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

bookmark

黃忠請戰。

這是諸衆都所意料之外,可卻又情理之中。

畢竟,黃忠本身就是荊州籍將領,世居南陽,其子早亡以後,他也隨之隨波逐流,流落於長沙,先後於劉磐、韓玄帳下爲將效力十餘載。

毫不誇張的說,荊南地區可以算是黃忠的第二個故土。

數年之前,孫吳已經強行奪走了湘水數郡,如今又想奪走荊州全境。

黃忠,升爲一屆荊州之人,這口惡氣又豈會吞下?

故而,他如今纔剛剛得到消息,便不由緊急奔赴王宮,昂首請戰隨軍東進,保衛荊州故土。

“漢升,漢中戰役中,你戰功卓著,已然爲我大漢的興復立下不朽功勳。”

“如今,你已七十餘歲,體力略微下降,聽孤言,還是居家養老,勞師遠征之事,便交託於公衡、傅肜他們吧。”

此時,劉備也面露憂色,目視着黃忠,喃喃說着。

只不過。

他的一番好意,好似被黃忠誤解了。

“是也,是也。”

“漢王說得有理,黃老將軍您年歲已高,征伐一事,還是交付我等吧。”

“黃老將軍,你便安心待在成都養老吧!”

一時,黃忠耳聽着傅肜等衆的勸誡,卻不由以爲他們竟是輕視自己,嫌他已經是不堪回首的老卒。

“哼!”

“老夫早年征戰沙場時,你等還不知於何處呢?”

“如今,竟然還敢小覷老夫?”

陡然間,黃忠面色陰沉,冷哼道。

下一秒,他又徑直迴轉身,面露堅毅之色,灼灼目光直視着劉備,拱手朗聲到:“主公,古有廉頗七十餘歲,尚能食肉乎!”

“忠自認爲勇力不減廉頗之勇,願手執殿內重鼎,以正其志!”

一席言語,可謂是錚錚鐵骨。

話落。

一旁諸葛亮唯恐黃忠年老,有所閃失,連忙站出,勸慰着:“黃老將軍,言重了。”

“你之神勇,已於定軍山一戰中所表現而出,軍中將士何人不服?”

“依亮看,舉鼎一事,便免了吧!”

“對對,軍師所言不錯。”

“老將軍,舉鼎一事,依孤看,便免了吧。”

一時,諸葛亮話音剛落,劉備便瞬間明白其意,也連忙勸慰着。

只是。

剛剛傅肜、張南等將的一席話已經深深刺激到黃忠不服老的內心。

“主公,軍師不可!”

“軍中之事,一向以武爲尊。”

“忠今日如若因膽懼鼎之重力而不敢舉,那他日萬千將士又當如何信服,吾一介老卒又何德何能,領導他們?”

話落。

黃忠絲毫不猶豫,便不顧兩旁諸臣異樣的神色,徑直向殿內重鼎處昂首跨步行去。

片刻功夫。

他徑直屹立於重鼎面前,並未急着舉鼎,而是先細細打量着。

見狀,上首劉備無奈,也不由招呼從旁親衛將陳到,輕聲吩咐着:“叔至,你時刻關注着老將軍,一旦有所閃失,立即前去召集醫官。”

一席吩咐,此刻劉備也不由眼神凝重,面露擔憂之色!

舉鼎,可不是輕而易舉,武勇高強便能輕易做到的。

鼎本身便由青銅瓷器所鑄造而成,其全身重量至少約莫千斤重。

自秦漢以來,戰將衆多,可能舉鼎者,可謂少之又少!

如今黃忠又七十餘歲,年老體衰,由不得劉備不擔憂。

打量半響。

黃忠終於動了,只見他雙手陡然握住鼎下所固定的兩腳,然後全身頻頻用力,瞬息間,雙臂之上便仿若青筋暴漲。

下一秒,一股強悍的力道竟是撼動了重鼎。

因爲,鼎竟然動了。

“起。”

掙扎了片刻,黃忠面色嚴肅,雙臂又不由加重數分力道,高喝一聲。

重鼎,竟然緩緩離地,開始緩慢騰空而起。

約莫持續半盞茶的時間。

重鼎,起飛了,騰飛於空中。

而老將黃忠雙腳卻筆直的屹立於地,雙臂則加重力道,支撐着重鼎之力道。

至於其面目上,則早已面色通紅,青筋浮現。

“主公,忠之勇力,可否隨軍出戰?”

這一刻,黃忠竟是一邊舉着重鼎,一邊高聲道。

“老將軍力大無窮,神威蓋世,自然可隨軍出戰。”

“只是重鼎頗重,還請老將軍速速放回原位。”

“孤批准了你的請戰提議。”

一席話落。

隨着劉備的言辭肯定下,黃忠纔不由面露喜色,遂緩緩將高舉的重鼎放回了原位。

“咚。”

一時,重鼎重回地面的瞬間,竟是掀起了陣陣極爲刺耳的震動聲。

“哈哈哈哈。”

放下重鼎的瞬息間,黃忠便不由開懷大笑了起來。

他年過七旬,還奮力舉起了重鼎。

如此之事,又豈會不興奮?

須知,就算古之霸王,舉鼎之時,亦是正值壯年,武道、力道正處巔峰之時。

可黃忠,如今年過七旬,卻也做到了力舉千斤鼎。

“老將軍,威武。”

“威武,威武。”

隨即,兩側朝臣,亦不由紛紛受其所震撼,遂立即自發高吼喝彩着。

“啊!”

只不過。

變故,瞬息突變!

就在黃忠大笑之間,竟是忽然間腰閃了一下,遂半倒而強撐着。

一口老血,瞬間噴涌而出,灑向重鼎上。

索幸,陳到事先便已經有所準備,變故突發時,便眼疾手快,先行扶着了黃忠。

“老將軍,老將軍。”

緊隨着,上首劉備也不由驚了,不由連忙高呼着:“快,速去尋醫官。”

“絕不能讓老將軍有所閃失!”

“你等,快快前去找醫官前來。”

隨着劉備下令,陳到一手扶着黃忠,另一面也迅速高喝喝道,命一員白耳精兵,速速前去尋醫官前來。

下一秒,諸臣也隨後反應過來,面上也立即掛着了憂慮之色,上前看望着。

變故,真的太快!

前一秒,黃忠還大發神威,高舉重鼎。

可曾想,於最後關頭,他終究是受不了重力的反饋,腰部受到重創。

緊隨着,劉備也徐徐跨步奔入階下,徑直走到黃忠面前,輕聲道:“漢升,如何了?”

“主公,忠愧對主公!”

“忠勇力終究是不及古之廉頗,不服老,不行矣!”

一席話落,黃忠便陡然昏迷不醒。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十三章 內亂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三十六章 渡比水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