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

從八月份訪問日本起,溫斯頓.丘吉爾在日本已待了整整二十一天。

他來日本的任務只有一個:遊說日本軍方通過登陸戰的方式出兵長三角,直接解決中國南方的紅色政權問題,而不是從華北或山東入侵中國這種“遙遠”的做法。

英國人很清楚,一旦中日戰爭打成全面戰爭,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利益,一樣會全部完蛋。丘吉爾根本不相信,關東軍入關後,在佔領了華北,山東一線後,貪婪的日本人就會停止繼續南進的腳步,拿下華北山東後,吃撐了的日本人真的停步不前了,那英國人更加鬱悶,忙活了半天的英國人豈不是爲人白做嫁衣裳?

英國重心是在歐洲,防範正在快速崛起的德國,其次是印度,面對幾十上百萬的侵華日軍,哪有餘力應付日本人的繼續伸手?大英帝國在華利益的重心是長江三角地區,現在這裡被紅色布爾什維克佔着,打那些和其“不相關”的軍閥,對紅軍能有什麼損傷?中國實在太大了,即使日本人真的甘當英國人的狗,“聽話”地拿下華北山地區後繼續南下,打下長三角逐走紅軍後再大英帝國的意願,再次“聽話”地撤走,那得是多久以後的事了?是半年還是一年?這種遠水解不了近火的“干涉”方式,是英國人最不想看到的。

此次日本之行,爲了引誘日本政府按大英帝國的意志行事,英國政府聯合法國政府。開出了一堆的優惠條件,從鉅額貸款到在華利益再分配,從暗中支持日本侵佔華北到事成之後開放部分中國殖民地市場,空頭支票開了一堆,但前提都有一條:就是必須優先解決長三角問題。其間,英國人也少不了鼓吹布爾什維克危機,“苦口婆心”地遊說說明“關東軍入關造成的東北空虛,極易引發遠東蘇軍的窺視”,總之英國人就是不想看到日本人在這個時候入關,因爲那樣會造成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過大。他們同意日本侵略華北的“前提”。是日本人必須優先解決長三角的紅色政權問題。

而操縱日本軍部的統制派。所以在六月份時,“聽從”英國人的建議,並不是他們的遊說,而是考慮到了蘇聯的威脅。去年九月份時日本人就想趁機在華北惹事。卻被十幾萬蘇聯紅軍在邊境線上的“演習”嚇壞了。日本軍部上層的官員。此時還沒有瘋狂到爲了入侵華北而將剛剛吞下的東北守備空虛,暴露在赤俄的鐵甲洪流下。即使是製造了“滿州奇蹟”的石原莞爾,或者當時日本的內閣首相,都是堅定的對華蠶食派的支持者。都明白“吞下東北是肥肉,再吞華北或黃河以北地區那就是在吞炸弓單”。

日本人出兵長三角後,卻因爲沒有制空權,登陸部隊被新生的紅色空軍反覆“吊打”,損失極其慘重。要是過去,日本軍部是可以見勢不妙,看清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出兵長三角是個錯誤的戰略後,緊急撤兵“止損”,暫停這種不理智的錯誤軍事行動。然而偏偏這個時候,天皇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殺,日本高層內亂不止,控制決策的統制派正面臨從前一直被壓制的皇道派的全面挑戰,雙方內鬥得正撼酣。“出兵長三角,打一場局部侵華戰爭”,已經成爲了統制派的一面“政治旗幟”,而關東軍入關的“全面侵華,鯨吞中國”則變成了皇道派的標誌。此時,日本決策層對中國戰爭政策的思維方式,已經不是在追求“軍事上的正確”,而是變成“保證自己的政治正確”了。

明知是錯,還得繼續錯下去,繼續豪賭下去,這就是爲什麼在浦東地區,日本人象添油一般,一隊隊地將精銳部隊送上岸去,在這個沒有抽空權的錯誤的戰場任由對手屠戮的原因之所在。

但是日本人軍部的將錯就錯,在陸航的再次空戰慘敗後,就再也支持不下去了。

十三日那天,久候空軍多日的浦東地區登陸部隊,終於等來了久候不至的本方戰鬥機,但是,一切仍就沒有什麼改變。、

就象山田仁和在大戰場上大吼的那般,紅軍的機場離浦東更近,只要願意,他們完全可以選擇舟山的戰鬥機不出動時過來轟炸,事實上他們就是這麼幹的。

至於靠舟山機場起飛的飛機,用血拼硬耗的方式,摧毀紅軍的空軍,這是一個數學和時間上的大問題。

紅軍的弱點是一切飛機只能靠進口,而優點卻是他們是在本土做戰,而且飛機性能上擁有代差的絕對優勢。

爲了充分發揮這個優點,在杭州灣這一帶,從六月時起,紅軍就組織當地羣衆,大肆修建野戰機場跑道。光是在上海地區就修建了十座野戰機場之多,而且有四條野戰機場,全部修建在距浦東前線只有十餘公里的近處。之所以修了這麼多的野戰機場,並不全是爲了使用,另一個用處是爲了方便在空戰中受重創的本方戰鬥機迫降,以給飛行員在跳傘棄機之外增加另一種選擇。

