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恩威並施

離開了三山關後,鄧九公去了一趟崇城,和崔英談了一番崇城未來的發展,便騎玉麒麟回了朝歌。這次回朝歌后,鄧九公將高明、高覺叫到府中。

高明兄弟倆第一次單獨面見鄧九公,神情有些激動,畢竟他們下山來所做的一切是爲了得到鄧九公的賞識。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皇宮中那個無道昏君不值得他們捨命效忠,面前的平南王纔是人中龍鳳,跟着他,哪怕當一個默默無聞的馬前卒,他們也是心甘情願。

最能激勵人心的例子便屬秦明,在陳奇刻意的宣揚下,兩人瞭解了秦明的發家事蹟,羨慕不已。

兩人定了定神,拱手道:“屬下見過平南王。”

“不必多禮!”

這兩人發現妲己的陰謀,算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對於他們,鄧九公還是很感激的,本來解決妲己後,他就想見見兩人,畢竟千里眼、順風耳還是很有用途的,只是修爲突破在即,所以便將這事放置一邊。

看了他們倆一眼,鄧九公道:“雖你們二人未上戰場,可留在朝歌監視妲己,亦有功勞,本王一向賞罰分明,便提拔你們爲偏將軍,專門負責打探敵情,你們對這個職位可有異議。”

鄧九公雖然封了平南王,可紂王並沒有收回他的兵符,他仍有調動全國兵馬的能力,區區兩個偏將軍,他完全可以做主。

兩人大喜道:“謝過平南王!”

能夠當上將軍,對高明、高覺來說是意外之喜,畢竟他們清楚自身的能力,打探情報的功夫無人能及,可若論上陣殺敵的本領,只能算一般。平南王知人善用,這點果然不假。

“行了,你們下去吧,明天一早去軍營找馬善將軍報到。”

鄧九公擺了擺手,讓兩人退下,他待會要去宮中見紂王。

……

離開了鄧府,高覺問起高明:“大哥,袁洪託付給你的事情,剛剛那麼好的機會,你怎麼不向平南王提起。”剛纔,他趁鄧九公不注意,悄悄向高明使了個眼色,可高明視若無睹,這讓他十分不解。

袁洪乃梅山七怪之首,是一隻白猿修煉得道,其人有千年道行,神通廣大,武藝高強,生性兇狠,喜愛打殺。因梅山與棋盤山比鄰而居,高明兄弟與梅山七怪經常來往,交情不錯,兩人下山投奔鄧九公這事也沒瞞着梅山七怪。

高明嘆道:“兄弟,平南王剛提拔我們當將軍,引見這事怎好說出口。況且袁洪與我們二人不同,他本領高強,更兼大將之才,手底下有六個兄弟唯他馬首是瞻,本身就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試問這樣的人物,一般的官職又豈會放在眼裡。他讓我幫忙引見,並非真心想投奔平南王,只是試下平南王的態度。”

高覺一聽,氣憤道:“大哥,好歹我們跟他有幾十年的交情,他就這般利用你,此人着實可恨!”

高明道:“這事也不能怪他,但凡本領高強的人,無不心高氣傲,他擔心投了平南王不受重用,故有些謹慎。只是這袁洪平時猴精,但在這件事上面卻是犯了糊塗。”

“大哥,袁洪犯沒犯糊塗我不知,倒是我聽糊塗了。”

高明解釋道:“平南王何等人物,他知我們兄弟的神通,讓我們負責軍情方面。他袁洪是有真本事的人,若真心投靠,豈會不受重用,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待價而沽,這是上位者最忌恨的事情。我沒替袁洪引見,其實是爲他好。”

高覺恍然大悟:“還是大哥考慮事情比較周到,要不要小弟去一趟梅山,提醒袁洪。”

高明搖頭道:“袁洪此人自恃甚高,他豈會聽你的勸告,你去怕是自討沒趣。等等吧,等我們在軍營立足了,然後前往梅山一趟,親自陳明厲害關係,至於他袁洪如何選擇,那與我們無關。”

“大哥所言極是。”

……

“鄧卿,九尾狐狸一除,不止朕變得精神,整個皇宮的氛圍爲之一變,這樣的感受已經久別多年了。”

自妲己死後,紂王整個人變了,如同大夢初醒,對朝廷大事格外關心起來,經常將張謙、微子叫到宮中相談要事,一談就是半夜。這反常的舉動讓微子淚水縱橫,直言天偌大商。

鄧九公道:“妖氛乃邪惡之氣,這種東西不僅能影響人的精氣神,侵吞心智,對花草樹木的成長也是不利,被它籠罩的地方會變得陰森潮暗。”

“不錯,正是這種感覺。”

紂王笑了笑,便轉移話題:“微子建議朝廷出兵,討伐崇城,愛卿怎麼看。”

爲這事,君臣三人私底下商量了幾次,也沒商量出個結果,其中原因是張謙和微子兩人意見相左,紂王一時之間不知該聽誰的。

鄧九公沉吟道:“陛下,臣以爲不宜出兵,最少十年內,不宜出兵討伐。”紂王特地將自己叫來宮中談及此事,看來對自己的意見相當重視。

紂王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奇道:“愛卿戰功卓絕,乃古往今來少有的良將,就是被稱爲戰神也不爲過。哪怕如今國庫空虛,糧草難以籌集,但朕相信若由愛卿領兵討伐,定能馬到成功。爲何你反對出兵,仍由崇賊聲勢浩大,在北疆作威作福。”

鄧九公道:“陛下,四鎮諸侯擁兵自重,與朝廷貌合神離。我大商強大,他們便老老實實,視陛下爲主,對朝廷之事上心。可一旦國力虛弱,他們便如野獸般亮出獠牙,無時不刻想着上來咬一口,視君臣大義爲糞土,行大逆不道之事。”

