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

bookmark

黑夜中,陳慶率領五千精銳士兵出現在甘泉堡一里外,雖然他對甘泉堡已經從書面記錄上比較瞭解,知道它高大堅固,扼守戰略要道,易守難攻,現在卻親眼看到了甘泉堡,着實讓陳慶震撼不已,它位於一座大山的邊緣,矗立在高處,就是一座山峰。

更重要是,它扼斷了德順州通往會州的必經官道,它的旁邊不遠處又是南北主官道,儘管黃土高原上各種小道很多,但能走騎兵和輜重的官道就這兩條。

夜空很晴朗,星河璀璨,黑黝黝的巨大城堡矗立在深藍色的漫天繁星下,看起來多了幾分神秘,尤其城頭上高高的尖型眺望塔,頗有幾分中世紀歐洲城牆的感覺。

這時,趙小乙彎腰上前低聲道:“卑職手下發現東面一片樹林內也埋伏一支軍隊,約有三千人左右,距離甘泉堡約有三裡。”

陳慶立刻意識到,這一定是西夏軍準備今晚奪城了,現在是一更時分,很可能西夏軍奪城時間就在兩更。

在一更時分夜襲城池的情況不多,主要是大部分士兵一更時分都沒有睡着,或者睡得很淺,一般夜晚攻城時間都安排在兩更或者三更,陳慶原本也是決定在兩更攻城,但現在,他必須改變計劃了。

“傳令張都頭,飛猿隊上!”陳慶下達了命令。

張都頭叫做張尹,原本是終南山的一名年輕獵戶,他在終南縣加入了陳慶的軍隊。

這個張尹最大的本事就是爬樹攀巖,陳慶親眼看見他只借助一把刀就徒手攀上了三十丈高的懸崖峭壁,只用短短一盞茶時間。

陳慶便以他爲核心,成立了一支二十人的飛猿隊,隸屬於斥候營,他們基本上都是獵戶,對於這樣有絕活的奇人,陳慶一向都積極招攬,比如定西寨給他們引路那個年輕獵戶,也被陳慶招攬進了飛猿隊。

一名年輕男子一揮手,帶着十九名手下扛着攻城杆貓腰飛奔而去。

陳慶又吩咐劉璀和牛皋各率一千弓弩手和一千長矛軍,埋伏到東面官道兩側,應對西夏人的偷襲。

張尹和他手下今晚是用長杆攻城,張尹之所以不用刀攀城,他來之前就已經打聽清楚了,這甘泉堡是用糯米漿和上石灰做成灰漿,用大青石修砌而成,也只有十幾多年的歷史,這樣的城牆根本就沒有縫隙,刀也插不進去。

所以他們就採用了另一種攀城方式,用長杆上城。

這種長杆是用竹竿做成,可不是直接從山上砍來,而是類似攻城車的拋竿,用竹竿浸泡數月的油,再晾曬數月,如此反覆四五次,大概耗時兩年時間,如果是攻城車的拋竿,那需要時間更長,要至少九浸九晾。

這樣浸製得到的竹竿極爲堅韌,很難折斷,所以這種竹竿叫做攻城杆,主要用於夜間偷襲。

這種方式是以三人爲一組,用一根長達五丈的攻城杆,前面一端的士兵要求瘦小幹練,後面一端一般是兩人,要求高大胖壯。

張尹見城頭上沒有動靜,一揮手,“上!”

兩組六名士兵扛着兩根長長的攻城杆疾奔而出,他們都經過千錘百煉的訓練,配合得極爲默契,奔到城牆,前面矮小的士兵抱着攻城杆前端縱身向城牆上跳去,後面兩名高壯的士兵抱着攻城杆後端繼續奔跑,支撐着前面的士兵,士兵在城牆上越跑越高,漸漸跑到城頭。

兩名矮小的士兵都先後上了城,他們攀着城垛向兩邊細看,兩邊沒有金兵,他們迅速取下身上的繩梯,一頭掛在城垛上,另一頭扔了下去。

張尹帶着其他士兵迅速攀上城頭,他們又將用粗繩編成的攀城網固定在城牆上。

不多時,楊再興率領五百士兵蜂擁而至,抓住繩網便迅速向城頭攀去........

陳慶在遠處望着楊再興的軍隊進了城,他一顆心放下,其實甘泉堡內只有一百金兵,他並不是很關心,陳慶更關心東面的三千西夏軍,那才他們的勁敵.......

就在這時,城門開啓了,吊橋落下,楊再興手執長槍站在城門處,陳慶大喜,“大軍殺進去!”

兩千多騎兵騎兵驟然發動,響起了悶雷一般的馬蹄聲,陳慶忽然反應過來,‘不好!’

馬蹄聲一起,西夏人也該急了。

“第一營跟着我!”