十三日開始,上海上空暴發了大規模的空戰,連夜趕工組裝飛機的日本人,用兩天的時間組裝出了九十餘架戰鬥機,然後一氣投入到上海戰場來。

在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預警下,日本人的戰鬥機剛剛出動,紅軍就得到了預警。不光是上海的空軍出動,杭州寧波一線的空軍在也空戰中心人員的指揮下,派出飛機支援上海前線。

戰鬥機的數量,紅軍上海方向擁有的fw90和he51的數量加起來就超過兩百,當日能出動的更高達150架,性能上更是擁有碾壓的優勢。空戰的結果,日本空軍完全是一邊倒的慘敗。戰場下方山田仁和所指揮登陸部隊。擡頭觀戰親眼目睹了空戰的全部過程。超過兩百架戰鬥機集中上海這個狹小的空域裡廝殺。幾乎每隔十幾秒鐘,就會看到一架“四個翅膀”的飛機往下掉。數量不佔優勢,質量也不如對手,戰場方面對手更是偷偷開了“全地圖全亮”的掛,空戰的節奏完全被對手控制,整個空戰過程再次演變成一場災難。如此高密度的空戰,交戰雙方都殺紅了眼,在空戰中,朝對手跳傘的飛行員射擊或者和對手的飛機進行衝撞都是常有的事。

和日本飛機機比,fw90和he51除了速度、爬升上的巨大優勢外。還有兩個優勢:結實和火力優勢。九二式戰鬥機連防彈座椅都沒有。而fw90和he51都裝備了防彈座椅,至於fw90,由於爲了滿足林漢提出的適合俯衝轟炸的要求,機身結構造得更加結實。帶來的後果是犧牲了一部分速度。但益處卻也更加耐打。在當上百架飛機集中很小的空域發生激戰時。防護力和火力的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了速度。(玩過il2的朋友一定深有同感,象fw190或奶瓶三兄弟這樣的鋼鐵飛機,在羣p時特別的恐怖)

火力方面。fw90是四挺7.92毫米的機槍,而he51則是三挺13毫米仿m2機槍,火力更兇猛,而日本飛機只有兩挺7.7毫米的機槍,火力上差了一倍。攻、防、速度全部差了對手一個檔次,空戰時的對手還有“人形雷達”的指引提前佈陣作好準備,這場空戰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慘劇。

上海上空的空戰打了約三十分鐘,日本陸航的飛機在上海被擊落了六十架,餘下的帶傷飛機在勉強飛回舟山機場的路上時,卻又遭到了來自杭州機場起飛的戰鬥機伏擊。他們在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指引下,已事先在杭州灣上空佔據好高度和背對陽光的位置,久候多時。從上海戰場剛剛撤出陸航用九二式戰鬥機,再次遭遇了對手的伏擊,又被打下了二十多架,最後只有十來架帶傷的幸運兒幸運地逃出了這個陷阱。

在空戰中,設置在接近前線位置,看似“過多”的“過於接近前線”的機場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這些機場其實只是很碰的起飛跑道,甚至連機庫都沒有設置,在跑道兩旁,修建了一些防空陣地和步兵用防空壕。他們的任務並不是爲了起飛飛機,也是爲了方便接受空戰受重創的本方戰鬥機降落。此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空戰中,本方的戰鬥機一旦落於下風被對手咬住尾部,只須一個俯衝,然後拼命往這些前線戰機場跑。從空往下俯視,這些野戰機場一條條的跑道極其顯眼,以方便緊張的空戰中處於不利境地的那些中方菜鳥飛行員尋找參照物,他們只要瞧一眼大地上的跑道,就知道該往哪裡逃。然後只要全力加大馬力往這兒俯衝低空逃竄就行。

空戰前,地面的領導這麼對他們道: “遇上這種被咬住情況時,你們對着跑道俯衝下來,飛得越低越安全,防空部隊會幫你們解決身後的敵機!”

