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永寧三年五月至今大結局

五月十二,秀保準備返回日本,萬曆帝挽留,秀保婉拒,帝遂遣百官送至城外,實乃尊貴至極;

五月十三,闊別二十年後,萬曆帝決定上朝,一改荒怠,勵精圖治,朝堂上下無不驚喜萬分;

六月中,萬曆帝決心整頓吏治,治理朝堂黨爭,同時安撫流民,休養生息,重開海禁,鼓勵海外貿易,加強對西方知識的學習和自主創新;這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一直持續到五年後萬曆帝病逝,史稱“萬曆新政”;

八月初,萬曆帝敕封秀保爲日本國王,同時按照國內親藩爲之定號“和王”,位同朱氏親藩,朝臣多有上疏反對者,然帝異常堅決,百官只得奉詔;

十月中,萬曆帝於京師爲秀保修建和王府,另配備雜役府兵千餘人,邀秀保每三年來京居住三月,秀保遣嫡子河內滿國赴京謝恩,帝賞金百兩,綢緞百匹;

十二月初,應秀保之請,萬曆帝派遣儒學大家及門生百餘人渡海赴日本講學,秀保於每律令國興建儒學館一所,要求各家大名子弟入館修學,每三年遣派品學兼優者五十人赴大明國子監深造,並且指明優先選派嫡子前往;此舉被後世認爲是強化明日交流和文化同化的開始;

四年(1620)

三月二十三日,水戶藩主石田三成不顧身患重病,執意前往伏見覲見秀保,在得到秀保“扶持秀賴成爲關白”的承諾後溘然長逝。秀保感慨秀吉時代的老臣一一辭世,悲愴之中作和歌一首寄託哀思;

五月中。豐臣秀賴晉升爲右大臣,河內滿國晉升從三位大納言,河內光國晉升正四位中納言,秀保辭去左大臣之職,外界認爲這是爲秀賴晉升關白做準備;

十月初,後水尾天皇駕臨伏見,希望秀保擔任太政大臣,秀保擔憂引起秀賴不滿。再次拒絕;藤堂高虎得知此事,暗中招來島清興和後藤基次商議;

十一月三日,藤堂高虎將家督之位傳予藤堂高次,自己前往伏見居住,與秀保諸子往來密切;

五年1621

四月初五,大阪一帶發生地震,波及京都和伏見。京都御所因此受損,多名女官及大臣罹難,後水尾天皇幼子因驚嚇過度,在逃難途中夭折;秀保遣人將皇族接往伏見暫住,天皇深感其忠;

四月初八,天皇率衆返回御所。傍晚,衆人於御所後花園廢墟中發現一塊奇石,上以血書“清源歸流”,侍女報之天皇,天皇不得解。乃請陰陽寮之陰陽師土御門一族前來查探;

四月初九,陰陽師告知天皇。“清源”寓意“清和源氏”,“歸流”乃是迴歸“主流”之意,綜觀之,乃是上天告誡天皇,應該讓清和源氏迴歸皇室;天皇仍對之前喪子等氏心有餘悸,遂對陰陽師之言深以爲是,然清和源氏衆多,應該如何做,天皇不得解;此時陰陽師告訴天皇,清和源氏分佈各地,但是按照尊卑,只需將清和源氏直系請回皇室便足以向上天表明誠意;天皇聽罷,立即遣人擬旨,命令秀保攜嫡子覲見;

四月十二,在和秀保一番商討後,天皇頒佈《皇籍奉還詔》,要求給予秀保及嫡子一脈皇族位分,秀保於伏見建宮,更名爲保仁,是爲“伏見宮保仁親王”,嫡長子更名爲滿仁,嫡次子更名爲利仁,秀保仍以親王身份兼任徵夷大將軍,然秀保庶子仍以河內爲苗字;

八月初五,聽從秀保建議,天皇決定改明年年號爲“開源”,以紀念皇籍奉還這一重大事件;秀保增獻山城四萬石爲天皇御料地;

開源元年1622

三月,秀保察覺皇籍奉還一事並未引起大名反抗,遂安心接受天皇詔令,繼任太政大臣;

五月中,豐臣秀賴到訪,請求秀保爲嫡子元服,秀保欣然應允,以“國”字賜之,是爲豐臣秀國;

二年1623

三月十二,上杉景勝病逝,嫡子定勝繼承新發田藩十五萬石;

