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流民入城
“怎麼?你還想人家有什麼打算?”
衛氏就知道殷博武心中一直都不安生,他這是想要跟着蕭玄去闖。
“不如我把蕭玄叫來,爹爹自己問上一問?”
殷妙已經提前和蕭玄打過招呼,殷博武和衛氏只知道她有無限多糧食的事,但並不知道空間一事。
“行啊,我也想問問那小子。”
在得知了自家女兒做出的大貢獻之後,殷博武也覺得自己有了底氣,那幾萬人的吃食,可都是靠她女兒纔有的呢。
蕭玄進來之際,見殷妙衝他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在暗示他不必擔心。
在此之前殷妙就曾經對他說過,他可以完全信任殷博武和衛氏,而事實上,他也一直沒懷疑過兩夫妻什麼。
“伯父伯母是真心爲阿妙着想,蕭玄亦是,今後請由我來護阿妙周全。”
蕭玄竟然跪在了兩人面前。
“快起來,你這是……”
衛氏嚇了一跳,蕭玄這難道是……
“等到了上雲城,我會正式向伯父伯母提親,望伯父伯母成全我和阿妙。”
蕭玄難得的緊張了起來。
“那可不行。”
殷博武的話讓衛氏都忍不住問道:“爲什麼?”
見屋內幾人都看着自己,殷博武才說道:“妙兒的及笄禮還沒辦,照理說是不能被提親的。”
蕭玄鬆了一口氣,道:“那就待阿妙辦完及笄禮,多謝伯父伯母成全。”
殷妙有些臉紅,卻聽衛氏又說:“沒想到這兜兜轉轉又繞回來了,當年老煊王也曾想要撮合你們兩人的……”
“是啊,這許久不見的,真不知道你爹現在怎麼樣了。”
殷博武也感慨道。
蕭玄眼神黯淡,他仍然還是打聽不到關於老煊王的任何消息。
“家父很有可能已經遭遇不測,而且至今下落不明。”
蕭玄說道。
“什麼?你是說……”
殷博武難以置信的看着蕭玄,怪不得他們都被髮落這麼久了,老煊王都未曾有任何音信。
“不會的,老煊王可是南蕭國的大功臣,誰會……”
衛氏見蕭玄臉色越來越難看,也不打算再說下去了。
老煊王也是身邊有不少暗衛保護的人,若真的遭遇不測,那對方必定也是位高權重。
幾人在房內足足聊了一整個上午,再出來時發現一家人都已經不在院中。
“姑娘的家人說要去看看流民進城,這纔剛出門沒多久呢。”
玉蘭告知道,據說老城主已經在昨夜醒來,並且同意了讓平通縣的流民入城一事,甚至還要求安木城剩餘的百姓們歡迎那些流民。
“那咱們也去看看?”
殷妙挽着衛氏的胳膊,從平通縣裡跟出的流民有四萬人之多,這一路走來還剩下三萬多人,算是不小的規模了。
“走吧,去瞧瞧。”
衛氏聽蕭玄說起了那些流民的現狀,聽說那些流民已經不會見人就搶了,她也好奇他們現在是什麼狀況。
安木城的城門時隔幾個月終於迎來了難得的一次大開,流民隊伍整體看起來有些灰敗,但若是細細看去就能發現,他們正排着井然有序的隊伍,整整齊齊的入着城。
第一次到達安木城的流民們也好奇的打量着城內的景象,沒有人脫隊或者擅自亂跑。
每百人之中就有一名小隊長,在城外休息了一整夜的流民此時也算是精神,甚至還有人對兩邊圍觀他們的安木城百姓揮手示好的。
最前方的沈丘雖然面色如常,但早已澎湃了一整夜的內心還是激動着的。
白公子居然就是蕭玄,而蕭玄居然就是煊王殿下!
煊王殿下也是他此前最想要跟隨的一名王爺!
沒想到他的夙願就這麼實現了。
孔令修有些緊張,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陣勢,幾乎全城百姓都來圍觀他們了。
“歡迎我南蕭國同胞入我安木城內!”
樑笙帶着兩隊護城兵站成了兩排,對進來的流民隊伍喊道。
“歡迎我南蕭國同胞入我安木城內!”
韓涼雨等人也喊了起來,他們安木城送走了北柔國的狗賊,而他們要迎的也是自家國內的同胞。
儘管這些同胞衣不蔽體,儘管他們尚在逃亡路上。
“歡迎我南蕭國同胞入我安木城內!”
就連兩邊的安木城百姓們也喊了起來。
一路走來遇到過不少危險和冷眼的流民們也都愣住了,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歡迎他們的。
“不、不客氣……”
流民隊伍裡有名少年臉紅的迴應道。
“你不客氣個鬼啊,人家又不是謝你的。”
旁邊的同伴忍不住說道。
“對哦……我就是覺得有點受寵若驚。”
少年更加不好意思了。
“聽說咱們要在此處停留至少三日,之前我還怕被這裡的人打罵呢。”
一個滿臉髒兮兮的小姑娘也高興的說道。
“爲何要在這裡停三日?是因爲白公子也在嗎?”
“笨,白公子只是化名,那可是堂堂煊王殿下!”
“……”
三萬多流民被安排住進了落雁塔和周邊的兩排房屋內,先前出於巫馬魁的命令,落雁塔周邊的兩排房屋也全都被安置成了北柔國人的休息地點,而此時整個塔內和那些房屋都已經被清掃了乾淨。
落雁塔二層的一間密閉的房間內,沈丘正激動的看着走進來的人。
“煊王殿下!”
沈丘和孔令修,以及一旁負責此次流民轉移的幾人都跪了下來。
跟進來的殷妙只聽蕭玄說道:“你們知道的,煊王的名號已經被革,如今我也不過是一介草莽而已。”
“沈丘甘願幫助殿下洗刷冤屈。”
沈丘直接說道。
他此前雖然沒有見過煊王其人,但是在煊王不戰而逃的消息傳出之際,他是完全不相信的。
“起來吧,我也希望我不會讓各位失望。”
蕭玄扶起了沈丘,外面的流民之所以如此變化之大,沈丘佔了主要功勞。
除了爲幾萬人制定了詳盡的規章制度之外,沈丘還時不時的會爲這些流民講解儒釋道三教,原本流民只爲活着而活,卻在一路上不停地被沈丘的理念薰陶着。
禍福相依,他們只不過是先經歷了禍事而已,只要他們不行惡事,福報總會在前方等着他們。
這樣的信念讓原本覺得世事不公的流民們恍然大悟,衆生平等,他們只不過是先苦後甜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