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

一個小木桶,外面不知用桐油清漆塗了幾遍,琥珀般透明光亮。外面又用三道精鐵箍得結結實實。桶裡鬱鬱蔥蔥長着肥厚嬌嫩的茂葉,綠得好似要向桶外滾淌出來。

單看樣子,也還是挺欣欣向榮的,令人賞心悅目的。但問題是,再順眼,這桶也只是普通的木桶啊。至於木桶裡的草,更是皇宮內院的普通青草,平平無奇。

尼瑪廬陵王是什麼意思?請皇帝吃草嗎?那不是等於,罵皇帝是畜生嗎?

所有人都不明白,廬陵王爲何敢冒如此之天下之大不韙!

武則天沒理武三思,面色鐵青地道:“顯兒,你到底爲何要給朕獻上此物,今天可要解釋清楚!說得清講得明,你就還是朕的好兒子。否則的話……哼,你自己掂量!”

“是!”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李顯也是豁出去了,朗聲道:“不敢欺瞞聖人,其實兒臣原來給您準備的禮物,已經被人劫去了。”

武三思冷哼一聲,打斷道:“劫去了?誰知道是真被劫了,還是你的託詞?恐怕……你根本孝心全無,忘記給陛下準備任何壽誕禮物了吧?!”

李顯當初之所以不敢把真相說出來,怕的就是這個指控。另外,即便武則天毫不疑心自己的說辭,恐怕也會以爲自己甚是無能,還是大大的不妥。

當然了,事到如今,他已經完全不怕了!

李顯微微一笑,道:“樑王還請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本來,小王的賀禮被人搶走之後,我還能再拿出另外一件異寶,給聖人做壽誕之禮。不過,我轉念一想,又改變了主意。”

狄仁傑眼中精光一閃,搭茬道:“哦?但不知廬陵王因何改變了主意?”

“因爲小王覺得,聖人富有四海,奇珍異寶再所多有。無論我送什麼異寶給聖人,對她老人家也不算什麼。”

武三思冷笑道:“陛下缺不缺異寶,跟你送不送異寶,可完全是兩回事!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道理你懂不懂?”

“千里送鵝毛,固然是禮輕情意重。但是,千里送黃金,是不是顯得情義更重呢?”

說着話,李顯忽然跪倒在地,對武則天道:“兒臣以爲,眼前這件禮物,纔是聖人最需要的。”

武則天道:“哦?這話怎麼說?”

“正因爲兒臣的賀禮被劫,我才心有所感,準備這樣禮物。不瞞您說,這三樣東西,都是皇宮之物,兒臣只是借花獻佛而已。聖人請看!”

李顯復又站起來,指着那木桶,道:“這木桶裡面的草,在民間有個俗名兒,叫“萬年青”。另外,這桶裡的土可代表江山社稷。兒臣以爲,這兩樣東西加一塊,可表“社稷萬年”之意。”

這話倒是沒毛病,“裂土分茅”,就是封建社會最明顯的標誌。在“裂土分茅”的儀式裡,就是把白茅草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

武三思雞蛋裡挑骨頭,哼了一聲道:“土壤和青草根本就不值錢,別以爲取個好聽的名兒,就想矇混過關!”

“當然不僅僅是好聽的名頭。”李顯振振有詞道:“土壤和青草固然不值錢,這不是還有木桶和鐵箍嗎?”

木桶和鐵箍值錢不值錢?當然不值錢了。但是,它們比起土壤來,似乎還是值那麼一點錢的。

這可讓武三思一時之間,怎麼反駁?

撲哧~

終於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就連武則天都一陣莞爾。

武三思先是一陣語塞,隨即勃然大怒,道:“你這完全是強詞奪理!”

李顯不慌不忙地道:“這話當然是強詞奪理。樑王彆着急,小王只是想和你開個玩笑而已。不管怎麼說,咱們也是親表兄弟啊,難道連個玩笑都開不得?”

