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02章高橋鎮浮橋

無錫之西,大運河與錫澄運河交匯之處的高橋鎮。

此時,運河上,逃難的士紳和讀書人,拖家帶口的乘坐着船隻,一艘接着一艘的向無錫方向前進。

運河兩邊,則是揹着大包小包,挑着籮筐,推着獨輪車,抱着孩子逃命的貧苦百姓。

孔有德、耿仲明率領十萬大軍,七個旗的旗兵,執行對蘇鬆常的進攻作戰。

孔有德的正紅旗,耿仲明的正黃旗,都是老牌漢奸部隊,是清軍八旗中,戰力最強悍的旗軍之一,爲滿清入關的急先鋒,多次參與對漢人的大屠殺,每一名旗丁都是惡行累累,可以說是臭名昭著。

此前,趙銘已經下令,讓錫澄運河之西的百姓,遷徒至蘇鬆和臺灣,可是不少士紳百姓,不願意拋家舍業,心懷僥倖。

現在聽說,孔有德、耿仲明兩個魔王出兵,有七個旗的八旗兵殺入常州,使得常州百姓聞風喪膽,紛紛逃離家鄉。

此時,孔有德與耿仲明兵圍武進城後,一邊準備攻城,一邊派出騎兵,收取常州各地。

常州平原上,無險可守,打着黃龍旗的清軍騎兵,大搖大擺在曠野上行軍,官道兩側綠油油的稻田裡,禾苗泛起層層綠浪,數裡之地,一個人影都沒有。

正黃旗甲喇章京耿繼茂,穿着一絲不苟的正黃旗將軍盔甲,扶着一把寶刀,騎着健馬,率領十五個牛錄的正黃旗甲兵,奉命向東挺進。

錫澄運河之西的明軍,收縮進了武進城,或者撤到運河東面佈防,無錫、江陰之西的縣城和城鎮,大多被明軍放棄。

耿繼茂這次進軍,相比與此前參與進攻長沙的戰役來說,無疑像是一場旅行。

八旗主力壓境,即便是僞明常勝將軍趙雜毛,也已經膽寒,不是戰略重地,都被放棄,正黃旗甲兵一路向西,未見任何明軍,十五個牛錄的旗兵浩浩蕩蕩的長驅直入。

作爲滿清三順王之一,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在滿清之中,可以算是出身名門。

這讓他極度鄙視明軍,不過畢竟將門之後,耿繼茂並未驕傲自滿道不派斥候,他出身將門,從小跟隨耿仲明,實際上他作戰十分小心,他派出多股斥候探查,可是都沒有發現明軍。

四月的陽光下,正黃旗的甲兵們高歌猛進,三角黃龍旗迎風招展,江南地區經濟發達,水道和官道都修得不錯,正黃旗騎兵能順着官道急速前進。

沿途市鎮,一部分士紳百姓向東逃難,進入明軍控制的蘇鬆地區,還有一部分機靈鬼,反而往清軍控制的區域跑,逃離交戰區域,最後一部分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士紳百姓,便又換上滿衣滿帽,公推出幾員士紳,獻上豬羊等禮物慰問大清軍兵,請耿繼茂不要爲難百姓。

蘇鬆常是天下膏腴之地,滿清朝廷需要這個富庶之地,來爲滿清提供賦稅,來進行統一戰爭。

滿達海下有命令,對於主動投降之人,不得殺戮,對於敢於抗拒者,則雞犬不留。

耿繼茂好言安撫士紳,聲言大清八旗兵軍紀嚴明,絕不打罵騷擾順民,還令士紳百姓推選出甲長、里長,以便維持秩序,清理抗清份子,爲大清的太平江山盡一份力。

耿繼茂一路向東進軍,平穩的接受沿途小鎮和村落,騎兵沿着大運河向前挺進,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隊綠營精兵,由原浙江於潛分守參將王家屏親自率領,他們打扮成爲難民的模樣,混在逃難的人羣中,向前挺進。

