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萬國拜冕旒(大結局)

李隆基今日心情甚好,經王提議之後,對着李晟仔細觀瞧,竟是越看越歡喜。

他點頭道:“李晟,你意下如何?”

李晟道:“如果陛下不嫌李晟粗魯,晟願意承歡於陛下之膝下。”

“如此甚好!你給朕再磕個頭吧。”

“兒臣參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次李晟卻是給李隆基磕了三個響頭。

李隆基從袖兜內掏出明珠一顆,道:“楚天白,來,把這顆珠子,送與李晟,算朕給他的認親禮。”

“是。”

李晟接了明珠,再次叩頭謝恩,這場認親儀式就算完成。

雖然有些人感到李隆基此舉有些不妥,但也沒人出聲。畢竟這是認乾兒子,又不是過繼。就算是過繼,皇子也未必是太子。

現在還只是風起於秋萍之末,在這種場合,沒必要惹李隆基不高興。

李隆基收了個乾兒子,一種後繼有人的感覺,在心中油然而生。他命令道:“楚天白,取酒來!朕要與諸國貴人共飲一杯,慶祝收了這麼個乾兒子。”

“遵旨。”

楚天白倒了一盞酒,放在了李隆基的御案之上。

李隆基手舉酒盞,道:“朕新得螟蛉義子,心中甚是高興。來,諸君共飲此杯,與朕同樂。”

羣臣紛紛舉杯,道:“微臣爲陛下賀,爲李將軍賀。”

一呼百應,就是威風!

李隆基笑容滿面,醉眼惺忪,心中暗暗琢磨:別看朕現在沒有兒子,但是……有個乾兒子啊!有朝一日,讓他過繼過來,也不是不可能。

縱然不過繼,那又如何?

從三皇五帝至今,哪朝哪代,有哪個皇帝,有朕今日之功業?

不說後無來者,也算前無古人。

縱然大部分是越王崔耕的功勞,但是隻要他不謀反,青史斑斑,誰能否認朕乃千古一帝?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啊?

“嗯?”

陡然間,正在李隆基感到自己登上人生巔峰之際,直感到腹中一股劇痛傳來。

“我……我難道中毒了嗎?”他大叫了一聲,跌倒在地。

“啊?陛下,陛下,您怎麼了?”

王趕緊上前,輕探李隆基的鼻息,卻發現皇帝已然聲息皆無。

他氣得渾身顫抖,眼珠子起紅線,站起身來,用手一指崔耕,道:“崔耕崔二郎,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當衆弒君?!”

崔耕深感莫名其妙,道:“王,你講不講理啊?我怎麼就弒君了?你有什麼證據?”

王冷哼一聲,道:“怎麼沒證據?到了現在,殺了陛下,對誰最有好處?難道不是你,崔耕崔二郎?你最有動機這麼做,除了你還能有誰?”

“我!”

崔耕還沒說話呢,一個聲音陡然響起。

人們尋聲望去,正是李隆基的大內總管楚天白。

他冷然一笑,道:“王,你莫冤枉好人,告訴你,李隆基是我殺的。”

“你……”

王咬着牙道:“楚天白,我就不明白了,你將陛下出賣給崔耕,到底有什麼好處?再高還能高過大內總管?”

嘖嘖嘖~~

楚天白連連砸吧了幾下嘴,道:“我早就說過了,此事與崔耕完全無關。王,你怎麼這麼死心眼兒呢?告訴你,就是我想殺李隆基,和任何人無關。而且,我想殺他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二十多年了。在我入宮之前就想殺了他了。一直沒有改變。”

頓了頓,又道:“另外,我再告訴你,王皇后被廢,那是我出賣的。李隆基沒有兒子,那是我促成的。李隆基原來生過的幾個兒子,那是我暗中動了手腳,殺了他們。怎麼樣?人死不過頭點地,你能奈我何?”

王被他一連串的解密,砸得一陣失神,道:“爲什麼?到底是怎樣的血海深仇,讓你對陛下的怨念如此之深?”