然後,他纔開始了正題,道:“聖人再看,這木桶,兒臣取得是其“一統江山”之意。”

武則天不置可否道:“也沒什麼稀奇。”

李顯毫不氣餒,繼續道:“還有這三道鐵箍。鐵箍環繞木桶一圈兒,不就是“周匝木桶”嗎?這和木桶乃至土壤青草結合起來,就是大週一統江山……萬萬年!”

最後這一句,李顯是竭盡全力地喊出來,說到“萬萬年”,已經是聲音變形,略帶沙啞!

“好!”不待羣臣反應,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喊了一聲。

人們循聲望去,其人正是武則天!

說實在的,李顯這句話,可真是說到女皇陛下的心坎兒裡去了。

她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創建了大周朝。若是傳位給武三思,倒是可以保住“大周”的名號,但是侄兒哪有在太廟裡祭祀姑母的道理?

若是傳位給李顯呢,李顯倒是能祭祀她,但是這大周朝麼……嘿嘿,恐怕隨着自己的死,就被大唐取代了。這又讓她如何甘心?

所以,在到底讓誰繼承自己皇位的問題上,武則天一直猶豫不決,最後兩權相害取其輕,暫時選擇了李顯。

現在李顯當衆喊出要讓“大周江山萬萬年”,可是着實去了她一塊心病,竟然情不自禁地喊出聲來。

至於羣臣?那還有啥說的?跟着女皇陛下的指揮棒走唄。

人們齊齊跪倒在地,道:“廬陵王之禮既見孝心,又見公義,微臣爲陛下賀!”

武則天高興地站起身來,舉起一杯酒,道:“來,咱們共飲此杯!”

“謝陛下!”

“再飲!”

“遵旨!”

“還有一杯!”

“喏!”

簡短截說,武則天連飲三杯,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武三思一看李顯得了這麼大彩頭,眼珠子都紅了。

他又道:“姑母,侄兒覺得,廬陵王的這個解釋,似乎有些不妥啊。”

武則天的臉微微一沉,道:“嗯?有何不妥?”

“既然廬陵王是想讓大週一統江山,用一道鐵箍箍桶不就完了嗎?爲何是三道呢?這一道鐵箍可以勉強解釋成大周,那三道鐵箍怎麼說?三週麼?”

就特麼的你事兒多,木桶一般都是由三道鐵箍箍住的,人家廬陵王怎麼可能考慮得那麼仔細?

武則天心裡暗罵一句,道:“所謂寓意,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樑王此言,也太過吹毛求疵了。”

“可是……”

“嗯?退下!”

“是!”

武三思見武則天真動怒了,不情不願地退了下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爲事情到此結束之際,忽然,廬陵王輕咳一聲,道:“啓稟聖人,其實您剛纔說錯了。”

武則天訝然道:“嗯?朕錯了?”

不但武則天驚訝,羣臣們更驚訝!當面刺君,廬陵王這膽兒也太肥了吧?他怎麼敢這樣做?他到底還想不想繼承皇位了?

幾乎所有人都屏氣凝神,且看李顯如何解釋。

只聽他胸有成竹地道:“不錯,兒臣以爲,人家樑王的話沒錯,所謂三道鐵箍,其實是有寓意的。呃……當然了,不是什麼三週,而是三個人。”

“三個人?”武則天心中一震,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識到了點什麼,用略有些顫抖的聲音,道:“但不知是哪三個人?”

“當然是聖人最親近的三個人:兒臣,太子武旦(李旦),以及樑王武三思!”

“好,好,好!”

這回武則天不是僅僅喊了一聲“好”,而是連喊三聲!

她對身後之事,主要是有兩件事難以放心:一是,大周朝能不能繼續存在。二是,李武兩家,到底能不能在自己死後,和睦相處。

尤其是第二件事,自己在的時候,兩邊已經人腦袋打成豬腦袋了,自己死了之後,形勢恐怕很不樂觀啊!

現在好了,人家李顯主動表示,要和武三思和睦相處,共同保住大周的萬里江山。

仔細想來,剛纔李顯和武三思開玩笑,說什麼“鐵箍和木桶,比土壤和小草值錢得多”,可是大有深意啊!