陳慶大喊一聲,他身後的五百騎兵跟隨他向東北方向奔去.......

'嗚——嗚——’東面的號角聲也連續吹響,緊接着馬蹄聲大作,三千西夏軍騎兵也同時爆發了。

西夏軍的首領叫做曹利,是一名行將,相當於宋軍中的統領,他奉德順州主將李明秀之令,尋找機會奪取甘泉堡。

以前他們一直忌諱金國,遲遲不敢對甘泉堡下手,當宋軍新川陝主帥朱勝非上任的消息的傳來後,李明秀便不再顧及金國的態度,決定對甘泉堡下手了,大不了奪取甘泉堡後,將一百金兵禮送出境。

甘泉堡對西夏意義重大,拿不下甘泉堡,會州和德順州的西夏軍就無法南下奪取秦州,拿不下秦州就無法對平涼府形成夾攻勢態,同時也無法以秦州爲跳板,進攻隴州和鳳翔府。

甘泉堡對於西夏有着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曹利原本決定兩更時分進攻甘泉堡,但他忽然聽見了南面傳來的馬蹄聲,這分明是騎兵的馬蹄聲,足有兩三千人之多,曹利一轉念,立刻明白了,宋軍,必然是宋軍殺來了。

沒想到宋軍也選擇了今晚攻城,曹利心中大急,大喊道:“吹號,出擊!”

號角聲吹響,三千西夏騎兵也驟然發動,千軍萬馬向東城門衝殺而去.......

但剛奔出五里,兩邊樹林內忽然響起一陣梆子聲,緊接着,密集的箭矢從兩邊樹林內射出,西夏軍措不及防,一陣人仰馬翻,士兵紛紛中箭落馬。

曹利大吃一驚,立刻喝令道:“向北邊樹林殺去!”

對方是弓弩手,應該比較好對付。

宋軍的第二輪箭射出,鳳翔軍再次倒下數百人,曹利橫下一條心,若不把伏擊的宋軍解決,他們怎麼奪取甘泉堡?

西夏騎兵調轉馬頭向北面樹林殺去,殺向北面是必然的,南面全是亂石,對騎兵不利。

不等他們到樹林,從樹林內殺出一千長矛軍,堵住了西夏軍,雙方短兵交接,廝殺在一起。

但激戰沒有多久,西面城頭上號角聲吹響,這是勝利的號角,宣佈甘泉堡已經易手。

曹利心中焦躁萬分,他們被宋軍拖住,眼睜睜看着甘泉堡易手,就在這時,西面響起悶雷般的馬蹄聲,一支犀利的宋軍騎兵殺來了。

曹利見奪取甘泉堡無望,而且形勢對自己很不利,無奈,他只得大聲喊道:“撤軍!撤軍!”

‘嗚!嗚!’

撤軍的號角聲響起,兩千餘西夏騎兵紛紛調轉馬頭,向東面疾奔撤去........

第985章 夜遇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959章 鄭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1046章 巡河(下)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1212章 須城(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1212章 須城(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救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774章 策反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1304章 改局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125章 再談第957章 廷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929章 強硬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1366章 扼喉第930章 文攻第1388章 縣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775章 全殲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806章 夜爆第四章 競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1489章 來賓第981章 賞罰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1142章 會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854章 抵達第783章 地氣第1013章 陪練第962章 底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路襲第1042章 配合第1250章 遠客第1127章 談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1240章 目標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1398章 突圍第883章 聲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866章 澎湖(上)第1340章 想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1323章 條件第998章 逼迫第1123章 廷議(下)第1396章 營救(中)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380章 利弊第817章 初見第863章 求情第1455章 奪兵(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959章 鄭家第790章 公審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436章 抓捕第1431章 借錢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983章 襄陽(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朝覲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1233章 敲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1474章 證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1112章 請教第十一章 反戈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971章 穿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良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818章 借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1519章 遼探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
第985章 夜遇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959章 鄭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1046章 巡河(下)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1212章 須城(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1212章 須城(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救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774章 策反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1304章 改局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125章 再談第957章 廷議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929章 強硬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1366章 扼喉第930章 文攻第1388章 縣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775章 全殲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806章 夜爆第四章 競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1489章 來賓第981章 賞罰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1142章 會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854章 抵達第783章 地氣第1013章 陪練第962章 底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路襲第1042章 配合第1250章 遠客第1127章 談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1240章 目標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1398章 突圍第883章 聲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866章 澎湖(上)第1340章 想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1323章 條件第998章 逼迫第1123章 廷議(下)第1396章 營救(中)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380章 利弊第817章 初見第863章 求情第1455章 奪兵(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959章 鄭家第790章 公審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436章 抓捕第1431章 借錢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983章 襄陽(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朝覲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1233章 敲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1474章 證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1112章 請教第十一章 反戈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971章 穿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良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818章 借船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1519章 遼探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