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

翌日拂曉,清晨的朝陽正徐徐升起。

襄陽城頭,赤紅色的“漢”字大旗迎風搖曳,沐浴着朝陽的洗禮。

城中持續一夜的激戰下,荊州軍徹底奪取了這座位於江漢邊的重鎮。

關平此刻親自屹立於北門城頭,目光緊緊凝視着前方的漢水輪廓,望着那升起的仿若白嫩嫩的蒸汽,不由嘀咕喃喃着:“襄陽,算是拿下了!”

良久,一陣沉重的步履響起,片刻後,周倉那嚴峻的面容便顯現在關平面前。

奔到近前,周倉立即拱手行禮,隨後稟告着:“少將軍,俺已經奉命攻取了江邊水營,途中也正好所遇呂常率領的曹軍。”

“末將領軍衝擊,已將曹軍擊潰,現呂常正率殘餘部衆逃亡對岸,投奔曹仁所去。”

一席話語,周倉面目嚴肅,不卑不亢,如實將軍情稟告,言語間絲毫未有居功的態勢。

耳聽着周倉已經奪取水營,驅逐曹軍,關平此時懸着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直到這一刻,漢水南岸,襄陽郡才正式收復。

本來,襄陽地區在劉表割據時代,是分別隸屬於南陽郡與南郡的,不過在三家分荊州後,曹操爲了好統治,便將襄陽單獨分出,設爲一郡,以襄陽城爲首府。

靜靜望着城外景色,關平此刻心境怡然自得,連日征戰的緊繃之色此時也緩緩釋放了出來。

許久,鄧艾也率衆領戰俘拔營而歸,抵達城內。

旋即,關平大喜,笑道:“好,既然此次有功之將都聚齊,那諸位皆隨吾前往郡府。”

“我等一同舉行慶功宴!”

此言一出,諸將亦欣喜萬分,隨之便跟隨關平身後,向郡府行去。

漢水,江面上

此時,百餘隻艋艟戰船航行在江面,數百軍心低落,殘餘的曹軍士卒正向北岸樊城方向靠攏。

“唉,文達兄,吾對不住你啊!”

此時,呂常站立在一艘鬥艦上,神情落寞,眼神中竟是懊悔、自責之色。

他此刻不由遙想起當初曾向李通保證過,一定會盡全力將李基撫養成才,讓其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只是,如今李基卻是落在城中,生死不降!

此刻,呂常面如刀絞,流露出陣陣悲傷,他是看着李基長大的,知曉其人格,就算被荊州軍俘虜,也是決計不會投降的。

“以基兒的性格,恐怕就算沒有戰死城中,也不會投降荊州軍,那他的處境凶多吉少了啊!”

呂常沉默不語,從旁的樂綝心情同樣不好受,別看平日裡二人彼此針鋒相對,實際他們交情也很深厚。

有時候,李基也只是由於性格急躁,以勇武著稱的他,言語相對激烈而已。

“李基,你如若此次不幸戰死城中,綝在此向你發誓,日後必定擒殺關平小賊,爲你雪仇。”

樂綝面朝江面,面色堅毅,平靜說着。

此次,他們能夠在水營失守的情況下,都還有船隻渡江,這也是樂綝的功勞。

早在荊州軍北伐前,樂綝爲了以防萬一,便事先藏了百餘隻艋艟、鬥艦於蘆葦叢中,以做準備。

這一路,由於李基的緣故,呂常、樂綝心情複雜,故此都沉默寡言。

………

隨着攻取襄陽,關平首先信守承諾,將此次戰俘中有功之士皆官封一級,免除戰俘身份,編入軍中。

故,此次荊州軍卒軍力不降反增,從剛渡江的五千餘衆,到現今的六千餘衆,戰俘營中約莫千人在此次攻城戰衆大放異彩。

至於這千餘人,關平則命鄧艾爲軍司馬,讓其統領。

其實,這也是關平有意爲之,雖說他看重鄧艾,可鄧艾畢竟年紀尚輕。

如若讓鄧艾統屬荊州軍,他威信不足,也難以服衆!

故此,這支降卒剛剛歸附,立足未穩,正好適合讓鄧艾統屬,歷練其能力。

隨後,關平也命周倉領一軍前往水營駐紮,負責修繕水寨。

雖然呂常固守襄陽多年,可他卻並不善習水戰,故而水營平日除了屯放船隻運送物資以外,也別無他途!

時至今日,水營也多加荒廢!

“叔父,你此次駐紮水營,還請務必將水寨打造起來,說不定,日後我軍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要利用這條漢水與曹軍隔江對峙。”

“如此,水營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聞言,周倉凝眉,遂拱手鄭重道:“少將軍,你放心吧,倉必不辜負你的期望!”

話音落下,周倉也不在耽擱,便立即大跨步走出,前往軍營調兵。

緊接着,關平又親自修書一封,將襄陽奪取的捷報,以及諸將此戰立功的詳細情況進行總結,然後遣軍卒渡江,交與關羽。

關羽以前將軍,漢壽亭侯的身份持節鉞都督荊州,有臨機調兵任命之權。

故此,關平也沒有越俎代庖,代替其父封賞諸將,這樣也很容易落下口實。

接下來,關平便着手處理破城後的安民等善後舉措。

………

漢水北岸,荊州軍大營,主帳

關羽將近九尺的身長正襟危坐在主位上,手掌裡捧着一封手書,細細品味着,並且來回看了數遍,眼中欣喜之色亦越發濃厚。

無他,此次關平的表現,關羽太震驚了!

“沒想到平兒竟然足智多謀,這當真是給吾一記驚喜矣!”

放下手書,關羽暗自沉吟着。

隨後,關羽命從旁侍從將手書傳遞給階下諸將查看,紅潤的臉龐上也充斥着喜色,大笑着:“諸位,此次吾子關平戰功顯赫,從他當初向本帥立軍令狀,請戰取襄陽時,目前爲止,不過剛剛十日時間。”

“十日間,他便以五千精卒攻取了曹賊的江漢重鎮襄陽。”

話音落下,關羽喜色越濃,言語間、臉色皆掛着一絲絲炫耀之色。

衆將此刻也徐徐看完了手書,大致知曉了戰況,也不好拂關羽顏面,便不約而同的一致拱手大聲道:“少將軍足智多謀,果真不愧爲君侯之子也!”

一番恭賀,關羽自信心越發爆棚,也極爲欣喜。

良久,關羽揮手止住,高喝着:“諸位,今我軍既取下襄陽,吾決議,集結重軍,全力拿下樊城,兵臨許都,解救天子。”

此言一出,帳中頓時沸騰着,衆將皆嚷嚷着“願爲先鋒大將取樊城”的話語。

這一刻,諸將也被關平十日破襄陽的戰功給刺激到了,以至聽聞關羽要取樊城的計劃後,都瘋狂了。

“少將軍破了襄陽,反而讓君侯更加自信了麼?”

耳聽着關羽取樊的計劃,馬良白眉一凝,不由暗暗沉吟道。

ps:今天鳳溪思路有點亂,在思考怎麼銜接第二個故事,故此第一更晚了,還請見諒。

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十章 攻城第九章 假象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十二章 反目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十三章 內亂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
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十章 攻城第九章 假象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十六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十二章 反目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十三章 內亂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