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拍攝電視劇

<content><h1></h1>

這些年,瀚海科技在吸引華人科學家迴流上,做了很多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瀚海科技研究院裡的數千名科學家和科研人員,至少有一半都是瀚海科技從國外吸引回來的華人。

這些外籍華人雖然國籍還是外國的,可是他們現在爲瀚海研究院工作,他們在這裡做出的科研成果當然也屬於中國了,這也相當於增強了中國的科研技術實力。

另外,瀚海研究院還引進了不少外籍專家,他們在中國定居,爲瀚海科技工作,雖然沒有加入中國國籍,可是實際上他們做出的科研成果也是屬於中國的。

這些華人科學家和外籍專家願意到瀚海科技來工作,當然是因爲瀚海科技的科研環境相當好,瀚海科技捨得投入,他們有中國最好的實驗設備,而且資金充足。

科研工作,資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個最基本的材料技術,就相當燒錢,有的時候,想要研製出一種特種材料來,可能需要上萬次甚至幾萬次的實驗,而這些材料都是價值不菲的,這幾萬次的實驗該需要多少資金?

所以資金投入很重要,而且也要捨得投入,侯文昌就捨得投入,他似乎有一種把錢不當錢的勁頭,只要是爲了一個科研成果,哪怕投入再多,他也在所不惜。

不過侯文昌也有這樣的資本,他的瀚海科技目前在全世界的科技公司裡,近幾年的營收從來沒有下過前三名,而他們的利潤率也是極高,特別是瀚海手機等數碼產品,利潤率高得驚人,所以瀚海科技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到科研工作當中。

正因爲這樣,瀚海科技才能吸引衆多的華人科學家和外籍專家到他們的研究院來工作,還在這裡創造了許多的科研成果。

這一次的瀚海科技獎,對全世界華人科學家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幾年裡,那些華人科學家還將會持續迴流國內,爲中國的崛起作出貢獻。

因此,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蘇星暉給侯文昌打了個電話,他對侯文昌道:“文昌啊,你這可真的是大手筆啊!”

侯文昌這確實是大手筆,瀚海科技獎共有六項,每項每年的獎金一千萬,這就等於是說瀚海科技每年至少要爲此拿出六千萬元,而如果有並列獲獎者的話,那這筆獎金就更多了,說不定會上億。

雖然瀚海科技有錢,但是有錢的企業多了,也沒見他們拿出這麼多錢來設立獎項鼓勵科學研究,瀚海科技獎是全世界目前單項獎金最高的科技獎之一,所以侯文昌的這一舉措完全稱得上是大手筆。

侯文昌哈哈一笑道:“星暉啊,這算不上什麼,每年最多一個多億而已,賣個幾萬臺瀚海手機就賺出來了,可是要是能夠多吸引幾個華人科學家回來,那就值了。”

蘇星暉感嘆道:“是啊,要是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那就真的是值了,我多麼希望看到全世界傑出的華人,都能夠回到祖國來參與祖國的建設,就跟你們侯家一樣。”

說起侯家來,侯光弼這支人這麼多年來,身居海外,卻一直沒有加入法國籍,他們還是保留着中國國籍,算是海外華僑,當然,侯家也有人加入了法國籍,但是侯光弼從來不讓自己的直系子孫加入法國籍,哪怕有很多方面不方便,他也在所不惜。

這種拳拳愛國之心,也讓蘇星暉爲之敬佩,而侯光弼幾十年的堅守,最終也讓他們這一支回到了中國,成爲了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侯氏集團回到中國之後,也乘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有了長足的發展,這十幾年來,包括歐內斯特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瀚海科技在內的侯氏家族的產業,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幾乎稱得上是中國最大的私營企業了,他們爲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星暉多希望像侯氏家族這樣的海外赤子,都能夠回到祖國參與祖國的建設啊,可惜,還是有很多人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回到祖國。

現在,侯文昌也算是爲海外華人科學家回到祖國,鋪了一條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蘇星暉也希望能夠有好的結果。

侯文昌道:“我相信一定會的,據我所知,許多海外華人都還懷着一顆報國之心,可惜他們對中國還不夠了解,或者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回到祖國來,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條件會越來越成熟,他們一定會回來報效祖國的。”

蘇星暉道:“文昌,你做了太多事情了,我得謝謝你啊!”