八月四日,黑田長政病逝,嫡子忠之繼承三春藩十五萬石。

三年1624

七月十三,福島正則病逝,家中發生騷亂,秀保出兵扶持嫡子繼承家業,但由於違反《武家諸法度》,沒收十萬石知行,將爲三十五萬石;

九月初六,高臺院病逝,秀保將其與豐臣秀吉合葬;

四年1625

4.27毛利輝元病逝,秀保遣河內光國前往悼念,期間得知毛利輝元無嗣,遂奏請秀保,以滿仁親王次子繼承毛利氏;

五月八日,次子抵達廣島,島清興爲其元服,更名爲毛利元清;

八月初八,萬曆帝病逝,長子繼位,是爲泰昌帝,秀保親往京師朝賀,並奏請由滿仁親王繼任日本國王;

九月十九,秀保返回伏見,正式奏請天皇,卸任徵夷大將軍,以嫡長子滿仁繼位,同月,嫡次子利仁晉升正三位權大納言;

十月初八,後水尾天皇獨子染傷寒夭折,皇嗣問題成爲朝堂焦點。

五年1626

二月初七,豐臣秀賴晉升正二位左大臣,距離關白之位僅一步之遙;

三月中,泰昌帝病危,臨終前執意召見秀保,秀保得召,即刻動身前往京師;

三月二十,秀保抵達天津衛,與此同時,後水尾天皇於伏見遊玩時失足落水,傷重不治,與當晚病逝;滿仁親王得知消息,連夜召見藤堂高虎、武田勝親及後藤基次等謀臣,衆人皆以爲此乃天賜良機,遂召見時任關白菊亭良季(秀保側室菊亭持子長兄)如伏見宮,告知後水尾天皇殯天。菊亭良季大驚,不知所措;藤堂高虎建議滿仁一不做二不休。矯詔稱帝;菊亭良季深以爲是,遂草擬遺詔,依計行事,史稱“丙寅之變”;

三月二十一,菊亭良季護送後水尾天皇遺體返回京都御所,召集諸公卿宣讀詔書,滿仁亦命令光國和利仁率兵進京“穩定局勢”;朝堂之上,菊亭矯稱後水尾去世前以秀保爲皇太弟。令其繼承皇位;公卿大驚,然敢怒不敢言,且後水尾失獨子,以秀保爲皇有益於提高公卿待遇,增強皇權,思忖之後對此予以默認;滿仁大喜,當即派人前往大明迎接秀保回國;

三月二十二。泰昌帝病故,委託秀保照顧天啓帝,秀保婉拒,推薦袁可立、熊廷弼入京輔命;

三月二十五,那須資吉抵達京師,將京都之事告知秀保。秀保無奈黃袍加身,只好返回京都;

四月十五日,秀保於京都登基稱帝,改年號爲“皇統”,定伏見爲陪都。立滿仁爲太子,利仁爲伏見宮親王;

五月至次年三月間。秀保按照大名宗藩制度進行改革,史稱“皇統革新”;

1敕封嫡子爲內親王,利仁爲恭親王;

2敕封庶子爲國親王,河內光國爲江(州)親王、河內政國爲勢(州)親王、豐臣勝國爲濃(州)親王、豐臣秀賴爲攝(州)親王;

3敕封秀次、秀賴(庶子)、庶孫一脈子孫爲郡王,豐臣秀房爲愛知郡王、豐臣秀光(秀賴庶長子)爲南郡郡王、毛利元清爲沼田郡王;

4敕封主要盟友及家臣爲國公,宇喜多秀家爲備國公、前田利政爲賀國公、蒲生秀行爲巖國公、德川忠直爲總國公、池田利隆爲越國公、淺野長晟爲前國公、藤堂高虎爲周國公、島清興爲因國公;

5二十萬石以上、三十萬石以下其他大名敕封爲郡伯,如福島高吉爲明石伯、那須資吉爲足羽侯;

6十萬石以上、二十萬石以下大名敕封爲城侯,如後藤基次爲鹿島侯、九鬼守隆鳥羽侯;

7十萬石以下大名無爵位,但若是王土奉還,可根據實際情況賜予響應爵位的待遇,如美濃本巢藩(八萬石)主織田秀雄最先奉還領地,秀保於京都爲其建造屋敷,給予郡伯待遇。

此外,秀保還規定,郡伯或享有郡伯待遇以上的大名可與皇室通婚,大名間聯姻需要奏明朝廷,否則當解除婚約。

皇統元年1627

五月九日,爲鞏固王權,秀保令以心崇傳與藤堂高虎擬定《公卿諸法度》,法度規定:

