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

張子瑞詐屍?

屍體不翼而飛,死而復生?

崔耕敬鬼神,卻不信鬼神,所以在他看來,張子瑞莫非沒死?

崔耕隱約抓到了一點東西,暗道,難道這就是樑波如此痛快承認張子瑞案子的原因?

“咳咳……”

他清咳兩聲,看着公堂之上諸人都一副疑神疑鬼的模樣,不由打破了這份詭異的寂靜,出聲問道:“樑波,本官問你,你爲何要謀害張子瑞?”

樑波也沒有遮掩,坦坦白白地原因道了出來。

原來,當初樑波率兵來泉州捉拿崔耕時,與張子瑞裡應外合,幾乎已經大功告成!馬上就要完成武三忠交給他的任務,捉拿崔二郎,讓這廝罷官,然後用龍袍栽贓嫁禍的大任務!

誰知被陳三和和沈拓從長安歸來,攪了局。最後功敗垂成。

他最後灰溜溜離開了望海樓,在回廣州的路上被冷風一吹,猛然想到自己疏忽的一件事情我怎麼就沒想到要攔住張子瑞離去呢?

當日張子瑞是離開泉州,直奔廣州來尋武三忠這個靠山的。

但樑波知道張子瑞這個泉州別駕是進士出身,還當過揚州刺史,是有才的傢伙,以後有他跟在武三忠身邊出主意,那自己這個武三忠門下第一走狗的位置還能保住嗎?

最關鍵的是,剛纔他在望海樓上,對崔耕卑躬屈膝地醜態都被張子瑞看在眼中。

若是等張子瑞到了廣州,爲邀功向武三忠添油加醋地這麼一說,他樑波還能有個好嗎?

於是乎,他快馬加鞭直奔廣州,要攔住張子瑞和武三忠的第一時間會面。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張子瑞功名之心非常熱切。等樑波到了安撫使衙門,張子瑞也已經開始求見武三忠了。

沒辦法,他只能先賄賂門人,找了個理由,把侯張子瑞擋回去。然後再偷偷跟上,請張子瑞吃酒。

張子瑞被武三忠拒不相見,正發愁呢,見了樑波這個武三忠面前的紅人,當然是慨然應約。

在樑波的一所別院內,兩人開懷暢飲,邊喝邊聊着,樑波才知道張子瑞挺倒黴,還沒到廣州城,他隨行的兩個伴見着他如今失勢,趁他路上投宿客棧時,將他從泉州城帶出來的大部分細軟捲走,遠走高飛了。

如今張子瑞是隻身一人,帶着身上不多的盤纏,來得廣州城。

一時間,樑波心中起了歪邪念。酒酣耳熱之際,他先把伺候的丫鬟僕役都支開,又偷偷在張子瑞的酒裡下了毒。

不消一會兒,張子瑞聲息皆無。

樑波深知,張子瑞可是六品的朝廷命官,真的案子發了,武三忠都保不住他。

所以,處理屍體這個活,他不敢假手於人。

樑波先套了一輛馬車,把張子瑞的屍身裝在車裡,趁着夜色,找了一個偏僻村莊外的小樹林埋了。

一切進行得非常順利,等他挖完深深的大坑,爬上來準備拋屍之時。

卻發現,那屍體不見了!

仔細觀瞧,路上竟然還有張子瑞走動的痕跡在,這不是詐屍又是什麼?

……

……

崔耕這時終於明白樑波如此痛快承認的原因了,這廝果然是個心機婊啊!

張子瑞若沒死,他不就是謀殺未遂,沒有背上人命官司嗎?

謀殺未遂,罪不至死!

樑波打得就是這個主意,才願意如此坦白承認啊!

倒是一旁的侯思止聽完之後,本來稍稍平靜的面色,又被樑波繪聲繪色給嚇得嘴皮子都不利索了,道:“詐……詐……詐……詐屍?崔御史,這個案子怎麼牽扯到鬼神了?這……這可怎麼辦?”

崔耕見侯思止是真害怕,暗暗鄙視起來,你丫要是真信什麼鬼神,至於辦那麼多缺德事兒嗎?

他含糊道:“侯御史爲朝廷分憂解難,不知把多少賊子繩之以法,難道還怕什麼冤魂殭屍之類的東西?”