這些前線機場跑道附近,設置了大量的防空陣地,紅軍手中的戰鬥機全是單翼機,和日本人的雙翼機區別明顯。地面高炮部隊早就得到“只管對着四個翅膀的傢伙打炮”的指示。八月十三日的空戰中,那飛行時間和空戰經驗不足的菜鳥飛行員,很多都通過這種無賴的手段,不但輕鬆地逃過對手的咬尾追擊,還將追捕他們的對手誘入了防空陷阱中。

八月十三日的空戰中,日本飛機有十一架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被地面的防空炮火輕鬆地打下來的。此外,李華梅的本體,瑞金號淺水炮艦,在這一天也多有斬獲。停泊在黃浦江上的她當日總共打下了四架飛機,林漢的南昌號上的轉膛炮,也擊落了兩架敵機。

而相比之下,紅軍方面只是損失了六架戰鬥機,十架重傷,二十多架輕傷。主場作戰的優勢在這場空中絞肉戰中盡顯無疑,受傷的本方戰鬥機只要不是當場爆火乍墜毀或飛行員身亡,下方到處都可供迫降的機場。真正在空中損失的飛機只有三架,其中有兩架是被輸紅了眼的日機撞下來的,另外三架則是傷勢太重,在迫降時嚴重損毀或迫降成功發現損壞嚴重只能報廢。

不過,設置在前線供受傷不能正常飛行的戰機用的迫降機場,在當天激烈的空戰中接收了多架重傷難以飛回後方機場的戰機,大大減少了飛機的損失。

即使是日本陸航再怎麼吹牛或粉飾戰果,一次出擊,超過百分八十的戰損,整支飛行隊一場空戰就被打殘的結局。還是官方上下膽戰心驚。按這樣的局面打下去。在把紅軍手中的空軍部隊耗光前,大日本帝國的飛行部隊就先要流乾血了。飛機沒了可以再造,飛行員的培養可不象造飛機那麼簡單。而前線逃生回來的日本飛行員在戰後的報告中,一再聲明他們在空戰中多次看到“大鼻子”的洋人飛行員。

一想到站在紅軍背後的蘇聯和德國的陰影。日本陸航中稍有點理性的人。在看到如此巨大的戰損報告。就已經開始對通過跨海客場空戰的方式摧毀對手的空軍不再抱以希望了——至少在獲得更好的飛機之前這絕對不可能。

日本飛機,只是八月十三日這天在上海上空曇花一現地露了下臉,然後被對手一頓痛打鼻青臉腫逃走後。接下來的幾天又沒了影子。損失慘重的陸航飛行員甚至拒絕在這種性能、數量都遠不及對手的劣勢下繼續進行客場空戰。他們除了要求擁有更好的飛機外,更提出了一個質問:大日本帝國的飛行員,已經在中國流了太多的血,可是我們保衛的卻是英國白畜的利益!憑什麼要帝國的飛行員流血而英國人卻在邊上看熱鬧?——本來十三日這天,英國皇家空軍也會和他們一起出動的,但由於運送飛機的運輸船被紅軍事先前炸沉在海上,無機可飛的英國飛行員幸運地逃過一劫。但這也成爲被殺寒了膽的陸航飛行員拒絕參戰的理由。

沒有了本方戰鬥機的保護,倒黴的日本陸軍,只能繼續窩在浦東地區被對手空軍當沙包痛打。

此時前線陸軍的這種因爲政治原因而造成的巨大損失,已超過了日本軍部的忍受能力。來自前線和下層的壓力越來越大,山田仁和怨恨他的直屬上級不肯撤兵,可是他直屬上級同樣也是天天在罵娘。在詢問陸航,得到了“兩個月內絕對不可能摧毀紅軍空軍”的回覆後,日本軍部藉口位於關島的美國海國送來的“颱風”警告,以颱風爲威脅,海軍不便出動無法提供艦炮支援爲藉口,於八月十五日凌晨,從浦東灘頭悄悄地撤走了登陸部隊。

第二次登陸戰,以日本方面戰死五千七百餘人,受傷超過一萬六千人而告終。英日聯軍唯一的戰果,就是取得了孤懸海外的舟山羣島。十三日的空戰後,意識到本方需要更多的前線機場後,英日聯軍除了在舟山島主島外,也開始在周圍的幾座條件允許的小島上修建新的野戰機場。和麪積巨大的主島不同,舟山羣島中的小島面積小,缺少縱深空間,紅軍無法在這兒佈置游擊隊給駐島部隊添堵,所以建設機場的過程很順利。