見紂王點頭,鄧九公接着道:“朝廷年年用兵西岐,導致國力大損,喪失了對八百諸侯的威懾力,若窮兵黷武,只會令原本不堪重負的帝國雪上加霜,故臣反對用兵。如今,大商百業待興,人心思定,當務之急,是利用東魯大勝帶來的契機修養生息,廣積糧食,待十年生聚,再來收拾那些不服管教的諸侯們。”

這個時候對北疆用兵,對鄧九公來說,損失是最大的,所以他無論如何要阻止這件事情發生。文武百官的意見對他來說不重要,只要搞定了紂王,這事就成了。

一番話說得紂王心情大悅,他道:“卿言甚是,那便不出兵討伐。只是崇應鸞野心勃勃,若學姜文煥犯我邊關,那豈不是害了百姓。”

鄧九公有些詫異地看了紂王一眼,這個昏君十幾年來所作所爲,無不令天下百姓寒心,如今說出這樣心繫子民的話來,實在有些滑稽。

不過這內中原因鄧九公是一清二楚,他到沒有鄙視紂王,要是沒有妲己迷惑,憑紂王即位之初的表現,必是一位大有作爲的君王。

鄧九公侃侃道:“陛下說的極是。以臣所見,不防恩威並施,先將北伯侯的名號還給崇應鸞,然後派人前去崇城陳明厲害,若崇應鸞執迷不悟,我們再派兵討伐不遲。”

“愛卿所言甚是,那便按恩威並施的計策執行。”

紂王沉吟了一會,一錘定音。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太極圖第八十八章 十年氣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者氣象第二十三章 慶功第三百章 佛道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典第九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還金霞冠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十年(求月票)第九十章 王的意志第二十六章 人才濟濟第五章 收穫法寶第十六章 韋護下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鬼谷子獻計第九十三章 忽悠呂嶽第九十二章 擺譜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弱示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貧道走一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軍陣前第七十五章 馬善的氣勢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還金霞冠第九十六章 韋護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逞所能第七十章 上戰場第二百零五章 痛斥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遊魂關第三百零六章 結束第一百三十章 繩池第一百六十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八章 龍吉公主第二百零三章 羣仙聚集第一百三十八章 擔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難做的掌教第十八章 修煉帶來的好處第一百四十九章 怒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鴻鈞道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法寶被套第二百五十四章 翹首以盼第二百九十五章 鄧九公的鬱悶第四十一章 談判人選第二百八十章 紫薇大帝第二百九十三章 鬼谷子獻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二章 文殊身死第五十五章 馬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財之道第十四章 平靜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匆匆應戰第七十六章 鬥法第四十四章 聰明的楊戩第一百一十九章 邀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典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弱示之第六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九十四章 顧慮第四十八章 龍吉公主第二百七十章 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者氣象第一百九十一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鄧九公的疑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叛變第一百二十章 金鰲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章 血戰第十三章 鄧秀拜師第二百七十六章 傳位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四十六章 相助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花聚頂第二百五十八章 鬱悶的元始第二百九十二章 謠言第二十三章 慶功第二百五十八章 鬱悶的元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龜靈聖母第二百六十九章 歸位第四十六章 據理力爭第七十六章 鬥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章 闖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道德真君第二十九章 改良陣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遊魂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婦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媧娘娘第一百七十章 八拜之交第五十三章 一聲道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路第五十一章 申公豹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淹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消減氣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蛟龍第三百零一章 四象陣第七十八章 開打第一百二十章 金鰲島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太極圖第八十八章 十年氣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者氣象第二十三章 慶功第三百章 佛道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典第九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還金霞冠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第一百七十三章 十年(求月票)第九十章 王的意志第二十六章 人才濟濟第五章 收穫法寶第十六章 韋護下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鬼谷子獻計第九十三章 忽悠呂嶽第九十二章 擺譜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弱示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貧道走一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軍陣前第七十五章 馬善的氣勢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還金霞冠第九十六章 韋護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逞所能第七十章 上戰場第二百零五章 痛斥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遊魂關第三百零六章 結束第一百三十章 繩池第一百六十章 在劫難逃第四十八章 龍吉公主第二百零三章 羣仙聚集第一百三十八章 擔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難做的掌教第十八章 修煉帶來的好處第一百四十九章 怒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鴻鈞道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法寶被套第二百五十四章 翹首以盼第二百九十五章 鄧九公的鬱悶第四十一章 談判人選第二百八十章 紫薇大帝第二百九十三章 鬼谷子獻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七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九十二章 文殊身死第五十五章 馬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財之道第十四章 平靜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匆匆應戰第七十六章 鬥法第四十四章 聰明的楊戩第一百一十九章 邀請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典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弱示之第六十四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九十四章 顧慮第四十八章 龍吉公主第二百七十章 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者氣象第一百九十一章 偷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鄧九公的疑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叛變第一百二十章 金鰲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章 血戰第十三章 鄧秀拜師第二百七十六章 傳位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四十六章 相助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花聚頂第二百五十八章 鬱悶的元始第二百九十二章 謠言第二十三章 慶功第二百五十八章 鬱悶的元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龜靈聖母第二百六十九章 歸位第四十六章 據理力爭第七十六章 鬥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章 闖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道德真君第二十九章 改良陣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遊魂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婦人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媧娘娘第一百七十章 八拜之交第五十三章 一聲道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路第五十一章 申公豹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淹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消減氣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蛟龍第三百零一章 四象陣第七十八章 開打第一百二十章 金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