侯文昌道:“你謝我做什麼?說起來我們侯家得謝謝你呢,要不是你,侯家哪有今天啊,就說瀚海科技,要是沒有你,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啊,當初的瀚海科技,就是一個註冊資本才一百萬的小公司啊,誰能想到,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都已經有了現在這樣的規模了。”

說起這個來,蘇星暉便是感慨萬分,是啊,十幾年前,侯文昌註冊瀚海科技有限公司的時候,註冊資本才一百萬人民幣,這一百萬人民幣還是侯光弼借給他的,就算在當年,這個註冊資本也不算太多。

可是誰能想得到,十幾年之後,瀚海科技已經發展成了今天這樣的巨無霸,今天瀚海科技的資產已經是當年一百萬人民幣資本的不知道多少倍了,現在瀚海科技一分鐘的營收可能都不止一百萬人民幣了。

而在這十幾年裡,蘇星暉身邊的人的命運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也伴隨着國家的發展,這十幾年裡,國家的發展也是翻天覆地的。

蘇星暉道:“文昌,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我還起了不少作用,不過近些年瀚海科技的發展,跟我已經沒有多少關係了,是你自己的功勞。”

侯文昌道:“萬事開頭難,如果不是你當初的指點,瀚海科技到現在估計都還只是個小公司呢,可能我還爲自己的一點小小成績而沾沾自喜,可是瀚海科技越做得大,我就越沒有什麼沾沾自喜的情緒了,我現在覺得很平靜!”

蘇星暉道:“文昌啊,你現在這境界高啊,我都自愧不如了啊!”

侯文昌哈哈一笑道:“星暉,你可別給我戴高帽啊,要不然我這小心臟可受不了啊!”

蘇星暉也是哈哈大笑起來,他又問了侯文昌一些關於瀚海科技獎的細節的問題,便掛了電話。

蘇星暉能夠預感到,瀚海科技獎將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遠遠不止一個科技獎項那麼簡單,它的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大,這一次瀚海科技設立瀚海科技獎,也將成爲一件劃時代的事件。

夏天到了,夏天對於嶙山市來說,是一個最好的季節,嶙山地處北方,境內多山,有着中國罕見的溫帶森林帶,在夏天,這樣的溫帶森林帶有着最美的景色。

而且這裡夏天也不太熱,可以稱得上是避暑勝地,現在隨着嶙山市的宣傳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嶙山市的名氣在全國也是越來越大,所以一到夏天,許多遊客便絡繹不絕的到嶙山市來旅遊了。

嶙山市委宣傳部長谷芳華上任之後,在嶙山市的對外宣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跟中央電視臺合拍的那部專題紀錄片,讓嶙山市的名聲大噪,因此,嶙山市的知名度也是日益增加。

對於谷芳華的工作,蘇星暉還是很滿意的,谷芳華不愧是搞過電視媒體工作的,對於如何宣傳嶙山市的對外形象,還是很有一套的。

現在夏天到了,谷芳華又聯繫了一位大導演,準備在嶙山市拍攝一部電視劇,而電視劇的主題就是嶙山市寧泉縣國營林場的職工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造林工作,最終在寧泉縣造就了數十萬畝森林的奇蹟。

寧泉縣在一兩百年前,還是一片大森林,不過後來因爲過度開發、砍伐,以及其它災禍,這裡的森林消失殆盡,讓寧泉縣的山成了一片荒山。

寧泉縣的荒山上由於沒有植被覆蓋,土壤都被風吹走了,再加上這裡冬季氣候惡劣,所以在這裡種樹很難種活。

後來,寧泉縣國營林場的職工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裡造林成功,幾十年裡,他們造林數十萬畝,將寧泉縣的荒山全部變成了森林,成了國家級的森林公園。

現在的寧泉縣,是典型的溫帶森林帶景色,綠樹成蔭,花開草長,景色宜人,而且這裡還有水質最好的泉水,要知道在幾十年前,由於沒有森林,這裡的泉水都乾涸了,是造林成功之後,泉水才又重新涌了出來,閔同的一處礦泉水製造基地就建在了這裡。

這是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也是拍攝電視劇非常好的題材,谷芳華來到嶙山之後,四處下縣走訪,發現了這個很好的素材,便聯繫了一位跟她相熟的大導演,請他到嶙山市來拍攝這部電視劇。</content>