八月中旬後,中國南方的季節性颱風開始登陸江浙兩省,也給了陷於上海泥潭的日軍一個撤退的理由。而停泊在東海上多日的英日聯合艦隊,此時也需要返港接受維護和補給。從十七日日本上海方面軍撤軍之後,英日雙方就下一步的聯合軍事行動該如何進行,就開始激烈的新一輪談判。吃過苦頭的日本軍部上層,此時在心裡上已決定放棄侵略長三角的念頭,而開始偷偷地考慮皇道派提出的關東軍入關,而時登陸山東膠州灣的戰略了。只是由於政治上的面子問題和立場問題。這一議案現在只是在軍部內秘密討論,還未公佈出去。

在中國遭遇巨大損失的英國人,當然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英方代表,滯留在日本不去的丘吉爾,這些日子天天在日本上層到處遊說,妄想將日本的戰略方向拉回到長三角來,更妄想繼續哄騙日本人幫大帝國先啃破紅軍這顆硬核桃最堅硬的部分。在看到日本人在上海慘重的損失後,丘吉爾也已意識。沒有日本人幫忙“流血”,光靠他們手中的那點殖民地部隊,根本就不可能解決長三角問題。

但是,被痛打之後學了乖的日本軍部,這時已“聰明”了起來,他們拿着陸航飛拒絕出戰的理由回覆英國人:“大日帝國的陸軍和海軍,在上海戰場上已流了太多的血,但八月二日後,貴國的海陸空三軍在哪裡?”

英國代表雖然拿出了暴怒號的沉沒來抵擋,但是和日本人那血淋淋的接近三萬人傷亡的數字相比。英國人的那點付出顯得很是無力。

丘吉爾在日本高層中間遊說了多日。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討論來討論去,日本人也一再要求,英國政府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軍事行動,表現出他們對這場干涉戰爭的“誠意”。然後才能繼續討論日方在長三角地區出兵的問題。他們就差沒有把話說白了:“我們已經在上海死了太多的人。現在該輪到你們去死人了!”

“該死的德國佬,該死的布爾什維克,該死的希特勒。該死的斯大林!”

從日本天皇的皇宮出來時,丘吉爾在心裡詛咒着。擅長挑拔別人間的戰爭,自己在邊上看熱鬧摘桃子的英國人,現在在遠東已玩不轉這一套了。這幾日的接觸下來,丘吉爾已明白他想挑拔日本人替英國人充當馬前卒去死已經不大可能了,現在該輪到大英帝國爲自己的利益流血了。

已意識到紅軍手中空中力量的巨大的威脅,大英國帝國正在滿世界地尋求能對抗的戰鬥機。和尷尬的日本空軍相同,大英國帝國的也正處於更新換代的過渡期。十幾年的和平期,讓英日兩國的空軍裝備更換速度都變得極其滯後。

大英帝國手上,不是沒有能和fw90或he51戰鬥機對抗的飛機。1934年試飛成功的格鬥士戰鬥機,就是能和這二者鬥個相當的戰機。雖然因爲設計理念上的落後,格鬥士戰鬥機仍然是雙翼機,但是早期單翼機相對於雙翼機的優勢並不明顯。和fw90或he51不同,格鬥士戰鬥機的發動機馬力高達830馬力,仗着動力上的優勢,速度上只比二者稍慢十幾公里,而空戰中,一般情況下時飛機是很難飛出最大速度(因爲在空戰中飛機總是要做不停地機動動作,一作機動動作就會降低速度)。尤其是在大家最大時速都在四百公里以上時,更是如此。在速度相當時,雙翼機相對單翼機還有機動性盤旋性上的絕對優勢——當然,俯衝性能不如單翼機。

唯一的問題就是,格鬥士飛機今年三月纔剛剛完成測試,剛剛開始列裝皇家空軍,數量極少而且全部佈置在本土。如果沒有中國戰事,英國人原先的換裝計劃,第一批訂單是231架戰鬥機,而生產週期要拖延到1937年才能完成(和平時期各國空軍換裝速度都是這樣)。中國事變發生時,先前並不重視中國空軍威脅的英國政府,依舊沒有對對這款戰鬥機的提出加速生產的指令——就算下達了也來不及,從本土運到中國,最快也要在海上走上兩個半月的時間,加上擴大生產的準備期,生產的時間,空軍飛行員適應新飛機耗去的時間,等新飛機到了,那也得是半年之後的事了。

(注:新式飛機,從完成開發到大規模裝備使用,中間的間隙準備週期是極長的。即使是戰爭時期上,以飛機更新速度極快的美國爲例,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遭遇零式危機前,其新式的戰鬥機f4u已經在試飛運行,但即使前線被零式危機折騰得死去活來,但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還是拖到了1942年年底才勉強用上了第一批f4u海盜(陸基型)用於瓜島的空戰。在這之前整整一年都是靠着p38,f4f,p40這類飛機在撐着。)