楚天白道:“其實這事兒王相稍微一查就明白了。我本來是寧王李成器的門客,某日喝醉了酒,調戲了寧王的寵姬,被寧王趕出去了。

其實那只是表象,事實是寧王成全我,賜了我一筆錢,讓我和那美姬遠走高飛。可是好景不長,此事過後沒幾天,寧王就在隆慶池落水而亡了。很明顯,這是李隆基搗的鬼。我深感寧王的大恩,不僅主動去弔唁他。而且一刀斬斷了是非根,自請入宮,找機會爲寧王報仇。”

頓了頓,楚天白哈哈笑道:“現在不僅李隆基被殺了,他的兒子也被殺得個乾乾淨淨,我……我算是徹底爲寧王報仇了,這輩子值了,哈哈!”

“你……好個喪心病狂之徒。”

王明白,這種人的心智堅毅之極,講道理完全沒用。

他一揮手,道:“殺了他!”

“喏!”

頓時,殿前武士上前,將楚天白亂刀砍死,從始至終,楚天白麪帶微笑,沒有痛哼一聲。

情況緊緊,王顧不得泄憤,又看向崔耕,深深一躬,道:“陛下已然龍馭賓天,國不可一日無君。依本相來看,不如就請皇子李晟繼位?不知越王以爲如何?”

“不行。”崔耕堅決反對。

不是他非要做這個皇帝不可,關鍵是自己和李晟二人之間,有着崔初九這個疙瘩,雙方互不信任對方會放手。

現在隱忍了,遲早會釀成大禍。

王冷笑道:“我就知道,越王是不會同意的。既如此……”

說着話,他看向陳玄禮,道:“陳將軍,你又怎麼說?”

陳玄禮高聲道:“末將爲王相的馬首是瞻。”

“好!來人啊!”

“在!”

隨着一聲答應,無數羽林軍出動,將太和殿團團包圍。

王道:“越王,現在講道理是講不清楚了。事到如今,我只問你一句話,準不準李晟登基?如果不準的話,我就讓這些羽林軍動手,現場之人,無一倖免。”

崔耕氣急敗壞地道:“王,你瘋了?這樣一來,對你有什麼好處?”

王慨然道:“我不要什麼好處,我只要陛下的子孫爲大唐皇帝。若不是陛下的子孫爲大唐皇帝,一切就毫無意義。”

頓了頓,又稍微緩和了一下口氣,道:“實話實說,李晟這步棋,老夫走了很久了。若是上天保佑,他將過繼給陛下,成爲一代英主,可惜那賊人楚天白,壞了我的好事。既然如此,也只有霸王硬上弓了。”

“哼,王你以爲,自己控制了羽林軍,就穩操勝券了嗎?事實上,玉石俱焚,你都未必有機會!”

這話不是崔耕說的,而是馬說的。、

言畢,他帶着十二名千牛備身,急往前行,將崔耕團團護住。

馬道:“我這幾名兄弟,俱是好手,未必就不能掩護越王,突出重圍。王,你就放棄吧。越王早已天下歸心,你又何必螳臂當車呢?”

“不!”王狀若瘋狂,道:“還是那句話,不是陛下的子孫爲帝,一切就都毫無意義。你要是執意護送越王突圍,儘管來!反正今天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馬一撮牙花子,看向崔耕,道:“到底要不要突圍,還請父王示下。孩兒唯您的馬首是瞻。”

唰!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崔耕的身上,都明白崔耕接下來的舉動,不僅關係到現場之人的身家性命,還關係到天下大局。

到底崔耕是奮起一搏呢?還是就此妥協?

哈哈哈~~

忽然,崔耕朗聲大笑,道:“王相莫着急,有話好商量嘛!你想讓陛下的子孫爲帝,可以。但陛下沒有親兒子,必須過繼一個。本王和李晟有點小小想嫌隙,不想他登基,所以和您發生了衝突。但話說回來了,未必就一定要李晟吧?說穿了,李晟和陛下的血緣關係,八竿子打不着啊?”

王好像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點什麼東西,道:“你到底想怎麼樣?”

崔耕道:“玉真公主李持盈有一子,名爲張亨。張亨和本王甚是投緣,不如就以張亨改名李亨,過繼給陛下,登基爲帝,王相以爲如何?畢竟,張亨的孃親是陛下的親妹妹啊!”

