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內訌

bookmark

宋軍勢如破竹拿下了夷陵縣,守將王賓得知東城門失守的消息,倉惶帶着一千餘人向西逃竄。

天漸漸亮了,宋軍主力大軍陸陸續續進入夷陵縣,陳慶下令厚葬了三名陣亡的都頭。

他嘆了口氣對衆將道:“以後你們要勸說我,不能任由我頭腦發熱作決定,如果十三人不幸全部陣亡,我悔之不及。”

楊再興搖搖頭道:“都統的關心卑職心領了,但衝鋒陷陣是大將的職責,這其實也是衝鋒陷陣的一種,都統不讓我們冒風險,這一點恕卑職不能苟同!”

劉瓊已包紮了幾處傷口,他嘶啞着聲音道:“戰死沙場是大宋將士的榮耀,連都統自己也要衝鋒在前,卻不准我們冒險,這個道理我不認同!”

高定等九名參戰將領齊聲道:“恕我們不能接受!”

其實陳慶並不是在安撫他們,收買人心,他確實很後悔,他手下五虎將三個參與了行動,一旦團滅,這個損失他難以承受,只是他從主帥的角度考慮問題,而衆人是從將領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這種爭執並沒有意義,他自己吸取教訓就是了。

陳慶隨即重賞了十三人,三名陣亡將領給與雙倍賞賜。

陳慶又命劉璀率三千人守夷陵縣,他隨即率領大軍繼續西進,歸州的形勢已經刻不容緩.........

秭歸縣和夷陵縣一樣,也是依靠地形而建,同時是修建在半山腰上,扼守住了西去的三峽道,大軍想進入巴蜀,繞不過秭歸縣城。

守將叫做張自良,是峽、歸兩州鎮撫使,同時出任峽州知事,他奉命率五千軍鎮守三峽道,李綱頭腦很清醒,無論湖廣的戰事如何緊張激烈,他都不調峽州守軍支援。

事實上,僞齊軍對峽州的進攻並不亞於漢陽和江陵,僞齊軍已經是第三次進攻三峽道,前兩次都失敗,第二次攻打峽州的八千僞齊軍撤退時被陳慶騎兵全殲。

蔣彥先的軍隊是僞齊軍第三次攻打峽州,這一次僞齊軍效果顯著,一口氣奪下了夷陵縣和沿途的十幾座關隘,秭歸縣是最重要的一關,也是最後一關,一旦奪取歸州,僞齊軍就將實質性地進入巴蜀。

蔣彥先的大軍還有一萬五千人,他們攜帶了中型投石機,起名爲飛火炮,他們也是投擲們猛火油焚燒縣城,但這次攻打秭歸縣卻沒有那麼順利,秭歸縣城的地勢太高,投石機仰射能力不足,無法將火油投入縣城。

但蔣彥先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下令軍隊築臺,在縣城的山腳下修建一座高達四丈的土石臺,這樣土石臺上就直接和縣城高度平齊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需要耗費時間,在攻打秭歸三天失利後,僞齊軍便停止了進攻,八千士兵從四面八方鑿石取土築臺。

今天是第五天了,土石臺已漸漸修建完成,數百名士兵站在臺頂用巨木夯土,將臺頂夯結實,然後再鋪上一層大石便大功告成。

高臺下,十幾架飛火炮已經準備就緒,它可以將三十斤重的火油球射到一百二十步外,而高臺相距相距縣城城牆只有百步,完全可以使用火攻。

一旦烈火覆蓋了城頭,守軍被迫撤下城去,就是他們奪城的機會到了。

蔣彥先站在高處,望着遠處巨木夯土築臺,眼看勝利在即,但他心中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很清楚奪取三峽道的後果,名義上是齊軍打通了進攻巴蜀的東線通道,但實際上是爲金兵做嫁衣,完顏昌坐鎮襄陽,不就是爲了這條東線通道嗎?

一旦有了富庶的巴蜀爲後盾,再順江而下,奪取荊襄湖廣,宋朝真的就岌岌可危了。

蔣彥先畢竟是漢人,是大宋舊臣,在關鍵時刻,他不得不面臨一個民族危亡和個人榮華富貴的選擇。

蔣彥先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正常,現在是金朝初期,宋朝士族和讀書人都不願意投降金國,金國內的漢人大臣都是以前遼國的漢臣。

金國這纔不得不扶持了一個僞齊國,讓河北中原的士族有了效忠對象,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自我欺騙罷了,但至少中原士族們可以給列祖列宗一個交代了,自己並沒有投降異族,還是在爲漢人的政權效忠。

一直到金朝中後期,幾代人之後,北方的漢人才真正把自己視爲金朝臣民。

這時,一名將領飛奔而來,抱拳道:“啓稟都統,土臺已經搭建完成,需要試驗,是否可以用飛火炮進攻一次秭歸縣?”

蔣彥先擺擺手,“先不急攻城,休整幾天再說!”