半年?無論是大英帝國的民衆還是經濟或者政治需要,都不可能等到半年之後再解決中國問題。現在英國政府,正揮舞英鎊,滿世界地尋求能和fw90或he51對抗的戰鬥機,美國的p26戰鬥機和意大利人的cr32就是他們的選擇。和紅軍多有“交流”且生產力量強大的美國政府,已經“好心”地賣出了大批現役中的霍克ii和p26給英國人。但是這還是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大英帝國的皇家空軍才能適應新飛機然後參戰。

所以英國政府再不願意,依舊只能象日本人一般,在1935年八月後的空戰中,捏着鼻子被迫使用性能明顯不如對手的空軍飛參予空戰。在空軍這一點上,提前轉變觀念,提前換代的德國飛機佔了極大的便宜。

“時間,又是時間,該死的時間!”

剛剛面見完天后,走出日本皇宮時,丘吉爾心裡罵罵咧咧的。現在的他在心裡大罵着前南京國民政府的那幫廢物們。拿了那麼多的外國援助,那麼多的軍火,結果五省的地盤,連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撐下來。就被布爾什維克打得毫無立錐之地。這是怎麼樣的無能啊!

“就象是希特勒那個奸商說的一樣。他們簡直就是比豬還笨的豬隊友啊!”

現在的希特勒,因爲“通共”的事情,其國際形象已經大變。全世界都不再認爲他是個戰爭瘋子,而是將其視爲功利主義者的“軍火奸商”,以及很會“演戲”的政客。爲了自身的利益,英法兩國已聯手向德國提出了嚴正的抗議,要求他們停止對中國的軍火出口,尤其是戰鬥機的出口,法國人甚至提出了更激烈的“要求”,要求德國人交出兩款戰機的樣機給英法用於測試,目的爲了找出對付這兩款戰機的應對手段。

但德國人怎麼可能將國之重器交給英法兩國,更不可能做這種砸自己外賣產品招牌的事情。法國人的要求除了收穫德國人的一堆嘲笑外,英法兩國那兒毫無收穫。中國的戰事倒是幫這兩款飛機做了很好的廣告,歐洲那一大票正準備更新戰機的小國,現在都齊聚柏林,揮舞着支票本詢問德國出售這兩款戰鬥機的事宜。英國政府雖然可以通過外交手段“曲線”間接從這些國家手中秘密獲得這兩款飛機,但要到手那一樣會是幾個月甚至半年後的事了,屆時毫無意義。

在英法兩國聯合美國的再三抗議下,德國“被迫”政府宣佈停止向中國出口戰鬥機,但是,丘吉爾通過情報部門得知,他們停止出口的,只是整裝的戰鬥機,就象最近正在熱播的電影《戰爭之王》裡演的那般,維持fw90戰鬥機正常運行需要的零配件,尤其是最關鍵的核心發動機,依然打着“發動機”的標記,在大量地出口中國。丘吉爾更得到消息,在從1934年的最後兩個月起,到1935年五月,這七個月裡,fw90戰機的全部產能,以及相關的零配件的產量,全部訂單都只供應一個客戶:中國。

就算現在的德國停止向中國供應戰機極其零配件,紅軍手中庫存的飛機和配件也足夠他們用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了。更讓丘吉爾憤怒的是,大批德國空軍飛行員和地勤員,手持着“旅遊”護照,正在中國“旅遊”。至於蘇聯方面,蘇聯同樣組建了一支所謂的“國際縱隊”,號召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支援中國革命,抵抗外來的“帝國主義”侵略,聲稱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繼蘇聯建立後的第二次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新高潮。在蘇聯的高調鼓動下,整個歐洲,英法德比意西各國,此外還有美國,都有大批在蘇聯號召下被鼓動起來的革命家,大批地加入中國紅軍這方。如果再加上前期進入中國的蘇聯空軍,實際上現在的南方紅軍,根本就不缺少飛行員。而大批國際縱隊的加入,也讓紅軍技術貯備變得充沛起來。

“而這一切,都是那個叫希特勒的男人乾的!那傢伙真的是從前那個“反共反社會主義”到了極點的納粹瘋子嗎?不會是個“演員”吧?還是他真的象傳言的那般,是個隱藏得很深的布爾什維克份子?”

