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訴苦

bookmark

三月下旬,陳慶啓程出發前往漢中和四川路巡視,他先去四川路,回來之時才巡視漢中。

三千騎兵護衛着浩浩蕩蕩從子午谷向南進發,隊伍的後面跟着上百輛大車,裡面都是營帳和糧草。

這次和陳慶一起南巡的,還有內政堂參事周寬,他是吏部司都監,很多事情都需要吏部司出面,另外還有十幾名文官也一併南下。

隊伍中有十幾輛馬車,包括陳慶在內的文官們都坐在馬車內,陳慶外出巡視一般都是乘坐馬車,他需要在路上處理公務。

這次陪同陳慶去巴蜀巡視的並不是餘蓮,而是趙瓔珞,餘蓮也是運氣不好,在半個月前,她被確認了喜脈,又懷了身孕,既然懷了身孕,就不能亂跑,呂繡便決定讓趙瓔珞陪同陳慶南巡。

馬車很寬大,像個小房間一般,只是馬車略有些顛簸,陳慶坐在窗邊批閱牒文,趙瓔珞坐在對面替他處理文書。

趙瓔珞在生了孩子後,變得更加成熟,皮膚愈加白膩,容貌有一種國色天香般的美,身體也略略豐滿了一些,她跪坐在小桌前,挺拔的身材顯得凹凸有致,極具誘惑。

但陳慶對她的滿意不僅僅是在牀上,更滿意她的才學。

趙瓔珞和趙巧雲一樣聰明能幹,她們出身皇宮,從小就受到嚴格教育,見識也廣,頗有大局觀,所以趙巧雲才一度成爲陳慶最得力的秘書,趙瓔珞也不亞於趙巧雲,厚厚一迭文書,都是她先幫忙處理,把裡面關鍵內容提煉出來。

“夫君,這份牒文是大同府都督折彥質所上,他說不斷有草原遊牧部落要求歸附我們,甚至有好幾支遊牧部落未經我們允許,就擅自進入河套,折都督說這是一個不祥的兆頭,請求夫君高度重視。”

“他沒有提及具體是哪個部落嗎?蒙兀部還是其他部落?”

“牒文上只說是零星小部落。”

陳慶沉思片刻道:“你把我的意見先寫在標註紙上,就十六個字:‘互通貿易,深入瞭解,高度警惕,靜觀其變’,寫上去吧!”

趙瓔珞提筆在旁邊的標註紙上寫了這十六個字,她不能直接在牒文上批註,陳慶又笑問道:“有什麼建議?”

趙瓔珞抿嘴一笑,“這種國家大事,我可不敢亂說!”

“說說無妨!”

趙瓔珞抿嘴笑道:“既然夫君說了要高度警惕,那接下來就應該是有備無患,我的建議就是增兵。”

陳慶點點頭,這是正常的建議,趙瓔珞看出丈夫對增兵不是很痛快的答應,有些奇怪地問道:“我的建議不妥嗎?”

“你的建議沒錯,只是增兵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陳慶給她解釋道:“目前大同府的兵力有一萬人,折彥質也是所有都統中兵力最少的,原因還是我不是很信任折彥質,我擔心在河東北路出現一個新的割據勢力。

所以這幾年我一直在暗中觀察,總得說來,折彥質表現還不錯,很謹慎小心,他的防禦範圍沒有向南擴大,還是隻限於大同府和應州,正是介於他這三年的表現,我準備把他的兵力擴大到三萬人。

但就在我要下令增兵的時候,情報司給我送來一個消息,折彥質在去年得了一個兒子,但他沒有向軍部司備案,這是違規的,影響到了我對大同府的軍事部署。”

趙瓔珞是女人,她更容易從女人和母親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她沉思片刻問道:“折彥質年紀有六十了吧!我小時候就聽說他了。”

“差不多快六十了。”

“夫君,他的子侄都戰死沙場,終於老來得子,他對兒子的鐘愛可想而知,他可能是不想兒子離開自己身邊,纔不得不向軍部司隱瞞,我相信夫君本來是信任他,才讓他率軍鎮守大同府,不應該爲一個孩子之事就對他有疑慮吧!”

陳慶點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會考慮,或許下半年我會去一趟大同府,親自和折彥質談一談。”

隊伍一路向南行軍,朝行暮宿,五天後,隊伍過了劍門關,進入四川路,率先抵達劍州,但隊伍沒有停留,又走了兩天,隊伍終於抵達了成都府。

四川路行臺尚書長史呂青山、兵馬使鄭平、知府鄭愛農等軍政高官出城來迎接陳慶到來。

陳慶和衆人寒暄幾句,隨即進入城內,下榻貴賓館,陳慶先接見了呂青山,呂青山帶有內政堂參事頭銜,實際上就是內政堂外派長駐四川路,是四川各州府和內政堂之間的一座橋樑。

呂青山不愧是朝廷相國出身,這幾年把四川路治理得井井有條,內政堂的參事們都對他讚譽有加。

“現在四川路最大的問題就是稅賦有些偏重,民間頗有怨氣,尤其河南路免稅十年的消息傳來,讓很多官員都有意見。”