他興致蕭索地回大營去了,衆將面面相覷,之前絞盡腦汁纔想到築臺攻城之策,現在高臺終於建造完成了,卻又不想幹了,都統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衆人向副將黎赤望去,黎赤哼了一聲,“看樣子,他是不想執行都監軍的命令了!”

.........

入夜,蔣彥先獨自在大帳內喝悶酒,這時外出傳來一陣喧譁聲,只見副將黎赤手持寶劍,怒氣衝衝走來,黎赤是完顏昌手下的千夫長,他父親是遼東漢人,但母親是契丹人,他本人從小在遼東長大,從外表看,他面孔和漢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卻自視爲契丹人,不折不扣效忠金國,深得完顏昌信任。

這次他被封爲副都統,率數百女真士兵跟隨蔣彥先進攻東線,名義上是蔣彥先的副將,但實際上他是完顏昌派來監督蔣彥先。

完顏昌壓根就不相信漢人,雖然要利用僞齊軍替他開道,但監督決不能少,一旦蔣彥先不肯賣力,黎赤便可將他斬殺,接過軍權親自領兵攻蜀。

黎赤原本是計劃在奪取歸州後,再接手軍權,但現在看來,自己的計劃要提前了。

蔣彥先驚愕問道:“黎將軍這是什麼意思?”

黎赤用寶劍指着蔣彥先質問道:“石臺已築成,都統爲何不下令攻城?”

蔣彥先怒道:“你把劍放下,你用劍指着我是什麼意思?你想以下犯上?”

黎赤冷笑一聲,“以下犯上,你一個漢狗也配?”

黎赤取出一面銀狼頭令,“這是都監軍給我的掌軍兵符,從現在開始,軍隊由我統領,你被革職了,給我拿下!”

十幾名女真士兵衝了上來。

蔣彥先深知黎赤的兇殘,一旦自己落在他的手中,必死無疑。

他後退幾步拔出劍大喊:“誰敢動我!”

他的十幾名親兵一擁而上,將他團團護衛,周圍的士兵也紛紛趕了過來。

黎赤只帶了十幾人過來,火拼起來會吃虧,他冷哼一聲,帶着手下轉身走了。

不多時,一名將領奔來,急聲道:“都統,形勢不妙!”

“怎麼回事?”

“卑職剛剛纔得知,四名統制之前都已在完顏昌的效忠書上簽字畫押了,黎赤正召集他們緊急議事,恐怕是要對都統不利。”

蔣彥先心中一涼,他這才明白完顏昌的真實意圖,黎赤纔是真正的主將,完顏昌只不過利用自己奪取三峽道,一旦入川,黎赤就要收走軍權了。

爲了保證收權,四名統制都事先簽署了效忠書,自己還被瞞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

他當即立斷,翻身上馬,喝令道:“去峽州!”

他率領十幾名親兵衝出軍營,向峽州疾奔而去.......

黎赤聽說蔣彥先逃走,他率軍追趕不及,只得望着黑夜恨恨道:“明天一早攻城!”

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六百四十六章 萬禧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907章 突圍第1252章 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190章 奪島(下)第1174章 小梅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綁架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1168章 嚮導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1164章 耳順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974章 破洛(下)第982章 襄陽(上)第1454章 初談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200章 作繭第1389章 投誠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1412章 寒心第1308章 心思第995章 再貶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204章 水寨第六百五十章 朝會第1293章 識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199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858章 機會第1183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防範第1084章 對抗第1036章 官窯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904章 府谷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764章 蒲津(上)第996章 突襲第1070章 棉貴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1264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944章 泄密第984章 驅逐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1196章 交換第1218章 施壓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851章 接觸第1116章 江夏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472章 順藤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攻第990章 情報第781章 船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214章 泄密第1357章 豐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巴陵(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1141章 誠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295章 決策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881章 逼官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三十章 推薦第920章 長子第1352章 現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1101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1400章 成長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第1508章 滅金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
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六百四十六章 萬禧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907章 突圍第1252章 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190章 奪島(下)第1174章 小梅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綁架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1168章 嚮導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1164章 耳順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974章 破洛(下)第982章 襄陽(上)第1454章 初談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200章 作繭第1389章 投誠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1412章 寒心第1308章 心思第995章 再貶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204章 水寨第六百五十章 朝會第1293章 識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199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858章 機會第1183章 調任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防範第1084章 對抗第1036章 官窯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904章 府谷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764章 蒲津(上)第996章 突襲第1070章 棉貴第二百零八章 堵門第1264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944章 泄密第984章 驅逐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1196章 交換第1218章 施壓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851章 接觸第1116章 江夏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1472章 順藤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攻第990章 情報第781章 船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214章 泄密第1357章 豐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巴陵(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1141章 誠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295章 決策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六百三十四章 科舉第881章 逼官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三十章 推薦第920章 長子第1352章 現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1101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1400章 成長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第1508章 滅金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