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凱旋

bookmark

次日一早,五萬青壯民夫加入了蔡河拓寬的工程,與此同時,還有五千婦女參加了後勤,主要是做飯送飯,汴梁縣目前有三十萬人,能出五萬青壯男子已經不容易了,還要維持店鋪酒樓的最低人手,另外還有約兩萬婦女受僱於軍隊的工坊,江溪衣服,縫製鞋襪軍衣等等。

婦女的工錢稍微低一些,一天三十文,畢竟不是體力活,挑擔挖土的民夫,每天包吃包住,能掙五十文錢,而且是貨真價實的銅錢,這在汴梁已經不錯,工期預計五個月,也就是說,每人能掙到七千五百文錢,扣去休息時間,到手七貫錢沒有問題。

七貫錢對於大部分汴梁家庭來說都是很大一筆錢,可以做很多事情,就算不用,存起來也能應急。

當然,光有錢而沒有物質,汴梁的物價必然會大漲,陳慶又下令在汴梁囤積一批糧食、食鹽、布匹、茶餅、蜂窩煤,敞開以平價供應,開門七件事,平價供應四件,還多了一件衣食住行中的布。

工地上,一隊隊民夫挑着沉甸甸的泥土擔子從陳慶面前走過,河裡,數百名漢子正在密集的打樁,建造一道木柵牆,然後填滿了大量泥袋,蔡河隨之斷流,河水當然不會溢出,而是直接從汴水流入黃河。

汴梁河段大約有三十五里,疏浚淤泥,拓寬河道,工程量相當大,沒有機械化作業的宋朝,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完工。

下面是陳留縣段,大概二十五里左右,三萬民工也差不多要半年時間才能完成。

這時,河道主管張元朗被領來見陳慶,張元朗年約五十歲,身材中等,看起來壯實,或許常年在野外做事的原故,皮膚曬得黝黑,一雙眼睛十分明亮,他已經被陳慶封爲河南道水務都監,這次拓寬蔡河,就是由他全權負責,當然不光是他一人,他手下官員有二十幾人,還有數百名士兵協助,民夫則由各州縣負責。

“卑職參見殿下!”

陳慶見他的大帳就在不遠處,便笑道:“我們去帳裡說話!”

營帳佔地有半畝,半敞開着,裡面放着十幾張桌子,幾名官員們正爭執着什麼?

官員們爭論得很投入,以至於陳慶進來,他們都沒有意識到。

陳慶沒有打擾他們,他走到最裡面坐下,翻看桌上一幅地圖,竟然是蔡河疏浚方案地圖,陳慶很驚訝,問道:“這是什麼時候製作的圖紙?”

“這是卑職七年前製作的,當時的僞齊相國張孝純找到卑職,給我三百貫錢,託我繪製疏浚蔡河並拓寬的方案,僞齊也準備考慮用蔡河和潁水替代斷流的汴河,雖然是僞齊國所託,但這個方案卻利國利民,卑職就欣然接受了,帶着十幾名徒弟用整整一年時間,製作出了蔡河疏浚拓寬方案,繪製了一百多份圖紙,寫了數十萬字的工程細節說明,結果張孝純很遺憾告訴我,僞齊國無力負擔這麼大的工程,放棄了,這套圖紙和文字說明卑職一直保留到今天,沒想到今天發揮了作用。”

“現在都是按照圖紙來施工的嗎?”

“正是!比如像打木排樁,一般都只打單排,但這裡打單排肯定不行,汴梁地勢稍高,蓄積的河水向下有泄洪的壓力,木樁打淺了或者打少了,都會有潰堤的危險,所以我要求打三排樁,樁深至少要一丈。”

陳慶點點頭又道:“如果從洛陽運輸物資到徐州,那就只能走洛水到黃河,再從黃河經過汴口進入汴水,再轉蔡河南下,是這樣嗎?”

“殿下說得一點沒錯!”

“那洛水和汴口那邊需要疏浚嗎?”

張元朗搖搖頭,“那邊宣和年間疏浚過,是卑職負責的,走三千石的大船沒問題。”

“說到三千石大船,我想到了黃河新道,張都監爲什麼認爲黃河新道不利於航行?”

張元朗微微笑道:“殿下,一條河能否有航運價值,不在於河,而在於人,幾百年的航運形成了大量的經驗,所有航運人都知道這條河該怎麼走安全,那麼一條成熟的航道就出來了,百年後,黃河新道的水流和現在沒有什麼區別,但一定會有很多貨船在黃河新道中航行,這就是經驗積累出來的航道。”

“我明白都監的意思了。”

張元朗又道:“建炎三年卑職就去看過黃河改道了,先後去看過七次,基本沒有什麼變化,看我看來,它和鄭州段的黃河水流沒有什麼區別,爲什麼都說船隻難靠岸,其實不是水的問題,而是岸的問題,河兩岸太平滑了,沒有形成足夠深的水灣,而碼頭就是需要這種水灣。”

陳慶點點頭,這纔是行家說得話,他又建議道:“等都監完成蔡河疏浚,再去天寶河看一看,那裡是關中航運的腸梗阻啊!如果能把它疏通,京兆和洛陽、汴梁之間的聯繫就能大大加強了。”

張元朗欣然答應,“等這邊結束了,卑職一定去!”