“好主意!越王此意甚妙。”

“張亨改李亨,身含陛下血脈,簡直完美。”

“王相你就答應吧,要不然我們可就懷疑你和李晟之間的關係了。他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王?”

……

文武百官乃至各國貴人紛紛表示贊同。

到了現在,王也沒啥辦法了,畢竟,人家李亨佔着血緣的優勢,自己確實沒有絕對的理由擁李晟登基。

最終,他艱難的點了點頭,道:“好,就依越王所言!”

崔耕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那就請李亨太子繼皇帝位。”

大家唯恐夜長夢多,都說道:“理應如此!”

當即,李亨端坐於李隆基的御座之上。所有人包括王、崔耕在內,齊齊拜倒道:“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此,君臣之禮成。

王今日跌遭大變,終於將李隆基的子孫扶上皇帝之位,不由得心中既一陣陣的欣慰,又一陣陣的失落。

恍惚間,他覺得身上的力氣正在飛速逝去。胳膊和大腿盡皆難以使喚,唯有脣舌還能動。

他喃喃道:“陛下,在馬嵬坡,士卒兵變,有我暗中煽動。但是,微臣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您好啊!現在,我也算對得起您了。”

噗通!

王仰面摔倒。

有人往前一探他的鼻息,不由得面色驟變,道:“不好了,王相仙去了!”

“啊?”

這回所有的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裡了。

李亨是崔耕和王妥協的產物。如今李亨剛剛繼位,王就死了,平衡完全被破壞,崔耕會不會反悔呢?事關那至尊之位,恐怕就是佛祖和聖人都會動心啊!

崔耕當然知道大家的所思所想,他看向李持盈,道:“持盈,事到如今,咱們兩的關係可以公佈了吧?”

李持盈展顏一笑,衝着衆人微微福了福身子,道:“好叫諸位得知,亨兒原姓不應姓張,而應姓崔。事實上,他是本宮和越王崔耕所生之子。當然了,現在他已經過繼給皇兄,原來姓什麼已經無關緊要了。”

怎麼可能無關緊要呢?李亨不是崔耕的兒子就很可能大起兵戈,但若是崔耕的兒子,就一天的雲彩滿散。

頓時,所有人都喜笑顏開起來。

在宰相房的建議下,大家再次向李亨叩拜,徹底奠定了他的大唐天子之位。

王維興致甚高,道:“剛纔賈舍人做了一首詩,以記今日之盛事。先帝認爲人力有時而窮,此詩不夠宏大。如今王某人自不量力,願意重新寫詩一首,以記今日之盛世。大家且聽好了。”

隨後,王維緩緩吟誦道:“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一首詩念罷,全場一片鴉雀無聲。

良久,終於,宰相房高聲讚道:“好啊,好一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才能顯我盛唐的氣象,天朝上國的威風。”

衆人也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齊聲讚道:“好啊,好一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我等躬逢如此盛事,真是幸何如之!”

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480章 福將名不虛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944章 前往靈州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706章 臨時護駕計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1145章 婉兒獻二計第148章 狂風仍爲止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1255章 雙姝情義殊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725章 善惡報不同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420章 賊子有詭謀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728章 天花與奇毒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732章 無人能理解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751章 三教爲一家第1148章 取得開門紅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1711章 藤原太子邀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816章 勒痕斷命案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第979章 一夜魚龍舞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849章 扶桑大軍來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490章 今朝來鬥寶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
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1480章 福將名不虛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944章 前往靈州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706章 臨時護駕計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1145章 婉兒獻二計第148章 狂風仍爲止第1656章 張巡去復返第1608章 真源會美人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776章 王晙有信來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1255章 雙姝情義殊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725章 善惡報不同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420章 賊子有詭謀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728章 天花與奇毒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732章 無人能理解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751章 三教爲一家第1148章 取得開門紅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1711章 藤原太子邀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816章 勒痕斷命案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第979章 一夜魚龍舞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849章 扶桑大軍來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490章 今朝來鬥寶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281章 名道黃師尊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1133章 弘農楊氏女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