“那不一樣。”侯思止往四下裡看了看,神神秘秘地從懷裡拿出來一個玉佩,對崔耕道:“這是本官從洛陽白馬寺花了兩萬貫錢請來的,由高僧念《地藏經》九九八十一日加持,什麼冤魂都近不了身。但冤魂是無形物質之物,殭屍卻有了肉身,不知這塊玉佩扛得住扛不住啊?”

敢情侯思止之所以不怕報應,不是不信鬼神,而是太信鬼神了!

崔耕真是哭笑不得,擺了擺手道:“侯御史這塊玉佩能不能剋制殭屍本官不管,但我可以肯定,此事定和殭屍無關。”

侯思止問:“此言怎講?”

崔耕道:“本官粗通醫理,其實,人即便一時沒了呼吸,也未必就一定是死了。有些微可能,他還能自己緩過來。”

“你是說,張子瑞可能沒死?”

侯思止又稍稍緩和了些許,說道:“那崔御史以爲,這張子瑞沒死,又是跑到哪去了呢?死不見屍,活總要見人吧?這活人或者屍體一日找不到,這案子一日沒法結啊!”

崔耕想了一下,道:“這事兒也簡單,順着他的足印找下去也就是了。本官就不信了,他一個大活人,能躲到哪去?姓樑的,你若想不死,那你戴罪立功的機會來了!”

樑波聞言大喜,連連點頭表示願意配合一切,並大罵自己之前是豬油蒙了心,纔有戕害張子瑞的舉動。

很快,崔耕傳下命令,讓宋根海帶着一隊府兵,然後從陳子昂的南海縣衙那邊調來整個捕班衙役過來,押解着樑波,去了當日他挖坑埋屍的地方。

雖然足跡過了這麼多天已經沒了,但張子瑞一箇中毒之人應該跑不遠,就以埋屍地點的附近開始排查。

經過樑波的領路,衙役們很快就找到了埋屍小樹林最近的一處民居,是個黃土堆砌圍起來的院子。

這戶人家有兄弟二人,哥哥叫秦明理,弟弟叫秦名義,以販賣絲綢爲生。秦明理已經成親,娶妻孫氏。秦名義年紀還小,並未娶妻。

這一日,兄弟二人正在家,忽見這麼多衙役們如狼似虎地闖進來,因爲心裡有鬼,當時就嚇尿了。

還沒等人盤問呢,他們就一五一十的把殺害張子瑞的經過交代了出來。

他們純粹是遭了無妄之災。

原來,因爲二人經常外出做買賣,十天半個月的不着家,哥哥秦明理的妻子孫氏就耐不住寂寞,紅杏出牆了。

至於出牆的對象,則是一個叫明非的遊方和尚。

兄弟二人也聽到一些風言風語,某天就告訴孫氏,自己二人要出去採買貨物,實際上卻沒出城。

當天晚上,他們偷偷回到家中,要進行捉姦。

沒想到的是,那和尚見機得快,聽到響動,已經躲在了一個衣櫃中。

兄弟二人見找不着人,將信將疑,就準備搜查一番。

可還沒等搜呢,倒黴催的張子瑞翻牆進來了。

他當時喝的毒酒較少,只是假死過去了,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躺在小樹林裡,聽到有挖坑的聲音,暗道,莫非這樑波要將我活埋?

張子瑞知道樑波要害自己,自然不敢久躺在地上。渾身再難受,也得趕緊趁着樑波沒爬出大坑來,先行離去。

於是拖着虛弱不堪的身體,跌跌撞撞出了小樹林,看到了這戶農家小院。

此時夜已深,他只得偷摸翻牆進院,先躲過今晚劫難再說。

誰知院中的秦氏兄弟倆聽到響動,頓時誤會了,只以爲是那和尚姦夫趁夜來了。

天黑也看不清楚,秦明理抄起一把菜刀就過去了,衝着張子瑞摟頭便剁。

其實,秦明理膽子小,只想出口惡氣,根本就沒打算殺人。但奈何張子瑞身中劇毒,又經他一刀砍下,當時就跌倒在地,死了。

直到現在兄弟二人才發現,不僅砍錯了人,而且真殺人了,頓時驚慌失措。

屋內的明非和尚發現了異狀,當時就跳出來,說貧僧通姦不過是兩年徒刑,你們殺人卻是殺頭的罪過,你們自己說公了還還私了吧?