“長史給他們解釋了嗎?爲什麼要免稅十年。”

陳慶淡淡道:“相信長史應該很清楚河南路的情況。”

呂青山連忙道:“我當然給他們說過了,河南路百姓飽受摧殘,昔日的帝都腹地變得千瘡百孔,免稅十年是爲了修養生息。”

陳慶搖搖頭,“實際情況比伱所說要嚴重十倍,三年前河南路東部大旱,又遭遇蝗災,五個州的秋糧顆粒無收,但稅賦卻不能少,賣兒賣女還是小事,人間最悲慘的易子而食都出現了,僞齊就是因爲這次災禍垮臺。”

“卑職明白殿下的意思,卑職也不想和河南路相比,只是相對於各地,四川路的的稅賦確實稍高了一些,卑職說的是事實。”

陳慶明白了,呂青山就是想借自己巡視的機會,給四川路減稅。

這時,周寬在一旁笑道:“我之前長期駐紮四川路採購糧食,後來又主管財稅好幾年,我來說兩句吧!”

陳慶點點頭,“周參事請說!”

周寬不緊不慢道:“四川路的稅賦主要是四塊,鹽酒稅、田稅、戶稅和商稅,其他就沒有了,田稅主要是交糧食,二十稅一,每年收到的稅糧可以支撐我們十萬軍隊,戶稅是每戶每年兩千四百文,摺合爲每月兩百文,商稅是貨值的五釐稅,這裡面鹽稅是大頭,佔了稅收七成,其次是商稅、然後戶稅、最後是田稅,如果要降低戶稅和田稅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在鹽稅和酒稅上稍做調整,比如每斤鹽漲價五文錢,那總稅賦還是不便,但百姓卻感覺到降稅了。”

陳慶對呂青山笑道:“呂長史就按照周參事的意見定一個方案吧!只要政事堂能通過,我沒有意見。”

這時,周寬又道:“殿下,其實還有一個可行方案!”

“什麼方案?”

周寬微微笑道:“就是鼓勵巴蜀各地養豬,然後軍隊加大采購,農民就能通過副業增收,田稅的壓力就輕了,但田稅不用減,多減戶稅,效果一樣好。”

呂青山連忙解釋道:“養豬倒是好辦法,只是沒有這麼多糧食餵豬。”

“可以想辦法嘛!”

陳慶笑道:“比如你們現在種什麼油料?”

“主要種芝麻!”

“可以改種黃豆,黃豆榨油後剩下的豆粕就是最好的豬飼料,和米糠、麥麩混在一起當飼料,還可以種玉蜀黍,用來養豬也不錯,甚至河谷兩邊大量種植牛舌菜,不光豬喜歡吃,雞鴨鵝都喜歡,北方種紫花苜蓿和野豌豆,四川路就種牛舌菜,種得漫山遍野都是,養豬飼料不就解決了。”

呂青山點點頭,“殿下的建議很有啓發,卑職一定集思廣益,尋找一個有效的辦法來推廣。”

陳慶擺擺手,“現在不說稅賦問題了,我想知道,目前有多少荊湖南路的官員過來了?”

第1037章 清理第1346章 離間(中)第1381章 奇人第1001章 許昌(中)第1041章 小鞋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1137章 詭異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1206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1095章 寶貝第1221章 突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子午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四百七十一章 焚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1319章 喜憂第1201章 理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六章 死士第760章 血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841章 審訊第880章 架空第1346章 離間(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三百章 承諾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五百章 鉗制第1430章 責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166章 視察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150章 清野第1082章 交換第1201章 理由第1078章 圓果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954章 解決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1191章 破裂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334章 勞力第1409章 家醜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971章 穿山第845章 啓程第860章 談判(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989章 襄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823章 決戰第1210章 北上第1173章 病倒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1329章 太學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889章 財源第1078章 圓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769章 求援第992章 空城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1507章 全殲第754章 覆轍第1341章 授課第832章 平叛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1449章 勢危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九章 博弈(十一)第805章 京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1514章 韋滅第854章 抵達第1100章 科舉第1376章 交接第882章 行臺第797章 建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485章 計劃
第1037章 清理第1346章 離間(中)第1381章 奇人第1001章 許昌(中)第1041章 小鞋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1137章 詭異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1206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1095章 寶貝第1221章 突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子午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四百七十一章 焚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1319章 喜憂第1201章 理由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六章 死士第760章 血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841章 審訊第880章 架空第1346章 離間(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三百章 承諾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五百章 鉗制第1430章 責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166章 視察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150章 清野第1082章 交換第1201章 理由第1078章 圓果第四百三十九章 意外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954章 解決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1191章 破裂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334章 勞力第1409章 家醜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971章 穿山第845章 啓程第860章 談判(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989章 襄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823章 決戰第1210章 北上第1173章 病倒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1329章 太學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889章 財源第1078章 圓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769章 求援第992章 空城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1507章 全殲第754章 覆轍第1341章 授課第832章 平叛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1449章 勢危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九章 博弈(十一)第805章 京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1514章 韋滅第854章 抵達第1100章 科舉第1376章 交接第882章 行臺第797章 建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斬首第1485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