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四面狼煙

二月初三清晨,四路人馬按照原計劃向預定地點行進,初四傍晚,西路由高吉和清興率領,抵達忠州西郊的狼山;初五清晨,南路由高虎和隆清率領,抵達與丹陽一江之隔的月嶽山;初五深夜,秀忠在十餘名武士的護衛下越過鳥嶺抵達聞慶,第二天清晨,中路軍一萬五千大軍便東進小白山,沿山麓向堤川挺進。

而在此前一天,秀保率領的一千日軍便已抵達了雲嶺,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雲嶺的地理知識,首先,雲嶺是竹嶺山脈的一部分,而竹嶺山脈又是忠清道和江原道的分界線,平均海拔六百米,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在這條山脈之中,有一條寬不足十米的山路貫穿南北,這便是連同兩道的官道,而位於官道左右的兩座山峰分別名叫雲山、陽山,這兩山便被稱做雲嶺,即“雲陽二嶺”,而非一座山峰的意思。

雲嶺早年曾是由忠州府使管轄,後來轉交給了鳳陽縣監,再後來隨着兩道邊境土匪的猖獗以及東面太白山官道的打通,雲嶺的貿易量大不如前,不久荒廢成了三不管地帶,這種情況直到日軍到來纔有所改變。

日軍一來,滿山的土匪皆是落荒而逃,而日軍的進攻重點是京畿道,作爲兩道西部通道的雲嶺再次得到利用,雖然是老木逢春,但日軍也僅限於輸送物資,並未對兩側山上的防禦工事加以修繕,以至於文祿之役末期,明軍南下時在此處並未遇到一絲抵抗,便浩浩蕩蕩開進了忠州。

據忍者刺探得知,雖然兩側山上各有一座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瞭望塔,但因年久失修,早已被明軍棄置不用,而是在東面的雲山山腰另築一寨,喚曰“雲山寨”,配合山下的“雲嶺隘”組成一套較爲齊全的防禦工事。

但不出秀保所料,這裡雖然繁忙,但人員配置嚴重不足,山下關隘常駐軍勢不足五十,山寨常駐不過一百,且多是負責後勤的非戰鬥人員,至此,對明軍此番作戰乃是急行軍的判斷徹底得到了印證。

秀保可不想錯失良機,當天夜裡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搶佔了無人防守的陽山,但在強攻雲嶺隘的過程中驚動了山寨中的明軍,引起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可無奈明軍寡不敵衆,丟下十餘具屍體狼狽逃竄了,不到兩個時辰,雲嶺一線便被秀保完全攻佔。

此時,九龍山下的明軍大營內,萬千將士正在中軍帳前的廣場上觀看一場“好戲”:雖然如柏第一時間逃到山下,惡人先告狀,將所有罪責都推到宗釧身上,可那些得宗釧庇佑,從山上僥倖逃脫的將士卻在如梅面前陳以實情,惹得如梅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如柏軍法處置。

好在身邊老將力勸,如柏才免得一死,如梅最終決定讓他戴罪立功,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二十軍棍還是少不了的,這不,將士們正在看的好戲便是這難得一見的“動作片”。

二十軍棍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那力道也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對於武將出身的如柏來說,雖不足致死,但皮肉之苦也不是一兩天就能痊癒的,這邊被打得皮開肉綻,那邊還要抓緊時間戴罪立功,特別是得知宗釧還活着,如柏的心裡更是說不出的難受。於是乎,在諸多問題困擾之下,捱打的當天晚上如柏便急火攻心,一病不起了。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如梅剛探望完如柏,便又被來自四面八方的敵情壓得喘不過氣來。

“將軍,倭寇昨日攻佔狼山,現正居高臨下對忠州城發動炮擊!”

“丹陽形勢也是如此,倭寇佔據月嶽山,對丹陽的炮轟已經造成幾十艘船隻沉沒,城內的駐軍也多有死傷。”

“將軍大事不好了,據探子來報,說是有一股大規模的日軍已經越過小白山朝堤川殺來啊!”

“將軍十萬火急!方纔有云嶺潰兵逃奔至此,說是昨夜一股日軍襲擊了雲嶺隘,激戰後我軍寡不敵衆被迫撤退,如今該處已被日軍完全佔據!”

“混蛋!雲嶺也被攻陷了?!”李如梅難以置信地詢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夜之間哪來的這麼多倭寇?!”

“將軍,該不會是中計了吧?”此時,如梅身旁的謀士小聲提醒道:“連雲嶺都被攻佔了,這很明顯是要斷我們的後路啊。”

“不可能!”沒曾想如梅的回答如此肯定,他口氣堅決地說道:“如果真是要斷我軍後路,定是派大軍前去奪取雲嶺,如果是那樣,斥候一早便會發現的,絕不會等到雲嶺被攻佔了才爲我軍所知。”

“那您的意思是?”謀士躬身追問道。

“依我看,很有可能是圍魏救趙,通過攻擊我軍外圍陣地吸引我軍主力,以減小對九龍的圍困,讓山上的倭寇餘孽得以逃脫。”如梅捋了捋鬍鬚,沉沉地說道:“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你說的那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畢竟是四面受敵,若不嚴肅對待很可能釀成大禍,這樣吧,你傳令下去,派遣一千人馳援忠州,一千人馳援丹陽,三千人攻打雲嶺,之後,由我親自帶領四千人支援堤川,剩下的四千人就交給如柏和你,無需進攻,只好將山上的倭寇看住了就行,等堤川戰事結束,我率兵回來後再行進攻。”

