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接應

bookmark

尚東延便是當年西夏軍主帥曹保宗副將,因爲蕭合達叛亂爆發,他率領的五千軍隊被朝廷調走,提前退出了攻打熙河路的戰爭。

尚東延跟隨李察哥屢立戰功,深得李察哥的欣賞,要不是新任樞密使曹保宗記仇打壓,尚東延早就應該升爲大將軍兼西路都統軍了。

現在尚東延還只是將軍、都統制, 但李察哥對他的重用和信賴卻是真實的,在最關鍵時刻,李察哥任命尚東延爲左將軍,率一萬五千軍隊趕赴鳴沙縣駐紮,牽制宋軍的主力,給李察哥整合軍隊爭取時間。

尚東延的父親是吐蕃人, 母親是党項人,十五歲從軍,迄今已經三十年了, 不知參加了多少次大戰,不僅經驗豐富,而且他頭腦清醒,與士兵同吃同住,很接地氣,在將領逐漸貴族化的西夏軍隊中顯得非常另類,加上他身上吐蕃人的特徵明顯,所以他在軍隊中也飽受歧視。

李察哥不愧是西夏名將, 在關鍵時刻他用上了這個低調務實的吐蕃族將領。

尚東延剛抵達鳴沙縣,便接到了李察哥次子李翰中的求救信,李翰中率領一萬軍隊準備從應理縣北部繞道返回,卻遭到宋軍伏擊,傷亡三千餘人, 又不得不退回了沙陀關。

現在李翰中糧食已經吃盡,不得不殺馬爲食, 急需救援。

尚東延着實有點爲難,李翰中年輕驕狂,權力慾望很重, 晉王讓他守應理縣本來就不合適,如果他撤到鳴沙縣,肯定要奪自己的軍權,說不定他還想重新奪回應理縣,偏偏他是晉王的次子,如果對抗不交權,得罪他也不好。

尚東延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讓他北上回興慶府,不給他去鳴沙縣的機會。

尚東延隨即留下副將李苛守城,他親自率領一萬軍隊趕赴應理縣。

鳴沙縣位於黃河南岸,軍隊沿着黃河南岸而行。

距離應理縣還有四十里,尚東延在黃河上搭建了一座浮橋,率軍渡過黃河,轉而沿着黃河北岸向西而行,前往應理縣的北面。

尚東延自有他的援救辦法,他去黃河北岸只是爲了吸引宋軍的注意,救援李翰中的軍隊還是要從黃河南岸着手。

尚東延派大將馬宏三率領三千士兵繼續沿着黃河南岸行軍, 他們前往應理縣的西面二十里處再搭建一座浮橋, 接應李翰中的軍隊渡河南下。

這樣做的好處, 就是李翰中軍隊在脫險後,還要再利用浮橋渡河北上,和尚東延北岸的軍隊匯合,尚東延就直接把他送往興慶府了,而李翰中自然也不會再考慮去鳴沙縣。

..........

此時應理縣內是劉瓊率領的兩萬軍隊,唐騫率領一萬軍隊和一萬駱駝返回駐紮在沿途的關隘,應理縣不虧是後勤大營,儲存的糧食就有十五萬石,草料二十萬擔,還有大量的其他軍用物資以及銅錢。

就在兩天前,劉瓊率領一萬騎兵伏擊了企圖從縣城北部繞道逃回的一萬西夏軍,殲敵三千七百餘人。

就在這時,劉瓊得到斥候消息,一支西夏軍出席在縣城東北方向,大約有一萬人,這支軍隊派出大概千餘名士兵,分成二十組,每組相隔一里,潛伏在城北的樹林內,距離城池最近的一組只有三裡。

“劉將軍,對方這是什麼意思?”上將指揮使朱鵬雲問道、

劉瓊冷笑一聲道:“這就是人工烽燧了,只要我們出兵,他們就會立刻發警報通知接應主力。”

“卑職願領一千兄弟去獵殺這些人工烽燧,挫敗他們的氣焰!”

劉瓊點點頭,“可以!”

朱鵬雲率領一千騎兵疾速出城,向敵軍的人工烽燧奔去,不多時,三支火藥箭騰空而起,在空中炸響,緊接着遠處又有火藥箭射向天空,再遠處又出現了火藥箭.......

果然是人工烽燧,不過對方做這個警報又有什麼意義呢?自己只要稍微出點軍隊就干擾了。

劉瓊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一時又說不上來。

傍晚時分,劉瓊得到斥候消息,對方軍隊向東撤退了。

一連兩天,斥候沒有發現北部任何動靜,劉瓊有些意識到不妙,派人趕去沙陀關查看情況,沙陀關只剩下一片狼藉,看不到一個士兵,六千七百餘名西夏士兵居然成功逃走了。

衆將們都覺得不解,斥候並沒有發現對方軍隊接應到人,沙陀關的軍隊怎麼插翅飛走了?

這時,劉瓊反應過來了,他對衆人苦笑道:“那些人工烽燧唯一的作用就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如果我沒有猜錯,沙陀關的六千多敵軍已經渡過黃河從對岸走了,他們應該直接去了鳴沙縣。”

指揮使孫向虎不解問道:“可鳴沙縣是在黃河南岸,接應軍隊沒有必要再跑到北岸來,他們直接把沙陀關的軍隊從南岸接走不就行了,爲何還要多此一舉?”