隨着金兵退到山東路,北伐的朝廷軍隊狼狽撤回黃河以南,陳慶的中原戰局也算正式結束,陳慶隨即任命楊再興爲河南北路兵馬使,率領五萬大軍坐鎮汴梁,又命劉璀爲河南東路兵馬使,率五萬大軍坐鎮歸德府,同時任命酈瓊爲淮北兵馬使,率三萬軍隊坐鎮淮河以北,以徐州爲根基,駐防徐、宿、泗三州。

還有兩萬零散軍隊坐鎮亳州、潁州、唐州和鄧州,每州五千人,一名統制負責鎮守。

蔡河的疏浚拓寬工程還在各地如火如荼進行,陳慶則率領八萬大軍浩浩蕩蕩返回京兆,他兵分兩路,一路走黃河水路,由五百艘大船組成,需要運載大量的金銀、綢緞、生鐵、銅塊以及其他物資,但銅錢、糧食和布匹都留在了汴梁。

張曉作爲河南路安撫使也留在汴梁,陳慶雖然暫時沒有設河南路尚書行臺,但實際上,河南路安撫使司馬就是尚書行臺,只是名稱不同罷了,都擁有同樣的權力。

五天後,八萬大軍抵達了京兆,陳慶同意了內政堂舉行凱旋儀式的建議,羣臣和數萬百姓出城迎接勝利之軍的回來,陳慶隨即在東城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

在汴梁舉行盛大入城式是爲了表現收復汴梁的重大意義,而在京兆舉行凱旋儀式則是對京兆臣民的交代,以及對兩萬將士的祭奠和告慰。

在城外寬闊的原野上,八萬大軍列隊整齊,旌旗招展,刀槍閃亮,高臺上,陳慶祭奠了陣亡的兩萬將士,隨即下令八萬大軍入城。

城內數十萬百姓夾道歡迎凱旋大軍的歸來,百姓們載歌載舞,熱烈歡呼,一簇簇綵帶拋向士兵。

相比汴梁百姓的貧窮瘦弱,京兆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個的模樣了,人人臉龐豐腴,膚色健康有光澤,幾乎所有人都穿着顏色鮮亮的細麻或者絲綢。

但有一樣汴梁和京兆百姓都完全相同,那就是每個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歡呼,發自內心的激動。

隨着夜幕降臨,八萬大軍返回了灞上軍營休息,陳慶則自己帶着百餘名親兵返回了雍王府。

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1331章 歸來第四十五章 再戰第1122章 廷議(上)第866章 澎湖(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五百四十八章 收心第1053章 炒房第1322章 小島第1407章 述職第1068章 清剿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1208章 劫糧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1451章 質變第1092章 獵殺(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重奪第1481章 序幕第772章 西河第1398章 突圍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783章 地氣第1158章 貪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1289章 線索第四百二十四章 雪川第1122章 廷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1081章 反間第1268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1171章 和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152章 新兵第765章 蒲津(下)第1419章 海商第1295章 決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92章 新官(下)第1181章 考覈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1181章 考覈第1511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1193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1447章 秘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952章 要價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1165章 攔街第891章 新官(上)第1481章 序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257章 昏招第1256章 卡位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七百四十六章 銀錢第1491章 再攻第1068章 清剿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八十四章 複賽(上)第1391章 獵鷹(下)第1195章 黃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1464章 訪問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292章 押司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1328章 破裂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來第七百章 決戰(三)第1308章 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四十八章 蔣幹第七百四十四章 偷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二百章 調查第1138章 真相第1235章 談判第1166章 視察第1447章 秘議第1152章 新兵第989章 襄城第999章 歸心第1482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
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1331章 歸來第四十五章 再戰第1122章 廷議(上)第866章 澎湖(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五百四十八章 收心第1053章 炒房第1322章 小島第1407章 述職第1068章 清剿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1208章 劫糧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1451章 質變第1092章 獵殺(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重奪第1481章 序幕第772章 西河第1398章 突圍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783章 地氣第1158章 貪功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1289章 線索第四百二十四章 雪川第1122章 廷議(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1081章 反間第1268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1171章 和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152章 新兵第765章 蒲津(下)第1419章 海商第1295章 決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92章 新官(下)第1181章 考覈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1181章 考覈第1511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1193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1447章 秘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952章 要價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1165章 攔街第891章 新官(上)第1481章 序幕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257章 昏招第1256章 卡位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七百四十六章 銀錢第1491章 再攻第1068章 清剿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八十四章 複賽(上)第1391章 獵鷹(下)第1195章 黃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1464章 訪問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292章 押司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1328章 破裂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來第七百章 決戰(三)第1308章 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任務第四十八章 蔣幹第七百四十四章 偷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七百零二章 決戰(五)第二百章 調查第1138章 真相第1235章 談判第1166章 視察第1447章 秘議第1152章 新兵第989章 襄城第999章 歸心第1482章 遭遇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