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春暖

bookmark

一月是冬休季節,各種節日頗多,讓百姓們盡情的放鬆玩耍,到了二月二,便是社日,這是鄉村百姓們聚會的日子,也是爲了即將到來的春耕進行動員,每個節日的安排都是爲了農業生產活動,這就是農耕文明的特點。

今年的大雪比去年少,只下了一場大雪,進入二月分後,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柳枝吐芽,幾隻鳥雀站在樹枝上歡快的鳴叫,河中一羣羣鴨子在撲騰游水,兩岸變成了青綠色,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距離咸陽縣城不遠處的渭河北岸,陳慶在一羣官員的簇擁下來到一處高點,四周都是曠野,北面是大片的麥田,冬小麥長勢正旺,農民們正在田裡忙碌的施肥除草。

而南面是靠近河牀的河灘,接近一里寬,沒有種莊稼,而現在長滿了最優質的牧草紫花苜蓿,這是陳慶這兩年很關注的一件大事,是他前年的年度計劃,他擬定計劃後,便交給內政堂討論,一旦內政堂通過,就必須着手實施,前年和去年已經實施兩年了,前年是着手陝州、河東路和陝西路北部的戰爭,去年是忙碌出訪臨安以及河東路北部的戰爭,所以一直沒有關注種植紫花苜蓿之事。

而今年是因爲考慮種植棉花才讓陳慶想起了這件事,適逢開春,他在巡視春耕之時,順便親自來查看牧草種植的進展。

“張左司,我記得以前這邊都是一片雜草吧!”陳慶指住河灘笑道。

張左司就是張曉,他剛從河東回來,繼續出任內政堂參事,他的具體職務是政務左司都監,這也是今年才進行的改革,政務司管轄範圍太過於廣泛,蔣彥先着實吃不消了,因此在蔣彥先的建議下,政務司被一分爲二,政務右司負責刑律、教育、科舉、人口、民政、外交、防疫等等,政務左司負責工商和農牧。

蔣彥先繼續出任政務右司都監,政務左司都監就由張曉出任。

張曉做過咸陽知縣的幕僚,很瞭解咸陽的情況,他笑道:“殿下說得沒錯,以前從未考慮過發展畜牧業,總覺得那是草原的事情,渭河兩岸河灘就沒有什麼利用,放任不管,自然雜草叢生,現在不一樣了,僅僅兩年的時間,兩岸上百里的河灘都種滿了紫花苜蓿,不僅可以養羊、養騾驢牛馬,發現還能養鴨養鵝,秋天結的豆子磨成粉,還是餵豬的上好飼料。”

另一名官員補充道:“紫花苜蓿還能肥土、固土,如果在陝北黃河邊廣泛種植,可以減少泥土被衝入黃河的數量,據說還能入藥,甚至嫩苗還能當野菜吃。”

陳慶笑着點點頭,“它的作用很多,我才決定大力推廣它,我們發展畜牧養殖業就有了根基,這並非我頭腦發熱想到,它其實是原州的經驗,原州最早被金兵指定爲養羊之地,種植大量的紫花苜蓿,現在也成爲川陝最大的養羊之地。

但有趣的是,原州的糧食產量也不低,就算拿到四川路,每年糧食產量也能排進前五,爲什麼?原州就是利用河谷種紫花苜蓿養羊,然後羊糞又是最好的肥料,提高土地肥力,雖然是金兵的無心之舉,卻陰差陽錯讓我們發現了一條產糧、養殖和畜牧並舉的道路。”

農牧署署令石元安道:“殿下說得一點沒錯,原州糧食產量去年超過秦州,在熙河路各州僅次於湟州,排名第二,太讓人驚訝了。”

這時,陳慶看見一個牧童趕着一羣羊在河邊放牧,羊羣約一百餘隻,陳慶走了上去,官員們連忙跟上。

牧童沒見過這麼多官員,有點被嚇着了,張曉安撫他片刻,他才漸漸安靜下來,張曉把他帶到陳慶面前。

“你叫什麼名字,哪裡人?”陳慶問道。

少年膽怯道:“小人叫武平,城南小武莊人。”

“讀過書沒有?”

“讀過一年。”

“那爲什麼不繼續讀下去?”

少年搖搖頭道:“讀不了,家裡有一百多隻羊,十頭牛,爹爹和阿哥要去種田,牛羊就只能我來餵了。”

“你們村裡養牛羊的人很多?”陳慶又笑問道。

“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周圍幾個村都是,現在到處都是羊草,牛也愛吃,爹爹就說,現在養羊的人家太多,沒有以前賺錢了。”

這就是陳慶想要的效果,讓羊肉也能上尋常百姓的餐桌,改善膳食結構,大大增強百姓的體質。

陳慶回頭對張曉道:“說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今年還要大力推廣,陝西路和四川路兩大方向,種子應該足夠的吧!”