如果可能,丘吉爾很想聯合德國國內的容克們發動政變把希特勒趕下臺,但是這只是妄想。現在德國的經濟形式一片大好,失業率降到了極低的程度。希特勒“露骨而現實的援共行爲”,不但沒有遭到國內的反對,反而得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支持和好評。

德國國內的左翼力量當然支持希特勒的援共行爲。因爲他釋放了大批德國的左派人士,雖然將他們“流放”到中國,但總是得到了自由,更何況連左派的代表德共的首腦臺爾曼都支持這種做法時,德國左翼力量有什麼好反對的?

德國右翼的力量同樣支持希特勒的援共行爲,他們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布爾什維克,但是他們無法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錢。當“援共”能夠給德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在這種反對希特勒“援共”就是反對德國資本家發財的情況下。你叫德國右翼力量的幕後老闆。那些從中賺到鉅額利潤的容克資本家們如何去反對希特勒的援共行爲?在中國紅軍的地盤上,德國生產的機器設備幾乎壟斷了全部的市場份額,在這裡,英國。日本的產品全部被排斥了出去。只有美國的石油化學產品還有一定的市場。德國人沒有親自動用武力。就得到了第二帝國做夢都想得不到的東西:巨大的工業產品銷售市場。在紅軍獲得南中國之後,這個市場前景變得更大更美好了。一想到中國安定下來後,正在工業化中的中國會給德國帶來的巨大商機。未來可以壟斷整個中國機械產品市場美好前景,德國的工業資本家做夢都想笑醒。在他們眼中,爲他們開闢了中國市場的希特勒簡直就象是天使一般,現在德國國內機械行業的資本家反而是希特勒中國政策的最堅定支持者。

德國軍方更不可能反對希特勒,他不用一兵一卒,就靠送點舊步槍,外賣軍火賺取暴利,在“賺大錢”的情況下,就把世仇英國人折騰成這樣,最近還沉了一艘航空母艦。如此“遠大的”戰略眼光,那句他常掛在嘴邊“善戰者無赫赫之戰功”,希特勒真的做到了。就連德國軍方中一些暗中和英國人聯繫的“叛徒”,現在和英國方面的聯繫都減弱了很多。(注:歷史上,希特勒上臺後,德國軍隊中一些不看好德國,反對發動戰爭的所謂理性派(其實就是德國帶路黨)一直都在秘密和英法聯繫甚至出賣情報。這一局面甚至貫穿了整個二戰過程)

至於援助布爾什維克是政治錯誤的行爲,拜託,對資本家來說,不能給資本家來利潤纔是真正的政治不正確。至於中國的布爾什維克?他們是英國人的敵人,英國人是德國人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希特勒過去幾年暗中援共行爲,現在在德國收穫得到的,除了讚美還是讚美。

八月二十一這天,丘吉爾和新任天皇崇仁的談判又失敗了,日本軍部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表現出來的態度,已明顯不想在長江三角地區充當英國人的馬前卒了。至於他們未來的對華政策會怎麼樣?丘吉爾完全可以猜得出來,無非就是關東軍入關,從華北動手,或者登陸膠東半島,避開強大的紅軍而從國內的各路軍閥的方向入手。這樣的戰略,首先倒黴的是北方的各路軍閥,然後才輪到紅軍。在丘吉爾看來,日本人這樣做,除了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外,更會把北方各路軍閥都推到紅軍那邊去,對大英帝國收回長三角地區利益只有壞處。

抱着一肚子鬱悶的丘吉爾走出皇宮時,順便看了一眼門口的警衛,自從天皇遇刺後,整個東京的警衛級別都上升了一個等級,皇宮這兒更是重中之重,從前門口這兒只有幾個象徵性的儀仗兵,但現在的卻可以看到足足一個班的衛兵在附近站崗。

丘吉爾擡頭看了一下天空,現在是中午,但天空就象他的心情一樣,也是陰沉沉的。受中國江浙兩省肆虐強颱風餘波影響波及,東京今天的天氣也很不好。八月夏季東京來說,陰涼天氣是市民求之不得的,對於一身肥膘的丘吉爾,今天的陰涼也讓他的身體好受了許多。

英國使館的汽車就停在皇宮門口,看到丘吉爾出來,司機打開車門,丘吉爾彎下腰,正要扭動着長滿肥膘的大屁股擠進車內,皇宮旁的一角突然衝出一位軍人。那個軍官面容削瘦,兩眼通紅,眼球凹陷。看似睡眠嚴重不足的模樣,他邊跑邊衝着丘吉爾揮舞着手槍連續射擊。

他正是在浦東前線戰鬥了半個月的山田仁和大佐,不久前剛剛被撤回國內休整。

“天誅白畜,還我遠征軍!”