到了現在,武則天是越看李顯越歡喜,道:“顯兒,你送朕的這份壽誕之禮非常好,朕甚是喜歡。不過麼……這賀禮的寓意如此之多,不知可有個正式名目?”

“當然有。”李顯道:“這賀禮的名目,就叫三箍周萬年!”

武則天輕輕一拍几案,道“好,好一個三箍周萬年!婉兒,擬旨!”

武三思深恐武則天當時就要立李顯爲太子,道:“姑母,還請三思啊!”

“呃……”武則天稍一沉吟,決定還是暫且給侄兒這個面子。再說了,立太子是何等大事,今天這個場合着實不大適合。

她改口道:“穿朕的旨意,封廬陵王嫡子李崇潤爲邵王,嫡女李裹兒爲安樂公主。另外,廬陵王庶子李重福爲唐昌郡王,李重俊爲義興郡王,李重茂爲北海郡王……”

原來李顯爲太子的時候,李重潤就被封爲皇太孫。他做了皇帝之後,李重潤就是皇太子。至於其他子女,當時要麼還沒出生,要麼年紀太小,並未受任何冊封。

後來,李顯被降爲廬陵王,李重潤也被貶爲庶人,和其他兄弟姐妹完全一樣了。

現在可好,武則天也是真大方,不僅僅把李重潤封爲邵王,還把李顯的其他兒子們都封爲郡王。

非只如此,她還把李裹兒之外,李顯的其他女兒們,都封爲郡主。

好麼,宜城郡主,定安郡主,長寧郡主,永壽郡主,永泰郡主,成安郡主,金城郡主……李顯的女兒真不少,武則天干脆來了個郡主大放送。

忠於李顯的羣臣們心中歡喜,李顯的嫡子都是正兒八經的親王了,武三思的嫡子還是郡王呢。誰更得女皇陛下歡心,那還用問嗎?

更是有人想到,武則天日理萬機,還能把李顯的衆多女兒記個清清楚楚,這說明人家李顯確確實實是簡在帝心啊!

不用考慮,李顯的太子之位,從現在開始,算是穩了!大唐復興有望矣!

“恭賀陛下母子和睦,共享天倫。大週一統,江山永固!”羣臣再次道喜!

……

……

本來一場普通的接風宴,竟然基本確立了李顯的太子之位,擁李派的官員,興奮不已。

當然了,人家武則天還活着呢,現在總不好表現的對李顯太過親熱,以免節外生枝。

所以,接下來的酒宴裡,大家都對李顯不冷不熱的,只是對此次的大功臣崔耕非常熱情,頻頻敬酒。

一直到酒宴散後,狄仁傑都拉住崔耕的袖子不讓走,道:“崔製作,莫急着去陪家裡的嬌妻美妾嘛。老夫新得了幾瓶好酒,不如再到我的府中喝幾杯如何”

“固所願者,不敢請爾。”

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579章 故計又重施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97章 節外生枝中第681章 灞橋談判中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800章 棄武從文事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1075章 忽有妙計生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285章 佳節美人邀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460章 宰德露猙獰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742章 大敗特虧輸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66章 目標中越王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473章 今朝收佳徒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1239章 斗山終得勝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455章 形勢大逆轉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532章 倒崔大聯盟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496章 站前總動員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958章 神女應有意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917章 以德來報怨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
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579章 故計又重施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97章 節外生枝中第681章 灞橋談判中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800章 棄武從文事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1075章 忽有妙計生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285章 佳節美人邀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1394章 大唐奇公主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460章 宰德露猙獰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742章 大敗特虧輸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506章 名將豬隊友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1445章 誤打與誤撞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766章 目標中越王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第1688章 鑑真和尚來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473章 今朝收佳徒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1239章 斗山終得勝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455章 形勢大逆轉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532章 倒崔大聯盟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496章 站前總動員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958章 神女應有意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917章 以德來報怨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