秦明理問,公了的話怎麼說,私了怎麼講呢?

和尚說,公了好說,我去報官,咱們雙方該領什麼罪就領什麼罪,若是私了呢,看這人的穿戴就不是普通人,他身上的好東西就歸我了。另外,我和孫氏的事兒,你以後不得干涉。

秦明理也不是什麼剛強的漢子,左思右想,最終決定好死不如賴活着。

如今一提這明非和尚,正好跟當鋪掌櫃獻給武三忠的那塊玉佩對上了。

雖然鑫源質庫的掌櫃不知道明非的下落,但是孫氏知道啊,衙役們順藤摸瓜很快就把這個惡僧捉拿歸案。

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並且交代那塊玉佩是他得自張子瑞的屍體,並且拿到質庫典當的。

至於張子瑞的屍體,是明非和尚處理的,埋在了城外某處。

在他的帶領下,把張子瑞的屍體挖出來。因爲死的時間不長,還能辨認出他本人的模樣。

當王瑞月得知丈夫已死,見着他的遺體時,自然是放聲大哭,悲慟不已。

至此,張子瑞被殺一案就算真相大白,可以正式結案了。

秦氏兄弟、還有孫氏及霪僧,自然是交由南海縣衙的陳子昂來負責審理,儘管是誤殺,但秦氏兄弟還是殺了人,崔耕知道陳子昂那兒自有定論。

至於樑波,毒殺在前,雖然張子瑞沒有第一時間死在他的毒酒下,而是死在秦明理的菜刀下,但他又豈能逃脫?

謀殺未遂,卻是張子瑞致死的最大元兇。在法理上,他可能無需償命,但革職查辦是難逃的。

至於判一個流配三千里,還是判一個牢底坐穿,就看廣州刺史的判案結果了。

畢竟樑波曾是廣州折衝府都尉,陳子昂還是無權審他,還得廣州刺史來負責審理。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樑波這麼一進去,他在廣州城幹得那些醃事兒,外面那些百姓的狀紙會少得了?

再加上侯思止和崔耕暗中點撥過廣州刺史,他毒殺未遂的可是太原王氏的女婿哇,前已故宰相張大安的侄兒啊……廣州刺史焉能輕饒了他?

恐怕樑波之前心存的那點僥倖,最後也要化作失望了!

……

至於龍袍一案呢?

沒辦法,樑波不認,那就只能是武三忠自己扛了。

再者,龍袍是從他的府邸內宅搜出來的,樑波也說是受他指使的,加上他的七夫人願意轉爲污點人證。

恐怕,這口鍋,武三忠是背定了!

事實上,侯思止也打心底裡希望武三忠背下這口造反的鍋。

因爲他知道,武三思、武承嗣和武三忠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若是外人攻擊一人,他們出於兔死狐悲的心裡,會一致對外。

但是,如果有機會把武三忠這個潛在皇位的競爭對手除掉,武三思和武承嗣也是非常樂見其成的。

現在是武三忠自己作死,竟然連太子都看不上了,想一步登天當皇上,這二武又如何能忍?

侯思止如今替二武拔了武三忠這顆釘子,立下了如此大功,就算徹底打通了二武的門路。有他們照拂,倒也不是一定要窩在嶺南,躲避長安的那股子風波了。

至於崔耕自己,當然更是希望武三忠死的越乾淨越好。

於是,二人這次這次同仇敵愾,並肩作戰起來。決定先派人把武三忠軟禁起來,再聯名寫一道奏摺,八百里加急,送到長安城,請朝廷定奪。

物證充足,再加上武三忠和武承嗣在一旁使勁,至此武三忠的命運就再難更改。

若是武三忠到了長安堅決不認罪,這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雖然周興索元禮等酷吏大佬被殺的殺流的流,但是酷吏中的第一人來俊臣還在。

象武三忠這樣的,人家見得多啦,爲了讓他們招供,光發明的刑具就有幾十種,甚至和索元禮一起編了誣告聖典《羅織經》。

武三忠想挺過這一關去,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所以二人毫不擔心。

這兩個案子從中午審到當天晚上子時,纔算完全審理明白。

結完案,侯思止伸了個懶腰,打着哈欠道:“好了,大功告成,本官在嶺南道的差事就算辦的差不多啦。至於賈仁義和陳元光的案子,崔御史完全不用擔心。本官在長安的手藝還沒落下呢,到時候肯定想讓賈仁義怎麼招供,他就怎麼招供!”