張曉點點頭,“種子有幾十萬斤呢!”

“那好,繼續推廣下去!”

離開渭河北岸,陳慶一路查看春耕,關中平原種的是冬小麥和粟米,兩年三熟,所以春耕時稍微輕鬆一點,主要是照顧麥苗,除草、鬆土、施肥,然後就是興修水利,修建水車,疏浚溝渠等等。

穿過大片麥田,陳慶進了咸陽城,一直來到位於縣城西北的咸陽第三區,當地人叫做大匠坊,大匠坊佔地很大,原本是倉庫區、軍營和城隍廟所在地,完全就是城中之城,四周被高牆包圍,倉庫、軍營和城隍廟都被拆除了,縣城近三成的土地空置出來,軍方便在裡面修建了一千多座房屋。

大門前有二十幾名內衛士兵站崗,每個進出的人都要檢查腰牌,當然,陳慶的車隊不用。

十幾輛馬車進入大匠坊內,一排排整齊而雷同的出現在眼前,一千多座院子方方整整,都造得一模一樣,每座院子佔地一畝,十幾間房屋加一個院子,沒有什麼門牌,也沒有標識,工匠們混雜居住,一家是火藥匠,隔壁可能就是一個弩匠。

若有敵軍探子潛入進來抓人,根本就找不到目標,只能一家家去問,等待他們是內衛士兵的抓捕。

這種保護措施一點都不奇怪,歷朝歷代,那些手藝高超的工匠向來都是官府保護的重要對象,一方面是保護,另外一方面也是控制,防止他們被敵國的金錢誘惑而逃跑。

大匠坊是由軍部司軍器署負責管理,安全由內衛負責,軍器署署令趙長隋給陳慶介紹道:“這裡面有菜市、酒樓、茶館、書店、商鋪、學校,幾乎一應俱全,完全就是一個封閉的小縣城,和咸陽縣幾乎沒有什麼瓜葛。”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陳慶問道。

“回稟殿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工匠坊住滿了,安置不了新人。”

“有多少新人?”

“從前年開始,甲類工匠人數就在不斷增多,上次從中原逃來的難民中,就有甲類工匠五百四十四人,基本上都是齊國的軍器監大匠,主要集中在製造弓弩、制刀和制盾上,技術都非常精湛,很難得。”

陳慶追問道:“那這批工匠最後是怎麼安置的?”

“目前是被安置在高陵縣,有條件修建的大匠坊的縣只有高陵縣,要麼就是京兆新城,軍部司在考慮建第二座工匠坊。”

陳慶想了想道:“就放在京兆吧!京兆也需要人口,但不用專門修建工匠坊,我的意思是說集中住在一起,但不用修建坊牆隔離。”

“卑職明白了,那這裡呢,還是保持現狀?”

陳慶點點頭,“因爲這裡有火器局的工匠,他們是被金國緊盯的工匠,必須要嚴加保護,所以我今天才會來巡視這裡,管理保護措施不但不能減弱,還要加強!”

第1373章 燕山(中)第1000章 許昌(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858章 機會第870章 促和第758章 絕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1466章 補救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301章 戰起第1150章 清野第四百四十五章 面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210章 北上第784章 內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激化第1486章 偷營第815章 交換(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1084章 對抗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後第1282章 禁藥第777章 方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874章 當塗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1305章 攻心第1345章 離間(上)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956章 內患第十八章 阻擊第802章 西行第1269章 民怒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085章 戰敗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1103章 出路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1054章 狙擊第1368章 大興(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五章 狹路第1066章 澄清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四百零二章 萬箭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103章 出路第937章 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1253章 溝通第1128章 炒房(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893章 老將第864章 離去第953章 方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1346章 離間(中)第827章 行刺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1506章 大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1013章 陪練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317章 追殺(上)第1422章 疏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覆滅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410章 廷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872章 波瀾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1079章 偷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837章 罷相第1270章 銀交
第1373章 燕山(中)第1000章 許昌(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858章 機會第870章 促和第758章 絕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1466章 補救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301章 戰起第1150章 清野第四百四十五章 面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210章 北上第784章 內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激化第1486章 偷營第815章 交換(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1084章 對抗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後第1282章 禁藥第777章 方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874章 當塗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1305章 攻心第1345章 離間(上)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956章 內患第十八章 阻擊第802章 西行第1269章 民怒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085章 戰敗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1103章 出路第四十一章 狼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1054章 狙擊第1368章 大興(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五章 狹路第1066章 澄清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四百零二章 萬箭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1103章 出路第937章 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1253章 溝通第1128章 炒房(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893章 老將第864章 離去第953章 方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1346章 離間(中)第827章 行刺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1506章 大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1013章 陪練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317章 追殺(上)第1422章 疏漏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覆滅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410章 廷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872章 波瀾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1079章 偷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837章 罷相第1270章 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