1強制將藤原氏分家合併爲一家,由菊亭良季爲藤原長者,分支迴歸本家;

2規定從今往後,關白爲虛職,只能從藤原氏、大阪豐臣氏、清洲豐臣氏三家中選出;

3規定從今以後,徵夷大將軍由太子兼任,下設三護國將軍,分別由恭親王一脈、近江河內氏、伊勢河內氏擔任,負責維護各方治安,但兵權需由徵夷大將軍授予;

4規定從今往後,左右大臣更名爲左右丞相,左丞相以清洲豐臣氏、岐阜豐臣氏、周國公一脈優先,右丞相擇賢能任命。

《公家諸法度》使得《養老令》基本被廢除因而被稱爲《皇統令》,公卿干預朝政的可能被基本排除,豐臣氏、河內氏在日本的統治得到極大程度的加強,此後歷代天皇都在《皇統令》基礎上進行修改,力圖穩定統治的同時又能擇優治國,影響深遠。

皇統十二年(1638年)

七月十二日,秀保於朝賀歸國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三歲,大明、日本兩國無不痛心疾首,後世上尊號“後清和天皇”。三日後,太子即位,爲表孝心拒絕改元,這一慣例一直延續至今。

PS:這是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大綱,就此擱筆,情非得已卻無能爲力,在此要向大家道個歉,之前說過,實在沒辦法,爲了理想和生計只能如此,但是請大家相信,熊仔會在明年將這本書完成,大家拭目以待1

在這裡要感謝許多一直支持我的書友,舟舟、傻瓜、高手、大術士等等許許多多的朋友,我愛你們!有你們的支持,熊仔才能堅持到現在,相信我,大家一起努力!再會!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44章 慶長三年第41章 紅顏禍水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270章 改建輪島湊第185章 大田原泰清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95章 三門失守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64章 絕地反擊第70章 惟敬奪權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131章 一騎討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78章 王土奉還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29章 老臣直諫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210章 茶茶,你沒事吧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272章 恭候大駕第317章 墊腳石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76章 筒井內附第71章 聯姻第100章 十面埋伏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68章 西國之行第131章 一騎討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24章 初會尾張派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283章 老將請纓關於目前豐臣氏領地的幾點說明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43章 秀保高升第223章 狹路相逢第26章 暗助秀元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158章 本能寺之網第126章 大和八名臣第235章 誰敢改易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07章 火線突圍第231章 另立家督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50章 義光之請第250章 僧正的提議第41章 紅顏禍水第64章 絕地反擊第67章 棋逢對手第280 兩郡壓制第39章 終入武藏第141章 彈盡糧絕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192章 興國寺信風第295章 突圍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33章 能留下來麼第95章 三門失守第295章 突圍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49章 噩夢第259章 怨起檢地第227章 喋血橋頭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23章 秀吉賜名第209章 大手門失守第144章 慶長三年第255章 替罪羊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321章 北線壓制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324章 南翼崩潰第83章 神秘人物
第144章 慶長三年第41章 紅顏禍水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270章 改建輪島湊第185章 大田原泰清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95章 三門失守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64章 絕地反擊第70章 惟敬奪權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131章 一騎討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178章 王土奉還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29章 老臣直諫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第135章 秀保出擊第210章 茶茶,你沒事吧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272章 恭候大駕第317章 墊腳石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76章 筒井內附第71章 聯姻第100章 十面埋伏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68章 西國之行第131章 一騎討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24章 初會尾張派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283章 老將請纓關於目前豐臣氏領地的幾點說明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43章 秀保高升第223章 狹路相逢第26章 暗助秀元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158章 本能寺之網第126章 大和八名臣第235章 誰敢改易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07章 火線突圍第231章 另立家督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50章 義光之請第250章 僧正的提議第41章 紅顏禍水第64章 絕地反擊第67章 棋逢對手第280 兩郡壓制第39章 終入武藏第141章 彈盡糧絕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192章 興國寺信風第295章 突圍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33章 能留下來麼第95章 三門失守第295章 突圍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49章 噩夢第259章 怨起檢地第227章 喋血橋頭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23章 秀吉賜名第209章 大手門失守第144章 慶長三年第255章 替罪羊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321章 北線壓制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324章 南翼崩潰第83章 神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