在二堂上當着這麼多衙役和人犯就這麼說,侯思止也真夠肆無忌憚的。

崔耕心中一陣苦笑,模棱兩可地回答道:“多謝侯御史了,您明察秋毫,一定能爲陳元光主持公道。”

侯思止笑着擺了擺手,道:“什麼謝不謝的,咱們倆誰跟誰啊?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本官就覺得二郎你這個人可交!”

崔耕不由暗哭,大哥,別扯我,我跟你這個酷吏能有個蛋交情?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我要真應了你這句話,傳揚出去,我的名聲豈不是臭了大街?

侯思止在朝野的名聲,可不比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的名聲要好聽到哪裡去。

好在侯思止見他沒回,也沒往心裡去,畢竟剛立大功心情正美,只聽他說道:“二郎啊,你這嶺南道肅政使職司只有一年,眼看着這都過了不半年了,不知你有什麼打算沒有?若是沒有,本官可以幫你打通二武兩位相爺的門路,只要捨得花錢,一年期滿混個五品官不成問題。”

崔耕婉拒道:“這個卑職可做不了主,此事還要聽上面的意思。”

“上面?”侯思止恍然大悟,道:“你指的是狄相吧,也對,本官也是關心則亂,忘了你這肅政使還是出自狄相之手!”

索然無事之餘,他又問道:“二郎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可曾娶親了?”

崔耕害怕這逼跟劉幽求一樣,又來一次月老拉縴保媒的破事兒,趕緊推搪敷衍道:“卑職雖未娶親,卻已經定親了。”

“那就好,想來過幾日二郎把新人娶進門來,少年夫妻,夫唱婦隨,也是一件美事。”

羨慕一陣,侯思止又嘆了口氣,道:“本官就不行了,中年喪偶,現在就是一個鰥夫。”

崔耕哦了一聲,很是納悶,侯思止是瘋了還是病了,沒事兒跟我嘮叨這些幹嘛?我跟你的交情,真沒好到互聊家事的地步啊!

侯思止輕輕一拽崔耕的衣角,舔了舔嘴脣,低聲說道:“二郎,咱們借一步說話,可好?本官有要事要與你商量……”

鬼鬼祟祟,見不得人,什麼情況?

不過崔耕知道侯思止這逼經過此役之後,接下來回到長安後又是一條龍,所以也本着不願多去得罪的心思。

隨即依言,看了眼還在認真幫忙整理案牘的陳子昂後,隨侯思止走到了一處無人的角落裡。

第623章 大周失棟樑第1523章 大戰即開始第008章 醉仙樓酒會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1108章 三國會姚州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1733章 東郭尼與狼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106章 登門來請罪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672章 賊子終發動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1185章 敗績誰負責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022章 山寨酒再現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062章 地藏顯神通第1535章 七國鬥地主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617章 囧迫臨淄王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948章 王晙有委屈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384章 封禪百萬軍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496章 板蕩顯忠良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822章 女扮男裝女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473章 今朝收佳徒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1579章 兩個真小人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541章 夜宿張莊驛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502章 雨兒小心思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
第623章 大周失棟樑第1523章 大戰即開始第008章 醉仙樓酒會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1108章 三國會姚州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1733章 東郭尼與狼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106章 登門來請罪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672章 賊子終發動第830章 一門盡榮顯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1185章 敗績誰負責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022章 山寨酒再現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062章 地藏顯神通第1535章 七國鬥地主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617章 囧迫臨淄王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948章 王晙有委屈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384章 封禪百萬軍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496章 板蕩顯忠良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822章 女扮男裝女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292章 掃貨很瘋狂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473章 今朝收佳徒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1652章 附加之條件第1579章 兩個真小人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541章 夜宿張莊驛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第381章 夜宴有文章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328章 起行謁壁龍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502章 雨兒小心思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