劉瓊搖搖頭,“說實話,我也想不通對方爲什麼要這麼做,但對方肯定是有目的,只是我們想不到而已。”

行軍司馬王建笑道:“可能卑職能猜到一點原因。”

衆將一起向他望來,劉瓊連忙道:“王司馬請說!”

“沙陀關目前的主將應該就是李翰中,他是李察哥次子,官任都統制,如果他的軍隊退兵到鳴沙縣,會不會就像沙陀關一樣,再次喧賓奪主,成爲鳴沙縣的主將?

或許接應他的將領不願出現這一幕,纔在東面再搭建一座浮橋,接應李翰中渡黃河北上,直接返回興慶府。”

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細想一想,卻又合情合理,如果李翰中是個驕橫的大將,確實沒有人會喜歡他。

劉瓊隨即命令朱鵬雲率三千人向西進發,圍剿落單的西夏士兵,打通前往蘭州的西南軍道。

.........

劉璀率領三萬大軍沿着西南軍道一路向東疾行,這條軍道修建得不錯,寬約兩丈,夯土築路,鑿山搭橋,它和烏仁道很多地方不一樣,烏仁道的險要之處是從黃土上挖掘出來,而這條西南軍道的險要之處都是在石頭山內開鑿出來,它沒法像烏仁道那樣用火藥炸燬道路,山崖上的道路基本上都保持了完整。

但這並不代表西夏軍不會想辦法破壞道路,所有險關要道都被巨石堵死,這個問題不大,用繩索將巨石搬開就是了,麻煩的是棧道,幾乎所有的木製棧道都被西夏士兵放火燒燬,宋軍工事兵只能重新修建棧道,足足用八天時間,才修復了零波山被燒燬的十餘里棧道。

軍隊過了零波山,又走了兩天,抵達柔狼山,這也是軍道的險要地段,雖然柔狼山沒有棧道,但有橋樑,八座橋樑也全部被西夏軍燒燬。

劉璀站在一座斷崖前,斷崖寬二十餘丈,下方山澗深達數十丈,山澗內白浪翻滾,河水咆哮,一段被燒得焦黑的木橋殘骸還掛着半山腰上,士兵都呆住了,二十餘丈寬的斷崖,他們怎麼過得去?

一名工匠主管指着黃河對岸一片森林對劉璀道:“劉將軍請看,那邊應該是一片遠古森林,卑職估計那裡面有巨型冷杉,那種高達二三十丈的冷杉樹卑職見過,西夏軍應該就是在那邊伐木後,運回來搭橋。”

劉璀一陣頭大,他們在半山腰上,怎麼下山就是一個大問題,還要渡過水流湍急的黃河,偏偏對岸還是懸崖,爬上懸崖去伐木,又怎麼運回來?或許最終能辦到,但這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了?”

工匠頭領想了想道:“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搭建鐵索橋,上面鋪上木板,關鍵是人怎麼過去?”

這時,斥候軍副指揮使張定邊上前抱拳道:“卑職是獵戶出身,可以攀爬下山,再從對岸攀爬上山,統制用投石機把繩索投給卑職就行了。”

“下面水流這麼湍急,你怎麼過河?”

張定邊笑道:“卑職剛纔觀察了一下,水流湍急的原因是水中大石較多,影響了河道,卑職可以從大石上過去。”

劉璀也沒有辦法了,只得點點頭,“那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他回頭喝令道:“傳令全軍原地休息!”

第865章 泉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821章 趙鼎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795章 難民(下)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125章 再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慘重第1019章 施壓第1443章 補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979章 火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887章 調研(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1032章 木馬第1358章 新村第1053章 炒房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1222章 潰敗第1103章 出路第855章 智言第827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1013章 陪練第一百九十三章 奪財第1230章 嫌疑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885章 貴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1096章 南瓜第1451章 質變第1180章 軍詢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1511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兵(下)第1514章 韋滅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1218章 施壓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1096章 南瓜第1011章 定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1062章 意外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1078章 圓果第1201章 理由第874章 當塗第778章 攻心第966章 連擊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513章 廣南第984章 驅逐第911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二章 遭遇第1289章 線索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877章 報復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906章 急阻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二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四章 競技第1133章 求援第1172章 使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縣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六百一十章 水殺第1480章 搜查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754章 覆轍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754章 覆轍第1452章 衆怒第八章 絕境(中)第911章 變故
第865章 泉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821章 趙鼎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795章 難民(下)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125章 再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慘重第1019章 施壓第1443章 補給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979章 火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887章 調研(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1032章 木馬第1358章 新村第1053章 炒房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1222章 潰敗第1103章 出路第855章 智言第827章 行刺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1013章 陪練第一百九十三章 奪財第1230章 嫌疑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885章 貴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1096章 南瓜第1451章 質變第1180章 軍詢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1511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兵(下)第1514章 韋滅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1218章 施壓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1096章 南瓜第1011章 定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1062章 意外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1078章 圓果第1201章 理由第874章 當塗第778章 攻心第966章 連擊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513章 廣南第984章 驅逐第911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二章 遭遇第1289章 線索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877章 報復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906章 急阻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二百四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四章 競技第1133章 求援第1172章 使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縣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六百一十章 水殺第1480章 搜查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754章 覆轍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754章 覆轍第1452章 衆怒第八章 絕境(中)第911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