“怦,怦,怦!”

槍響過後,丘吉爾一頭栽進了車裡.....

山田仁和是八月十五日隨着部隊連夜撤離浦東地區時一併離開上海外灘的。在關島附近形成的強颱風,根據行進的方向判斷,極有可能在江浙一帶登陸。在沒有衛星雲圖幫忙監視的時代,颱風的行進路線只能憑往年的經驗進行推測。如果上海外灘上戰鬥還算順利。日本軍部或許會賭一把颱風在途中變向不往江浙登陸。但在喪盡制空權被對手在外灘上屠戮了半個月的現在,這卻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按計劃,山田仁和的這批撤退登陸部隊都會被送回臺灣島休整而不是回國,主要原因是爲了掩飾陸軍外灘上的慘重損失傳回國內。但山田仁和撤退時有意登上了一艘英國軍艦。這艘英國軍艦退回長崎休整時。他使了點小手段。用錢賄賂了英國水手,停留在船上跟着英國軍艦一起回國。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山田仁和並沒有向幾位並肩戰鬥了半個月的部下掩飾。他們幫他對上級隱瞞山田仁和的行蹤。

山田仁和的秘密回國,是爲復仇而來,他準備用最激烈的方式,爲冤死在上海外灘上的六千名大日本帝國的勇士向頒佈如荒唐軍令的日本軍部討個公道!

在參戰之前,山田仁和本是個中立派,既不屬於皇道派也不屬於統制派,他認爲統制派的人對華政策太過謹慎,統道派的主張太過淺薄。至於對兩派在利益問上的糾葛,他也純是都不喜歡一起反感的態度。但經歷了上海的慘敗後,他認爲皇道派的人是對的,日本軍部上層充滿了只顧自己個人利益的“國賊”。

懷着一股爲死去戰討個公道的心情,山田仁和殺氣騰騰地潛回了東京,按他原先的設想,是持槍去軍部“天誅”國賊,爲冤死在上海外灘上的戰友討個公道。

此時的山田仁和在行事之前,內心被憤怒和“崇高”的個人理念充斥着。

在行事之前,他決定再多做一些準備,以方便行事後將自己“正義”的聲音傳遍整個日本。

在乘船撤回長崎的路上,山田仁和用了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戰場回憶錄,詳細地記錄了這半月戰鬥裡日本登陸軍在外灘上慘遭屠戮的點點滴滴,當真是“字字血淚”。然後他返回東京後,先找到從前在東京軍校同學,將回憶錄交給他,然後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山田仁和的同學恰在恰好是個皇道派的成員,在得到上海前線確切情況後,同樣地悲憤之餘,建議地山田仁和不要魯莽的行事,而後將他引見給了皇道派中的其他成員。此時,日本國內由於進行了強力的新聞管制和消息封鎖,普通的中下級軍官根本不知道前線的戰局竟已惡劣到這種程度,山田仁和帶來的消息無疑是一記晴空霹靂。

皇道派的激進份子在拿到了山田仁和帶回的最新軍情後更是如獲至寶,他們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將這一情報充分利用。在幾個激進的下層官員一夜詳談後,他們決定做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好讓整個日本都聽到自己的聲音。

此時的山田仁和,內心深處被強烈的“爲前線的冤死者討個公道的使命感”充斥着,他回國後一心只想到軍部大殺一氣好爲前線死去的戰友“討個公道”。但在這些皇道派成員的建議下,山田仁和最終選擇了丘吉爾。

原因有三。

一是天皇遇刺後,軍官的高官出行都加強了警備,想要行“天誅國賊”之“義舉”不易。

二來殺是這些國賊後,換一批人上臺,依舊是統制派的“國賊”,這樣做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不能真正地改變日本軍部腐敗的現實。上次的《戰爭之王》事件,鹿爾港軍火庫火暴炸案,統制派控制的軍部“抓小鬼不審閻王”的處理手法,已經讓大多皇道派的中下層官員寒了心。在他們看來,軍部的這些國蠹只會官官相護,出了事就學歐美的白畜,玩換湯不換藥的輪番坐莊的政治把戲。

三來丘吉爾丘吉爾該死!從八月起此君到達日本後,就是他在不停地鼓動遊說軍部的人堅持從上海登陸,是造成慘敗的重要責任人。而此人是英國特使,殺死他的比殺死幾個軍部的高官影響更大,能讓整個世界都聽到日本國內“正義”的聲音,也能讓更多的“昭和勇士”站到大夥這兒來。