高橋鎮附近,明軍在運河上,搭建了一條浮橋,大批難民趕着騾車,挑着擔子,擁擠上橋。

一時間,橋上人喊馬嘶,分外嘈雜,橋頭維持秩序的明軍士卒,忙得不可開交,一日之間,已經有數萬人渡過運河。

錫澄防線,北起江陰,南至太湖,長達百里,趙銘調集十個營的步軍,數千水軍,近四萬人防守。

四萬人馬看似很多,但是撒在整條防線上,那就顯得有些少了,兵力便被分散。

不過這對趙銘而言,也是一件無奈的事情,清軍有騎兵優勢,百里長的防線,一處不設防,清軍騎兵就能突入蘇鬆地區,屆時騎兵劫掠鄉野,大肆屠殺,蘇鬆必然損失慘重。

因此趙銘只能沿着運河設防,不讓清軍騎兵突入運河之東,他便必須分散兵力去駐守。

此時,駐守高橋鎮的是神策中軍甲子營,全營有三千二百餘名士卒,由指揮使俞國望統領。

俞國望乃是浙江人,清軍攻入江南後在浙東起事,當時浙東已經被清軍佔據,俞國望擔心他反清波及宗人,先焚宗祠,毀譜牒,而後舉兵數千反清。

金華之戰時,趙銘自浙東上岸,沿途義軍響應,俞國望便是那時投靠趙銘,成爲東海鎮的一員。

此時,一身鎧甲的俞國望,手按着戰刀,看着橋上亂糟糟的一團,人羣忽然不動了,不禁皺眉道:“去看看!”

“啓稟指揮使,有輛馬車輪子陷了下去,把路堵死了!”一名百戶官打探後,急忙稟報。

俞國望大怒,“娘希匹,清軍旦夕便至,這不是耽擱人命嗎?”

俞國望蹭的一下,拔出戰刀,領着甲兵就衝了過去,到了地方一看,便見一輛滿載着財寶的馬車,卡在了吊橋上動彈不得。

浮橋本就不寬,被馬車一擋,加上難民都是大包小包,有的還是推着小車,浮橋便被堵得水泄不通。

人羣中,王家屏挑着一個擔子,身邊跟着幾個漢子,臉上都露出緊張的神情。

“將軍,怎麼不走了,會不會被發現呢?”一名清軍慌張道。

王家屏眼睛眯起,“不要慌,聽我號令!”

這時俞國望看了一眼,頓時不耐煩道:“把車推河裡去,不能擋路。”

“使不得啊!”這時一名穿着綢緞,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卻急忙攔住上前的士卒,低聲道:“將軍,有韃子!”

俞國望聞語一愣,頓時握緊了刀柄,擡頭眺望,立時看見人羣中有不少裹着頭巾的可疑身影,不禁臉色一沉。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192章排槍矛林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184章三路合擊第915章攘外安內?第482章耍流氓第956章援兵趕來第829章國有企業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406章謝遷危急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620章盆滿鉢滿第681章死裡逃生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335章準備再戰第404章激戰橋頭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496章兵臨瀋陽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668章擇主而事第130章路遇阻擊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303章被阻古城關第870章安置降軍第827章視察松江第111章聯順抗清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644章胡馬南侵第585章突襲彰化第319章趙銘大婚第232章四板斧第636章鎮江會師第195章金華陷落第401章精銳雲集第671章禍水東引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3章夏完淳第864章攻心爲上第892章裡應外合第639章浙軍兇猛第194章棒殺準塔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713章山海關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964章技術積累第586章緊急求援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208章小六部第845章棉業危機第815章進殿逼宮第220章船隊北上第768章以進爲退第631章黃雀在後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949章調整國策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848章停牌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266章意見分歧第635章吳越王第212章山寨失陷第541章深夜進軍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424章車營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452章變相科舉第830章上京朝拜第476章天意如此第461章海東八道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457章海峽遭遇第274章佔據福京第964章技術積累第903章圍困鎖城第893章北京城破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149章多鐸退兵第161章琉球羣島第296章圍剿多鐸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744章虎狼之師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620章盆滿鉢滿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
第1018章排槍擊斃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111章聯順抗清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192章排槍矛林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184章三路合擊第915章攘外安內?第482章耍流氓第956章援兵趕來第829章國有企業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1024章君上不會當真了吧第406章謝遷危急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620章盆滿鉢滿第681章死裡逃生第788章金陵春之陣(四)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335章準備再戰第404章激戰橋頭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496章兵臨瀋陽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1021章兵臨長安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668章擇主而事第130章路遇阻擊第1083章大航海的下半葉第303章被阻古城關第870章安置降軍第827章視察松江第111章聯順抗清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644章胡馬南侵第585章突襲彰化第319章趙銘大婚第232章四板斧第636章鎮江會師第195章金華陷落第401章精銳雲集第671章禍水東引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3章夏完淳第864章攻心爲上第892章裡應外合第639章浙軍兇猛第194章棒殺準塔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713章山海關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964章技術積累第586章緊急求援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208章小六部第845章棉業危機第815章進殿逼宮第220章船隊北上第768章以進爲退第631章黃雀在後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248章清洗中國人第949章調整國策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848章停牌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266章意見分歧第635章吳越王第212章山寨失陷第541章深夜進軍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424章車營第1058章邊境衝突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452章變相科舉第830章上京朝拜第476章天意如此第461章海東八道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457章海峽遭遇第274章佔據福京第964章技術積累第903章圍困鎖城第893章北京城破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149章多鐸退兵第161章琉球羣島第296章圍剿多鐸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744章虎狼之師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620章盆滿鉢滿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