第四百六十一章 給他攪黃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火爆場面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特殊任務第兩百三十七章 安排見一面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經濟復甦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背後有文章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我太軟弱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巫建柏猶豫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寫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及時的舉報信第七百四十章 好好聚一聚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讓人驚歎的技術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資熱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新縣委書記第七百四十六章 客走主人安第五百零二章 期待你的好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行政服務中心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茶樓風波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洗手作羹湯第四百二十一章 虎膽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公文寫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子之交第一千零六十章 要查到底第六百七十八章 搞個培訓班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程奐功調走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陰盛陽衰第兩千零三章 大逆轉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慧眼如炬第兩百八十三章 拍部風光片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很喜歡這裡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能卸磨殺驢嘛第兩百五十六章 地稅所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調查底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進入決賽第八百一十七章 沒個正形第五百四十七章 他們慌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你比你哥差遠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又出大事了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一千七百章 我們敬你一杯酒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我佩服他第一千三百章 邢國棟的勇氣第十四章 田黃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總是不消停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機會再長談第五十二章 再訪陸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畢業十週年聚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誇老婆第七百零七章 瑪蒂爾達小姐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這不能怪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買個四合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老套路第一千五百章 有擔當第八百零三章 找邵德金幫忙第六百一十章 你是不是看中蘇書記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六十大壽第六百五十二章 創作熱情更高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蹊蹺的交通事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饒教授來了第兩千零二十三章 胃口不小第六百六十九章 流言大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小雅來採訪第二十九章 入股?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生悶氣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全國哀悼日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反面教材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開幕式門票第一千零六十章 要查到底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劃分權力範圍第三百三十七章 好東西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頭鎮黨委書記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八百二十章 厲害的老太太第八百五十六章 茅廬三顧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你是個大英雄第九十三章 神乎其技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八百五十八章 淚別昌山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活和活着第七百六十八章 爲了公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加大宣傳力度第五百一十章 就聽星暉的第五十三章 你老實告訴我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趕緊回去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昌峪公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的困獸第三百六十五章 紀委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遊說章峰第八百零八章 幾點對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變化的關係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領情?第三百零九章 幹部交流第五十一章 和張縣長一起去省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還有人性嗎?第九十六章 抓閹分年貨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把騙子騙回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調查房價異常
第四百六十一章 給他攪黃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火爆場面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特殊任務第兩百三十七章 安排見一面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經濟復甦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背後有文章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我太軟弱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巫建柏猶豫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寫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及時的舉報信第七百四十章 好好聚一聚吧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讓人驚歎的技術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資熱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新縣委書記第七百四十六章 客走主人安第五百零二章 期待你的好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行政服務中心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茶樓風波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洗手作羹湯第四百二十一章 虎膽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公文寫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子之交第一千零六十章 要查到底第六百七十八章 搞個培訓班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程奐功調走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陰盛陽衰第兩千零三章 大逆轉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慧眼如炬第兩百八十三章 拍部風光片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很喜歡這裡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能卸磨殺驢嘛第兩百五十六章 地稅所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調查底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進入決賽第八百一十七章 沒個正形第五百四十七章 他們慌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你比你哥差遠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又出大事了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一千七百章 我們敬你一杯酒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我佩服他第一千三百章 邢國棟的勇氣第十四章 田黃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總是不消停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機會再長談第五十二章 再訪陸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畢業十週年聚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誇老婆第七百零七章 瑪蒂爾達小姐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這不能怪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買個四合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老套路第一千五百章 有擔當第八百零三章 找邵德金幫忙第六百一十章 你是不是看中蘇書記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六十大壽第六百五十二章 創作熱情更高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蹊蹺的交通事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饒教授來了第兩千零二十三章 胃口不小第六百六十九章 流言大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陸小雅來採訪第二十九章 入股?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生悶氣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全國哀悼日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反面教材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開幕式門票第一千零六十章 要查到底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劃分權力範圍第三百三十七章 好東西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頭鎮黨委書記第一百七十二章 莫談國是第八百二十章 厲害的老太太第八百五十六章 茅廬三顧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你是個大英雄第九十三章 神乎其技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八百五十八章 淚別昌山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活和活着第七百六十八章 爲了公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加大宣傳力度第五百一十章 就聽星暉的第五十三章 你老實告訴我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趕緊回去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昌峪公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的困獸第三百六十五章 紀委來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遊說章峰第八百零八章 幾點對策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變化的關係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領情?第三百零九章 幹部交流第五十一章 和張縣長一起去省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還有人性嗎?第九十六章 抓閹分年貨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把騙子騙回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調查房價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