謀士點了點頭,突然間卻又想到了什麼,輕聲詢問道:“將軍,如此一來兵力未免太過分散了,不如派人前往原州知會董都督,讓他率軍奪回雲嶺,一來原州離雲嶺更近,二來省去自家兵力,避免兵力分散各個擊破。”

如梅眉頭微皺,略作沉思,思考良久終於還是否定了這個提議:“想法雖好但不可行,首先,董一元乃是都督同知,且只聽命於邢大人,我若求援他定是要先請示漢城再行出兵,這一來二回戰機都被貽誤了,實在不妥;其次,他手下的兩萬精兵乃是邢大人的殺手鐗,是爲最後的總反攻準備的,除了我們,包括楊經略在內的諸多將領都被矇在鼓裡,由此可見大人對其重視程度,既然如此,我等又怎能向其求援呢?”

“那照您的意思,除了分兵據守就沒有別的辦法了?”謀士不甘心地嘆息道,眼看就能將東路軍徹底剿滅,沒曾想竟出了這樣的狀況,別說是他了,就是軍中的萬千將士也都心有不甘吧。

如梅看出了他的沮喪,便悉心安慰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都怪我急於攻陷九龍,放鬆了外圍的偵查,這才讓倭寇有機可乘,不過你放心,雖然看上去是四路大軍,但我可以肯定,忠州、丹陽這兩路都是佯攻,真正的主力肯定是藏在雲嶺或者是堤川城外。”

“將軍何以見得?”

“你仔細想想,”如梅分析道:“忠州雖是我軍的右翼,但他的得失絲毫不影響我軍的撤退和對九龍的包圍,況且那裡是堅城一座,倭寇再怎麼傻也不會想從那裡扯開口子吧?

還有丹陽,那更是不可能了,若是想佔領那裡爲九龍山之敵開拓南逃通道,簡直是癡人說夢,我軍主力一萬餘人全部在九龍山之南,即便他攻陷丹陽,還要和我軍主力交戰,你覺得倭寇主將會那麼傻麼?況且九龍山離雲嶺更近,完全沒必要捨近求遠吧。”

“所以將軍纔將派重兵奪取雲嶺、支援堤川啊。”謀士恍然大悟,頓時對如梅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66章 城下之盟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298章 兵臨杵築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171章 戶隱忍者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06章 節外生枝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51章 中村刑部資料一日本戰國令制國基本情況第28章 新年評定第112章 明君暗主第267章 北信濃加封第188章 反間計第314章 開戰第151章 誓書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280 兩郡壓制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15章 飛來橫禍第79章 特使遇刺第32章 人心叵測第247章 趕盡殺絕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275章 岐阜中納言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282章 招兵買馬第14章 再見駒姬第10章 花之慶次第7章 京東第一關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30章 蒲生騷亂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116章 信州黃忠大綱慶長五年四五月及戰後處置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63章 撥雲見月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85章 百年黨爭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73章 領內動員第34章 奇襲島田城第105章 東岬西岬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94章 城破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75章 收買人心第32章 人心叵測第16章 鬆倉狀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90章 背叛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37章 四面狼煙五萬字了想說點什麼第99章 同仇敵愾第176章 筒井內附第14章 再見駒姬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75章 收買人心第116章 信州黃忠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19章 杯水箴言第294章 城破第274章 濃尾走廊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68章 西國之行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317章 墊腳石第42章 珍惜眼前人第51章 “預訂”莊內第136章 戰前軍議第232章 叫我茶茶便好第97章 海戰在即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215章 使者抵櫻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261章 奉公構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125章 安城之局
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66章 城下之盟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298章 兵臨杵築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171章 戶隱忍者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06章 節外生枝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51章 中村刑部資料一日本戰國令制國基本情況第28章 新年評定第112章 明君暗主第267章 北信濃加封第188章 反間計第314章 開戰第151章 誓書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280 兩郡壓制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15章 飛來橫禍第79章 特使遇刺第32章 人心叵測第247章 趕盡殺絕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275章 岐阜中納言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282章 招兵買馬第14章 再見駒姬第10章 花之慶次第7章 京東第一關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30章 蒲生騷亂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116章 信州黃忠大綱慶長五年四五月及戰後處置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63章 撥雲見月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85章 百年黨爭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73章 領內動員第34章 奇襲島田城第105章 東岬西岬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294章 城破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75章 收買人心第32章 人心叵測第16章 鬆倉狀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90章 背叛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37章 四面狼煙五萬字了想說點什麼第99章 同仇敵愾第176章 筒井內附第14章 再見駒姬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75章 收買人心第116章 信州黃忠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19章 杯水箴言第294章 城破第274章 濃尾走廊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68章 西國之行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132章 調虎離山第317章 墊腳石第42章 珍惜眼前人第51章 “預訂”莊內第136章 戰前軍議第232章 叫我茶茶便好第97章 海戰在即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215章 使者抵櫻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261章 奉公構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125章 安城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