而他在皇道派中的戰友答應過他,會在他實行行刺事件之後,將發生在上海外灘的陸軍的慘狀,以及海軍慘敗的真相,藉着這個時機告訴全體國民,用國民的怒火,來推翻統制派的那幫國蠹下臺。

山田仁和的那幫皇道派戰友想得很遠,如果這樣還不能趕那幫國蠹下臺,那麼來自中下層的怒火只會燒得更旺,會有更多的“昭和勇士”覺醒,那麼就是他們發動兵諫的大好時機了。

山田仁和聽後,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在皇道派戰友的安排下,就有了皇宮外的這一幕。

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141章 料亭裡的殺戮第382章 爲了核平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91章 憤怒的山田仁和第60章 暗殺(1)第287章 沒有爪牙的約翰牛第464章第498章 全面戰爭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2章 魔鬼崇拜者第226章 日本路在何方第302章 敦刻爾克上空的鷹(2)第151上海遺恨1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10章 原來你是女人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第156 侵蝕第387章 中國製造,德國貼牌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444章 信仰崩潰的基督世界第458章 羅馬假日第513章 戰爭與和平第3章 蘭芳帝國主義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1章 馬來獨立第348章 海蛇第395章 夏威夷之夢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403章 杜威訪華第134章 只有穿越者才能做到正文全部結束只餘下補充的外番第184章 中國泥潭第151上海遺恨1第126章 奇襲武漢(上)第67章 林漢的野望(上)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75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一)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50章 海上大劫案4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90章 《倫敦條約》第275章 前方和後方第56章 從橫濱到舊金山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52章 喀秋莎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473章 雙簧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50章 海上大劫案4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69章 僞裝戰列艦第252章 丹麥淪陷,挪威告急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329章 斷絃(下)第39章 北洋艦魂第61章 暗殺(2)第413章 封神第133 魔改後的空軍和海軍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325章 兵分兩路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194章 皇道派上臺第195章 暗戰第311章 二戰的歷史,開始面目全非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296章 食敵一鍾第265章 逆襲的皇家海軍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427章 狂熱第403章 杜威訪華第164章 天堂 地獄 贖買 改造 準備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117章 進擊的斯大林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364章 史上最強的裝逼艦隊第260章 餘波盪漾第495章 萌動第368章 噩夢開始第207章 煩惱中的斯大林第42章 會面(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7章 大戰之前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章 林漢的咆哮第94章 無差別格鬥賽(1)第195章 暗戰第340章 鬧劇第496章 大風起第366章 日德聯手第283章 丘吉爾的絕望
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141章 料亭裡的殺戮第382章 爲了核平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91章 憤怒的山田仁和第60章 暗殺(1)第287章 沒有爪牙的約翰牛第464章第498章 全面戰爭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2章 魔鬼崇拜者第226章 日本路在何方第302章 敦刻爾克上空的鷹(2)第151上海遺恨1第467章 混亂中的白象第10章 原來你是女人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第156 侵蝕第387章 中國製造,德國貼牌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289完美的大和號戰列艦第444章 信仰崩潰的基督世界第458章 羅馬假日第513章 戰爭與和平第3章 蘭芳帝國主義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1章 馬來獨立第348章 海蛇第395章 夏威夷之夢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403章 杜威訪華第134章 只有穿越者才能做到正文全部結束只餘下補充的外番第184章 中國泥潭第151上海遺恨1第126章 奇襲武漢(上)第67章 林漢的野望(上)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75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一)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50章 海上大劫案4第228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90章 《倫敦條約》第275章 前方和後方第56章 從橫濱到舊金山第452章 阿留申戰役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52章 喀秋莎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473章 雙簧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50章 海上大劫案4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69章 僞裝戰列艦第252章 丹麥淪陷,挪威告急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329章 斷絃(下)第39章 北洋艦魂第61章 暗殺(2)第413章 封神第133 魔改後的空軍和海軍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325章 兵分兩路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194章 皇道派上臺第195章 暗戰第311章 二戰的歷史,開始面目全非第390章 屠龍出擊第316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1)第296章 食敵一鍾第265章 逆襲的皇家海軍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第427章 狂熱第403章 杜威訪華第164章 天堂 地獄 贖買 改造 準備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220章 悲慘的日本和神秘的女人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117章 進擊的斯大林第245章 丘吉爾的疑惑第364章 史上最強的裝逼艦隊第260章 餘波盪漾第495章 萌動第368章 噩夢開始第207章 煩惱中的斯大林第42章 會面(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7章 大戰之前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章 林漢的咆哮第94章 無差別格鬥賽(1)第195章 暗戰第340章 鬧劇第496章 大風起第366章 日德聯手第283章 丘吉爾的絕望