面禮,崔耕乾脆連《三字經》這個啓蒙教材也一併抄了出來,讓這個號稱國學三大啓蒙教材之一的讀物提前在唐朝出現。

《三字經》編纂於宋朝,到底是流傳千年,被稱爲“經”的存在,博陵崔氏中的諸人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三字書》的含金量與不凡。

能編纂此等瑰寶,又將此等價值連城的啓蒙教材送於崔氏,崔氏中人個個都對崔耕越發看高。

原來還有些人對崔挹準備三卷帛書暗暗不滿,現在早已風向大變,紛紛佩服起老族長的高瞻遠矚了。

族老會中有老叟甚至提出,崔二郎如此大才,不如經常給族中子弟們上上課?

但崔耕趕緊連連推脫,說自己只是粗通雜學,對四書五經研究不深,還是別誤人子弟了。

沒想到這個回答,就更對那幫老傢伙的胃口了。

因爲人家五姓七望不屑參加科舉,自有驕傲的本錢。其子弟在族學內學習各種實務,憑門蔭當官之後,可以不爲胥吏所矇騙,治政之能遠超同儕。

至於對詩詞歌賦的重視,只是無奈對朝廷的妥協罷了。

崔耕想想最近反正也沒啥事兒,在族學裡吹吹牛逼也不錯,也就允了。不管怎麼說,自己當過縣尉、折衝府長史、肅政使、縣令,論起官場實務來,當不在那些族學先生之下。

一番寒暄熱絡過後,眼看着天色將晚,崔挹先給崔耕安排了一個乾淨肅雅的小院住下。

同時,他親自指派了一個小廝在崔耕身邊伺候,“這兒郎叫崔福兒,是咱們崔家的家生奴。二郎以後有什麼事兒,吩咐他就成。”

崔挹話音落罷,小廝崔福兒便趕緊跪地磕了一個頭,恭恭敬敬道:“小的崔福拜見二郎。”

“起來吧。”崔耕揮揮手。

“是。”崔福很自覺地站到崔耕身邊,從今往後,眼前這位崔長史就是自己的主人了!

崔挹又道:“二郎一路勞乏,今晚就不安排大夥聚飲了,但接風之宴不可少。族裡擺下一桌酒宴,還請二郎務必光臨。”

“小子一定到。”

崔耕目送着崔挹先行離去。

……

夜裡,崔耕赴宴。

在崔福兒的引領之下,他來到了崔挹地宅邸前。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郎迎了上來,道:“二郎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趕緊裡邊請吧。”

崔耕認得他是白天跟在崔挹身邊的兩個少年郎之一,貌似就是他拿的火摺子,燒了崔猛羞辱自己的那份《清源崔氏考》。

他對這少年還是有好感的,遂微微一拱手,道:“敢問小兄弟貴姓高名?”

“嗨,貴姓不敢當啊!”少年郎無比灑脫道,“我叫崔滌,行九。所以,崔兄叫我九郎或者崔九就行。”

“崔……崔九?”崔耕突然微微一詫異。

“嗯?怎麼?二郎莫非也聽崔泌和崔兩位哥哥,提起過我的名號?”

“呃……好像是的……是的……”

崔耕一邊含糊應着,一邊跟着崔滌往裡走去。

不過路上,他的腦海中卻不斷地盤旋着史上非常有名的兩句詩:“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至於歷史上崔九其人,點點滴滴,都在崔耕的腦海中拼湊起來……

崔滌,家中排行第九,故稱崔九。中書令崔的弟弟,“詩佛”王維的好基友,也是王維的小舅子。唐玄宗時,崔九曾任殿中監,出入禁中如入無人之境,甚得唐玄宗李隆基之寵幸,寵信之度不逞多讓於高力士!

崔耕靜靜地看着眼前這個替自己領路的少年,暗暗感慨,這將來也是個牛人啊!

第1142章 冀王和蠻王第1739章 箭如飛蝗下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864章 二狗不簡單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1635章 光弼脾氣倔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1346章 謀劃盡落空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472章 真文換假文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089章 一番真風順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1620章 銀號出碩鼠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614章 金剛與力士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1800章 棄武從文事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1026章 好人沒好報第1417章 殺死吳令光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638章 今朝太白風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1059章 鵲巢鳩來佔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626章 裹兒來安撫第778章 妙手可回春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33章 崔耕有底牌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1594章 嶺西出奇兵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614章 佳人死與生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613章 做個空人情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
第1142章 冀王和蠻王第1739章 箭如飛蝗下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864章 二狗不簡單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1635章 光弼脾氣倔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1346章 謀劃盡落空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1198章 五彩大鸚鵡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472章 真文換假文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089章 一番真風順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1620章 銀號出碩鼠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614章 金剛與力士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1800章 棄武從文事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1026章 好人沒好報第1417章 殺死吳令光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638章 今朝太白風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1059章 鵲巢鳩來佔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626章 裹兒來安撫第778章 妙手可回春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1402章 三方坑越王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33章 崔耕有底牌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1594章 嶺西出奇兵第038章 祖產不姓方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614章 佳人死與生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613章 做個空人情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